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个世界>参请机缘第六(9)(10)

参请机缘第六(9)(10)

作品名称: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个世界      作者:秋水霞衣      发布时间:2016-12-13 00:02:16      字数:5145

  参请机缘第六(9)
  智隍禅师,最初也是在黄梅五祖处参学,自以为已经得到佛法真传,于是居住在庵中长修静坐,达二十年之久。大师的弟子玄策,云游到河朔一带,闻听到智隍禅师的声名,就到他所居住的庙庵造访,问他说:“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智隍回答说:“入定。”
  玄策说:“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呢?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都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
  智隍说:“我正在入定的时候,不见是有心还是无心。”
  玄策说:“不见有‘有心’还是‘无心’,这就是常定,哪里还有出定入定呢?如果说有出有入,这就不是大定。”
  智隍无言以对,过了许久,他问玄策:“你的老师是谁?”
  玄策说:“我的老师是曹溪六祖。”
  智隍说:“六祖以什么为禅定呢?”
  玄策说:“我老师所说的禅定,法身湛然常寂,性体和心用一如。五蕴本是虚空,六尘也并非真有。自性本来就没有出没有入,没有定也没有乱。禅性无有住处,远离住于禅寂这种念头;禅性本无生灭,也不要有‘生禅’这一想法。心好比是虚空,又没有虚空的量可测得。”
  智隍听玄策这么一说,径直来拜谒祖师。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的?”
  智隍于是把得遇玄策的前缘说了一遍。大师说:“的确如玄策所说,只要你的心如同虚空,但不执著于空的见解。自性应用没有阻碍,动或静都不生起思量,凡与圣的情境全部忘却,所能也全部泯灭。如此性相一如,自然无时不在定中。”
  智隍于六祖言下大悟,自己修行二十年所得到的心境却都无形无响。那天夜里,河北的官吏、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天得道了。”
  后来智隍礼谢并辞别大师,又回到河北,广开法宴,教化僧俗四众弟子。
  【原经文: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形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
  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参请机缘第六(9)浅解
  智隍禅师,因曾在五祖会下参学,便自以为“已得正受”,也就是已经得到禅定,于是在庙庵中长坐,长达二十年之久。须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他这样的把自己与世隔离,不仅不是修佛,甚而至于会入魔道。他所说的“入定”,也不过是静坐或者是空定。真正的禅定是自心的境界已经完全超越了世俗,用自己的“真知真见”,对这个社会所产生的“妙用”。因此,他二十年的长坐,都是偏离了佛法,更不是自性的体现。
  直到大师的弟子玄策游方至此,听到他的声名,这才去庙庵造访他。
  玄策问智隍,“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有心”与“无心”正是世人修禅定的两种错误理念。如果说是有心可以入定,那么一切有情识的众生就都可以得定了;如果说是无心可以入定,那么一切无情的草木瓦石也都能得定。而“禅定”就是“见性”,是定慧一体,自心处于不被世俗所动中,而圆满的智慧觉照又会遍及世间的一切。禅定不可以用出或者是入,也不是人可以感知的,智隍说自己在“入定”,有自我的观念在,所以他不是禅定。他又说自己在入定之时不见有无之心,在定中不见有无之心的境界是常定,根本就没有出入。可见他的能出能入的“定”根本就不是禅定。
  玄策为他解说六祖所说的禅定,就是“妙湛圆寂”的本心,性体和相用一如,对于外界的一切境相都没有染著,没有出也没有入,没有定也没有乱。禅性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止住”,因此不能生出贪恋这种境界、住于“禅寂”的念头;禅性也没有生灭,更不要生出“生禅”这种想法。因为心已脱离了世间的一切,所以如同虚空,而这种虚空是真空的妙有,不可以有量可以测得。
  通过与玄策的一段对话,才使智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和玄策一同去参拜六祖。
  六祖为他解说了禅定究竟是何种境界,智隍这才知道自己修行二十年的禅定不过是空定,没有任何影像,更没有任何声响。
  “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这一句该是谬误!因这部经书相传是由法海禅师记录并编辑,于是从网上搜来有关法海禅师的一段资料:
  据《金山寺志》等有关资料记载,法海就是宰相裴休的儿子,俗名裴头陀,少年时被他父亲裴休送入佛门,取号法海。法海出家后,领父命先去湖南沩山修行,接着又远赴江西庐山参佛,最后到镇江氏俘山的泽心寺修禅。但此时建于东晋时期泽心寺寺庙倾毁,杂草丛生。46岁的法海跪在残佛前发誓修复山寺。为表决心,他燃指一节。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一次,法海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数镒(音"议",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但他不为金钱所动,而将其上交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赦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赦名金山寺。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现金山寺仍有法海洞,据传即修寺时所居的洞。法海是得道高僧,历史上从没有折散别人的家庭。据说法海曾驱赶一条白蟒蛇入长江,后来据此创作出了《白蛇传》。法海凭着其超人的毅力,苦心经营,终于创建了规模宏伟,别具一格的金山寺。法海开江南一大佛教寺院,对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被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由此而知,法海禅师的功德只在于修建“金山寺”,是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资料中也只是说他是得道高僧,对于他的见地却无从可知。参请机缘这一章经文中有关于他证道的一段论述,他只是明白了六祖所说“即心即佛”、“定慧双修”的修行理念,而自己并未证得这种境界。他当时为六祖说了一首偈,“即心原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由他的偈中可知,他的每一句都包含有理念,而不是自性的显见。至于他后来是否见性,也无从可知了。
  既然这部经文是他所记录编辑,所以难免会加入一些他自己的见解。既然顿教法门是“顿悟”,“以心传心”,那么我们就不要执著于文字记述,所以对于经文中的字义不要去执著,而关键是悟通佛理。
  见性即成佛,而佛是清净圆明的觉体,根本无世间一法可得,更不要说具有什么法术和神通。佛法可破世间万法,令一切枝蔓都消失于无形,却不会滋生出别的东西。而这里所说的“空中有声云”,是有物象存在,既然“佛不能言”,那么这种声音是由何而来呢?因此说,这一句不过是法海禅师编撰时引用的凡间的谣言,亦或是他求法术心切,凭空杜造出来的。
  
