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戚姬成了一个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作品名称:强汉时光 作者:姜文社 发布时间:2016-12-23 22:31:21 字数:7019
六七千年前,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在这一流域相融交汇,中华文明由此成型。此水与中华民族的主体,皆名为汉。刘邦最后一战归来,路过汉水边,驻足而望,无限感慨。一个汉字里,有这水,也有那人。人渐行渐远,直至不见,水却长流不息。
暮年的青灰现实,是他最不愿经历却不得不经历的人生常态。回到长安后,刘邦伤也痛苦,病也痛苦,成天怕冷、怕热、头痛、腰痛、失眠。他更感到自己快成过去式了,废立太子的心愿更强烈。
一次朝宴,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胡须、眉毛皆白,服装、帽子讲究,便问:“他们是谁?好仙风道骨!”当四位老人各报了姓名后,刘邦大为吃惊,说:“我请你们多年,你们一直设法逃避,现在却追随太子,这是为何?”四皓回答:“听说陛下有一大爱好,就是往读书人的帽子里撒尿。我们来追随陛下,不是自讨屈辱吗?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伸着脖子,为太子而死,所以我们就来追随太子。”
“看来,我往读书人帽子里撒尿,就跟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样,要千载留骂名了。这有个道理:中国由两种力量统治着,一是道统,一是法统。法统就是权力,喜欢愚昧民众,那样好统治,我和秦始皇就是代表。道统是文化的力量,是读书人的文化自觉所产生的影响力。文化是专制的敌人,专制则历来好对文化进行强暴。我当然不喜欢另一种力量和我博弈,所以不喜欢读书人。不喜欢却看重,所以我对读书人,只往帽子里撒尿,不像秦始皇那样砍头,这也是我和秦始皇的本质区别。请四位老先生谅解!好,你们就好好护佑太子吧!”
四皓敬完酒,随着太子缓步离去。群臣也散去。在座只剩下了刘邦、吕后、戚姬。刘邦心事重重。吕后则冷笑道:“怎么样,还想砍掉我的头,好让她当皇后吗?”
“屁话!我什么时候想砍过你的头?项羽都没砍你头,我难道不如项羽?我对你,从来没敢等闲视之。”
“你就别忽悠我了!她跟随你,是看上了你的地位。我嫁你,就看上你能忽悠。没想到,你倒忽悠起我来了。我的话不中听,你听了只管砍我的头。你看看,有多少人在保盈儿的太子地位。这是一个关系网支配的社会。你要把太子换了,就是犯众了。当年秦朝的帝王冒犯了众人,落得秦王子婴在你这个小小的泗水亭长面前,像贼一样。你要顺众人心而行,就是权力无比的帝王。要逆众人心而行,还不如当初的泗水亭长,一定跟贼一样,谁想把你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臭黄脸婆,我好歹也是皇帝,敢跟我这么说话?小心我真砍了你的头。”
“我的头,反正在你面前摆着,等我把话说完,再砍不迟。你砍我的头,不就因我要强,吕家的人都强势,怕刘家的江山,变成吕家的江山吗?吕家是我的兄弟侄子,刘家是我的儿子,儿子跟兄弟侄子比,谁对我最心近,我肯把儿子的江山,给兄弟侄子吗?”
刘邦默然。
“我要强好啊,我的兄弟侄子怕我,就不敢把你的儿子怎么样。我的兄弟侄子强势好啊,别人怕他们,就不敢把你的儿子怎么样。你当初,不过是一个小亭长。朝中大臣,都有打天下的功劳。哪个不如狼似虎?哪个不想跟你一样成龙?你仙逝后,刘家有强人来保你儿子的江山吗?没有。你的宝贝戚姬是强人吗?不是。既这样,哪个朝中大臣,都可夺走你儿子的江山。可有我这个强人在,他们谁敢?我靠的是我兄弟侄子的强势,才成强人的。你要让朝中大臣夺走你儿子的江山,就只管砍掉我和我兄弟侄子的头吧!”
