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凤凰涅磐红军魂>第30章 浴火重生(13)

第30章 浴火重生(13)

作品名称:凤凰涅磐红军魂      作者:心有二用      发布时间:2017-05-22 20:54:43      字数:3865

  重返草地时,每走不远,就有一具红军战士的遗体,那都是第一次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士,全保持着当初的样子。有的两三个人倒在一起,有的呈往前爬行的姿势,有的手里还攥着泥土和青草。
  遍地的忠骨。
  一次一次,活着的战士们每当看到战友遗骸都会噙泪驻足,深鞠一躬。
  
  (5)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路经贵州时,吸收了一个“红小鬼”,名叫李荣春。
  红六军团走过两段草地,第一段是从西康色达到四川阿坝,走过了渺无人烟的干草地;第二段从阿坝到甘肃哈达铺,走过了连鸟兽也难以见到的水草地。
  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央军委电令正式成立红二方面军,二、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从甘孜北进。红六军团当时在原西康省的甘海子,1936年7月初出发,经西康色达县绕道青海省南部到四川阿坝。本来计划10天的路程,整整走了20天。
  由于部队刚通过了几座雪山,指战员们体力消耗严重,又缺少粮食,第一次进入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后,虽然这里还只是干草地,但已面临到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行军中,草地露营,经常遇到大风和雨雪袭击,气候恶劣,又没有粮食,指战员们有时连野菜也找不到,还有的战士因吃了毒蘑菇而致死。军团首长心急如焚,把马杀了给战士们充饥,但杯水车薪,部队天天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行进,而且还要和突然来袭的敌人骑兵作战。不少同志,在这第一段草地行军中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过20天的艰难行军,到达四川阿坝,部队稍事休整补充,准备过大水草地,这也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苦的一段行程。军团想尽办法筹集到一批青稞麦,加工成炒面发给每个人,作为过草地的全部口粮。
  7月30日,部队开始进入水草地,第一天就遭到暴风雨和冰雹的袭击。这里的气候,真如神话一般,变化莫测。本来万里无云,突然一片黑云会在头顶出现,于是大雨冰雹猛落下来,无处可躲,把大家打得浑身湿透,有人头上还被冰雹打起了包包。就这样,我们天天都在茫茫的水草地里艰难地跋涉,行进中每个人都要小心翼翼地沿着前面部队踩出的路前进,稍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沼,活活被草地吞没。
  水草地行军,军团遇到的最大困难仍是缺粮。当时战斗口号是“走出草地就是胜利”。行进中,只要一休营,大家都不顾疲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找吃的,有的挖野菜,有的捉鱼虾,有的拣死牛死马的骨头砸来煮水喝。总之,“为吃奋斗”,为争取活着走出草地干革命。
  茫茫的水草地中,整整走了9天,宿营时的所谓“帐篷”,是指战员们用自己的床单支撑起来的,挡不住大雨夹着冰雹的袭击,有时碰上整夜下雨,大家只能背靠背地蹲在水里等待天明,体弱有病的同志支持不住而倒下,当场死去。
  李荣春是红十八师三营七连的卫生员。二排长,江西人,是党支部委员,原来身体很好,打仗勇敢,很能干,行军中他经常帮助体弱有病的战士背枪,有时把两三个战士的枪都背上,叫“背架枪”,全连同志都很喜欢他。
  一天晚上,经雨淋后,第二天他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咬紧牙关挣扎也无济于事。指导员和战士要搀他走,他不要,战士们要背他走,他也不要。他说:“我不行了,你们难道想要多牺牲几个人吗?能多活着一个人走出草地就多一份革命力量。”这个连是后卫,部队已经走了,指导员要照顾整个连队,就要一战士等一下二排长。
  战士蹲在二排长身边,两人眼望着远去的部队,这时二排长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战士讲:“卫生员,你快走,等会儿你赶不上队伍了。”又指指身上还剩有一点炒面的干粮袋说:“炒面我用不着了,你拿上,你还小,一定要活着走出去……”看着二排长慢慢瘫倒在草地上,战士已泣不成声,连连呼叫“二排长,二排长……”可他再也听不到战士的声音了。二排长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茫茫的水草地上。
  饥饿寒冷压不倒红军的英雄气概,艰难险阻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8月8日我们终于走出了水草地,到达四川省的包座。
  经过雪山、草地,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转战,李荣春所在的连队,原来有100多人,走出草地时仅剩下17人。
  虽然人员减少了,但大家锻炼得更坚强了。
  
  (6)
  
