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攀枝花>攀枝花(连载十四)

攀枝花(连载十四)

作品名称:攀枝花      作者:啊睿      发布时间:2017-06-16 11:40:07      字数:7711

  第六章
  1
  一早,道泽和希垚带着女儿,来到向婆婆家,将女儿托给向婆婆照顾。
  向婆婆是位60多岁,健壮、热情的东北大婶,原本来西昌帮儿子儿媳带孩子,由于没有幼儿园,儿子的同事便托向婆婆帮忙照看孩子,一来二往,向婆婆这里已帮忙照看七、八个三到六岁的学龄前孩子。向婆婆手脚利落,快人快语,照看小孩也自有一套,把这些孩子管得服服帖帖。她干完家务后,会让孩子坐在小凳上,教些老式儿歌,一起玩母鸡捉小鸡游戏,当她洗衣服、做饭时,便会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玩。
  子君跟着小朋友,东躲西藏玩得尽兴,突然,听到向婆婆站在楼道前,扯着嗓子喊道:“老鹰来啰,老鹰来啰。”
  听到向婆婆的喊声,孩子们撒开了腿,朝向婆婆所在的楼道里跑去,子君站在那,抬头望天,只见天空飞来一支黑灰色的大鸟,一位叫萍萍的小朋友,见子君站着不动,惊恐地喊道:“子君,快跑,老鹰要抓你。”听到萍萍说老鹰要抓人,子君吓得赶紧跟着萍萍跑到向婆婆身边。子君坐在向婆婆身旁,两眼紧张地盯着盘旋在空中、时高时低的大鸟,大鸟一会儿蜷着爪,向地面府视,一会儿又张开它那灰苍苍的大翅膀,浮在半空中,猇忧忧的叫声让人害怕。向婆婆指着盘旋在空中的老鹰,警告道:“知道不,这老鹰老厉害了,瞧见小孩子身边没大人,它冲下来,两支爪子一勾,就把你们勾走了。往后瞧见老鹰,要赶紧跑到大人身边,听到没有?”
  孩子们紧张的像小鸡啄米般点头。
  
  希垚同时担任小学三年级二个班和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老师,还是三.一班的班主任。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加上注重因人施教,形式活泼,善于鼓励,很快,同学们就喜欢上了她的语文课。看到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只要她安排得过来,她便会利用自习课时间,来到任课的班级,或是教同学们朗诵优秀的诗歌、散文,或是介绍文学名著,讲解一些经典的唐诗宋词。她领着同学一次一次走进文学的宝库,那些光彩夺目的文明瑰宝,深深打动和吸引着同学们……
  希垚正在上课,刘校长陪同周浩副书记走进教室,希垚正要招呼,周书记忙示意让她继续讲下去,希垚微笑着点点头,继续给同学们讲解课文,周书记和刘校长一直站在教室后面,认真听讲。下课铃响了,希垚忙走过来:“周书记您好,刘校长您好!”
  刘校长向希垚介绍道:“周书记来我们学校了解情况,说还要再听听老师上课的情况。”
  一旁的周书记说话了:“我听刘校长介绍,说你的课讲得不错,果然名不虚传,我看同学们都听得聚精会神。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父母又多是双职工,他们的教育就交给你们了。今天,我到了几个班,听了几节课,我放心了,我们学校的老师,责任心强,教学水平也不错。”
  见周书记这样关心学校,关心老师和学生,希垚很感动,她信心满满:“周书记,您放心,老师的责任就是教好每一位学生。”
  周书记欣慰地点头道:“谢谢你,张老师。”
  
