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黑土地上的人家>第九章 寸草心与三春晖

第九章 寸草心与三春晖

作品名称:黑土地上的人家      作者:百花仙子      发布时间:2017-05-25 15:14:17      字数:4744

  第九章寸草心与三春辉
  刘敏已经到了谈对象的年龄了,只要刘敏回来张淑兰就会问这件事。春天雪开化的季节,李家媳妇艾淑芝看见刘敏和一个青年男子从她家的园子经过,对老太太说:妈,快看窗户外,那个男的,看样子是刘敏对象。”刘敏从工作的油田回来,是在市里坐火车到县城下车,从火车站到回家这段路,如果碰上有邻村路过家的车辆,就搭坐,如果赶上郑英她们林场的蹦跶狗子(四轮车的前型)也可以捎脚,如果什么车都赶不上,十几里的路,只能走着走回家,这次,为了抄近道,从后道李家的后胡同走回,刘家也经常这么走,所以,艾淑芝第一时间看到刘敏领着对象回来了。
  刘敏自从招工去了油田,每次回家都穿着油田的带沟的棉袄,大狗皮帽子,这些穿着还是六几年会战时的工装,刘敏这茬子石油工人还在穿着。刘茵看这大姐的装束,围着前后,听她讲外面的事情。刘敏讲到:“我刚去的时候,接受的培训其中就有传统教育,学习“三老四严”,“四个一样”,讲铁人精神,参观松辽盆地的第一口油井,指导员给我们新来的工人讲当年铁人领着他的队友是怎么拿下大油田。
  每次刘敏回家弟弟妹妹都会围着听她讲外面的事情。她看着张淑兰有话的眼神,转过身特别对张淑兰说道:“妈,你放心,带队的领导看我有文化,当过老师,又是党员的简历,所以,没有去野外作业,也没有去干有夜班的工种看油井,我被分到后勤当了会计,和我一起去的林场的女孩郑英被分到小队负责野外看井的活了。”
  油田的职工来源有几部分,一大部分是部队的转业兵,一部分是知青,一部分是像刘敏这类招工来的。
  刘敏的对象就是部队转业的那部分。刘敏去油田已经几年了,看着刘敏领回的对象,张淑兰心里实在是不愿意,这是一个有着山东口音的年轻人。刘立业也回来了。他和年轻人聊了起来,操着山东口音的董玉章对刘立业说道:我老家是山东的,我是当兵后来转业来到油田的,是一名测试工。”他说一些工作的情况,刘敏说道:“你说那么多专业的东西,爸也听不懂。”第二天,刘立业和张淑兰商量刘敏的事情,张淑兰对刘立业说道:“你看还是山东人,都说山东人脾气倔,能行吗,可你看看刘敏,我昨天就说那么几句,还没说不同意呢,就蔫了,显然怕咱们不同意,”刘立业说道:“她既然都领回来了,她自己就是同意的,咱们也别干涉了。”半年后,刘敏决定和董玉章去他老家完婚。刘家也没有办酒席,把邻居和叔叔大爷家随的礼物,拿出来给刘敏,刘敏挑了几样,刘敏就和董玉章踏上了去他老家的完婚路。
  刘立业对张淑兰说道:“行啊,她结了婚,咱们也省着老惦记她”。张淑兰说道:“也是的,你看和她一起去的林场的郑英,可惜了,那孩子,你说她妈也是的,孩子有喜了,怎么能看不出来呢,听刘敏说,死在难产上了,”郑英是在野外看井的工种,一有夜班,对象就陪着,结果没结婚就怀孕了,又不敢说,到最后难产死了,死在家里。张淑兰感慨道:“你看她那个妈也是的。”刘立业说道:“她妈能怎么样,这个时候,要是未婚先育,那就是作风问题了,她妈能说啥呀,整不好,工作就丢了。”张淑兰说道:“命主要,还是工作主要哇。”刘立业说道:“她没有父亲,一个妇女,遇到事,就蒙了。她妈也没想到,她会是难产死了。”张淑兰道:“是呀,她要知道,不管怎样,都得顾郑英的命啊”
  
