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个世界>参请机缘第六(5)(6)

参请机缘第六(5)(6)

作品名称: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这个世界      作者:秋水霞衣      发布时间:2016-12-02 01:04:23      字数:6420

  参请机缘第六(5)
  智常禅师,信州贵溪人。从童年时就开始出家,志在求得明心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有何事不明想问我?”
  智常说:“学人最近曾到洪州白峰山参礼大通和尚,承蒙他指示见性成佛的义趣,但心中总不免还有一些疑惑难以解决,所以远道而来参礼大师,祈求大师慈悲为我开示。”
  大师说:“他说过些什么?你试着举出一些例子来说说看。”
  智常说:“我到那个地方,住了有三个月,都没有得到大通和尚的示诲。因为我求法心切,有一天晚上,独自进入方丈室向他请问,如何才是智常的本心本性。大通和尚说:‘你见到虚空吗?’我回答说:‘我见到。’他说:‘你所见虚空有没有相貌呢?’我回答说:‘虚空本没有形体,如何有相貌?’他说:‘你的本性,就和虚空一样,用自性返观就会觉得了无一物可见,这就叫正见;了无一物可知,这就叫真知。没有青黄长短等法相分别,但见本源清净无染,觉观圆融澄明,这就叫见性成佛。也叫极乐世界,也叫如来知见。’学人虽然听了这段说法,还是未能解决内心的疑惑,所以请求和尚为我开示。”
  大师说:“那位和尚所说,里面还存有知见,所以你不能了悟。我现在用一首偈指示你:不见世间一法但心存无见,犹似浮云遮住了太阳的光线。不知一法执守空知,依然如太虚中生出了闪电。这种知见瞬间生起,错认无知无见为真如何解得了方便法门?你应当知道心存任何一念都是错,自己的灵光就会时常闪现。”
  智常听完这首偈语,内心豁然开悟,于是也说了一首偈:“从‘无‘而生起知见,执著于境相觅求菩提。心中存有‘悟’这一个念头,哪能超越昔时的迷惑?自性中觉悟的源体,随着这一知见枉自迁流。如果不是进了祖师的住室,依然会茫然的执著于‘存无见’和‘守空知’这两头。”
  有一天,智常问大师说:“佛说的三乘法,又说最上乘,弟子不能够了解这个道理,愿祖师为我开示。”
  大师说:“你应当观照自己的本心,不要执著于外界的法相。佛法并没有四乘之分,是因为人心各有不同。凭着眼观和耳闻佛法而转诵佛号的人是小乘;能够解悟佛法义理的人属于中乘;了悟佛法并且依法修行的是大乘。万法都能够通达,自身具有万种法力,一切都不染著,远离世间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得,这就叫最上乘。乘是行的意思,不在于口头上的争论。你应该自己依法修持,不要问我。无论在任何时候,你的自性都是圆通无碍的。”
  智常礼谢大师,从此在身边侍奉,一直到大师圆寂。
  【原经文: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知见。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参请机缘第六(5)浅解
  智常禅师,从幼年的时候就开始出家,志求明心见性。但一直未曾自见本性,于是来向六祖乞问。
  来参礼六祖之前,智常曾蒙洪州白峰山大通和尚开示,未曾见性的原因,却是由于大通和尚所示依然存有边见。点拨不明,无异于误导,反而会让他趋心于“存无见”和“守空知”这两头的错误。
  这里先来分析一下智常与大通和尚的对话。
  大通问:“汝见虚空否?”“虚空”是为“真空妙有”,并非无有一物,佛经中的用语大都是放在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意思便迥然不同。也就是放在“有我”和“无我”两种境地来说的。大通和尚这句问话本没有错,问他见虚空否,意思也就是见性了没有,因为虚空便是真性。
  智常回答说:“见!”这句回答本就是句错误。见性只是悟入,没有感知,也没有所见的具体形貌。见的意思也就是“我见”,是作为凡人的层面来说的,而“性”绝非凡人所见。即便是佛,也不可以说自己见性了,只要这么一说就是有“我”在,他不可以称为佛,而是凡夫。
  大通又问:“汝见虚空有相貌否?”智常回答:“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如果是作为佛之知见,这样回答本没有错误,虚空包含万物,但万物皆和自己没有染著,所以无形无相,只要取相就是凡夫。但智常并未见性,所以他是作为凡人的层面在回答,他所说的“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可想而知他所说的虚空,不过是堕入了空想。