  2
  子君在向婆婆那待了一个多月,向婆婆因老伴生病要回东北,子君这帮孩子便放敞了。公司里的孩子,是随父母来到西昌,双职工多,有的还经常出差。对这些远离家乡、远离家人的双职工家庭来说,摆在他们面前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除了自己,身边没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以及亲朋好友可以帮忙。刚开始,做父母的不放心,时不时抽空出来,问一问,看一看,招呼招呼,时间一长,加上工作忙,只得放手了。
  没有大人的看管,这些孩子像脱缰的野马,变着花样自己玩开了。先是在家属区里无厘头地跑进跑出,后来又玩藏猫猫,藏猫猫的地点也是五花八门。子君跟着他们,一会儿,跑进小朋友家,躲进蚊帐里,躲进衣柜里,一会儿,又带着他们跑到自己家,躲在门背后,甚至于爬到床底下躲起来。大一些的男孩子,主意多,跑得快,往往冲在最前面,抢占先机,最后取胜的也总是他们。没多久,这帮孩子增加到十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对这些刺激性不强的游戏失去兴趣……一天,几个大男孩领头,手拿木棍当枪,一窝蜂的朝公司后面的山坡跑去,其中,领头的男孩,学着解放军的模样喊道:“同志们,拿下前面的101高地。”一声令下,孩子们奋勇争先,向山顶发起冲锋……冲上山顶,领头的男孩,挺胸叉腰,举起右手,做出吹号的姿势,冲锋号从他嘴里响起,随后,他又大声一喊:“冲啊!”这帮小家伙,英雄般地又一窝蜂从山顶,连跑带滑,冲下山去。子君一头汗水,紧紧跟在后面,好不容易爬上小山顶,前面的小伙伴却已冲下半山腰,她站在山坡上,胆怯地看着,不知如何是好,前面的小伙伴越跑越远,不得已,只得壮起胆子,学着小伙伴的样子,坐在草丛上,身子往前一倾,顺着山坡,跌跌撞撞滑下来……软软的草丛,让她感到舒服和愉快,也有了胜利者的感觉。滑下小山坡,子君这才发现衣服和裤子沾了许多草刺,屁股和腿上被刺得又痛又痒,裤裆也挂破了,她边走边扯沾在衣服和裤子上的草刺。学校打铃的王师傅,看到头发散乱的子君,忙问道:“子君,怎么啦?”
  子君望着王师傅不说话,只顾扯沾在衣服和裤子上的草刺。
  看到小子君的可怜模样,王师傅不忍道:“走,叔叔领你去找妈妈。”王师傅领着子君,来到希垚正在上课的教室门口,希垚看见子君的样子,急忙走出教室,责备道:“你怎么弄成这样?”她帮子君整理好衣服,对王师傅说:“王师傅,麻烦你,帮我把子君带到办公室。”
  下课铃声一响,希垚就急忙回到办公室:“子君,你怎么疯成这样?”
  子君裤子挂破了,知道自己闯了祸,埋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看着低头不语的女儿,希垚不忍心再说什么,她蹲下来,拿出手绢帮女儿擦了擦脸,一边为女儿扯去衣服和裤子上的草刺,一边用手将子君的一头散发梳理好。
  
  3
  杨洁科长拿着一份文件走进办公室,对王凯交待道:“王凯,你发个通知,‘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更名为‘四川省渡口市人民委员会’。今后,攀枝花改称为渡口,具体内容这上面都有。”
  王凯接过杨科长递来的文件:“嗯,我这就草拟个通知。”
  一旁的道泽,听杨科长说攀枝花要改成渡口,心想这个名字太普通,重庆就有大渡口区,况且现在的攀枝花,大家也叫顺口了,便问道:“杨科长,攀枝花叫得好好的,怎么改成渡口,渡口这名字到处都是,太普通了。”
  杨科长将改名的原由解释道:“攀枝花地区是三线重地,需要保密,因而,特区领导根据金沙江有若干渡口的地理特点改名为渡口。渡口,渡口,到处都有,缺少地域特色,才更便于三线钢铁厂的对外保密。”
  王凯也点头道:“是应该改了,攀枝花特定性太强,前段时间进入攀枝花的勘探队,就收到浙江省一个单位的来信,还有一封来自西德一家公司的信,信封上的地址都写的是攀枝花钢铁厂收。”
  