  刘敏结婚的那年,刘剑也高中毕业了,也回了高家子村当了老师。
  这时刘家最后一女孩刘琳已经四岁了,原名叫刘秋,叫秋意思就是收秋了,不在生了,刘敏觉得不好听,就给改了叫刘琳,小名叫小秋。这时候的计划生育抓得不紧,但是,人们也不想要那么多孩子了。这时刘立业家已经是四个闺女,三个小子了。这年医疗队,来村里普及计划生育,孩子多要给结扎,少的给带节育环。张淑兰认识那个医疗队里的医生,医生也认识刘立业,张淑兰不想做,也就没给做,也知道,这么多孩子了,不可能再生了。
  刘老太很相信名字的作用,刘立业家大闺女刘敏小名叫领兄,下面真生了个男孩叫刘剑,生了刘佳起名叫丫蛋,下面就生了刘茵,老太太一看,连着俩个丫头,赶紧给刘茵起名叫领弟,下面就生了刘威、刘全,带来俩弟弟。可是也有不灵的时候,刘威从小体弱,给起了女孩名好养,就叫五丫了,后面不还是小子刘全吗。
  刘家随着刘剑毕业当了教师,增加了一部分收入,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张淑兰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了,年纪也越来愈大,一到了冬季就好犯咳嗽。老大刘敏对刘剑说:“妈妈身体也不象从前了,年纪也大了,别让她干那些活了,你也工作了,加上老爸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人了”刘剑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有大爷、老叔承诺养奶奶的费用也有些年没给了,当时是说,妈妈负责伺候,大伯家拿吃粮钱,老叔家负责柴禾,二大爷家负责零花钱,除了二大爷给奶奶零花钱,其余的人都不给了,算了,不要了,我挣钱,我给奶奶负责粮钱,我长大了,我给奶奶搂柴禾,我们家现在也还过得去了。”孩子们虽这么说,可是,刘剑还没娶媳妇,下面还这么多孩子,要上学、吃饭。张淑兰还是仍然张罗着家里的日子。夏天抽空把家里人的棉衣做出来,不算刘敏的还有9口人的,拆拆洗洗,在做上,老太太对她说道:淑兰那,你避开伏天,多热呀。淑兰道:“穿一冬天的棉衣了,伏天容易长毛,还是拆洗出来吧。立秋以后做。”刘茵看到妈妈在做棉衣,就说道:“妈你别给我的棉袄做那么厚,窝窝囊囊的,棉裤也别做那么高的腰,穿上一点都不板正。张淑兰道:“你懂什么,如果腰低了,冷风总吹着,小闺女,不能着凉,以后你该腰疼了。”做完了这些棉衣,又要准备做鞋了。找出些不能在穿的旧衣服,先用剪子剪成一块块的方形的布,用水喷潮,捋平,在用白面和苞米面掺在一起打成浆糊,在吃饭用的炕桌子上刷上浆糊,在把准备好的布一层一层沾到桌子上,根据需要,打成三层或者五层的葛布。嗮几天后,接下一张张,然后按着鞋样子大小剪下来,用包底布包上边,在根据自己需要薄厚粘在一起,做成底子。这做底子的工序就很麻烦,沾完了底子放那压着,然后还得弄纳底子的麻绳。麻绳用的麻是从麻杆上一匹匹儿扒下来的,挽成一捆一捆的,用棒槌在外面地上砸,然后抖搂掉麻削,用绳子系上一头,吊在衣服杆上,高低以手够着方便为准,先把麻捻子打出来,在用手捻成绳,或者用拨了锤子打成经子,在备成绳,纳底子的绳子才准备好了。把粘好好的底子用锥子先扎个眼,在用大号针穿上麻绳带过来,一针一针地纳,刘佳大点了,能帮淑兰纳底子,刘佳哄刘茵道:“你打麻捻子,我给讲样板戏《红灯记》,”刘茵喜欢听刘佳讲,每次要她干活都会说:我给你讲样板戏,在刘茵小的时候,刘佳版的样板戏,刘茵都会讲了。当刘茵要刘威干什么活时,她也会说,“你去,我给你讲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刘威愿意听讲杨子荣的故事。
  虽然有刘佳刘茵帮着,但做一双鞋下来真的是很多工序,很累。鞋帮子得张淑兰来做了,特别是砌鞋口,要一针一针,并且针脚要匀称,针脚要小,妇女们看谁的活做的好,就看砌鞋口了。许家媳妇周贤来家借鞋样子,看张淑兰用手针纳鞋帮子,就说道:“做夹鞋,要用缝纫机砸的鞋帮子穿上才结实。你都收拾着,我拿回去,一会功夫就砸完,你用手针得啥时候哇?半大小子穿,还不抗穿,”张淑兰见她说的诚恳,就把用手针都载好的几双鞋帮子,递给了许家媳妇,说道:又得麻烦你,周贤笑道:“这里不是也有我儿媳妇的吗,这还说啥麻烦不麻烦的,这不见外了吗。”这也就是刘丽琴所说的张淑兰把鞋面子给人的那个人。也就是要和张淑兰做亲家的,她只要一看见刘茵就叫儿媳妇,弄的刘茵见到她赶紧走开。
  这个玩笑还是从小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刘茵刚六岁的时候,宝宇、还有小琴都在一起玩,大人从那走逗宝宇,你看这俩小姑娘,你要谁当媳妇呀,宝宇指着刘茵说道:我要刘茵,大人们都笑了起来,一见他们在一快玩就开他们的玩笑,这一来,周贤看到刘茵也就叫起儿媳妇了。
  