  大通和尚说:“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这真的是大错特错了。用自性来返观的话,尽是虚空,但虚空又包含天地万物,是为出世间,当然对于世间“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但大通和尚所说的“返观”、“但见”,是为世间的感知,只要有任何一种念头都不可悟得佛性,又如何能见到“正见”和“真知”!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智常用人的感知去测得佛性,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倒是让智常执著于“存无见”和“守空知”这两种错误的认知。因此,智常无法见得本性。
  大师告诉他说,那位和尚所说,依然存在知见,“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越是追逐于“空”,反而越是“不空”,自性返观不到,更不可但见本源。
  智常在六祖的开示下豁然领悟。有一天,他又问起佛法有三乘佛法和最上乘佛法该如何解释。大师又做了解答。
  佛法本无四乘,只是人的心性被蒙蔽有深有浅。毫不理解佛法的义理,只是凭着眼见和耳闻到的关于佛法的知识而念诵佛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人就属于小乘;只是了解了佛法的义理,但不去实行,无法证得佛法真正的境界,这样的人就属于中乘;明白了佛法的义理,并依法修行。能够依教奉行,这样的人属于大乘;而于世间的一切都不染著,对于世间万法无不通达,也就是“万法俱备”,这样的人就是最上乘。只有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圆满见性。
  
  参请机缘第六(6)
  志道禅师,广州南海人。有一天,他请示六祖大师:“学人自从出家以来,读《涅槃经》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未能明白经中大意,望和尚慈悲教诲!”
  大师说:“你什么地方不明白呢?”
  志道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首偈语有所迷惑。”
  大师说:“你为什么会有疑惑呢?”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就是所说的色身和法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有常,但是没有知觉。经中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是哪个身寂灭,哪个身受乐?若是说的色身,色身坏灭的时候,四大分散,完全是苦,既然是苦,就不可以说是乐;如果说是法身寂灭,就如同草木瓦石一样没有知觉,有谁来受乐呢?又说法性是生灭的本体,五蕴是生灭的相用,一体有五用。生灭是恒常的,生就是从性体而起的相用,灭则由相用而归于性体。如果听任他们再生,就是有情的众生不断绝也不灭亡;如果不听任他们更生,就将永远归于寂灭,和无情的东西是一样的。这样,一切诸法都会被涅槃所限制,所制服,生命尚不可得,又会有什么快乐呢?”
  大师说:“你是佛弟子,为什么学习外道断常的邪见来议论最上乘佛法?照你所说,就是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离了色身的生灭而另外求得法身的寂灭。又推论说涅槃常乐,要有某个身来受用。这是在执著于生死,贪恋着世间的快乐。你应当知道,佛陀就是因为一切迷执的众生认五蕴假合的色身为自我,执著一切法为外面的境界相,贪生怕死,随念而迁流,不知道人生如梦幻一般虚假,枉受生死轮回,反而将常乐的涅槃看为是苦,于是终日向身外去求法。佛陀因为不忍见众生愚迷颠倒,于是开示涅槃真乐的境界。刹那间没有生相,刹那间没有灭相,更没有生灭可灭,这样才是寂灭现前。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也没有寂灭现前这种想法,这就是常乐。这种乐没有受用者,也没有不受用者。怎么会有一体五用的说法呢?更何况你还说涅槃就是禁伏诸法,令其永不再生。这就是毁谤佛法了。”
  “听我说偈:至高无上的大涅槃,清净圆明的心性不散不灭。凡愚之人说是死亡,外道却执为断灭。修学中的二乘行者,他们看成是‘无作’。这些都属于凡情的计量,是六十二见的根本。只是妄立虚假之名,什么才是真实的意义?唯有超越常人的人,才可以做到通达一切而没有取舍。因对五蕴法通达明了,也明了五蕴中的假我,外面所现种种色相,以及种种不同的声音,一切平等皆如梦幻,不必生起凡圣的见解,也不必做涅槃理解,两边和三时一起坐断。常以六根生起妙用,却不会生起用的念头。在一切法上起思量,却没有思量这一念头。纵使劫火烧干海底,灾风鼓动诸山相击,这真常寂灭之乐,就是大涅槃实相。我今天勉强解说,使你舍去错误的见解。你不要执著于我的言语,你定能知道其中的法义。”
  志道听完偈语大悟,欢喜踊跃地作礼而退。
  【原经文: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参请机缘第六(6)浅解
