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闲谈《西游记》>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作品名称:闲谈《西游记》      作者:三宽居士      发布时间:2017-01-29 20:24:40      字数:4532

  55、孙悟空的谐音调侃
  
  《西游记》第四十回书《婴儿戏化禅心乱·辕马刀圭木母空》写的是唐僧师徒制服了妖怪,恢复了乌鸡国王的皇位,向西天进发,不期又遇到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借用唐僧的慈悲心肠,多次变作赤条条小儿悬挂树上哀求唐僧搭救,被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明言不让唐僧出手相救,催促唐僧直管走路,莫管闲事,那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三藏闻言,也似信不信的,只得攀鞍在马,顺路奔山前进。正行时,直听得叫声“救人!”长老大惊道:“徒弟呀,这半山中是哪里什么人叫?”行者上前道:“师父只管走路,莫缠什么人轿、骡轿,明轿,睡轿。这所在,就是有轿,也没个人抬你。”唐僧道:“不是扛抬之轿,乃是叫唤之叫。”行者笑道:“我晓得,莫管闲事,且走路。”
  这一段唐僧与孙悟空的对话,是典型的谐音语法,起到了调侃说笑作用和放松唐僧心情的作用。
  “谐音”是提高语言技巧丰富语言的有效方法之一。丰富语言的任务,靠的是亿万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践中逐步积累,亿万人民群众确实发挥了各自的聪敏才智。汉语言中的“谐音”,便是这种聪明才智的具体体现。
  汉字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形声”,也即指义象形,读音靠声。有不少汉字形近声也近。有的字在音韵上有些细微差别,如“丹”、“胆”、“蛋”等字音,仅靠四种声调来区分。有些字、词听起来根本就没有区别。如:讲礼、讲理、奖你、讲你”等。形、声都相近的字和形异声近的字在书写上好区别,在读、听当中委实很难区分开来。人们利用韵相近相同字的这个大“弱点”,用同声同韵相谐,造成了丰富语言的强势!利用谐音组合的新词新句来表达情感阐明意图、活跃气氛,加强人际与书面语的交往,增强语言表述功能,具有其它语言方法不可替代的特异功能。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广告词的兴起,绝大多数都采取了谐音这一绝招。如河南周口的的莲花味精广告词“领鲜(先)一步”,哈磁杯的广告词‘有杯(备)无患”,塔城牌电蚊香的广告词儿“默默吴蚊(闻)的奉献”,飞鹿牌热水器的广告词“随心所浴(欲)”等等,无不是巧妙双关巧妙的张冠李戴,大挖谐音之潜力,使自己的商品籍此产生了“抢摊”效应!使产品销路大开,销量大涨!
  利用谐音新组合的语句,人们觉得新鲜有趣儿,够滋够味儿,便口耳相传,祖辈相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且又常谐常鲜的语言组合方式。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与书面语言的交流,抑或是戏剧舞台、影视屏幕、还有近年来的相声,小品,谐音词句真可谓浩如烟海,俯拾即是。但若划分谐音的种类,大体只有两类。
  1、无意产生。所谓无意产生,即陈述者或称发话者压根儿就没有产生谐音语言的意图。但由于受话者的误听误会产生了实际谐音效果。例如,据传解放前有一国民党部队的营长于夏日率部来到某村驻扎,因见蚊虫多,需挂蚊帐,操着山东口音向门外的勤务兵吩咐道:“快到街上去买两根竹竿来!”勤务兵不敢怠慢,只当是营长下酒菜,麻利到卤肉店买了两斤猪肝,并捎带一只猪耳朵。勤务兵性急赶回,营长已候在门口,问道“你买的竹竿呢?”勤务兵连忙打开油纸包,拿出猪肝。营长自然有些恼火,瞪眼叫道:“你的耳朵呢?”勤务兵又拎出一只猪耳朵。弄得营长哭笑不得。
  2、有意制造。是发话者为了达到椰揄他人抑或是自我解嘲等目的,借题发挥借事生由制造一种语言氛围。如山西汾酒广告词“汾酒必喝、喝酒必汾”,就是借《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语:“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种有意制造的谐音词句,在文学作品里不乏其例。一部恢宏的《红楼梦》通篇都是在“贾一一假”上做文章。在民间情歌里也可信手拈来“半边日头半边雨,道是无情(晴)却有情(晴)。”
