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晋游记>第16章 三晋遗踪觅晋祠

第16章 三晋遗踪觅晋祠

作品名称:晋游记      作者:霞中子      发布时间:2017-03-20 14:41:20      字数:9148

  5月21日下午3点,我们的车开往山西首府太原市。在车上王导说:“我们的下一个景点是晋祠。晋祠大家听说过吗?”没有人出声。她接着说,“没听说过哦,你们南宁离这太远了,也许大多数人都没来过山西,更不用说知道晋祠了。晋祠,原名‘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时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后而建设的。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晋源区晋祠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晋祠建于悬瓮山下,内有上百座古建筑,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无不精雕细刻,美仑美奂,是悠久的历史文物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溶为一体的奇特景点,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到时你们就能体验了。晋祠创建于公元前11世纪,至今已有2800多年了。1500年前晋祠已有相当的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各个朝代,历经2000多年的营造、修葺和扩充,才成为当今的规模。如今的晋祠已建成晋祠公园,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晋祠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第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王导的话,使我们原先的一片茫然变得有些悬念起来。
  车开了一个多小时,4点40分,我们到达了晋祠公园的大门。此大门是红墙,琉璃瓦,歇山顶,三个圆拱门洞,五级台阶,门前一对石狮子。大门上悬挂陈毅元帅题书“晋祠”牌匾。此二字为行书,苍劲有力,人称金钩铁划。
  我们跟着王导向大门里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十分高大华丽的牌楼,上书“晋祠胜景”四字。穿过这座牌楼,便见一座古老的建筑十分精美的门楼。这座门楼高大华丽、极尽雕饰、浓重彩绘、金碧辉煌。大门上高悬蓝底金边金字的牌匾,上书“晋祠”二字。此二字清正端庄,透出帝王气质。仔细一看上面的小字,上首写着“御制、御书”,落款写着“贞观廿年正月廿日”。我悟到,这二字必是唐太宗李治民所写的。大门两边有一副对联,“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颇为大气。
  穿过此门楼,又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此殿飞檐斗拱,雕饰繁复,彩绘纷呈。殿壁左右两孔圆窗,像遥望的两只大眼睛,使人一眼望见就动人心弦。这座宫殿建在1米多高的须弥座上,九级台阶,门前一对铁狮子,门上高挂“三晋名泉”牌匾,显得八面玲珑。牌匾上“三晋名泉”四字,风流飘逸,具足神俊。门边大柱镌有楹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华笑有声有色文章”,很有意味。王导介绍说:“这座宫殿是座戏台,名叫‘水镜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戏台的背面,它的正面是对着那边的‘圣母殿’的。”
  去们绕过戏台的背面,这才看到了它的真面目。这戏台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上悬“水镜台”横匾。据文字介绍,戏台分前后两部,从建筑形制来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水镜”二字,取于《前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故曰“水镜”。这座建筑是《西游记》电视剧中,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剧情中的土地庙的拍摄地。