  晚上,行政科的办公室仍然亮着灯。晓薇伏在桌上放图,放完最后一张图,看看表,已经9点多,她站起来,将桌上的图纸放回文件柜,锁好,这才走出档案室。见杨科长、道泽和王凯他们仍在加班,问道:“需要我帮忙吗?”
  正在审核资料的杨科长,抬头说道:“不用,你也累了一天,早点回去休息吧,剩下的,我们三个就行了。”
  “那你们忙,我先走一步。”
  回到宿舍,想着上次借希垚的书还没还,她拿着书,来到希垚家。门半掩着,晓薇推开门,见希垚正教子君识字,小桌子上放了十几颗用来练习加减运算的干胡豆。她进门招呼道:“希垚姐,我过来还书。”
  希垚热情招呼道:“进来坐。你晚上没加班?”
  “刚加完。辅导女儿呢?”
  “教她认点字,识点数。”
  “子君能认多少字了?”
  “大概三百多个吧。”
  “哇,照你这样教,子君以后准是个才女。”
  听到阿姨说她是才女,子君不愿意了:“我不当才女,我要当公主。”
  晓薇和希垚都笑了。
  希垚对子君解释道:“林阿姨是表扬你。你长大能成为才女可不简单哦,知道什么是才女吗?一要冰雪聪明,就是说呀要聪明非凡。二要秀外慧中,不仅长得漂亮,内心更要聪明。”
  “哦,知道了,公主也是这样的。”
  希垚笑道:“才女和公主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子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希垚对晓薇说道:“没有幼儿园,孩子整天放野,有时间就教教她,主要是收收她的心。”
  希垚拿出一本小人书:“君君,你上床自己看,想睡就睡,妈妈和阿姨说会话。”
  子君听话地接过小人书上床了。
  “向德还没回来?”
  “还要一阵子。”
  “什么时候吃你们喜糖呀?”
  “还早,现在大家都忙。”
  “晓薇,虽然我没见过向德,但听道泽说,向德不仅长得帅,人也不错,温文尔雅,待人诚恳,业务上又是一把好手,这样好的男朋友,你还等什么,听姐一句劝,早点结婚吧。”
  晓薇没吭声,只是笑笑。原本对婚姻无限向往的她,也曾无数次憧憬着结婚后的甜蜜生活,可看到身边已婚同事,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奔波劳累、精疲力竭的状况,她开始担心,担心自己无力胜任。
  希垚比晓薇年长三岁,相近的年龄与爱好,让她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见晓薇没吭声,她劝道:“晓薇,不要等了,结了婚,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快乐有人与你分享,痛苦有人为你分担。”
  “我是担心还没准备好,怕适应不了婚后的生活。就说李医生、雨琪和你吧,既要忙工作,又要顾家庭,太不容易了。”
  “都说家是停泊的港湾,是温暖的依靠。我觉得,家就好比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让疲惫不堪的人找到歇脚的地方。说俗气点,那个女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早结婚,早生孩子,精力也好,家庭和事业都不耽误,姐是过来人,这也是我的体会。”
  希垚说得这么直接,晓薇脸红了,但希垚的这番话说得实在、在理,她点头道:“听你的,希垚姐。”
  “这就对了。”
  “希垚。”李医生在门外喊。
  希垚应道:“唉,李医生进来坐。”
  李医生进屋,见晓薇也在:“正巧,你也在。明天星期天,公司有辆货车进城,我和雨琪想搭车进城买肉,你们去吗?”
  听说要进城,晓薇高兴道:“好啊,我早就想进城去看看热闹了。”
  希垚也点头道:“嗯,我也想带子君去看看。”希垚来西昌一个多月,由于进城的班车少,路程又远,还一直没有机会去县城。
  听希垚说要带上子君,李医生忙劝道:“这次带子君不方便,我们搭的是顺路车,回来要走路,路太远,我怕子君受不了,等下次有机会再带她去。这样,让子君跟赵静、赵卫他们玩,我们快的话,上午11点就能回来。”
  希垚觉得李医生说得在理,点头道:“不用,道泽在家呢。我们明天什么时候走?”
  “车子是6点50出发,早去早回。”
  
  按照约定时间,希垚走出家门,见雨琪还没出来,便隔着窗户,小声喊道:“雨琪,雨琪。”
  雨琪轻手轻脚走出来,对希垚耳语道:“昨晚渝欣吵着要跟我去,我没同意,谁知,早上闹钟一响,她也跟着起床了。”她们走出没几步,雨琪女儿就跟着跑出来,喊道:“妈,我要跟你去。”
  “渝欣乖,今天妈和阿姨要走远路,不方便带你去。”
  “我能走。”
  “听话!”
  “你又不是上班,为什么不带我去,我自己能走。”
  郭培鑫穿着睡衣跟出来,朝希垚点头笑笑,劝雨琪:“就带她去吧,她今天是跟定你了。”
  雨琪没辄,只好带上女儿。
  公路边,停了一辆解放牌货车,李医生、晓薇她们已经等在车旁。
  副驾驶坐位上的男同志主动让出座位,希垚她们让李医生坐驾驶室,李医生说她晕车喜欢站上面,最终,雨琪带女儿坐进驾驶室。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希垚问李医生:“我到这后,总觉得肚子里没油水,特别想吃肉。”
  李医生说:“这里的水重,去油。”
  晓薇问:“听说我们这里的肉票,比外面多?”
  希垚答道:“成都是每人每月一斤,有时还只有半斤,这里是2斤,说是去年春节,还多发了1斤盐肉票。”
  县城到了,开车的师傅直接把她们送到卖肉的供销社门前。卖肉的店铺还未开门,门外却已排起了长队,一直拐了几个弯。李医生看开门时间还早,又排在这么后的位置,便自告奋勇说由她来排队,让希垚她们进城逛逛。雨琪对她身后的一位大婶说:“大姐,我们几个是第一次进城,想到别处看看,一会回来,到时你帮我们证明,我们是排了队的。”
  那位大婶点点头,友善地指点道:“你们找二块砖头放这,后面的就知道这里有人排队了。”
  雨琪向她道过谢,见前面不远处有几块红砖,指着前面不远处的红砖对晓薇说:“晓薇,麻烦你,把那的红砖搬二块过来。”
  晓薇将二块红砖搬到李医生跟前放好,她们才安心离开。
  