  谐音准备:像写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抑或是通讯报道新闻特写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素材准备一样。掌握、运用乃至创新谐音语言也要有一定的准备。除了善于对于所见所闻仔细观察认真揣摸悟透以外,还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l、多记同音字。汉字虽然成千上万,但按其具体读音,类别并不复杂。我们祖先中的大诗人和语音学家把声韵相近相同的字规并为十三辙。也即只有十三类的读音:“发花、乜斜、江扬、天仙、人辰、中东、梭波、灰堆、怀来、由求、依稀、姑苏、摇条”。为使这十三辙更加好记,现代方家把它们联成了一句易记的话:“看月下一哨兵在站岗有多威武。”这虽然是写诗词等韵文应掌握的知识,但有意于运用谐音语言的同志也不妨借来一试。因为,只有熟记同声同韵的字词,创造谐音语言才会产生得心应口得笔应手的效果。
  2、善移巧借。熟记多记了同音字,只是创造谐音语言的一种前提。并不等于已会创造谐音语言。难能可贵的是在构成谐音语言时能够随心所欲的应换言之,要能够对同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巧妙“嫁接”,既能移花接木,也善于“张冠李戴”。’例如,一妇人想与知心情人交谈,有“怀艳琵琶泪双流,不是知音不与谈(弹)”之句,就是移“弹”为“谈”,既贴切又自然。“张冠李戴”现象也不胜枚举。如漫画作品标题就善借此道。讽刺从楼上朝下泼水的,叫作“居高淋(临)下”,讽刺机关养鸡的有“鸡(机)关大院”。前者借“临”为“淋”,后者借“机”为“鸡”,纯属“张冠李戴”。
  3、丰富联想。谐音语言的一种新的构成,正如一种新的文学作品的创造一样,同样离不开联想。也可以绝对地说,没有联想,就没有谐音语言的诞生。如《红楼梦》中的薛家,作者先联想到了雪,以薛雪之谐,巧妙寄寓了日出雪化,豪门望族之薛家土崩瓦解的历史趋势。这种联想自然比一般的谐音更加深刻,隐寓着时代背景和政治内涵。
  丰富的联想,来源于语言知识,语音知识,乃至天上地下无所不包的知识的积累。只有各种知识的厚积,到创造谐音语言时才会勃(薄)发,才会左右逢源。
  关于谐音方法
  谐音语句也有规律可循。所谓谐,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借。也即借声借音借物借事。“道是无情(晴)却有情(晴),就是相借情(晴)之音,借的物(天)借的事(日出下雨)。虽然所借之音与所借之事有时候是风马牛不相及,只要不是特别生辟和晦涩的字眼,一般来讲,只要发话者讲得出,受话者就懂得了。大体说来,有明确主旨为借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谐音方法:
  1、直谐。是同声同音甚至是同一字的相谐。如有一张漫画画的乡镇机关负责人会议,每个人都有座位,就是文化站的负责人没有座位,只好站在那里。画名为《文化“站”》。这表明单位的站与站立的站便是同一字相谐。虽然机趣性不强烈,但是毕竟表达了作者的讽刺本意。直谐仍可表达一语双关两件不同的事情。
  2、明谐。也是同声同韵同字的相谐,取其所借所谐事故的一部分共同点。但谐后所产生的实指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如有一幅漫画,地上写了一长排“正”字,一位领导干部模样的人正从这“正”字上走:题为“走正道上来的人”。
  3.暗谐。把被谐的字词事的另一面讲出来,留下关子,再讲相谐的字词事。例如,1988年竹山县遭受特大干旱,机关办公室内高温难耐。文化局里有很多年轻人都出门纳凉,老局长徐纯孝却坐在屋里帮忙修改我创作的剧本。有人劝他出门转一转。他说:“我是缅甸的前总统啊。”同志们便明白那是吴奈温,而暗谐的本意是“吾(我)耐温”。
  4.转谐。即先谐一事再转谐所另一件事上去的谐法。例如,1989年,竹山县得胜镇筹建文化站,笔者与一沈姓同事前去察看,得知应先搭盖工棚,但缺石棉瓦。翌日清晨早饭时,沈说,我昨晚失眠。我即笑接道,这一下有搭盖工棚的东西了。沈会意地一笑,有“失眠”就有“石棉”瓦了。