  据说此戏台旧时有一副长联:“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我东望望,西望望,还是没有发现它的存在。
  离开“水镜台”,我们继续往里走,眼前发现一条小河,王导说,这是“智伯渠”,在古代,曾有火烧水淹晋阳城的故事,水淹晋阳用的水,就是将这条渠水蓄高而用的。
  据查证,太原市就是古代的晋阳城。据史书记载,晋阳城自古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北齐、隋、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七、八个朝代的皇帝,都是依托晋阳登上皇位的,被誉为‘龙城’,有“王气”。北宋时,宋太宗赵光义下河东的时候,久攻晋阳不下,损兵折将,他非堂恼怒。所以他拿下晋阳之后,先火烧晋阳,然后又水淹晋阳,水火双摧,把晋阳城化作一片废墟。他目的是要毁掉“龙脉”,以求他的皇图永固。赵光义水淹晋阳为什么要用“智伯渠”的水呢?是因为“智伯渠”渠宽沟深,积蓄的水量巨大,加上又是居高临下,足以形成巨大的冲力。汾河虽然水量充沛,但河床低于晋阳城,难以取用。
  “智伯渠”上有座小桥叫做“会仙桥”,这座小桥是通向“献殿”、“圣母殿”的必经之路。此桥创建年代无考,其建筑并无特别之处,大概是古人觉得此桥太过平淡无奇,与晋祠的其他景观比反差太大,所以给它编了一个传说故事,以此来引起游人对它的重视。说的是相传每年的四月十四,就有仙人在此相会。又传说明朝翰林院修撰罗洪先曾与仙女们在此相会,故而得名。
  通过“智伯渠”上的“会仙桥”,便是“金人台”。因为晋祠为晋水源头,为防水患,便铸金神以镇之。“金人台”亦称“莲花台”,是座四方高台,中央有明代所建的约4米高的琉璃瓦焚帛炉。台的四角各立一尊铁铸武士,又称“铁太尉”,每尊高两米有余,身披铠甲,十分英武。因为铁属五金,所以称铁武士为“金人”,此台则称为“金人台”。据文字介绍,四尊铁人中东北隅一尊为民国2年补铸;东南一尊系北宋元祐四年所铸;西南一尊系北宋绍圣四年所铸,其胸前有“北宋绍圣四年铸”铭文,其形象最佳;西北一尊系北宋绍圣五年所铸,其头为明永乐二十一年补铸。四尊铁人形象威武,锃亮不锈,是我国北宋时期铸造艺术的杰作。充分地反映了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具有高超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水平。
  我们继续往里走,就看到了雄伟壮丽的一座牌坊,上有左“越”右“对”二字。此二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我们团队中有几个人对牌坊上的两个字感兴趣,他们有的说是“越对”;有的说是“封越”;有的说是“越封”。其中有一个是读对了,他说是“对越”,但他曲解了这两字的本义。他说这座牌坊可能是为了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而设立的。那些刚才猜字的人们也不再议论了,因为他们也不明白那两个字的本义,再说队伍已经前移去了,无暇以顾这一茬了。我当时也一样的不明白“对越”二字的本义,但我想,这绝对不会跟“自卫反击战”有关。因为有三个理由:一是这牌坊看样子是座老古董了,而“对越自卫反击战”是1997年2月的事。二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用的几乎全是广西兵,要纪念也应在广西树碑立传,这与山西并无多大关系的。三是只有“对越”二字,怎见得就与那次反击战有关呢?后来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对越”二字的真义。文字显示,“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对越”二字是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相传,高应元之母患顽症,百医无效,后在晋祠内吕祖庙求得一签,签文“添砖加瓦”。他想,晋祠内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齐全,唯独缺座牌坊,遂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在其匾额上手书“对越”二字。“对越”语出《诗经》“对越在天”之句。“对”,意为报答;“越”,意为颂扬。“对越”即“报答和颂扬恩德”之意。此是一语双关,既对圣母邑姜而言,又隐含对其母亲而言。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献殿”是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献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殿中前后设门,四周无壁,很像一座凉亭。殿顶架构极为简洁,殿内宽敞明亮。
