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巢湖涂山墨禾香
作品名称:老凌游记 作者:天高云淡天 发布时间:2016-10-11 18:18:32 字数:442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巢湖岸边蟹菊黄。乙未重阳之日,我有幸参加了合肥市巢湖经济文化促进会组织的“登高致远、情寄故乡”巢湖市苏湾镇涂山文化采风活动,初次走进苏湾镇,来到了禹会之地的涂山涂水,了解了涂山之女偃攸的传奇历史故事,领略了文化之乡司集的浓郁民俗风情。
苏湾镇是巢湖古镇之一,位于巢湖市东北角,东北与含山县仙踪、全椒县古河交界,南接柘皋镇,西壤栏杆集,S331省道穿境而过,素有巢湖市北大门之称。现在的苏湾镇是2005年原苏湾镇和司集镇合并而成,总面积140多平方公里,人口六七万,镇内山场资源丰富,集镇配套设施完好,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人文悠久,农经发展,是巢北区域的经济文化重镇。镇政府所在地苏家湾,得名于百年之前太平军溃退南京之时。当时太平军从南京向西撤往合肥、巢湖,一路且战且退,至苏湾镇境内小黄山,因山道艰难,不利队伍扎营和行进,便沿山开拓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在黄山涂水的湾道处,有几户苏姓人家,太平军便将这里称为苏家湾。现在的苏姓仍然是镇上的大姓,据说源自四川眉山堂,是北宋文化巨人苏东坡的后裔。苏家湾地处巢湖、合肥至南京之间的战略要地,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驿道栈点,有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与这里关联,从这里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名人,遍布大江南北,合肥市巢湖经济文化促进会旗下就有许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文化人。
因为住在一个大院内,所以我是搭乘程传水老兄的车前往包河大道高速路口跟大部队会合,然后一起往苏湾进发的。传水兄老家在司集绍衣村,是黄山涂水间走出的成功人士之一,从白湖监狱中队干事一直干到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成为安徽监狱系统第一人,而且也可能是最后一人,因为他的成长路径在当今干部晋升与交流制度下难再复制。退下来后他应邀参与创办并担任促进会执行会长,几年来的会务盛况令人瞩目。受现行政策限制,他不再担任促进会领导职务,但热心巢湖经济文化振兴的志向以及服务公益的热情没有变,这次的活动就是在他的努力下促成的。传水兄自幼喜爱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文化功底深厚,于繁复工作中偷闲出版了好几部文集,书法也是渐入佳境,年轻时临摹邓石如,老来兼收并蓄,终至炉火纯青。最近他打算创办一个环湖书画文学社,邀三五书画文学挚友,专心研究把玩书画和文学创作,陶冶情操,怡养晚年,相信他一定会再获成功。
合肥到苏湾只有不到70公里,下了柘皋高速出口,很快就到了苏湾镇政府。镇党委书记汪传龙以及巢湖涂山文化研究中心筹委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巢湖市墨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程仲平等一干人等,早就等候在光明街上,我们一到,他们就直接登车欢迎,带领我们去小黄山参观水库、庙宇、古树,瞻仰黄山书院旧址,同时在车上给大家介绍苏湾镇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的发展变化。
巢湖市地域三面青山一片湖,西黄山和东黄山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山脉,东黄山在我的家乡烔炀河,西黄山就紧靠在苏湾镇东南,方圆三五十公里,形状近圆,与西北绵延十数公里长的条状的桴槎山间隔十公里余,一竖一圆,正好组成一个阿拉伯数字10,中间就是巢宁之间的最近通道,难怪古人要再三在此筑路修栈了。黄山书院是当地人对龙华学堂的昵称,旧址在西黄山北麓的山凹里,我们车队出苏湾镇光明街进入上山的道路,首先经过黄山庙遗址。黄山庙是苏、郎、尹三姓的家庙。过去年年正月十五庙会,苏、郎、尹三大家族,自有领头人率领三姓人丁,去那里朝山进香。1947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171师驻扎鲁家大桥,要在那里修工事,便拆除黄山庙,用其砖石木料做修建工事之用,强权之下,三姓中人敢怒不敢言。后来没多久,黄山庙重新修建,规模比原来的小。到土地改革时黄山庙的房子和庙产就被分给了贫穷农民。
