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微——20年后再聚首>第十二章 2月24日《寄语新同学》

第十二章 2月24日《寄语新同学》

作品名称:——微——20年后再聚首      作者:张璞      发布时间:2017-03-22 08:01:37      字数:6052

  第十二章
  2月24日《寄语新同学》
  
  为了寻找师范生活的文字留痕,早上起床后,我拿出前些日子找到的一个本子,那是自己珍藏的一个在师范读书时的笔记本。打开硬皮后翻到第一页,出现的是班主任张老师亲自书写几个碳素钢笔字,先是我的姓名加同学几个字,下一行便是“获全勤奖”四个行书字,笔法秀美劲健、庄重且紧凑挺拔,正好占居那页的中心位置,右下角则著名96•2•1号字样,那个“号”字草书的难以辨认,只能随签字时间予以猜测,给人的感觉只能是非其莫属,这是草书章法中的高尚境界,全凭心性领悟。在压着时间的中右部分是当时学校的公章。
  当时就这么一个尘封已久的全勤奖本子,对于我们每个获奖者来说,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因为这个全勤奖是由教务处的臧老师每天进行查人数统计得来的,那时早晨集合后出操前,臧老师就在各班的队列里挤来挤去的数人数,缺少人的班级由班长报上缺人的姓名;晚自习也是这样,每天缺几人,都缺谁,都由这个临近退休的中教高职男老师来做详细的记录。这臧老师上班时间住校,经常串班检查班级人员情况,有时站着或坐下来给同学们画几笔写意画,写几个字,或者在同学们下午没课时为大家弹一首曲子,那书法绘画弹琴艺术水平可谓是我们学生心目中的高手阶段。但是他已经卸任课堂,不再教任何科目。他的早年教书单位就在临近的一中,是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因为中教高职就是副教授的等级,在当时的师范学校是职称最高的一位。这个本子就是经他的手记录,在半年学习中不缺席的情况下才获得的。
  这多年之后,那位当年才华横溢的内务中高老教师,如果健在,已近八旬高龄,当年的过往是否在他的记忆里淡忘,他挨近26班的独立校园教师宿舍中,依然还有那斑斑点点的印记在我的脑海闪现。记得我们班的胡学弟和王兄等人曾是他宿舍的座上客,他的篆刻印章使我认识了书法绘画中特殊的印迹来自那软石雕刻手工才艺,部分男生向他学习高雅的围棋技艺和寻问探讨书法的纯真境地。
  胡学弟在师范的生活中,书法的长进非同凡响,他仿帖的“九成宫”毛笔字可以以假乱真,他总是采用站立姿势,手持毛笔的最顶端部位,运静功于掌指间,然后临描慢写,一笔一划地投入写字的真纯净界,所以他出笔时力透纸背,文笔功力非凡。在他久练写字之后的休息时,偶尔和其他男生进行掰腕赛,好像很少有人能占上风,腕肘运功所致。这书法家的练就,其实全在形似后的功力深度,胡学弟深有领悟,这或许与臧老师的某些指点应该有直接关系。在那26班的教室里,我曾经讨要过胡学弟的一张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那婉转流畅、顿挫自如、磅礴大气、笔走龙蛇的草书体,在胡学弟的毛笔刷刷点点下出神入化,甚是优美,能使观瞻者赏心悦目、视角旷达,享有令人赞誉的美学价值。在篆刻章“勤学苦练”和“华夫”两个篆字石印的封头封尾中,我满心欣赏这幅作品技艺高超的书法佳作,之后又被我晾干后保存了下来带回了老家。后来自己在不知裱糊怎么做的时候,自己竟用面粉浆糊把这副字画胡乱地装裱后卷成了纸筒,弄得皱皱巴巴的,可一直奉为至宝,还在珍藏。这些练字的灵感应该是来源于那简陋的单间十五平左右的小宿舍,那窄小之地是年近花甲的检察员臧老师的住宿和休息的天地。