  志道禅师,读诵《涅槃经》有十多年,仍不能领会经中的要义,于是来向大师请教。大师问他何处不明,他当即说出一首偈颂,“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常乐。”说只是于此处有疑惑。
  这首偈又涉及到经中的一则公案,因原文太过繁复,这里引用坛经讲记中的一段注解——
  世尊在过去生中修道时,为半偈而舍身就是为这首偈。因为他出生在一个没有佛法的时代,那时他住在雪山,帝释天主见到这个修行人,心里感到非常惊奇,就故意变成一个罗刹的模样;罗刹是恶鬼,样子看起来非常恐怖。来到雪山离他不远的地方,说了两句话:“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个修行人听到这声音就到处找,找不到人,后来发现一个罗刹在不远的地方,就问罗刹:“这两句话是不是你说的?”罗刹说:“是我说的。”他说:“一首偈应当是四句,你只有上半偈,下半偈是什么?”罗刹说:“我已经饿了好多天,你要我说出来,要等我吃饱。”他说:“你吃什么?”罗刹说:“我吃活人的肉。”这位修行人告诉他:“你把下面两句说出来,我愿意舍身把身体供养你。”罗刹说:“我怎能相信你为八个字就肯牺牲生命来供养我?”修行人说:“我是一个修道的人,绝对没有妄语,十方诸佛都可以为我作证。”于是,罗刹就为他说出后面这两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一段毕竟是故事,而且流传久远,真实性无法考察。但就这首偈的法义来说,却正是符合“见性成佛”这一宗趣,就让我们宁肯信其有。而世尊的前身“为半偈而舍身”,心中执著“有为”到如此程度,便注定了他当世不能够证得“圆满寂灭”的佛果。
  志道的错误理解在于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二身,即色身和法身,不知道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他假设了种种可能,如果说的是色身,在色身死的时候,四大分散,这是苦,苦不可以说为乐;而如果说的是法身,那么当法身寂灭的时候,就如同无情的草木瓦石,也不可以享乐。后又举“一体五用”,“听更生”与“不听更生”来比喻,做出“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的错误结论。
  我们都应该知道,色身与法身是一不是二,而不是离开色身之外还另外有一个法身,更不是离开了生灭再去寻求寂灭。世人都以肉身为真,于是对外界法相生起贪恋执著,以假为真,贪生怕死,念念迁流,枉受轮回。因为太执著于生死,于是把无上大涅槃翻为苦相,却向外道去驰求出离生死。却不晓得这样更增进了生灭轮回之苦。
  世人因为心思和行为变化无常,所以才遭受着世间的生灭轮回之苦。但如果经过努力修行,了断了生灭,也就是断了因果,那么寂灭也就现前了,这就是佛所说的无上大涅槃。在这个时候,本源清净心,就会常自圆明,光辉遍照。
  再浅显一些说,“寂灭”并不是说的死,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再生,就像是“凤凰涅槃”。而这种“生”,却绝对不可以做“生”去想,没有了生相,没有了灭相;没有受用者,也没有不受者。出离了生死,更没有世间的尘劳缠绕,因此说是“常乐。”
  【佛说,言说是妄,但这里忍不住还是想说说自心所感受到的境地。所谓的“言说是妄”,不过指的是弄不清自心所在的层面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两个层面混合来说话,当然一说就错。达到了妙有之境,便又是一切皆有。在自性之上,也就是在“无我”的境地,从妙有之境而言,世间的一切都和自己圆融一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心仍能感应到三种境界,那种妙处无法形容,努力用佛经中的语言来表达,勉强可以这样定义:禅定的世间所见;见性的妙有所见;无上大涅槃的处处皆灵所见。其实不止三种,余下的无论用什么都无法形容了。
  读完了坛经的时候,自己也感觉到了自身的变化。那种自性真空状态的时间增长了,自己稍作调整就能进入;好似梦中那种灵魂离开躯体的状态更有了无限的乐趣。以前只是感觉飘在上空,或者是上身、下身勉强可以一方脱离,不能够完全挣脱身体。现在那神智竟好像是顽皮的孩子,悄悄地溜出来,突然发现是离开了躯体的时候,竟有种逃跑的念头产生,然后在自己的控制下决定飞行快慢高低,可以瞬间千里万里。在那种时候,只是有所见,却无任何执著,更无所想。
  突然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有了这一念的执著,刚才所思所想竟全部消失了。好似一梦,只好在停笔之前,无奈的摇摇头,苦笑一下,然后说:“这些不是我说的,我什么都没说过。”】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