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中缅勘界纪实>第二部第十二章 边地人民心愿难遂(1)

第二部第十二章 边地人民心愿难遂(1)

作品名称:中缅勘界纪实      作者:林虎      发布时间:2017-04-28 19:55:26      字数:3355

  我们中国人总是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古训取信于人。
  中国远征军就这样,不管英军怎样节节败退,有时甚至为了他们自己能早日跑回印度,不惜把掩护、援救他们的中国盟军置于危险境地,逼得像孙立人这样血性的远征军将士在战场上公开痛骂他们。
  尽管如此,远征军还是真诚地履行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的《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取得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
  第一阶段作战,从1942年3月远征军与日军接触交战开始,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重大胜利。使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首次遭到重创,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和保护。
  远征军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亡13000余人。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率部掩护英军平安撤退,后在穿越野人山的一次战斗中受伤殉国。战役结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颂扬,授予孙立人将军、戴安澜将军(追授)功勋章。昆明人夸远征军将士真憨!
  佤山人民并不指望谁来给他们庆功、授勋。天真、单纯、憨厚得像孩子的他们倒也高兴。因为他们胜利了,他们打走了日本侵略者,他们不需要撤退,他们照常可以在这片养育了他们祖宗八辈子的土地上剽牛、泡酒、吃鸡肉烂饭,唱歌、跳舞、串姑娘、打歌会。刀耕火种不好吗?那可以改。
  胡宗华说,那阵子,他们最高兴的是不管什么“1941年线”了。英国洋嘎啦跑了,金银山不要了。他们还有脸再回来吗?佤山人最瞧不起、最恨一种男子汉: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遭恶人蹂躏,他不拿起长刀去砍恶人,保护自己的亲人、儿女的母亲,自己撒手逃命去了。这种男人在寨子里会遭咒骂、唾弃。
  英国洋嘎啦就好比那种男人,还绅士什么?掠夺了我们中国的土地都不要了,这还不像在恶人面前,丢弃自己的母亲和妻女,任恶人糟蹋吗?
  那阵子,好多寨子里夜夜有打歌会,就是庆祝西洋嘎啦跑了,小小东洋嘎啦进不了佤山。佤族英雄好汉们,保护了“黄线”以内的大片土地,他们站在这片土地上了,各部落、各大寨小寨都是一家,分不开了。一部分头人在一起泡酒、嚼牛干巴时,甚至开始酝酿讨论部落如何统一、推举谁人当大王。
  胡忠华说,他本人也有这种念头。本来嘛,他们的祖先早就把自己生存的这片大山视为王国。早先,他们封闭,不知天有多大,只知道自己的王国很大很大,能养活好多好多子孙后代。他们接受朝廷的恩封,但只对中央政府、省政府称臣,什么州、县级官府管不着他们,顶多平起平坐。
  说透了,英国人跑了,如果中央政府还认那条“红线”,他们也不认中央政府了。他们要自己管自己。
  战乱中,重庆政府、蒋委座本人,肯定还不知道一些佤族头人心里的小九九。然而,胡忠华坦率地承认,这是他们心里萌发的一株苗苗、一种痴想。
  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撤退,保存了英军有生力量,也保卫了印度,并消耗日军部分有生力量,阻滞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从而赢得时间,配合国内部队阻敌于云南境内的怒江天险以西(中国守军在东),最后形成长期对峙,粉碎了日军从缅北进攻中国西南大后方的野心。
  这次远征作战,弘扬了中国人民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跟滇缅南段未定界地区一样,早年侵占北段未定界内片马、江心坡的英军也撤走了,永租勐卯三角地的英军也吓跑了。他们再也无力叫喊什么高黎贡山分水岭为界了。
  这些地区的人民都等待汉朝政府来接收。
  但是,抗日还没完,上面官府还顾不上他们,他们也能理解。
  一部分中国远征军随英国在缅甸的军队进入印度阿萨姆地区后,被称为中国驻印度军队。孙立人将军指挥的新三十八师,以及后来绕道胡康河谷的新二十二师近3000人也退入英属印度,成为中国驻印度军队的基本力量。
  这支队伍在兰姆伽训练营受训、整编,并于1942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准备再打回缅甸,彻底消灭日军。