  走过了“献殿”,便见一个方形水池,这个水池名叫“鱼沼”。水池之中有34根八角形的石柱,这些石柱支撑着十字形的桥面。十字形桥面的南北向的桥面是平的,东西向的桥面是拱的,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古人称这种桥面为“飞梁”。这就是“鱼沼飞梁”的来由。这座建筑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中国古建筑中较为罕见。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东西南北,随心所移。
  晋祠以东西向为中轴线。在中轴线末端,就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了。大殿横跨在背后悬瓮山半腰,殿前是“鱼沼飞梁”,坐西向东、背山面水、联接飞梁,又处于中心轴线上,俯瞰汾水平川,气势雄伟,一派皇家气象。“圣母殿”由“大殿”与环绕“大殿”四周的“围廊”构成。“围廊”足有两间房之宽,可供许多人同时参拜,游人走动也感到宽阔无比。若在远处看“圣母殿”,其“围廊”的顶部与“大殿”融为一体,好像“大殿”有了两重房檐似的,十分雄伟壮观。远远望去,又常常误认为“圣母殿”是二层楼厦,可见其建筑艺术的高超。“圣母殿”门前有八根粗大的立柱,每根立柱上都盘着一条木龙。这八条木龙是原始的宋代文物,看上去,条条腾飞,生气勃勃,代表着帝王的威仪。“圣母殿”的建筑艺术更是高超,大殿内没有一根立柱,是因为采用了“减柱”工艺,共减去了12根立柱。独特的设计使屋顶重量全都由周边的立柱分散承担,顶上也不设天花,使大殿显得空旷高深,为高大的神龛和周围雕塑群提供了足够的物理空间和视觉空间。
  “大殿”的主像是“圣母”,据说她是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神龛外的两侧,对称地分列着四十二尊侍女塑像。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有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出统治者的尊严和高贵。
  四十二个侍女像,为宋代的艺人所塑。她们手中各有所持,为帝后服种种劳役。有洒扫梳妆、有伺奉饮食、有侍奉起居、有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栩栩如生。她们的年龄或老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侍女塑像是“晋祠三绝”之一。
  前面说过的,在北宋时代,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毁掉晋阳城的“龙脉”,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火烧晋阳城,次年又水淹晋阳城,是因为晋阳城历史上产生过七八位皇帝。赵光义的作为也大大激发了当地人民的仇恨心理。赵光义为了缓和矛盾,也为了得到神灵对宋皇朝的保佑,大约于公元980至981年间,他大规模地扩建了“唐叔虞祠”,就是现在的“晋祠”。赵光义虽然如此“将功补过”,但他心里还是对晋阳耿耿于怀的,他认为唐叔虞就是晋阳人的灵魂。赵光义在扩建“唐叔虞祠”时,唐叔虞像还是端坐在正殿当中。当时的正殿就是现在的“圣母殿”。宋至道三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赵恒继位。宋真宗的皇后刘氏,名刘娥。刘皇后生性警悟,通晓书史,颇有政治才干,深得真宗赏识。约于大中祥符四年,晋阳地震,“唐叔虞祠”的正殿倒塌。奇怪的是正殿附近的一块石碑上出现一首诗:“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当时社会有议论说,圣母要来“唐叔虞祠”坐正了,正殿倒塌是要建“圣母殿”的意思。当时的统治者趁机杜撰了“子为母让位”的舆论。宋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宋仁宗赵祯继位,刘皇后则升为太后。这时是公元1023年,刘太后垂帘听政,为北宋当时的实际统治者。过了几年,宋仁宗赵祯,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将唐叔虞像请出正殿,移到边殿供奉,同时重新建造了规模宏大、盛冠全祠的“圣母殿”,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于其中,并赐封她为“显灵昭济圣母”。
  