  记忆中臧老师将近全白的头发,突鬓角,白胡子茬,慧智的眼神,腆着一付将军肚,行动变得略微缓慢了些。他总是乐呵呵的面对周围的一切,使人觉得他有笑面佛的心胸和智慧。这师范校园的老学究,在用自己的夕阳余晖为培养教师的事业增添余温和光热。当年在校期间,倒没有感觉他有什么特殊之处,现今想起,这师范校园的老师们,无论长幼,都有自己独特的高人之处,全才遍布校园。他曾好心的打算把我这个单身男留在安新,没有追加任何物质和经济条件,只是希望我把人留在安新的教育单位,就因为我当时的考试成绩是本县籍的头名榜首,那年在师范学员中,我是两名单身男生中的一位。可自己那时心中仍在牵挂家乡那片热土,就此婉言谢绝了臧老师的善念仁心之意。或许用现在的眼光看来,那兴许在梦幻的天地带有一种遗憾的成分。但是,现实决定观念,人的眼光有时只顾现实和眼前,我生活的以往环境状况,不允许我有另外的高远追逐领域。所以,人生的参悟往往简单得很,那就是守把现实,走属于自己范围中的路。然这种保守的人生态度,又往往使自己作茧自缚,身不由己。
  记得就在我们班级临近臧老师宿舍的那个教师宿舍院子里,19岁的教评课科任马老师的围棋技艺好像也是从师这臧老师的。由于马老师年轻头脑灵活,一小段时间之后,围棋的水平长进很快,竟有后来者居上的水平。爱好和专心能促使一个人的水平很快地递增。这大专毕业后才分配的马老师,年龄不到20,可授课水平不低,上课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分析理论到位,却使我们这些年龄比他大不少的学员们满心敬服。这教评老师在篮球场上教工队竞赛时,龙腾虎跃的,勇猛异常,年轻是他的资格。记得当时,在我们教师的旁边教师宿舍院中,这一老一小两位男老师扔有印象,虽然马老师在校时间不长,不久后调到容城进校去了,但是他的精神风貌却还能忆起。其他科任老师接触时间长,各有自己的传承师学,大家都比较熟悉。年轻干练,具有真才实学,虚心好学、当仁不让,外加拼搏进取的精神,这也许就是师范生活的师承精神留念之一。
  在马老师授课的时间中,偶尔动员我们同学们登堂讲课,叫到的同学上讲堂后每人讲解一段,大家一般都是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但是这年轻人还是很尊重我们的,没有对我们进行过任何训导。
  再翻开下一页,是一篇《寄语新同学》的板报稿,那是我们刚进入师范学校后,晚自习上张老师叫安新籍胡学弟抄写在班级后面黑板上的短文,也算是安新师范26班入学后的第一期板报稿。
  这文辞出于张老师之手,写在一张稿纸上,胡学弟的粉笔行书字特别棒,他用彩色粉笔抄写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的,看着这帅气舒畅的粉笔字,不但给人一种美感,还给人一种心灵共鸣的启迪。这种心灵的和谐共鸣,把我们同学们的心瞬间凝聚了起来,同学情自那开始变得令人感动,甚至弥久俞深,难以忘怀。张老师这篇才华横溢、文辞贴心的开篇语,给了我们暖心的鼓舞和很大的慰藉。因我当时特别喜欢,所以曾手写摘录了下来。现在抄写于下:
  《寄语新同学》
  “不同的口音,陌生的面孔,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来到了一起。大概是天意,也可能是前世的缘分,我们四十一名陌生人,又欢聚到这充满吉祥气氛的二十六班。
  而立之年或不惑之年的我们,又重新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翻开那充满诱人墨香的课本,做起了学生。这和我们过去相比,从心理要超越它,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我们还得静下心来,抛开儿女情长,舍掉骨肉情愫,走进那知识的蓝天,去寻找那梦中的伊甸园,叩开那阿里巴巴之门。
  今天我们成功了,值得庆贺,但好事多磨,更艰巨的考验在等待我们。繁重的学习,严谨的纪律,丰富多彩的活动,扣人心弦的班级量化管理,这些都要靠我们这些大学生去完成。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有位哲人说得好:‘吃苦也是资本。’不错,我们在给自己积累资本,铺平道路,成功的背后有我们的辛勤汗水。安师是我们的母校,而26班就是我们的家。众人拾柴火焰高,愿我们四十一名同学手拉手、心连心,人人为家、事事想家,使我们的家尽善尽美。日趋辉煌!”