蜿蜒几里,经过几个水塘和苏家湾大水库,峰回路转后,就来到了山凹间。只见此地树木浓密,空气清新,阳光从树隙中泄下,石径与落叶在斜阳中闪烁着金光,许多断壁残垣掩映在树影婆娑之中,真乃是绝佳的风水宝地,确实是参悟与求学的好去处,不难想像当年古刹的灵光和学堂的书香,不由地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
程仲平就毕业于这里的黄山中学,他戴着个扩音机,热情地为我们解说。这个地方最早是龙华寺庙宇,始建于北宋初年,历代香火都很旺盛,一直是合肥东乡一大丛林。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乡贤刁叔屏等人鉴于科举误人,力倡新学,他们在龙华寺毁佛逐僧,拆庙建堂,创立龙华小学堂,招收四境青年入学。学堂除讲授经史外,还开设英语、数学、博物、化学等课程,后增设农科,当时有肥东第一所“洋学堂”之称。1908年,龙华小学堂更名为合肥梁乡高等小学堂,以后又陆续演化,经历了合肥县东北三镇区高等第一小学校(1911年)、巢县龙华寺完全小学(1950年)、皖北区巢县私立黄山初级中学(1951年)等变迁,1953年迁至巢县(现巢湖二中前身),1958年在原址龙华寺成立“巢县黄山初级中学”,1970年设高中部,更名“巢县黄山中学”,1985年改名为“巢湖市黄山中学”,1998年学校迁到苏湾镇,老校址就此废弃。一百多年来,这所学校培养了无数人才,最近有校友杨明为学校建立了助学奖励基金,不知道是不是我在促进会组织的一次活动中见过的那个企业家杨明,文文静静的,儒雅斯文,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无论是龙华寺,还是黄山书院,现在都只剩下一块块废墟。惟有坍塌的学校礼堂右前方的一株银杏依然屹立在那里,而且保护得很好,底座周围被砌成了围栏,还有一个树龄450年的标牌,是合肥市绿化委和巢湖市政府2013年5月共同制挂的,虽然大家都说这棵银杏有上千年历史,但我还是比较相信绿化办公室的专业素养。不过不管是一千年还是五百年,这棵树都足够久远的了,我们任何人在它面前,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站在古老的银杏树下,仰望着高大粗壮的树干及冠,充满着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无限敬畏与崇拜。
离开黄山书院,我们驱车前往三五公里外的司集方涂巷村和涂山水库。虽然都是东黄山,但各有各的山头,苏湾书院那边叫秃子山,司集方涂巷这边方圆五六公里范围的群山则叫涂山。涂山水库建在一个大山衖里,三面环山,一面空谷,大坝虽然是土石叠垒而成,但高大宏伟,泄洪道则是混凝土建造,宽阔气派。这里是涂水的发源地,也是滁河源头之一,站在坝顶上看下游,田畴阡陌,河道蜿蜒,树绿禾青,万物葱茏,顿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幻。出了山口,就是方涂巷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过去叫涂山堡,据说是中华涂姓起源和涂氏族人世居地,曾经有七十二井和七十二巷,可见规模之宏大。程仲平把我们带到村子深处的一个巷口,让我们看一口古井,说有千年历史,井中泉水经年不竭,开裂的井台和难认的铭文图案,也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百年孤独与千年沧桑。
方涂村里的墙壁上,残留着一幅标语,“热烈欢迎宁业高教授率团莅临涂山调研”。我上网查了一下,宁业高教授是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1966年参加工作。曾任高校党委常委兼团委书记,后任图书馆馆长20余年,现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教授。安徽省文博图系列高职评委,省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理事。1963年开始文学创作,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苏东坡演义》、《上官婉儿》、《大楚剑魂》、《中国历代农业诗歌选注》、《中国孝文化漫谈》等12种(14部),主创影视文学剧本《貂蝉》、《上官婉儿》、《大脚皇后》、《杜甫》、《红楼梦》等六部86集。另发表散文随笔、文学评论和文史研究作品100余篇,诗词歌曲200余首,创作与研究成果620万字。