  那天高秋悲,那四望无涯,那英风烈迹。只有草地上的草自茂盛着,只有草地上的风自吹拂着,一年又一年。
  中央红军万里征途,历经艰辛终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正要展开北上大计,却被张国焘分裂,令红四方面军孤军南下,甚至一度另立中央,与北上的中央红军正确方略南辕北辙,直至一年后难以为继,才再度北上。
  万里长征两年,中央红军走了一年,这里又耗了一年。战士们三过草地,没有谁质疑行动的对与错的相对与绝对;在茫茫原野上,以生命书写忠诚坚定。而三过草地的转战,也让老红军蒲润三负重伤。第一次被子弹打断手腕,白骨森森,一咬牙捏着继续打,战斗结束再包扎,居然三月自愈;第二次伤在头上,昏死两天两夜后,突然自行醒转;第三次伤在左脚,血流如注,以致肉再也长不起来。
  三过草地,战士们是无畏的、英勇的。南下的红军十多天连克绥靖、丹巴、东化,雅安金鸡关,竞用机枪击落了一架敌机,飞机坠落后机尾挂在了电线杆上。只是南下难以为继,起初的攻城掠地疾如秋风扫落叶,随后的失守却也接二连三……
  过夜时,战士们总是自觉地将干的草地留给年纪大的同志,湿草地则被小青年们抢着睡。谢元珍第二次过草地,走了一夜,就地休息,大家背靠背睡着了。突然大雨滂沱,全团官兵都没有雨具,一起淋得湿透,真是“风雨浸衣骨更硬,官兵一致共甘苦”!”有次谢元珍一脚踩进水草地,水已经没过胸口,一位骑马的干部伸出大手拉了一把,救了谢元珍一命。死里逃生,可连那干部名字都不知道,红军队伍里,问不问也无妨。
  是同志,是战友,是兄弟。多少次,一人陷下,不断伸来的援手又不断陷下。钟明最感到难受的,就是在草地里看到东一堆西一堆的遇难战友手手相连,实践着“同生死共患难”的誓言。谢光堂掉了队独自倒下,第二天,折返的战友们终于找到还有一丝气息的他,立即抱上担架,三个人轮流抬了一路,没有一个人想过扔下重伤的他,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扔下战友不管!性质不同的国民党军是作不到的。
  为救命,贺龙把他的枣红马都杀掉给战士们吃了。每到宿营地,贺老总便千方百计地钓鱼,几条小鱼熬成的汤,把饿晕的军团政委关向应救醒了,而他自己却嚼了3天的牛皮。”
  过草地第二天,一条河上游涨水,党总支书记明知有危险,仍抢在前面探路,在被水冲走淹没的一刹那,还拼命挣出两句:“水急,换……”手在水面上拼力摇摆。那是在告诉我们水急、要小心。他以自己的牺牲,换得众人的生路……
  同志们大颗泪珠在眼眶中转……
  死亡是近在咫尺的。刘星一觉醒来站起,背靠背一夜的营长却依然直直坐着,鼻下已没了气息。但红军战士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心与心贴得更紧。
  草地上,女战士张明秀走着走着,见两位伤员坐地不起,一把扶起,坚定地说:“我背也要把你们背出草地!”
  可一个弱女子,谈何容易。她背一个伤员,没走几步就一起倒在污泥里。挣扎爬起,扶着另一伤员,一步一步向前挪动。不久,干粮和水又几乎断绝……
  小宣传队员精神抖擞,不停地讲故事、唱山歌,柴火拣重的背,工作拣难的做。他来自江西石城,姓郑。但在进入草地不久,他发起了高烧,病倒了。
  团政委杨成武把马让给他骑,把干粮匀给他吃,但他的病情还是恶化了。临终前,他用微弱的声音对杨成武说:“政治委员,我不行了,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我知道党的事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最后,经过一阵急促的喘息,他说:“希望党的路线胜利,革命快胜利。胜利后,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家里,我是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的!”
  历史的真实一幕,这是红军的普通一兵,这是长征的伟大闪光!
  艰苦已经到了人的生理承受能力的极限,是人难以想象的。
  收容队走到一个避风的斜坡处,见十来个掉队的干部战士围着一堆燃尽的木炭坐着不动。就过去喊他们赶快走,但他们一个个却像雕塑似的毫无反应。原来,他们已经牺牲。雪山上本来就缺氧,他们围在一起烤火取暖又消耗了许多氧气,结果因缺氧而牺牲。他们连名字都没有能够留下!
  越是艰难的时候,指挥员的作用越重要。本来行军就累得要命,而收容队员的任务更为艰巨。说实在的,那时,收容队员的身体也挺不住了,但还是咬紧牙关。雪山的天气像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天气还好好的,万里无云,顷刻间就狂风大作,有几个战士被吹出十几米远。接着雪和冰雹铺天盖地而来。这种情况下,一边相互鼓动,一边搀扶着向前挪动。就这样,终于战胜了雪山,又进入草地,那比雪山还艰难复杂的未知领地。但红军就是知难而上的,挑战恐怖的。
  红3军团某连有一个9个人的炊事班,携全连仅有的一个铜锅进入草地。炊事员一个个牺牲,铜锅一次次换肩膀……走出草地后,铜锅已挑在司务长的肩上。
  最后一夜宿营草地,眼看要走出草地了。
  第二天军号一响,赵本清起身一看,背靠背的一大片战士,都安安静静坐着,再也没起来……
  赵本清当时所在的营,进草地时400人,三周后走出草地时,只剩100人左右。
  走出草地之后,部队到了甘南,找到许多大豆。一个多月没吃过一顿饱饭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结果有的人活活被胀死。
  但从草地走出的英勇红军,为革命保存下了“金子中的金子”,培育出了惊天动地的士气与坚韧不屈的斗志,深远影响,绵延。
  五岭逶迤,乌蒙磅礡,长征中的红军要翻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边缘区,经过人称“死亡之区”的水草地,向自然界的艰险和生命的极限挑战。“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长征中的红军一边行军,一边又要受到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主要靠快速行军摆脱险境。练出一双“铁脚板”是征战的基本保证。宿营后一些人员还要因外出警戒、筹粮而再多走路。还有那迂回曲折,还有那张国涛的来回折腾,红军长征何止二万五千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