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凤凰涅磐红军魂>第64章 红色壮举(7)

第64章 红色壮举(7)

作品名称:凤凰涅磐红军魂      作者:心有二用      发布时间:2017-07-09 00:13:57      字数:3230

  陈永贵回来了!
  此时的陈永贵,心情比谁都难过,十几年,大寨人兢兢业业,修地打坝,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怎能不心痛!但他明白大家都在看着他,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会在村民中产生重要影响。他是大寨人的主心骨,只要他能挺住,大寨人就会信心不倒,大寨的山水就可以重新得到治理,大寨这个太行山区的典型就可以更放异彩。
  乡亲们见到陈永贵,立刻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经过七天七夜的奋战,人人都像是大病了一场,个个失声痛哭,周围是一片凌乱,一片唉声叹气。不少人对陈永贵连哭带讲:“庄稼冲了!”“房也塌了!”“地刮了!”“以后的日子咋过呀!”陈永贵见大家愁眉苦脸,反而显得镇静起来,显得轻松了许多。他没有更多地谈论梯田、大坝、窑洞和房屋这些让人难过的话题,而是询问人员、粮食和牲畜的情况。当贾承让告诉他没有人员伤亡,牲畜也在,粮食也大部分抢出来时,他极富戏剧性地拱起双手,朗声叫道:“那我给大家贺喜了!”
  众人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奇怪地问:“房倒了,窑塌了,地冲了,哭都没有声音了,还道什么喜?”
  陈永贵不慌不忙地吸了两口旱烟,讲出了一番道理:“这场大灾要落在旧社会,恐怕我们这些人都不在了,不是被压死,就是逃荒饿死。可是现在,遭了这么大灾,全大队没死一个人,没伤一个人,也没有一个人想去逃荒,这还不是喜事?只要我们人在,有共产党领导,有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还怕战胜不了这点灾害!”
  接着,他一条一条数起“喜”来:“我真的是给大家道喜嘛!不承认是喜?第一,遭了这么大的灾,一个人没有死,人在就是大喜事呀!民国九年,咱这里遭了旱灾,灾比这次轻得多,灾后,我家五口,母亲、姐姐、弟弟都被迫卖了,只留下我和父亲。第二年,因生活所迫,我父亲也上吊自尽了。这次大灾,我家还是五口人,灾难里没有死一口,灾后也不会卖一口。自古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人在,什么也不怕。第二,遭了这么大灾,咱大队的几十头牲畜没有损失,这是不是喜?第三,大灾中,咱们的粮食保住了些,饿不了肚子,道不道这个喜?土地刮了,我们重新修起来;窑塌了,我们盖起来,走了一个旧大寨,再建一个新大寨,该不该道喜?毛主席说,坏事能变成好事。我看,灾害虽说是坏事,也给咱带来好事来了。”
  公社又给大寨拨来一千元救灾费,一百元安置费,还有一部分救灾物资,听说以后还要拨来修房费、修地费,数目还不小。陈永贵急着问道:“这些东西咱们要下了吗?”赵素恒说:“通知是来了,拨条还没下来。”陈永贵说:“拨条来了也不要忙着去取。”
  这事情给陈永贵的压力很大:社员们嚷着要干部向国家要钱,干部并没把这意见反映上去,国家已经把款拨下来了,这钱和物该不该要?
  陈永贵和大家一起刨土、搬石头,晚上却老是睡不着。三更天睡着,四更天就醒了。第四天鸡叫时分,陈永贵又睡不着了。他穿了衣服到村里转悠。村里很安静,只有石灰窑里的熊熊大火映红了半个村。陈永贵走到村口,碰见了背着打石头家具的贾进才。这位打石能手,在夜色中,显得多么瘦小,多么单薄啊!陈永贵问道:“怎么你这就走?天还没有亮。”贾进才说:“等我走到石场正好天亮。”
  他们相跟着走了一段路,陈永贵把他的苦恼告诉了贾进才。贾进才说:“我天天打石头,耳朵不灵。远处的情况咱不知道,只说近处吧。听说水泉今年一个劳动日只能分五分钱,可咱大寨今争年还能分一元钱。国家的钱有限,我看有钱得使在刀刃上。”
  陈永贵高兴极了,用劲拍了一下贾进才的肩膀,说:“老伙计,你这话说到我心上了!咱大寨遭了灾,可咱的共产主义风格不倒。咱把方便让给别人,咱要自力更生的战胜困难!”贾进才说:“对,咱多干点活,什么都有了!”
  大寨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十年心血付之东流,大寨可是“三不要”:一不向国家要钱,二不向国家要物资,三不向国家要粮食,并向周边灾害村伸出救助之手。而且作到“三不少”:交售国家粮食不能少、群众分红不能少、社员口粮不能少。
  大寨人三百多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房子冲毁了,大家就挤到一处住。社员贾货小房子塌了,全家五口人没着落,贫农贾承禄把自己房子腾出来,还帮他们砌火炕,修房间。陈永贵的儿媳妇刚生下娃娃,房子本来不宽余,可他们宁肯自己人受累,还是把好房子让给别人住。
  又花费了五年工夫,日战大寨田,夜战新农村。一个崭新的大寨,更加展现在人们面前。
  大寨人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第三次治理狼窝掌的工程建成后,经受了几十年来几十次洪水,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的考验,仍然稳如泰山。