刘邦哈哈大笑,半晌才道:“别的不说,就凭你这张嘴,也是强人。想想也是,我死了,也只有我的发妻,能保我刘家的江山。”指着戚夫人说,“我想更换太子,那四位高士,都来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成,难以撼动了啊!不是我无情,是现实太残酷,我这个皇帝,都没办法不屈从于现实,你就更别痴心妄想当皇后了。那是在与虎谋皮啊!皇后,只能是吕后。她是你的上峰,你要好好敬重她!不然,我之后,你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刘邦撒手不管,就等于判了戚姬死刑,只不过是缓期,待刘邦死后执行而已。
人治就这样,权就是法。权大,就可致人于死地。如果戚姬夺权成功,吕后母子也只有死路一条。
戚姬夺权的失败,实际上是作了刘邦和吕后政治斗争的牺牲,因为她不是政治人物,不懂政治。如果刘邦无心与吕后进行政治斗争,戚姬的夺权欲望,结果只能是给刘邦吹吹枕边风罢了,激不起什么政治风浪。她的下场虽必是悲剧,但未必会那么凄惨。
还不到三十岁的戚姬,对未来的憧憬,只剩下了面对狰狞可怕的死神,不由失声痛哭。吕后道:“这世界不相信眼泪,哭有什么用?唾沫往天上吐,最终还是会落在自己脸上。给我当刺儿头,你还嫩着哩。一场游戏一场梦,现在你的梦该醒咧。我老了,心脏不好。你鬼哭狼嚎的,我怕被你惊得心肌梗塞,恕不奉陪。”
戚姬忙收住哭,噤若寒蝉。吕后起身,戚姬也赶忙随她起身。吕后离去,戚姬怯怯地哭声道:“皇后慢走!”吕后不理,只管走路,长裙拖曳。戚姬战战兢兢的看着她走远了,才倒地,头伏在刘邦腿上,又大哭起来,一顿一顿地道:“她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说得出,做得出。我母子俩,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有了你,我母子俩就没法活了。”在生命的尽头,应该放手。不放手,非但徒劳,而且是累赘。刘邦饱经沧桑的面容上,是参透世故的神态,连连叹着气道:“她是刘家天下的当家人,世事是她的。是锥子,总要冒尖的,跟吕后的政治游戏,不好玩,也玩不好。我铆足了劲,也无可奈何她。唉,人力已尽,只剩下听天由命了!”
说是这么说,接下来,刘邦仍在尽力保护戚姬,决定让赵王如意去自己的封地赵国。吕后对周昌有些敬畏,刘邦便任命周昌为赵相。几天后,周昌和如意即离开长安,去赵国上任。
母子此别,或是永诀,戚姬送如意离去,哭成了个泪人儿。刘邦安慰道:“我这是为你好啊。儿子在外有自己的军队,谁能动他?只要他活着,谁又敢动你?悲伤也没用,来,你为我跳一段楚舞,我为你唱一首楚歌吧!”
于是,戚姬飘扬翠袖,刘邦击筑而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向安所施!
歌词的大意是:
鸿鹄高飞啊,一飞千里。羽翼已成啊,横渡四海。横渡四海啊,还能对它怎么样呢?即使有罗网和弓箭,对于高飞的鸿鹄,还有什么用呢?
刘邦接连唱了四遍,一遍比一遍音调凄怆。戚姬泪如雨下。吕后的政治危机,就此告罢。她已彻底由小麻雀,变成了鸿鹄。没有人,再能够对她的地位,构成威胁了。现代社会的领导人,似乎也很风光,老有一堆人围着,其实他不过是一个司机而已,因为领导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岗位,你不干了,别人也能干。但专制社会里,领导人难当,必须心毒手辣,能整掉对手,才能上位。待到上位后,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人的生死荣辱,甚至一个眼神也会使人不寒而栗。吕后终于成了专制社会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她昂首谢老天!而戚姬,则从此成了一个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二十六、刘邦病逝,留下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
死了,一死百了。刘邦骗了、涮了、玩了,荷尔蒙已经不旺盛了。病痛和疲倦,终于将他袭倒了。对于虽美貌却脑子进了整个太平洋的水的戚姬,他不想管,也管不了了。
年轻时,他最无赖,不爱田间劳动。可如今垂垂老矣,受着病困的折磨,他却最怀念年轻时,偶尔参加田间劳动后,那种惬意的困乏。任是无赖,也是年轻最幸福!他愿意用自己一手缔造的刘家天下,换来一无所有的年轻,可年轻太宝贵了,任什么也换不来。
老去、病痛、死亡,不仅禁锢人的自由,还摧毁人的自尊心。刘邦躺着难受,又无力起身。什么事也没法做,连生活也不能自理。日子在一天天地往下过,可那是人家的日子,与他似乎无关。他陷入了人生的落寞、痛苦之中,在心里悲叹:“去他的,吃了睡,睡了吃,我活得真像头猪!”
