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零距离接触图瓦人>五、禾木乡记事二:贫困的现状(3)

五、禾木乡记事二:贫困的现状(3)

作品名称:零距离接触图瓦人      作者:大路白杨      发布时间:2017-06-02 14:37:19      字数:3849

  (六)
  在走访牧业点的过程中,特别突出的现象就是牧业点的家庭收入普遍不高,贫困的水平几乎在同样程度上,远远低于全乡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些贫困家庭存在着同一原因,除了为数不多的牲畜业收入外,他们几乎没有其它的额外收入。就是用奶子制作的各类食品,也因为没有游客到来,很少能够出售出去,最后多家庭食用。这些自然村子由于位置偏僻等的原因,居住区远离行政村庄,出租旅游马匹的副业也极少参与。
  分析他们贫困的成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的结构不合理。禾木村长期以来处于以原始的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种自产自足的经济结构,整体地游离于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需要之外,特别是牧业点的家庭更始终处于自然经济之中,即使旅游业发展起来,这些人家也很难一时适应市场对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失去本来就很少的机遇;二是经营的方式单一,由于无霜期短,自然气候等原因,整个乡没有农业生产,也是这里最大的特点。只依靠畜牧业,没有其它副业收入,这是影响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旅游业在村落的发展,以租赁、马匹、民俗风情(含旅客体验、食品品尝、宗教感受等内容)为主的新的经济形式,将会越来越多地占据牧民家庭收入中更大的比例成份;三是牧民家庭的抵御灾害的能力相当脆弱,这是造成返贫的主要因素。我们惊奇地发现,当家里出现一个重症病人、出现一个外出上学的孩子、出现一次意外的事故时,这都可能导致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部族亲戚,一下子从温饱小康的水平,一夜间落入贫困行列的重要原因。分析原因,还是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脆弱,积蓄支付能力特别低下所造成的;第四是外界介入所带来的意料不到的原因。由于禾木村已成为喀纳斯的核心景区之一,一些外地人来这里的经营带有一定的掠夺性和破坏性。他们到来的时间尽管短暂,但管理上的不到位,已使这些人足以破坏原有就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当附近的自然草场无法满足放牧的需求时,牧民需要赶着畜群到很远处的深山里放牧,生产成本的不断加大与牧民所生产的牲畜和奶制品的低价收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牧民的收入,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大了放牧成本。
  在景区里生活,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生活的高成本现象特别严重。这里本来的收入规模就不高,收入的渠道有限,时间季节有限;再加上高成本的生活消费,高成本的生存基础,一个萝卜两头切,也是造成难以及时脱贫的重要原因。
  我们仔细分析了一下,中国的商业销售有这样的一个正常的现象:越是大的城市,人们的生存成本越低,而高质量的生活成本就越高;而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运输的成本、批发商、零售者的存在,他们也需要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到了消费者的手里,不仅商品的质量不到位,就是物价也被一层层提高到了特别高的水平。边远地区的人们不仅没有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就是基本的生存,也是成本越加奇高,特别是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价格,远远高出大城市的几倍。而农村或边远地区的收入水平却低于中小城市,更不能和大城市相比,这一高一低之间,就相对隐蔽地削减了边远地区和农村生活者的生存质量。
  来回路过县城,我专门去过家门前的阿勒泰市市场,然后又到县里的农贸市场,当山下的县城中某种物品价格才三、五角钱的东西,而被商贩们贩运到了这里,却因为路费支出而需要牧民支付一块钱,有时支付一块钱还因没货源而买不到。夏天的旅游时节,大量的食品、衣服、鞋帽、酒类都随着旅游业而形成一个季节价格,这种随季节而形成的价格超出正常价格许多。如,在山下的豆腐每公斤2元左右,而贩到这里却高达5元;一瓶白酒山下3块多点,到了这里却翻一倍;就连牛羊肉、蔬菜、清油、大米、面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在这里都要加价销售,如果不加价,商贩们是很难承担起巨额的成本运费。
  其实这也是中国商业网络中的一个畸型的现象。不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会感受着这样的事实:在北京除了房屋价格奇高之外,其它的生活成本非常低廉;而到了新疆省府乌鲁木齐,生活成本要略高于北京;而到了阿勒泰地区,生活成本要高于乌鲁木齐;要是到了禾木村,可能生活成本的指数要高出北京一倍了。
  高成本的生活可能也是造成贫困家庭积得难返的重要原因。在这里工作的乡政府人员每个人的工资水平并不高,也没有额外的津贴费和补助,要应对高成本的生活,只有二个办法,一是开辟财路,通过经商、养牛羊等途径增加家庭收入;二是节省开支,能对付的就对付着,能省就省了。我就有这方面的感受,当山上的方便面一块需要8块钱时,我就利用回山下的机会,到城市里买上5块钱的带上来。这样每一天中,我就无形之中节省了3块钱,一个月就是100多块钱,等于给自己涨了二级工资,何乐而不为?