  西昌县城,对希垚她们来说,曾是一个颇为陌生的边远城镇,如今,却是她们逛街、购物的好去处。古老的城门,狭小的城区,商店、饭店、马店以及各类手工作坊,沿街而市,用碎石或条石铺成的街道,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地方已经坑坑洼洼。街道两旁,一个紧挨一个的旧式竹木结构的小店铺,以古式的二层楼居多。高耸的房脊,敞开的门板,老旧暗淡的街道,却也商贾云集。沿着街道往北走,再向东拐,有一个用墙围起的市场,大门像个牌楼。街道两旁,三三两两,或站着、或蹲着一些汉族和彝族农民,有的卖山货,有的卖烟叶,有的卖竹编织品,还有的卖各种小农具。再往前走,到了菜市场,路两旁摆满箩筐、背篓,按地段分类,堆放的是各种时令蔬菜,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水果,还有鸡、鸭、鹅、兔子、猪崽等家禽。摩肩接踵的赶集人流,挤挤撞撞,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雨琪怕女儿挤丢,始终紧紧牵着女儿的手。
  逛过菜市场,走进一家商店。她们买了桃酥、文具、肥皂等,晓薇还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搪瓷杯,看到布料柜台上深绿中带蓝的小方格布料,她问希垚:“这布料怎么样?”
  “挺特别的,想买?”
  “没想好,但我喜欢。”
  “你不会用她做裙子吧?”
  “说不定哦。”
  “唉,你别说,做出来一定别致。”
  “那我买了。”晓薇拿出一直没机会用的布票,全部买成了这深绿中带蓝的小方格布料。
  汪琪拎着付完钱的桃酥过来,拿出一块给欣欣,又递给身旁晓薇和希垚,晓薇摆摆手,希垚接过,随手掰成两半,将另一半塞进晓薇嘴里。
  走出商店,街边有不少彝族人,三五一群,或是卖一些农产品,或是卖一些从山上采集的山货。
  路过一家卖冰粉的小店,她们坐在店门口的长方桌旁,每人要了碗红糖冰粉。
  在她们的街对面,几位彝族老乡席地而坐,拿出身上带的碗,其中一位找卖冰粉的店家要了碗水,只见他们将像炒面一样的东西倒入碗里,然后加入要来的水,用手将炒面揉捏成团,再揉捏成一小块后放进嘴里,感觉他们吃起来很香。一位彝家妇女,敞开衣襟,露出左边乳房,边奶孩子边饮酒,晓薇被她如此豪爽的举动震住了,她到西昌后,就听说彝族是一个爱酒、重酒的民族,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喜庆佳节,无论平常待客,还是解决纠纷,均以酒为先,以酒为大,以酒为乐。可谓待客先用酒,食品酒为首,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但像这样边奶孩子边饮酒的,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悄悄对希垚说道:“你看,那边。”
  希垚也被这豪放质朴的民风所震撼:“哇,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么豪放。”
  晓薇吃着冰粉,眼睛却一直盯着那个喂奶的彝家妇女。只见彝家妇女喂完奶,便让孩子坐在她怀里,孩子大概八、九个月大,两只眼睛圆溜溜的,很可爱。晓薇不停朝那孩子摆摆手,那孩子两眼亮亮的、纯纯的,看着她笑了,晓薇叹道:“那孩子好可爱!”
  希垚也被可爱的小孩吸引:“彝语里的小男孩叫‘阿依’,姑娘叫‘阿米子’,我觉得那个孩子应该是‘阿米子’吧。”
  晓薇摇头道:“不一定,过去问问?”
  她们走过去,希垚树起大拇指:“大姐,你孩子长得好漂亮,是‘阿米子’,还是‘阿依’?”
  彝家妇女一脸的自豪:“‘阿依’,‘阿依’!”
  希垚拿出一块桃酥递到孩子手里,孩子双手接过就往嘴里送,夸张的动作,把希垚她们都逗乐了。
  赶回肉店,肉店已开门卖肉。店里三位卖肉的师傅,手脚麻利,没多久,就到希垚她们了。李医生让希垚和雨琪先买,希垚递上肉票:“师傅,我要三斤,肥一点的,我想炼点油。”雨琪买了二斤,轮到李医生,李医生递上肉票:“师傅,二斤肉,再买两个猪肾。”卖肉的师傅望望她,一头雾水。这时,旁边的一位男子,将肉票递给另一位师傅:“那两个腰子我要了。”
  摊位上剩下的两个猪腰子,被后面的人买走,李医生郁闷不已。
  希垚笑道:“看来你还没有入乡随俗,我们四川人都叫猪腰子,那像你文绉绉的,叫什么猪肾。”
  ……
  初夏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希垚她们满载而归。李医生带路,出了城,沿着柏油公路往回走。公路右边,是连绵不断的平缓山丘,半个多小时后,她们一行朝右拐,上了一条山路,李医生介绍说这条山路是回家的捷径。虽是山路,却也平坦,走了约半里地,便看到连绵不断的山丘在此处留下一个崕口,正好方便行人从此通过。