  可是又有一种异端的说法,说“圣母殿”中所供奉的“圣母”其实是刘太后,其理由有四:一,所塑圣母的形象,神态凝重,雍容华贵,酷似当时垂帘听政的实际掌权者刘娥刘太后。二,石碑诗中写着“帝母临”,而邑姜是王侯之母,刘太后才是皇帝之母。三,“圣母殿”建造近百年之后,刘太后的家族后人刘植集资铸造一尊铁人立在圣母殿前,意为保卫圣母,此铁人身上有铭文:“一人积德于百年,后裔承恩于四世”,这正是刘太后专权到铸造铁人之间的近百年里,刘植一家四代一直享受皇家恩惠的记载。四,“晋祠”在宋仁宗之前其主神一直是唐叔虞,在刘太后专权后却换“晋祠”的主神为“圣母”。
  这种“阴谋论”是否站得住脚呢?只有天知地知了。这是“晋祠”最大的谜团,困惑了历代文人墨客达十个世纪之久。
  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是说“圣母殿”中所供奉的“圣母”是个管人世间生儿育女的神;二是说“圣母殿”中“圣母”是个水神。这两种说法都非常容易驳倒,因为在“圣母殿”北邻已有专管人间生育的神庙“苗裔堂”;因为在“圣母殿”南侧已有两个水神庙,一是“台骀庙”,另一是“水母楼”,一位男水神,一位女水神,够管晋水的了。
  据说1958年,郭沫若来晋祠游览,考查了晋祠的历史问题,最后题诗曰:“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使晋祠的谜团终于逐渐地清晰起来了。
  正因为“圣母殿”存在这些历史复杂的历史问题,使得我的好奇心和敬畏心更加重了些了。我认真仔细地观察着“圣母殿”的细节,感受它所透出的每一丝的神秘气息。“圣母殿”给我最为深刻的印像就是大殿前廊外面八根大柱上的八条盘龙和七块古匾。古匾整齐地悬挂在每两根柱子之间,阵容宏大,很是壮观。我用手机一一地将那些牌匾拍摄下来。由于年代的久远,七块古匾上的字有的已经模糊,反差很小,一时是看不清楚的。我从手机上仔细辨认那些牌匾上的字,终于基本上弄清了:面向“圣母殿”的大门,从右边数起,第一块是“坤厚载物”;第二块是“惠流三晋”;第三块是“惠普桐封”;第四块是“三晋遗封”;第五块是“潜通元化”;第六块是“惠泽长流”;第七块是“含弘光大”。其中最为醒目的是第四块“三晋遗封”,它居大门正中,是慈禧太后手笔,字形稳重端庄、浑厚有力。大殿顶上高悬一块四边雕刻云龙图案的巨匾,匾上直排“圣母殿”三个大字,老远就能望见的。“圣母殿”的前廊有两间之宽,十分大气。前廊内部上方也挂着许多牌匾,诸如“惠洽桐封”、“灵爽式凭”、“泽被河汾”、“惠流三晋”等等。“圣母殿”内层大门顶上,又有一块很大的匾额,上刻“显灵昭济圣母”六字。其周围又悬三块牌匾与之照应:对面“膏流碧玉”;其左“灵源惠泽”;其右“万汇含孳”。“圣母殿”中这几十块牌匾充分显示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圣母殿”的左侧有座古殿堂,门上高悬“苗裔堂”竖式牌匾。当时我想,“苗裔”是不是“苗族”的后裔呢?听讲解才知道原来不是的。“苗”指根苗,“裔”指子孙后代,所以当地百姓又叫它“子孙殿”。此殿始建年代待考,元朝致和元年重建,明正德六年重修。此堂面阔三间,檐下挂有清人杨二酉所书“赞化育”牌匾。堂内有塑像19尊,其中有7位娘娘、4位男侍、8位女侍,均为明代塑造。7位娘娘之中,中间是子孙圣母,两旁分列着送生娘娘,培胎娘娘,癍疹娘娘等等,此堂旧时是老百姓祈求子嗣之所。
  “苗裔堂”的左侧有一棵硕大无朋的古柏,名叫“周柏”,又名“齐年柏”。此古柏已有2800多年的树龄了,高10余米,干粗两围,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它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绝伦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由此可知它的珍贵和重要了。
  据说原来“圣母殿”左右两侧是各有一棵柏树的,相传同植于周代,有“比翼齐年”之意思,故称“齐年柏”。可惜的是,殿右侧的那棵柏树在道光初年被人砍伐了,现就只剩下左侧的这一株了。人们说,左侧的这一株古柏,大概是因为它失去了“手足亲人”之后悲痛过度,高大的身躯渐渐地向右倾斜下去,成为卧柏。
  我看到卧柏下有一位女导游在眉飞色舞地讲解,我凑过去听她说:“最令人称奇的是,不知何年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来,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辈’,义不容辞地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是那样的自然天成!你们看,是不是?”我看到那棵古柏十分的苍老,树皮全部脱落干净了,杆枝全都光溜溜的,只有很少的小枝条和十分稀疏的叶子,它歪斜地躺着,似乎很虚弱、很孤独、很寂寞的样子。可它是古老的祖国近三千年的历史见证者啊!我只担心,有朝一日它会干枯而死去。
