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接帝诏 返京师 暗受皇命(2)
作品名称:大汉博望侯张骞 作者:飞红霞 发布时间:2013-12-25 13:05:20 字数:3022
“我离京而去,不恰恰证明自己是贪生怕死的奸狞小人吗?原本为疏家财为国的初衷不但没有达到,却被天下人嗤笑,若我离京而去,不正是证明了诽谤之人的言论,又会遭到多少人的唾骂啊!所以我宁愿身死京城之中,也要为自己的清白做个证实!”
卜式几句康慨的话语已经深深触动了张骞。卜式接着说道:“我在京城之中带来的钱币都已花光,所以被差役从馆内赶出,在街头流浪乞讨。但每天夜晚我还来驿馆门口睡,等待着有人能为我向皇上倾诉初衷的贵人,现在侯爷进京面见圣上,可否为我向皇上再表初衷?我将永生感谢侯爷恩德的!”张骞道:“卜义士,并不是每一个奏折皇上都能准批,每一个策略都要采纳,我为卜义士上书的奏折皇上就没有采纳呀!”卜式道:“皇上不理解臣民之心也就算了,可是听说朝中的许多大臣,包括拯相公孙弘大人也都不理解啊!”张骞道:“我朝皇上英明,肯定是听信了朝中一些人对义士的猜疑谤毁,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但卜义士之举十分感人,此次面见皇上,我会再次向皇上进言,表达义士的初衷的!”张骞话语平和,卜式感激万分,又跪地对张骞千恩万谢,然后起身抱起铺盖准备离去。但却被张骞止住,他对差役道:“为卜义士也开间上等的房间,再也不许驱赶,开支多少记在侯爷我的帐下。”差役在一旁战战兢兢应喏。张骞道:“卜义士,时间不早了,我们进馆歇息吧!”卜式跟着侯爷张骞像是吃了定心丸,进了驿馆。
次日,张骞向尚书堂递交了请求面君的奏章,皇上下旨三日后在甘泉宫诏见。趁这几日,张骞带着张昌一起拜访了好友司马谈;又去到大将军府拜见了卫青;最后又去到廷尉府见了张汤。张汤是皇上身边的近臣,千里之外曾两次为自己捎去口信,现在来京,怎有不去之理?在这几日张骞对京城中的一些事情也作了了解。
这日,张骞衣着灰白色的新朝服、佩洁绶、戴白玉,早早地来到甘泉宫门等候诏见。甘泉宫前一尘不染,红毡铺满整个台阶,此时张骞的心中忐忑不安,皇上诏见自己是为何事?他到现在也不得而知,只好硬着头皮随机应变了。
卯时刚过,就见王老太监出现在宫门口,他睃见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张骞,便用苍老又变了嗓音的声调高喊道:“皇上口谕,宣博望侯张骞上殿!”张骞在甘泉宫前一步一叩首,上了九尺殿堂来到甘泉宫大殿之内,再次跪倒在地口中高呼:“我朝万岁万万岁!”然后跪伏在地等待武帝问话。是年,汉武帝三十有几岁,正值风华正茂,身着盘龙黄袍,头戴玉珠龙冕,冕上前后十二道玉珠直垂到面颊,半遮半掩,龙颜英俊潇洒,好一派风流倜傥之姿。
见张骞前来,他对身边的太监道:“去把奏章拿来!”太监应声,过了一会从侧殿中吃力捧出十几卷的奏章来,小心翼翼地放于龙书案上。见皇上对自己视而不见,张骞心想今日皇上单独在甘泉宫诏见,这说明对我是格外的器重,身为臣子这也是皇上给予的一种殊荣,可为什么我已进宫殿,皇上还是装作没看见呢?今日里皇上好像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于是张骞伏地又轻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张骞奉诏跪见!”武帝这才道:“张爱卿平身,赐坐!”张骞起身来到堂下设置的案几前席地而坐。
武帝开门见山问道:“张爱卿在封地休养可好啊?”张骞在坐上施礼道:“蒙皇上厚爱,微臣在封地很好!”
“听说爱卿初到封地就受到那里百姓的拥护,现在百姓都称赞爱卿为‘平民侯爷’,这京都长安也震惊不小啊!”
张骞想自己在封地关爱百姓,其威信已经远超越了武帝,要是被皇上察觉可是大逆之罪,于是他说道:“回禀皇上,微臣侯爵都是皇上所封,百姓拥护微臣就是拥护皇上,‘平民侯爷’的称呼只是百姓误传,说微臣当官没有官样儿,倒像个平民,没什么赞誉的!”
“那博望侯在博望坡上开荒垦田,时常不修官服,侯府自耕自种自足也是说明爱卿像个平民了!”