  (七)
  扶贫中,乡里也是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对待不同的贫困对象。一类是一扶即富的人家,这些人家的贫困是一时性的,如果政府和帮扶单位上去推一把、扶一下,立即就会让这类人家立即注入新鲜血液,在短时间能就能立竿见影、脱贫致富。一类是长期可扶的人家,这些人家有孩子上学、有病人看病,如果能给他们上一些扶贫项目,增加一些经商的岗位,甚至给他们一些钱财支持,等这些家庭的孩子走出学校之门、病人出院之日,就是这类家庭脱贫之日。最后一类是帮着即可的家庭,这类家庭中没有劳动力,也没有经营的能力,只要给他们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人能在生存的前提下生活既可。
  我的单位作为对口帮扶的牵头单位,确定了一些扶贫的项目和措施办法,主要的原则和立足点还是以“造血”为主,扶贫扶志,扶贫扶本。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达到即定目标。点是通过项目拉动,通过建立一些好的旅游项目,达到使贫困家庭人员立即就业,月月有收入,快速而持续地发展;从而通过改善牧民的牲畜品种、为他们提供生产用畜、改良放牧草场质量等,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帮扶层面。
  解决贫困的问题是需要机会和运气的。我觉得2007年就遇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一年整个景区就接纳全国各地的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各类收入数亿元之多,既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旅游市场,又大量地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在禾木村最大的贡献,就是利用旅游发展的机遇,和乡政府一起及早地整理和规范了出租马队,使马队成为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记得刚去乡里时,乡里负责扶分的领导就介绍说,2006年禾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是费了很大的力量才实现,主要是出租马队的收入。其实,我和当时的副书记汪海峰私下商量(07年底,被转为乡党委书记),并明白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把2007年脱贫的重点放在马队上,这一提法和汪书记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记得当时是在我住的宿舍里开的会,分管的汪书记主持了会议,我和斯老师也把自己单位的计划和措施及目标,向村干部亮底,最后形成共识,那就是通过规范管理出租马队,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实,开会时,我们的心里都没有底,能收入多少只能是一个在脑袋里“拍”出来的猜测。
  (八)
  许多帮扶单位都是在形式上做文章,又是宣传,又是领导讲话,最后,拎着几袋子面粉看望几户贫困家庭后,就再也没有声响了。
  我们到了乡下,就决定不再延续,在几家帮扶单位答应资金的前提下,尽我们的能量,那怕我们能办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少做官样文章,少做形式主义的事情。于是,我们就开始找脱贫最关键的问题在哪里,与乡领导和干部的交流中,我们终于找到了低成本、见效快又迫在眼前的事情,立即着手,把扶贫脱困工作的重心转向了规范村里的马队。我们规范的重点内容有几个:一是把管帐和管钱分开,做到管钱的不管帐,管帐的不管钱,做到帐钱两分离两监督。二是分配好出租的马匹,尤其是把贫困户作为重点对象,由村干部负责管理他们,让他们每家必须出人出马,并且一定要住到村子的亲戚家里,而其它的村民参加马队就以自愿为主,不得超人超马。三是制订制度,从马队的领导职责到人员的分工负责,再到财务管理制度、直至检查发号排序的监督检查,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体系。
  制度形成了,检查工作就要跟踪落实到位,否则,制订的制度就是空的。为此,我们和分管出租马队的副书记巴勒登一起,不定期地到桥头查马验号,到财务室核算对账款,甚至到每天收入的现金是否帐实相符。到了当年的10初,“十一”大假一过,乡领导和村干部一起进行全年核算。核算出来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马队一年的收入突破100万元,实现120多万元的收入,村集体提留实现24万元,扣除人工工资及费用成本等项目,使全村实现人均收入600多元,超过了地区确定的人均增长350元目标。
  我在计算村里的总账时,开始也抱着一些小小的私心,想扣些上交的提留,多为村里打些埋伏下来。在查看贫困户的收入增多时,就会感到非常的欣慰:他们的家庭也有了收入,拿到现金时的心情与挂在帐上的心情明显不同。有了现金,他们的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备上了冬天的肉食,孩子们也穿上了新的厚衣服,家里也开始购置大件。在实现面前,他们从事出租马匹的积极性更高了。
  (九)
  有时候,我就想,每一个人做事时,都需要有一种认真的态度。事情要做,做坏也是做,做好也是做,做好总比做坏强;人已经在村里了,为什么要混一天算一天,不朝着做好的方向去努力?这就需要一个负责的心态,需要一颗看着贫困家庭就难受的良心了。
  事隔一年后,我和朋友私下里去了一次禾木村,路过大山里的一些自然村子,也遇到了一些打草的牧民,他们热情地向我打着招呼,让我住下来留我吃饭。对此,随行的朋友非常惊讶,想问个究竞,我就非常得意地告诉他,我曾在这里帮他们扶过贫,尽管我不太认识他们,但他们一定能认识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