  据说在宋代的时候,大文豪欧阳修来晋祠游览,见了“周柏”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赞叹它的苍老了,可它至今依然活着,但愿我的担忧是多余的。
  据说这晋祠里,还有一棵仅次于“周柏”的古槐,名叫“隋槐”,是隋朝留下来的,由于时间关系,我无缘一见它的尊容。
  在“圣母殿”的右侧有座古庙堂,门额上的牌匾是“台骀庙”。
  据介绍,“台骀庙”是明嘉靖十二年创建,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屡有修葺。“台骀”是人名,他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史书记载,台骀是比大禹还早的五帝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古代金天氏后裔,他承父业治水有功。台骀治水早于大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成功治理江河的创始人,也就是中华治水第一人,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汾水之旁建庙祭祀,尊他为“汾水之神”。
  据说台骀是黄帝的五世孙,因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赐姓张,因而台骀又是张姓的祖先。这一论点已为众多谱牒研究者所认同。张姓是中国300多个姓氏中的第三大姓,中国现有1亿多张姓的子孙。坐落在晋祠内的台骀庙也是张氏后裔寻根祭祖之胜地。
  在“台骀庙”的右侧又有一座古庙堂,名叫“公输子祠”。“公输子”是人名,春秋时期鲁国人,相传为能工巧匠,木工、石工、泥瓦工所使用的工具,都是他发明出来的,因而被称为工匠的祖师。“公输子”就是众所周知的“鲁班”。据史书介绍,“鲁班”本姓姬,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鲁盘”、“鲁般”等等,尊称“公输子”。此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乾隆二十五年重修之物。祠坐西朝东,建于高2.75米的石基之上,正殿三楹,檐下悬“巧思入神”牌匾。“公输子祠”其实就是“鲁班庙”。
  在“鲁班庙”的右侧又有一座高大殿堂,名叫“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所谓的“水母”,并不是海中的生物那种,而是管水的圣母、镇水的女神。“水母楼”巍峨高耸,是二层楼宇。上层高悬“悬山响玉”牌匾。下层的牌匾是“沾濡悬瓮”。下层的庙堂正中供着“水母娘娘”的塑像。庙堂的门额上有“沧浪之水”金字牌匾。据介绍,“水母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
  关于“水母娘娘”的来历,有个美妙的传说:相传晋祠的北边二十里地有个金胜村,村里有个柳氏女,生性贤良,她嫁来晋祠镇的古唐村为媳之后,倍受家婆虐待。家婆一直不让她回娘家,每天叫她去挑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挑两趟。婆婆故意刁难折磨她,规定挑水时不许换肩,挑回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她每天都要到远方去挑水。一天傍晚,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遇一骑马的老人,他要借水饮马。老人满脸风尘,看样子是远路来的,柳氏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把后面一桶水给马饮了,可是这马仿佛渴极了,喝完后一桶水后连前一桶水也喝了。这使柳氏很为难:再担一趟吧,看看天色将晚,往返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骂、鞭挞。正在为难的时候,老人就给了柳氏一根马鞭,叫她带回家去,说只要把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会自然涌出,涨得满瓮。刚说完,老人和马转眼就都不见了。