有作品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百种优秀图书”,有作品被列入博士生研究生课程必读书目。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关于夏禹娶偃攸所处之地的“涂山在巢湖”的研究。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关于巢湖涂山之说,但当代最直接最详尽的研究非宁教授莫属。他从2006年7月起,先后发表《寻找巢湖失落的历史档案》、《禹娶涂山女,涂山在何处》、《禹娶涂山在巢湖》等文章,系统论证了司集涂山就是夏禹妻子夏启母亲偃攸的出生生长地,也是禹娶偃攸之地,以及偃攸吟唱的四字歌“候人兮猗”,是我国现存文献中的第一首情歌,第一曲“南音”,是中国南音的发轫地,是巢湖民歌的主体产生地,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
巢湖各方当然积极响应,涂山文化研究一时鹊起,成为巢湖文化的显学。苏湾镇成立了“巢湖涂山文化研究中心”筹备机构,在本土企业家以及文化艺术爱好者程仲平、方彬、仰中霞、王文胜等人的热心努力下,出版了研究文集,进行了广泛宣传,取得了显著效果。以前没太在意合肥巢湖经济文化促进会里的企业家,这次苏湾行初步了解了一下程仲平的情况,觉得他很不简单。此公1967年生人,18年军旅经历,上海精微艺术馆、上海微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巢湖人家大酒店、巢湖市墨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家企业的掌门人,他不仅热心家乡的文化事业,创办了墨禾农民文化乐园,为苏湾全镇农民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和群艺展示场所,而且极具善心,体恤民众,乐于公益。我在他的微博中发现,2012年6月底,他将自己补发的3万元工资用于建造村里的公共厕所,以期改变农村的卫生习惯,其拳拳之心可见一斑。我们最后一站就是墨禾农民文化乐园。程仲平以及涂山文化研究中心筹委会主任仰中霞等详细介绍了涂山文化旅游景区的远景规划,参加活动的企业家、艺术家参观了司集民间书画交流展,并纷纷提笔上阵,题字作画,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中午是在墨禾大食堂吃的饭,所有的食材都是当地自产,绿色环保,美味可口。企业家陈元孝介绍并提供的银杏养生饮品,让我们在品尝养生美酒的同时,也领略了祖国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墨禾乐园院子正面是戏台,台前摆满了桌椅,饭后才是正式的活动仪式,汪传龙书记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词,程仲平再次宣传了涂山文化,原司集民歌协会会长方彬老先生介绍了司集民歌的历史与发展,司集早在1958年就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文化之乡、诗歌之乡的称号,去年合肥市又将司集民歌协会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嗣后,程传水以及巢湖市政协副主席程素萍先后发表讲话,深切表达了对苏湾镇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持与期望。最后,苏湾镇农民文化艺术团以及各村演出队竞相表演了民间歌舞,由于参演人数众多,上台次序要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以确保公平公正,可见司集民间文化的兴盛以及农民对民歌舞蹈的热爱。
主持仪式的是巢湖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苏长跃先生,老苏军人出身,上校军衔,曾任省人大副秘书长和接待处长,诙谐幽默,活泼好动,声音洪亮,长于沟通交际,把一台活动调节得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参加活动的各级老领导、企业家、艺术家纷纷表示,要为苏湾镇的经济文化发展与旅游开发事业献计献策,尽绵薄之力。
涂山之行。我也很有感触,耳边一直回荡着“你把花呢子戴过来/什么子花开面朝东呀/此花想想你来猜/什么子花儿开”的《姑嫂对花》民歌声,心想什么时候一定要把这首歌学会,唱给我那已经开始扎牙了的可爱的孙女听。(乙未年九月初九,2015年10月21日,于庐州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