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个世界>付嘱流通第十(4)

付嘱流通第十(4)

作品名称: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个世界      作者:秋水霞衣      发布时间:2017-01-10 22:42:22      字数:3309

  付嘱流通第十(4)
  偈是这样说的:“真如自性就是真佛,邪见三毒却是魔王。邪迷的时候是魔王住在心房,正见的时候是佛端坐心堂。自性之中起邪见就会生起三毒,那就是魔王来住进心房。有了正见,三毒心自然去除,这时候魔王就会变成真佛没有任何虚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就是出自一身。如果向自性中能自见三身,那就是成就佛菩萨的因缘。本来是从化身而生清净法性,清净法性常在化身中。清净法性使化身行于正道,将来报身圆满功德无穷。淫性本是由净性而生,除去邪淫就是清净法身。性中各自远离五欲,只要见性刹那就是真佛。今生如能遇到顿教法门,忽然悟到自性就是亲见世尊。如果想要修行寻求作佛,不知要向何处去求真。如果能在心中自见真性,有真便是成佛的原因。不能够见到自性而身外觅佛,起这样的心念总是愚痴之人。顿教法门现在已经留下,要救度世人必须先要自修。告诉你们及将来学道的人,如果不作这样的见解那就是太愚昧了。”
  大师说完了偈,告诉众人说:“你们要好好安住心,我灭度以后,不要向世人那样痛哭流涕。接受人吊祭慰问时,若穿着孝服,就不是我的弟子,也不是如来的正法。只要能识得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就会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我恐怕你们心中迷惑,不能够领会我的意思,所以现在再次嘱咐你们,使你们能得见自性。我灭度以后,你们依此修行,就好像我在世时一样。如果违背了我的教法,即使我在世间,对你们也是没有什么益处。”
  接着大师又说了一首偈:“静止不动不修善,悠闲自在不造恶。寂静之中断见闻,心怀坦荡无所著。”
  大师说完了偈,端坐至三更时分,忽然告诉弟子说:“我去了!”神智刹时离体而去。当时,室内充满了异香,天空白虹直接地面,树木也变成了白色,飞禽走兽都发出了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的官僚以及门下的弟子,都争相要迎请六祖的真身去供养,一时无法决定该往何处。人们于是焚香祷告:“香烟所指向的地方,就是大师的归宿。”
  当时香烟一直飘向曹溪。十一月十三日,众人将六祖坐化的神龛以及五祖传下的衣钵都由新州国恩寺迁回曹溪宝林寺供奉。
  次年的七月二十五日,六祖的肉身出龛,弟子方辩用香泥涂上六祖的真身。门人记起大师曾经说过的“取头”的预言,于是先用铁片和漆布围护六祖的颈部,然后放入塔内。塔内忽然出现一道白光,直冲天上,经过了三天才消散。韶州刺史将大师的事迹上奏朝廷,皇上就赦令立碑,以纪念大师的道行。
  惠能大师享年七十六岁,二十四岁时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时剃发受戒,说法利生共有三十七年。在他门下得旨嗣法的有四十三人,悟道超凡的就不计其数了。达摩祖师所传的信衣,中宗御赐的磨衲宝钵,以及方辩所塑的大师法相,连同大师所用的道具等,都由护持宝塔的侍者放置塔内,永远作为宝林寺的镇寺之宝。流传《法宝坛经》,以显禅门的宗旨,兴隆三宝,普遍利益一切众生。
  【原经文: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缁白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付嘱流通第十(4)浅解
  关于大师说的那首《自性真佛偈》,其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人的真如本性就是佛,而各种邪见就是魔王。当心中起了邪见的时候,便是魔性在缠绕心胸。只要去除了贪嗔痴等各种妄念,魔立刻就会变成佛。因此说,魔就是佛,佛就是魔,只在于自己用什么样的心性去审视这个世界。如果是从“有我”的境地出发,也就是含有自己的贪嗔痴等念头,这时候就是“魔在舍”;如果是从“无我”的境地出发,那些思量正是从清净法身所发出的千百亿化身,这时就是“佛在堂”,本性使化身所行皆是正道,也正是自性圆满的报身。所以说:“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淫性本来是由净性而生的,是对心外的境界产生了执著,这才有了邪淫。但如果能够远离了五欲,本性自然就会现前。只有在心中自见真性,这才是真的佛。如果自己不能够见性却向身外去觅佛,那他本身就是愚痴之人。
  我们每个人都要靠自己的觉悟完成“救度”,即便是佛也没有办法将我们度到彼岸。所以我们要按正法去修行,也要让别人用这种“见性”的方法来完成自度。这就是大师所传的顿教法门。
  说完了偈语,大师又特别嘱咐他的弟子们在他灭度以后,千万不要身著孝服,像凡人那样哭哭啼啼。大师教他们的就是无住生心,自心不为尘世的任何境相所动。如果他们还是这样,那么他们就不能算是大师的弟子了。大师灭度以后,他们还能够依大师所说的偈语来修行,那就和大师在他们身边一样;如果不按此修行,即便是大师在世,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益处呢?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大师在这里连用了四个叠字词,便把佛的境地描绘得了了分明。“兀兀”是心念不动的意思。既然是心念不动,那我们也不必执著于修善这一境地上,因为起念即是妄念;“腾腾”是自在坦然的意思。内心获得了大自在,不为尘境所动,就不会再造出恶业;“寂寂”是安静的意思。内心清净,对任何境相都不染著,也就是断了见闻;“荡荡”是空阔的意思。心怀坦荡,对世间的一切都不会再执著。如果说这首偈是大师对修佛境界的一种总结,倒不如说是大师灭度前对“真空妙有”之境的一种超越。自身示寂后,眼已不能见世间之物,心也不能再起任何思量,这才是真正大自在、大圆满的解脱,摆脱了肉身的束缚,只有在性灵的世界里,无所在而又无所不在之时,才可称为是“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在自性之上所起思量便是“千百亿化身佛”。这世间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亭台楼阁、高山大海,甚至天宇,一切的一切,无一不在我们的思量之中,因此说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化身佛的体现。
  人的本性本就是属于大自然的,它们是一不是二。所以在一个人回归之时,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天象”出现,有的明显,有的隐秘,只不过是我们迷人不觉罢了。大师寂灭之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这正是他一生的功德所致。
  由此而知,人们常说的“自身莫作恶,离地三尺有神灵”,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
  经文的最后介绍了惠能大师的生平及后事。大师享年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剃度,说法利生三十七年。在他门下得法的有四十三人,悟道超凡的人不计其数。达摩祖师所传的信衣,中宗御赐的磨衲宝钵,以及方辩所塑的大师法相,连同大师所用的道具等,都由护持宝塔的侍者放置塔内,永远作为宝林寺的镇寺之宝。流传《法宝坛经》,以显禅门的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