  柳氏提心吊胆地回家,试试老人的办法,果然灵验。从此她就再也不用担心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挑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很奇怪。她叫小姑去看,发现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子拿马鞭在瓮里乱抽一阵,水就汹涌喷出,溢流不止。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胜村找柳氏。柳氏正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气跑回古唐村,什么话没说,毅然坐在瓮上堵住喷涌的大水,水势一下变小了,避免了大水泛溢成灾。她为了挽救全村百姓,牺牲了自己。人们得救了,可是水母再也没有离不开水瓮了。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出,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
  后人为纪念柳氏,尊她为“水母娘娘”,并在难老泉的源头上建造“水母楼”。楼阁二层,五开间,重檐歇山顶,上下层都有围廊。楼下有砖券洞3孔,中间1孔设神龛,供奉铜制水母娘娘像。像高1.6米,端坐于水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说此楼上“有9尊明代彩绘泥塑,中间龛内供水母娘娘坐像,两旁侍女,或捧印秉笔,或持梳妆用具,各司其职。”我们的行程比较紧凑,未得登楼一观。
  “水母楼”的前面,是一座八角亭。八角亭里悬挂一块横匾,上书“晋阳第一泉”。八角亭中有个大而深的井,井底有一股白花花的水头从地底喷涌上来,好似千万颗珍珠在那井中心不停地跳动,煞是好看。那是一股喷涌的泉水;那是赫赫有名的“难老泉”;那是晋祠的三绝之一景;那是晋水的主源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不论春夏秋冬、晨昏昼夜,这股泉水一分一秒也不曾停流过的。北齐时期有一文人取《诗经》中“永锡难老”的诗句,为此泉命名,称为“难老泉”。据文字介绍,晋祠“难老泉”水恒温摄氏18度,水量旱年不减,雨涝不增,实是奇泉。晋水发源于悬瓮山下,经难老泉流出。据《水经注》记载,“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东南出城注于汾水”。宋嘉祐五年,又将晋水分为海清北河、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四段,以利灌溉,养育万千生灵。据资料介绍,“难老泉”泉水出口处砌石,深7米,径5米,周建栏栅。泉水通过石坝上的10个出水口涌入“智伯渠”,泉声如琴,水波晶莹。“难老泉”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明嘉靖年间重修。“亭为八角攒尖顶,径8米,施五铺作斗,补间二朵,中悬龙首状雷公柱,绕以两周垂莲吊柱。亭内悬有傅山先生所书“难老”立匾。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跨越太行山必来晋祠,题诗作词必写晋水。诗人李白游晋祠,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千古名句;冯玉祥将军称它为“碧水名泉,不舍昼夜”。1960年上半年,邓小平同志赴山西视察工农业生产情况时,也曾到此一游的。
  我在“难老泉”边流连往复,看不够的清波流水、亭台楼阁,我看到石坝纵横,小径交错的水域中,有座叫“不系舟”的椭形亭,便到那里小坐赏景。我刚坐下,便听到王导在智伯渠对岸的招呼声:“广西团的队友们,快过这边来呀!我们出去上车了!”
  我怀着留恋的心绪,依依离开了晋祠。我从“晋祠游览示意图”中了解到,现在的晋祠,除了上述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外,在其两侧还有明、清、民国乃至新中国建立后创建的许多殿宇祠堂、楼亭台榭,形成了拱卫中轴线的北线、南线古建筑群。北线西起枕山依势而起的有三圣阁、待凤轩、七十二台、苗裔堂、松水亭、善利泉亭、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钧天乐台、昊天神祠、东岳祠、文昌宫以及人工山岳。南线有台骀庙、公输子祠、水母楼、难老泉亭、不系舟、真趣亭、王琼祠、三圣祠、傅山纪念馆、胜瀛楼、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白鹤亭。在南线古建筑群的南端,是自成体系的十方奉圣寺、浮图院、舍利生生塔、留山园和宝墨堂等。我们由于行程时间安排的原因,不可能都走到的,我们沿旧路返回,走出了晋祠的大门,上了车。我看了一下手表,当时是下午5点40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