张骞心想武帝虽在京都,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看来有什么事也瞒不过他的,便道:“万岁此言甚是,我奉命休养封地,开些荒田,一为收些稷粮,二为舒活筋骨,劳作养性,使自己时时不忘劳苦,不负皇上的使命,不想被百姓看到,百姓说侯爷亲耕近乎平民,所以称之。”武帝听了张骞的话高兴地道:“博望侯能从耕儿之中找到休养的真谛,朕愿闻其详!”张骞一听,皇上又不说自己受百姓爱戴之事了,又说起修身养性来。于是回道:“禀万岁,耕作虽苦,只是劳累其身,比其收获的喜悦与身体上的收益微之甚微,臣在封地,远离了京都的繁华,是侍地弄田给了微臣恬谈宁静的愉悦,看着苗出苗长到成熟收获,揭示了生命的成长;诠译了生命的荣枯。自然、和谐、纯美、宁静,心无杂念,再加上劳作对身体的缎练,微臣觉得身心都得到了滋养,受益终身!”
“原来博望侯亲尝耕作之苦,是为休身养性矣,能从侍地弄耕中品味养颐之意,朕取其能广博瞻望之意封为博望侯并没有封错啊!”
“多谢万岁赏识微臣!”张骞想自己总算是绕过了这一关。
“如此静心安逸的休养,博望侯恐已经忘记四夷对我大汉窥视蚕食了吧?”
张骞心中一惊,原来皇上还在这里等着自己呢!连忙说道:“臣又怎能不时常居安思危呢?蛮夷不除,我大汉无安宁之日,故此微臣时时在想为圣上分忧之事,待命于封地。初入封地我便为我大汉骑兵构思宝刀,又寻得宛城孔家用特种钢打制献于万岁,万岁赏识,才下旨嘉奖微臣。”武帝点了点头道:“南阳郡富豪孔仅是自愿为国铸戈助军吗?”张骞道:“正是,那孔家虽为富豪,却常常疏财为民为国,去年南阳郡大旱,他家开粥堂救济贫苦百姓;郡中为修白水河堤无钱,都是孔家的无偿援助。所以这次为国铸戈一定是自愿的!”武帝道:“太守义纵曾来京述职,说自己筹措资金修了白水河堤,原来是用的这孔家的钱呀!”
“正是如此。”
“那孔家的老爷叫什么来这?”
“孔仅。”
“噢,这个孔仅还真是富豪中的一个大善人呀!”
“孔仅为人忠厚,虽有万贯家财,却从不势财傲物,微臣也很欣赏他。”
武帝高兴道:“富豪之中像他这样的人还真不多见呀!那孔家世代冶铁,听说这铁器不仅闻名全国,还销往西域、南越等各处可是真的吗?”
“南阳孔家祖上就是以冶铁为生的,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迁至宛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拥有全国最多的冶铁作坊,并且冶铁技术也首屈一指。”
武帝看着张骞道:“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迁徙宛城的都是些刁猾狡奸之民,怎么这孔仅却不一样呢?”
张骞见武帝这么关注孔家便说道:“始皇统一全国,这些富豪也都有对自己原有国土的眷恋之情,是以反抗秦王朝,这样才被视为刁民的,也正是因为这才被始皇帝迁徙!”
“博望侯如此一说,这南阳富豪可都是好人良民了!”武帝掷地有声追问道。张骞心头一紧,感觉到一阵热燥,他知道自己已经把话说错,义纵曾对自己说过皇上派他做南阳郡太守的目的,就是要镇压当地富豪的,今天看来皇上关注孔家也肯定是为此事。他急忙道:“万岁,刚才微臣所言之不过是对百年前这件事的一孔之见,现在富豪大多是靠着掠夺起家,他们为富不仁,欺上瞒下,为国家争夺土地、财富与劳力,百姓被他们害得贫穷破产破家,流离失所。先帝时,济南郡大豪族瞷氏有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不法,二千石都制不住他们,足见这些富豪的骄横猖狂。”武帝见张骞停下来便道:“博望侯说下去,这件事后来怎么样了?”张骞知道这些事武帝心知肚明,却让自己说出来,看来他已有效法先帝之意。于是接下来说道:“后来先帝拜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到任‘诛瞷氏首恶,余者股栗’。”武帝道:“博望侯以为先帝做法如何?”张骞心道皇上有心效法先帝,自己还能说什么呢,当然称道才是。
张骞道:“先帝之治恰到好处,豪强不法,理应严惩!”
武帝又道:“元朔二年(前127年)夏,我曾徙郡国吏民豪强三百万于茂陵,你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