  我们还记得,这里再重温一下:1931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外交部派中缅界务调查专员尹明德前往江心坡地区调查。尹明德组织、带领调查组,分头潜往北段未定界的茶山、里麻、孟养等中国旧属土司地,及浪速、俅夷等地,详密探察。第二次,尹明德又乔装打扮,带着一队人马从腾冲出发,历经艰难险阻深入中缅边境线北段界区,历时三月才回,完成了《滇缅界务交涉史》一册、《滇缅界务北段调查报告》一册、《云南北界勘察记》八卷、地图。
  尹明德在实地考察后,向民国政府提交了报告,并建议中国的国界线应该西至印度边界的巴特开山。这条线后来被称作“尹明德建议线”,又称“巴特开山线”
  1942年,国民政府下令,此后以“巴特开山线”为中国地图的惟一正确画法。看样子,政府强硬起来了,要收回整个野人山了。国人都以为能雪“1941年线”之耻,高兴了一阵子。但是,国民政府并没有把“尹明德建议线”照会英国政府,推动英方认账。当地人民也不知道这件好事,也不懂得这只是中国单方面的画法,不具有法律效力。他们十有八九会空欢喜一场。就本人所知,至今还有人抱着这条“地图国界”指责某些人“出卖国土”。
  当然,国民政府实干了,派大军来了。大约是1942年9月吧,民国政府真派来一支大军,几千人马,也有洋枪洋炮,进驻江心坡。指挥官跟英军一样,也是上校(实是远征军上校团长谢晋升带600人的队伍进入江心坡建立怒江西北抗日基地)。
  江心坡的景颇族山官、百姓,不再躲人、藏粮,反而主动送茶送水,出白工帮大军修工事、平路。有“汉朝”大军守护,洋嘎啦再也不敢来砍伐江心坡珍贵的木材了,埋在山里的宝石也归他们自己慢慢享用了。
  没料到,百姓们睡一觉醒来,大军人马都走了。还没打仗哩,洋嘎啦敢来打他们吗?他们为什么要走呢?这里不缺他们吃喝,也没人骂他们、偷他们的军用物资。相反,人人欢迎他们。大军为什么要走呢?
  我们的景颇族兄弟和山官们还不明白一个谜:英国政府得知这支中国军队进驻江心坡,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硬说中国军队侵入英属缅甸。中国政府为了维护盟军友谊,争取盟军援助抗日,特别是保住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畅通,立即密令谢晋元部速从江心坡撤出。
  中国官员怎么这样听洋嘎啦的话?怎么对洋嘎啦怕成这样?怎么对前朝和皇帝的历史教训一点也记不住?一心只靠洋嘎啦,哪里靠得住?你越让,他越贪。抢占了片马,又抢占江心坡!只怕他们还要从江心坡北上,侵入察隅哩!怕洋嘎啦哪样?他们也不在,不敢再来。洋嘎啦发个话,你们就走。这不就是承认江心坡是他们的地盘吗?我们的景颇族兄弟和山官们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不趁英军跑了这个大好机会,稳稳占住这块地盘?
  野人山的“野人”只晓得替“汉朝”守土守宝,哪知道政府和将军们,还有蒋委座,要顾大局、想大事呢?他们无法理解的事多了去了。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制订了一个反攻缅北的作战计划,以保障开辟中印公路(中国昆明—印度利多)和铺设输油管。计划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穿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生死线啊!
  远征军在野人山胡康谷地和三江以外拥兵近30万,全是精锐之师。腊戍以北尽在中国军队实际控制之下。1944年3月,中国驻印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和新编第三十八师占领孟关,消灭日本最精锐的第十八师团的主力,缴获其军旗、关防、大量文件及各种武器。继而这两个师又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占缅北重镇孟拱。
  此前,空运至印度接受美式装备和训练的新三十师、第十四师、第五十师先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随即对侵缅日军发动进攻。新三十八师在孟拱战役结束后,也进军密支那。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8月初,密支那终于被攻克。
  中国驻印军连续作战,战斗力较之以前大为提高,日军做梦也想不到。
  此时,“日不落帝国”英国日子难过了。被他们拱手让给日本的缅甸等殖民地人民,强烈要求独立,不让他们再回来。英政府内部分裂,允许缅甸等国家独立的意见日益高涨。这个帝国的命运可能出现历史拐点,要向下行了。
  中国远征军在域外打出了国威,国内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已开始反攻,日本强盗已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时了。这样大好形势,给当地边民以莫大鼓舞,很多人都有个心愿:收回失地机会来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