  参请机缘第六(10)
  有一位僧人问大师说:“黄梅五祖的佛法意旨,到底是什么人得着了?”
  大师说:“会佛法的人得着了。”
  僧人说:“和尚可曾得到?”
  大师说:“我没得。”
  僧人说:“和尚为什么没得呢?”
  大师说:“因为我不会佛法。”
  有一天,大师想要洗涤一下五祖所传授的袈裟,却没有找到好的泉水,因此就来到寺庙后五里远的地方。但见这里的山林茂盛,郁郁葱葱,到处瑞气盘旋。于是大师用锡杖敲振地面,泉水立即应手而出,渐渐积聚为一个水池,大师于是跪在石头上洗涤法衣。忽然有一位僧人来礼拜,说:“我叫方辩,是西蜀人,前些时日曾在南天竺国见到达摩大师,他嘱咐我说:‘速去大唐国土,我所传的禅宗法门以及袈裟,在中国已传到第六代,现在正在韶州曹溪,你可以去瞻仰膜拜。’方辩大老远赶来,就是希望能见到祖师传来的衣钵。”
  大师于是把衣钵拿给他看,然后问:“上人精通什么事业呢?”
  方辩说:“善于塑像。”
  大师正颜厉色地说:“你试着塑一尊像看看。”
  方辩一时不知所措。过了几天,他真的塑成了一尊六祖的法像,高大约有七寸,惟妙惟肖,和大师非常相像。大师笑着说:“你只了解塑性,不了解佛性。”随后伸手摸着方辩的头顶说:“你可以永远为人天福田。”
  有一位僧人举述卧轮禅师的一首偈颂:“我卧轮禅师有伎俩,能够判断百种思想。面对尘境心念不起,菩提之心日日增长。”
  大师听了,就对这个僧人说:“这首偈并没有明心见性,如果依照此偈去修行,心性反而会受到束缚。”
  大师因此又说了一首偈:“我惠能没有什么伎俩,不能够判断百种思想。面对尘境心念数起,菩提之心怎么增长?
  【原经文: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得。僧云。和尚为什么不得。师云。我不会佛法。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方辩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方辩罔措。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呈似师。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参请机缘第六(10)浅解
  有一位僧人问大师说:“黄梅五祖的佛法意旨,到底是什么人得去了呢?”大师回答说:“会佛法的人得到了。”他这句回答是千真万确的。因为黄梅五祖见慧能已明心见性,故三更天为他授法传衣,他得了法并接受了祖祖相传的袈裟,所以说黄梅五祖的佛法意旨是会佛法的人得着了。
  僧人又问:“和尚是否得到了呢?”大师回答说:“我没有得到。”这句回答在常人看来好似六祖说的是假话,但在佛法上讲却又是千真万确的。大师既已见性,便是已经超越了自我,如果他说是我得到了,那么他就是有“我”的意识存在,只要有这种意识就是凡夫,凡夫又怎么可以得到佛法呢?所以六祖回答说“我”没有得到。僧人又问:“和尚为什么没有得到呢?”大师回答:“因为我不会佛法。”只要说“我有”或者是“我会”,便是做为凡人的层面在说话,既然“我”没有得到佛法,那么“我”当然也就不会佛法了。
  有一僧人名叫方辩,过去曾在南天竺国遇见达摩大师,大师告诉他说禅宗法门和袈裟在大唐国土已传至第六代,现正在韶州曹溪,让他速去瞻礼。既然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那么关于僧人如何来的这段就不再做任何解释了。
  大师正在石头上洗涤袈裟,方辩赶来对他说明来意,于是大师给他出示了祖传法衣。大师问方辩,“你精通什么事业呢?”方辩回答说:“善塑。”于是大师正颜厉色地对他说“你试着给我塑一尊看看。”方辩当时手足无措。过了几天,他果真塑了一尊六祖的法像来,高有七寸,和六祖非常的相像。六祖笑着说:“你只了解塑性,不了解佛性。”六祖的这一句话又暗含着禅机,他当时神态严肃地对方辩说,“汝试塑看。”须知六祖既已见性,那么就不著世间任何法相,也包括自己的肉身。他所说的试塑看,意思也就是你塑一下我的法身,既然“佛”不著一物,那么又如何能塑的出来呢?方辩错会了意,果真塑了一尊大师的雕像,但这为世间传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六祖说方辩“永为人天福田。”
  有一天,有一位僧人念诵了卧轮禅师的一首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正好被大师听到,大师当即告诉那位僧人说:“此偈未明心地,若依此修行,是加系缚。”这首偈中的每一句都含有执念,并且前后矛盾。他所说的“伎俩”不过是世间的小聪明,“能断百思想”便是在卖弄,既然是执著于“伎俩”,又如何是“对境心不起”呢?根本未见佛性,又何来“菩提日日长”?
  惠能大师就他这首偈颂当即也做了一首,“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大师是见性之人,具有圆满的智慧觉照,当然不会有尘世的所谓“伎俩”,更不会有分别心去判断百种思想。就连六祖都数次起心来教化大众,这菩提之性又怎么可以增长呢?“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句话里又是暗含着禅机的。这里的“起心”是在自性之上所起的思量,跟自心没有任何染著,而这菩提自性却不是可以增加或减少的。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