他整天都躺在未央宫戚姬的床上。到了这一步,他最放心的,是戚姬,最不放心的,是吕后。因为戚姬需要靠他的活着来活命,而吕后执掌最高权力的最后障碍,就是只剩下半口气的他,随时都有可能要他的命。生命对他,已无任何实际意义,可他就是热爱生命,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不管是逐渐繁华,还是即将枯萎,此时此刻,都是人生。
吕后和刘邦,夫妻一场,虽然谈不上恩爱,但也感情很深。她是刘邦生活上的帮手,政治上的助手。多少年了,互相已是亲人。所以吕后这阵很想做好人好事,把刘邦搬到自己宫里去照顾。谁知为情而来,却讨个无情而去,刘邦非但不肯让她照顾,还捡最难听的话,臭骂了她一顿。好歹刘邦已成了将死之人,她便以宽容的微笑来面对他的臭骂,就像母亲面对捣蛋的幼儿一样。
刘邦管不了事,朝中大小事,都取决于吕后。她拳脚大展,只手遮天,惟我独尊。
一天,吕后处理完政务,去看刘邦。步辇在未央宫落下,戚姬领着众多宫娥,跪地迎接。吕后看也不看她一眼,径直进了寝殿。戚姬又亲自捧上水来。吕后推开道:“怕有毒,不敢喝。”戚姬吓得手一颤,玉杯打碎在地。吕后瞪了她一眼说:“我有那么可怕么?夸张给谁看?”刘邦笑道:“是可怕,我先怕。”吕后道:“我就知道,她是在做给你看。你的心,我摸得最透。不让我照顾你,是怕我害你。想多了。不要多想!我能害你吗?我借你的威,才能管住那些大臣。没有你,那些大臣还不知道要怎样对待我呢?你多活一天,我就少一天的担惊受怕。还是住到我那里,让我照顾你吧!”
刘邦有些感动。吕后便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让太监用步辇,把他强抬到了自己住的长乐宫里。既如此,刘邦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戚姬没有一点主动权,奴隶一个,只能在生活上对刘邦关照。吕后则可为所欲为,特地请来天下最好的医生给刘邦看病。见到医生,刘邦问:“我的病还能治好吗?”医生明知已无药可治,却怕砍头,忙道:“还能治好。天子跟人不一样,有上天保佑,什么病都能治好,”刘邦笑道:“呸,呸!哄鬼去吧!我还活着,不是鬼,哄不过我。秦始皇也是天子,上天保佑他了吗?他还派人到处找不老药?找到了吗?真能不老,人世不太挤了?我爱活,但该死就死,犯不上乱用药。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活得轰轰烈烈,死也知足了!”于是,他赐医生金五十斤,从此不让吕后再为他想法治病。
最后的日子,刘邦享受到了发妻吕后尽心照顾的温暖,他也尽量给这个不爱的女人以温暖。老两口子,从未有过地温情脉脉。
人之将死,更多地是向往善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温暖的东西。这些东西,总是在心里一层一层地泛起来。刘邦对很多人,充满了歉意。他甚至想念韩信、彭越,想为自己对他们的伤害,说一声对不起。他反感秦始皇等死后用活人殉葬,叮嘱吕后千万别给自己搞那一套。吕后道:“放心!我是披着狼皮的羊,你想拿大活人殉葬,我也硬不下心肠那么做。”又问,“你玩完了,不管是命中注定,还是天意眷顾,都是我接着你玩。萧相国也快玩完了,谁接着他玩呢?”
“曹参。”
“此后呢?”
“王陵。只是王陵有些憨,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聪明有余,可惜难以独任。周勃忠厚老实,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让他总管军权。”
“再此后呢?”
“凡事必须进行分析,才能形成结论。再此后的事,连你也没法分析,我怎能形成结论呢?”
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留下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在长安长乐宫病逝,享年62岁,葬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附近的长陵。
刘邦试图给自己有限的生命空间,放进太多的元素,以致虽盖棺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论定,众说纷纭。人们对他的看法,总的来说,是大字不识几个,却善于从实际中学习,多谋而又善断,善于驾驭人,随机应变能力强,无赖,大忽悠,牛都能叫他吹死,厚黑学鼻祖,流氓天子。他在后世的形象,总之是高大不起来。以中国人的心理,高大,先要高贵。比如秦始皇,就给人留下了特别高大的形象。秦始皇不喜欢读书人,就要他们的命,那才像手握大权者的样子。刘邦不喜欢读书人,就给他们的帽子里撒尿,放着大权不用,只是恶作剧,太鄙俗。能杀人,才高贵。不过,在我心目中,刘邦则比秦始皇远要高贵、高大,因为他比秦始皇更有人性。人,最珍贵的,正是人性。
是人性,让刘邦真正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脚跟未站稳,就分崩离析了。所以秦的统一,只是象征性的。
西周的时候,虽然中国分为无数小国,但小国间的战争不是很多。周宗主国东迁后,几百年间,中国大地上,实战多如现在的军事演习。百姓受够了,盼望统一,秦朝实现了百姓的愿望。诚如贾谊在评论秦亡时所说:“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但秦的立国之本并非宽厚,而是更加不合时宜的刻薄严酷,横征暴敛,让百姓受的罪,甚于战国。百姓活不下去了,死亡枕藉,于是就打破了秦朝的统一。