  5.连谐。即就先已谐过的字词再行续谐其它宇词。例如:溢水水文化站有位工作人员名叫王全龙。他有次进了文化局,我们就说,哟嘿“乾隆”王来了。又有人接谐,“同治”来了没有?王全龙笑着倒水喝,又有人续谐,你可莫又成了“道光”(倒光)呵······这一连谐谐出了清代几位皇帝的名号。连谐,有时一人运用,确需脑子转得灵转得快。如有多人的参与,谐趣氛围就会处于更佳状态。
  6.补谐。这种谐法主要指专门运用同声同韵字创造的歇后语。例如:地球打摆子一一世界大战(颤),麻子演戏——群众观点。这在语法上讲,用于一种后补式。以相谐字词补充说明预设的前提或叫先做的铺垫。
  以上6种,基本包括了日常产生谐趣的方法。为了提高语言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只要有意于此,便可日见功力。
  关于谐音的作用。尽管严肃、庄重的言谈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很大,但是,仍然不可低估谐音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甚至是其它语言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增进友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除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相扶相帮外,恰到好处的用诙谐幽默语言相戏相谑也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本县宣传部有一同志叫柯贤清,有人见面呼之“贤卿”,他怕吃了你要当“万岁爷”的亏,迅疾还你“爱卿”,他便争了个“万岁爷”的口吻。比见面无事相问一声“你吃了饭没”要好得多。再如本局打字员姑娘名叫张久芬,说笑言谈甚为活泼。喊他一声“九分”,她也很乐意。因为人才是“十分”到了顶。她占“九分”,自然也不错。知是同志间的戏谑恭维,相谐相称,调节了同志间的美好情感。。
  2.调节气氛。在办公室坐得太久,或会议开得太长,往往使人产生厌倦情绪。人人紧绷着一张脸,立等难耐的时光过去,利用谐音说一笑活,顿时会使人感到舒展轻松。例如。一次召开文化站工作会议,有些站工作搞得不出色,受到了批评。席间吃饭均无语。有一同志便对王义富同志编排了一个谐音笑话:义富一日与他姨夫饮酒,至半酣,义富叫姨夫,姨夫叫义富,姨夫放筷嗔怪道:“你这娃子,到底我是姨夫还是你是姨夫?!”逗得大伙儿都笑了起来。明显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
  3.缓解僵局。日常生活中,说不定何时何地谁与谁产生尴尬僵局。尤其是突发性的更难处置。例如,善说笑话的A君到武汉,乘上公共汽车,人拥挤。挤得A君与一姑娘紧挨在一起。那姑娘很反感。怒道:“你这个人为么事老挨着我呀?!”二人即开始争执。闹得很僵。那姑娘还不想罢休,A君信口来计道:“你让大伙儿评评理,我是从山里来的人,根本不相识,怎么敢爱着你,还怎么敢老爱着你呢?逗得全车人大笑。那姑娘见越说越不明白。遂也作罢。
  4.自我解嘲。人生总有些不顺心的事。尤其是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免不了要遭熟人的嘲弄。若不答理,反伤和气。倒不如“就汤下面”,自我解嘲;想继续交言,可增加言谈的兴致,如不想继续嘲谑,自找注脚,亦可起到中止作用。如本人近年发胖,肚皮格外突出。每当有人嘲谑我这便便大腹是“中部崛起”时。我便装出自得其乐的模样,说:我这是响应省里的号召一一要尽快使“中部崛起”啊。嘲来谐解。不失为人际交往一良策。
  以上四点作用,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更重要的则是运用到文艺创作上发挥的效益更大。例如歌剧《江姐》中有一段情节,讲的是“中央军”要逮捕江队长。而特务却卡住了一个老头儿叫蒋对章。这里利用“江队长与蒋对章”之谐,深刻讽刺了敌人的无能。再如《红楼梦》,如果没有主要人物的“贾——假”、“薛——雪”之谐,这篇恢宏著作不知要逊色多少倍。再观《红楼梦》,曹雪芹是个创造、运用谐音的高手。当然,如果我们的文学语言,设若也能巧妙运用谐音,将会产生不再使人觉得干巴无味的巧妙效果。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