  集体主义经济的优势在大寨,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而大寨人也充分地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带给他们的好处。在像大寨那样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如果没有组织起来的力量,在狂暴肆虐的大自然面前,人们就只能俯首听命、任其宰割。
  陈永贵还带出了一支“铁姑娘战斗队”。早在互助组时代,陈永贵就已打破晋中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妇女不下地的习惯,鼓励农村妇女下地劳作。而正是这种劳作,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过了十多年后,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妇女的作用给以了高度评价,也是再次强调男女平等观。这伙女孩子叫铁妮妮。铁妮妮们说不好听,就改名叫“铁姑娘”队。铁姑娘队共23人,最大的17岁,最小的13岁。
  1964年,年仅十六岁的郭凤莲任“铁姑娘”队队长。大寨人自力更生,男女老少齐上阵,七沟八梁摆战场,白天扶苗修地,晚上盖房建仓库。她们在大寨老一辈人的带动下,奋战五个昼夜,将500多亩玉茭全部扶了起来。
  郭凤莲,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在参加劳动的一年之后。那个秋天,郭凤莲看着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居和40万斤粮食,激动不已。她第一次感受到智慧和勤劳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并深深沉醉于艰苦创业带来的成就感。更令她惊讶的是,大寨这个普通农村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电台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大寨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那就是大寨民兵连。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挺身而出,被大寨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大寨现有耕地680亩,其中有400亩喷灌海绵田。
  从50年代初,大寨大队就开始了生态综合治理。其后几十年来,大寨村在退耕还林运动中,排除矫枉过正极端性,作了科学姓调整,全村森林覆盖率从初期的30%发展到1998年的43.3% 。
  大寨人种树也是因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动力。1965年,周总理来到虎头山,对大寨人说,大寨虽然梯田造得好,粮打得多,但是还要多种树,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
  于是,大寨人年复一年,从山上到山下,经历了艰难的绿化过程。60—70年代,地里舍不得种树,就到山上石缝里种树,绿化了1000多亩荒山。80年代调整农业结构,在坡地上种植了300多亩苹果、桃、红枣等果树。90年代初,大寨730亩耕地退耕还林50亩,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是改造大寨的基本方针。在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整修良田800多亩,修筑盘山公路12华里,建蓄水池6个,容水10000多立方,盘山水渠28华里,铺设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积达400亩,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陈永贵种田并非蛮干,也种试验田,一种就是几十年。有人不理解,问他:“该怎么闹就怎么闹吧,为什么还要搞试验呢?”陈永贵说:“不管什么新技术,都有它产生和推广的条件,都不是灵丹妙药。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拿来推广,万一大面积上失败了,不就打击了群众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了吗?因为,过去一家一户搞生产,庄稼种好种坏,只不过是几亩地、几口人的问题;如今成了集体,集体种坏了庄稼,就是关系几百亩、几百口人、甚至是影响国家的大问题。”
  大寨人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农村美好的前景范例。被毛泽东主席抓住了灵感。1964年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继“工业学大庆”后,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教化人民以务实劳动创造生活的幸福,已有公有制社会基础。如果中国大地处处都像大寨那样实干,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人民安居乐业的国画呀!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