  时间是1995年9月3日,我们读师范时开学的第一天。
  看到这篇文辞,想起自己刚进校园时的情景,那天午后,穿着红秋衣的张老师在大门口迎接我和班级的同学们。当时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问候我家中的情况,把我引向了十四号宿舍,告诉我被分到26班。多年后,安师十四号宿舍,在我的记忆中依然定格着。上下铺,铁管床,带有爬上爬下的铁梯子,木制餐具架,多人用单开带锁具的小橱柜,带烟筒的砖垒供暖的煤火,墙角处斜拴的一条毛巾绳,用纤维板吊顶的起脊红瓦房,那被铁锈红粉刷的红砖外墙……这一切,仿佛犹如昨天一般在我的脑海重新浮现,心海的情感顿时荡漾开来。那年轻的读书时光,到底在哪去寻回呢?此时,心海的波澜难以平静。
  往事,偶尔觉得不堪回首,却又往往难以忘却。记忆的深处,有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着那快乐和难忘的深深印迹。
  当年,张老师的办公室是否还在?假如还在,墙面上我们26班几个男生在灯影下画下的头像是否还有痕迹?这一切,不用问,早在心中泛起了波痕。那记忆中的心愿,一旦再去被记忆的闸门打开,感情的潮水会不由自主地倾泻开来,不可阻挡。无论这些故旧的物件是否还在,梦依稀在心中清晰!那记忆中的往昔,只让它化为永恒的念想,在心海轻轻漾溢,微微撞击胸怀,使人难以自持。
  那感情的激荡,已经无法使人生回转,在那里埋藏的纯真而美好的情缘,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再次酿造的沃土,我们追逐的年轻时代的火热和真纯,会不会已经再难觅回?
  岁月苍老,人生难料,这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生命旅程,是谁为之打上了往昔的烙印?回忆、念旧,这是常理,今天属于命运落魄的我,还能不能找到生命中那丰富多彩的热望和友情?感念之处,心中黯然沉寂。
  再找不回那热情奔放、豪迈爽朗、思幻妙曼、志存高远的年代了,那永不服输的心情也已经被抛向了无际的远方……我在苍老,正走在夕阳西下的途中。念及此,这时的我,与周围人不同的是,没有任何期盼,待等岁月的陈旧,环境难变,思绪流连,叹息人生命运难以把握,心中倍感苍凉!
  今晚的同学们聊天依旧在继续,张三姐在用欢快的歌声与其他同学一起谈天说地,追忆往昔,让快乐的情绪渲染群空,送走晚间闲暇的时间,为明天的生活、工作蕴藏饱满的热情,这晚间的群聊则成了心海时光之城边缘的小型加油站,在此灌注话语真情,收获点点美好的心愿。
  今晚大家谈论了安师的《火火的摇篮》主题歌,张三姐间断地还唱了20年前唱过的与《北国之春》同曲变词的歌曲以及《我听过你的歌》,后一首是舞台剧对唱歌曲,当时是由张三姐、冯妹伴角歌曲中的女生,张老师、胡学弟做对唱中的男生进行演练的。张老师出场的目的主要是指导大家,他的舞台形象很帅很丰满,歌唱时情感到位,尾音干净不坠感人情怀。“我听过你的歌,我的大哥哥,我明白你的心,你的喜怒哀乐;我是否可以问问,问你的姓名,因你是我的知音,我有多一个朋友……”在汇报演出中,这歌曲是由冯妹和张三姐以及胡学弟共同演唱的,那清亮甜美的歌声婉转美妙,似悄悄情雨在心中淅淅沥沥地轻轻点撒,意境非常优美!
  那《火火的摇篮》的节目主持词,还渗进了我的部分心思,因为那主持词的创作起源于我,是普通话学科王老师亲自委托我写的,当时的我还使劲遭难了一天,不知如何动笔。那天下午,我正在自习课的教室里看书,忽听远处小礼堂的鼓乐齐鸣,一首《云河》乐曲响彻校园。那是教工小乐队在小礼堂现场演练,音域优美、激昂雄壮,使人心情一震。邓老师敲击的架子鼓、胡老师演奏的手风琴、王老师吹的小号、还有其他老师吹奏的萨克斯、低音号声优美的组合,乐音连绵不绝,在耳畔萦绕回旋,天籁之音,仙乐一般!自己此时突发灵感,拿起铅笔和稿纸,草书乱画,很快地把这场大型演出的主持词写出来了。据那时的记录,此时采摘如下:
  《火火的摇篮》开幕词
  【1为甲女,2为乙女,3为男;男居中,左右两女同学主持】
  