接下来是项羽的统一,仍因政权太利己,被打破了。
刘邦的情感和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他出身最底层,农民辛辛苦苦,收入的大半却要交赋税,永远摆脱不掉穷困。年轻时,不是他厌倦农业劳动,而是付出没有收获,他没有指望,才成为混混、无赖、流氓的。他虽是农民,但不爱土地和乡村,因为农村所代表的,是贫穷落后和备受歧视。他的经历,让他对底层人,一直比较理解、体恤、同情。
司马迁说:“高祖为人,……仁而爱人。”这种仁而爱人,不是作秀,而是出自一片赤诚。
比如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放掉囚徒,是要砍头的罪,他不可能拿自己的脑袋来作秀。再比如在沛县造反时,萧何、曹参的社会身份,是县级干部,刘邦是村组级干部。众人便先推萧何、曹参当沛令,也就是沛县的造反司令。二人都说恐事不成,秦王朝灭其家族。众人又推举刘邦。刘邦拒绝的原因则是:“我不是爱自己的命,是怕我没才能,丢了家乡子弟的命。子弟的命,是天大的事。请另推举有才能的人吧!”正因为他在乎家乡子弟的性命,父老反认准了他,非要他当造反司令不可。当时萧何、曹参要在乎外人的性命,恐怕历史上就没有刘邦这么个皇帝了。最为典型的,则是入关灭秦,与秦人约法三章,悉除秦法,不受秦民犒赏。后来在平叛时路过沛县,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两千多年后,这以皇帝之尊,却称底层人为父兄,而且不愿过多打扰父兄的话,仍让人热耳酸心,显示出刘邦对人民深厚的体恤之情。此前,秦皇帝、周天子、商王,哪一个肯低下高贵的头,称底层人为父兄呢?
刘邦仁爱之心的体现,历史书上记载的,更多的是刘邦的功臣受封得益。实际上,功臣得益,只是刘邦的一时高兴,百姓得益,则是既定政策。秦王朝当政者穷奢极欲,使百姓个人的收入,大半交了个人所得税。汉初百废待兴,税却大为减少,刘邦、吕后统治的时候,是个人收入的十五分之一。到了文帝时,变为三十分之一。东汉初建,税收是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很快光武帝就下诏,恢复为三十分之一。中国的王朝时代,偶尔也减税免税,但像刘邦和他的后人这样持续近四百年维持低税收的情况,绝无仅有。说明刘邦胜利的最大受益者,并非他本人和他的部下,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是整个中国社会。汉人这一称呼,汉朝就出现了,但没有像商人、周人、秦人那样随着王朝的变更而变更,一直延续了下来,就是人民群众对那个关注民生的王朝的纪念。至以后,又称为汉族。我们为什么称为汉人、汉族?原因简单,无外乎汉初政权相对仁爱,与民休息,被时人热爱,后人怀念,人们便乐于自称或被称为汉人、汉族的缘故。在我们这个急剧变化,难免迷失的时代,很需要文化认同。汉族被称为汉族,相同的不是生物遗传基因,而是文化遗传基因。而仁爱,是汉族最基本的共同社会文化基因。
有趣的是,秦朝修长城,隋朝修大运河,给后人留下了标志性的形象工程。长城没有阻止匈奴的南犯,运河的漕运,算起维护成本来,得不偿失。两个王朝,却因劳民伤财,其兴也骤,其亡也速,成了短命王朝。强汉盛唐没有给后人留下标志性的形象工程。要说这两个强盛王朝有形象工程,那就是改善民生,让统治者在老百姓心目中有个好的形象。两个王朝强盛的原因,是接了地气,亲近底层。汉唐精神,都是以民为本。唐朝在唐玄宗的时候,统治者得意忘形,不顾惜底层老百姓了,就出现了大的内乱,而且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两汉时的内乱,持续时间都比较短,因为中央政府总的来说是关心民生的,人民心向中央,不支持搞内乱的人,内乱也就成了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有这种仁者之心,才能使天下归心。刘邦由一介平民,成了中国的最高统治者,造就了一个神话。正是因为他对人民群众有爱心,人民群众才成了造就这个神话的幕后英雄。
夺取政权后,刘邦“与天下同利”,社会生活才复归正常,国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历史上才有了第一个保持长期统一稳定的王朝。如果整个社会对其缺乏认同感,政权终将很快土崩瓦解。陆贾评价刘邦说:“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我觉不为过誉。
千古一帝这个词,常用在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身上。仁人之心,以天下苍生之心为心。我以为现代人评判古代的统治集团或个人,应以其如何对待社会的弱势群体,即劳苦大众为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说,周王朝东迁后数百年天下战乱不止,人民流离失所,刘邦拯民于水火,当然是伟大的,称其为千古一帝,也当之无愧。
为人民做出了有益的事,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使刘邦的那个著名的缺点——无赖,回过头来看,也变得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