  沿着崕口往前走,一条小溪从山间狭长的谷地流淌下来。清澈的小溪,欢腾地流淌着,溪边铺满嫩绿的青草,青草丛中,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她们惊喜地避开那条原本已经形成路的小径,踩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脚下软绵绵的,抬头往上看,山间深处,是茂密的森林。雨琪女儿兴奋地朝小溪上游跑去,见她如此兴奋,希垚她们只好找了块平整的草地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等她。
  十几米开外,雨琪女儿指着从山间流淌下来的溪水,大声说道:“妈,你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不对?”
  汪琪笑道:“要问张老师。”
  希垚称赞道:“聪明,知道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来形容。”
  受到表扬,雨琪女儿越加兴奋,她跑到希垚跟前:“张老师,我们来玩接字游戏怎么样?”
  “怎么接?”
  雨琪女儿想了想,自己能背三十多首唐诗宋词呢,为了在阿姨面前显示,她得意地说道:“我们每人说一句诗,唐诗宋词都行,后面接的诗里,要有前面一句诗里的一个字,二个字也行,但不能重复。”
  希垚笑道:“好呀,溪水、绿草、野花,这么美的地方,我们不妨学学兰亭修禊。”
  雨琪女儿问道:“张老师,兰亭修禊是什么意思?”
  希垚解释道:“修禊,是源于我国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每年的三月三这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而兰亭修禊,则说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在三月三这天,召集了41位名士来到会稽山阴的兰亭,他们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让盛满美酒的觞,顺流而下,当它停于某人之前,这人就必须即席赋诗。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做诗,就有了《兰亭集》。事后,大家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于是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就这样诞生了。等你再大点,你会知道,王羲之乘兴而作的《兰亭集序》,文采灿烂,隽妙雅迪,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成就了被后世推之为的‘天下第一行书’。”
  雨琪女儿无比佩服:“哇,好厉害!可我们没酒啊?”
  希垚笑道:“我们以水代酒,你年龄小,在规定时间接不上来,罚喝一口,除你之外,罚喝半杯溪水。”
  饶有兴趣的晓薇,拿出她刚买的搪瓷杯:“杯子已经有了。”
  雨琪女儿鬼点子多,她转身朝小溪上游跑去,二十米开外,被雨琪叫住:“渝欣,行了,不要再跑了。”
  雨琪女儿这才停下来,她用小手采下几束野花,回头见她下面是张老师:“张老师,我手里的花漂到你那,就要说出来哟,听好了:‘床前明月光,’”说完,她小心将一朵小花放进溪里,未等小花漂到身旁,希垚已脱口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妈妈准备好!”
  又一朵小花顺着溪水漂下来,雨琪答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林阿姨!”
  晓薇接得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阿姨!”
  李医生没有接上,被罚喝了小半杯溪水。
  雨琪女儿在上面大声说道:“听好啦,第二回合开始:‘朝辞白帝彩云间,’”
  一朵小花漂到希垚处,希垚接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雨琪说道:“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林阿姨想了想,接的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李医生笑了:“这句难不住我,听好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大家都为李医生鼓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