  
  张淑兰从今年冬天开始,咳嗽频繁,吃药也不见好,
  刘立业也领着张淑兰去哈尔滨医大二院进行了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气管炎,医生对刘立业说道:这是东北地方病,她的这种状况,就得吃药,养,别干力气活,不能有烟呛,少生气,适当的营养也很主要。刘立业心里明白,这个家多数是她撑着的,除了吃药这一点,其余达到那一点都难:不干活,这些家务怎么办,在说,她很要强,只要她能动,她就闲不住的,“不能有烟呛”,刘立业自己就抽烟,即使自己去外面抽,老太太的大烟袋,不抽是不行的,一头开门的房子,冬天不开窗户,那能没有烟,“少生气”,这么多孩子,能不操心吗?“适当的营养”,这上有老,下有小,淑兰又是个“宁可身子受苦,不让脸上受热”的人,怎么可能自己适当的营养呢,想着这些,对张淑兰说道:医生的话你也都听见了,你以后得注意了,真苦了你了,以后有活,多指使孩子干,自己保养点自己吧。”
  回到家里,刘立业把张淑兰的注意事项跟孩子们说了,当说到怕烟呛的时候,刘佳说道:“这点很难做到,奶奶的大烟袋,咕嘟咕嘟冒起烟了,够受的,在不让奶奶起大娘家住吧,大娘也是大烟袋,她不怕呛,让她俩在一起抽吧,”张淑兰说道:“别瞎说,看奶奶听见了,生气了。”
  刘敏从市里回来探亲,给妈妈买消炎止咳的药一堆,嘱咐张淑兰道:“妈,按时吃药,别一到夏天,不咳嗽,就又不管不顾的了;别太累了,别老做那些鞋了,纳鞋底子很累的,打袼褙,做底子,打麻捻子,搓麻绳,一针一针的做鞋帮,一双鞋得费多少力气呀。你咳嗽也和累有关呢。”
  刘佳也接过来说:“干家务活老信不着我、刘茵,到冬天,老咳嗽,喘气你都费劲,还老信不着我们们干活,包豆包,怕米掏不净,不黄了豆馅撰不紧,吃着发解(xie),饺子捏不严,煮不住了,你就不能学学我大娘,干活慢,怎么的,人家谁都用,刘茵包饺子,包豆包都是在大娘家学的,你不用她干,我大娘用,你看我大娘身体就比你强多了,人家身体多好。”
  张淑兰听到这说道:我可做不到她那样,脑海里浮现出一大家子在一起过时的情景:
  
  张淑兰十六岁就嫁到了刘家,那时是互助组时期,刘家老爷子还在,还都在一起过日子,老大刘立臣、老三刘立业都已经结婚,老二在前线当兵,媳妇就像姑娘刘丽琴一样养着,不用做家务,立新那时没有结婚。这样一大家子的饭就由刘立臣媳妇、刘立业媳妇排班来做,如果赶上互助组给刘家干活,这些人也都在刘家吃饭。饭班每人一周。鸡叫起来做饭,伺候这些人吃完饭,在收拾好,中午饭又要做了,一天忙到晚。刚开始,十六岁的淑兰还是个没长好的孩子,就要排班起早做饭,有一次,坐在灶坑边上睡着了,被老爷子看见踢醒了。从这以后,她要起强来,加上自己的叔叔在她结婚前,来刘家借了粮食,刘家老太太、大伯嫂子有意无意的就说一下,淑兰就觉得自己自卑,心里像欠人家---矮一截,更是任劳任怨地干这些活,好不容易自己的一个星期的饭班,做完了,想歇歇了,可是大嫂,因为做的慢,上工时间到了,饭还没做好,有时候,下工回来了,饭也没做得呢,这时候,刘立臣轻了会骂她一顿,重了就打一顿,挨了刘立臣的打、骂,就怄气、罢工。张淑兰没办法,本来就小,一看这阵势,也有些怕,接着大嫂的饭班,继续做。
  冬天淘米包冻豆包,包冻饺子,人口多,用大笸箩,上面茓子茓上,装上一下子豆包,茓子的宽度张淑兰俩个胳膊都搂不过来,茓子的高度,比张淑兰身体还要高,她要站在凳子上,才够得着。这些活,都是她俩个做,大嫂做得慢,年纪小的淑兰反而比大嫂做的多。
  夏季去了地里,淑兰看见大嫂用脚踩角瓜秧子上的小角瓜,嘴里嘟囔:省着秋天又嗮那些角瓜条子、茄子干子,累死了。但是立臣媳妇抽和老太太一样的大烟袋,对烟到是挺上心,精心种、到时候就栽,给烟打丫巴,一查一查的往回掰烟叶子,嗮烟。······
  过去的这些,在张淑兰脑海象过电影一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闪着,她有点眩晕,刘佳见状,对她说:“妈你躺下歇会吧”,拿过枕头,递给张淑兰,张淑兰看到刘佳递过来的枕头,心里想着,孩子大了,知道关心我了,接过枕头躺下慢慢睡着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