  巍巍长城,筑就了民族的血脉;
  滔滔黄河,成长着华夏的摇篮;
  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
  【合】祖国啊——母亲,生长在你的怀抱无比自豪,
  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时代需要加速前进;
  教育面临展翅腾飞;
  我们是中华优秀的儿女,
  【合】一定能肩负起祖国交给的重任!
  
  我们怀着自豪的信心在安师学习;
  我们带着美好的理想在安师成长;
  安新师范,火火的摇篮、火火的梦幻,
  【合】你是我们追求中美好的心愿!
  
  我们高歌;
  我们欢唱;
  让我们244位同学共同的心声,
  【合】为母校安师谱写一曲动人心弦的篇章!
  (1、2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教委、七县教委领导和辛勤培育我们的安师领导、老师们光临汇演现场!(鼓掌)
  3、安新师范九五级学生技能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首先介绍出席文艺汇演现场的市教委、各县教委领导,他们是:
  市教委……
  各县教委……(分别介绍,然后是中间节目串词)
  
  《闭幕词》
  穿越昨天,我们已走过漫漫的路途;
  展望未来,征程还远在天边;
  暮然回首,在校生活已近一年;
  【合】再见啦!我的母校——安新师范!
  
  我们成长于火火的摇篮,
  我们还要播种充满希望的春天!
  秋霜、冬雪、春风、夏雨,一个个艰辛的步履,
  【合】满载着我们无怨无悔的心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们的心在跳、
  我们的血在涌、
  激荡的心滚动;
  【合】圣火在燃烧、心相连、明天在呼唤——
  
  (1、2)让我们驾起理想的风帆,向着教育事业的海洋——勇敢地出航!
  【合】让我们用真诚的信念、在河北大地的七县教坛上,
  高举双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1、2)领导们、老师们、同学们,再见吧!
  让我们相会在明年。
  【合】朋友们,再见!
  九六年五月十七日成稿
  (以上是采用的《闭幕词》)第一稿
  
  《闭幕词》
  告别了安师,面临着我们的是分配实习,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我们心潮起伏、万千思绪,
  安师啊,你为我们每一位同学奠定了事业的根基。
  
  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殷切期望,
  回到家乡、献身教育,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让我们播种这火火的摇篮,
  让我们收获这火火的希望,
  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小学骨干教师。
  
  【合】让我们高举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腾飞七县教育、振兴河北家乡!
  【上面闭幕词未用,不气势、不浪漫、乏情感;采用的是重改的。由“穿越昨天”一词引领、一气呵成的】
  就在这天的群聊中,大家提到了文艺汇演的主题曲《火火的摇篮》,就是我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写进去的那首歌曲。这有张老师作曲,胡学弟作词的歌曲,为我们毕业汇演增添了辉宏的浩大气氛。毕业汇演时,张三姐、胡学弟、冯妹、和二十五班一位姓田的男生共同主持节目时曾合唱了这首歌曲,这主持词就是上面我写的内容。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我计划动笔写追群记录,把自己在班级群中所听所见变成键盘下的文字,加上回忆一章章整理下来,试着向文学网投稿进行发表,留作永远的文字记忆。
  我把这个想法向群中进行了透露,想有时间的时候跟踪微群写下去,宣传正能量,赞美师生同学情,歌颂为教育奉献的精神和信念,留住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追求、拼搏奋斗的经历和人生理念。
  柏姐说“非常好”,陈大姐说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别累着你,身体是自己的。既然有人支持,我决定开始按前两天的计划开始实行,进行追群记录,利用这段初春不太忙的时间完成一部长篇文本,就以散记的形式执行这个写作计划,把自己对安师的回忆和情感,同学们20年后的执著心愿,以及生活和工作的现状变成文字记录下来,留在时空供大家和文友们阅读。将这一代人辛勤的耕耘,点滴的收获,坚定的信念,踏实地实践,人生的定位,岁月的磨砺,艰难的过往,快乐的生活,甚至某些磨难的命运、哀婉的悲歌……所有的感念,安放在这篇作品里。就在那天,我把自己写的电脑版的“第一章初入微群”,发在了群中,留作大家的初步赏析,以征求大家的意见。
  胡学弟在百度网盘里存档的《文艺汇演“火火的摇篮”》还没有发进群里,等过些日子他有了机会发过来,我们大家肯定会再次欣赏,去寻回那安师读书时的年轻时光。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