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到北京慢慢看看(一)
作品名称:老凌游记 作者:天高云淡天 发布时间:2016-10-10 10:09:29 字数:13049
看看北京是老伴的一个愿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老伴出生在北京,随后随父母下放安徽,就一直没再回去过。虽然到北京看看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总是阴差阳错不能成行。这次活动也是筹划已久,期间几经变化,但最终成行,算是了了老伴一桩心事。
一、出行准备
去年十月我刚退下来的时候,正是北京最适宜旅游的季节。但老伴说儿媳怀孕关键时期不能离开,每天中午要给儿媳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补充营养。年初孙女出世,大家都跟着忙碌了几个月。现在亲家住在儿子家帮他们照看孩子,又请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小阿姨做家政,我们老俩口这才彻底解放出来,北京之行就正式提上议程。原本五一过后就走,又赶上老父亲牙痛,合肥巢湖往返折腾了好几回,终于安顿下来,就抓紧订票,怕再有什么事情一耽搁,北京之行就又可能要泡汤。虽说退下来了有的是时间,但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牵挂太多,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还是不太容易。
我们计划,要在北京穷游一番,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四处走走,慢慢看看,一直到想回家的时候为止。我们所想的穷游,就是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简单普通吃住行,能步行就不坐车,有公交就不乘地铁,有地铁就不打的,不见了好吃的就买,不在任何景点购物,能少花钱的就少花钱,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总之,就是要以最小的物质代价,实现最大的精神享受,快快乐乐地游览最多的风景名胜。
住宿是出行在外的大事,也是主要的开支项目,所以我们首先考虑借宿。北京亲戚朋友很多,我们以对他人影响最小为原则进行了筛选,最后决定住老伴姨侄家。姨侄是个北漂,一个人在东五环外奥林匹克花园附近租住一套小公寓,晚上十点以后才回来睡觉,早上五六点就出门赶上班,我们住那儿应该很自在。虽然离市中心比较远,但省却了住宿的大宗费用,还是非常理想的安排。同时,住处落实其实也等于解决了吃饭问题,姨侄那里什么都有,我们可以像在家过日子一样,自己采购,自己做饭,早上吃过早饭以后再出门,中午在外面对付一下,晚饭回来再吃。这样的话,开支比在家里也大不了多少。
出行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但仍然可以精打细算。去北京来回我们选择乘坐直达特快火车,朝发夕至或者夕发朝至,一觉睡醒就到站了,人不是太辛苦,价格却是飞机的五分之一动车的二分之一,是经济与便利的最佳结合。市内交通花费我们也有预案,事先了解到北京市内交通有一卡通,而且优惠幅度很大,就让姨侄给办了两张普通卡。这种卡不记名,一人一卡,可充值,可退还,办理非常方便。使用也非常方便,公交分段计费,五折优惠;地铁也是分段计费,但要消费到一定数额再享受优惠。北京公交地铁特别发达,地铁通往各个郊县,长城、十三陵都通公交,有了一卡通,基本上可以不用打的,完全满足在北京游玩的需要,交通费用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景点门票的费用是很贵的,去的地方越多,花费自然就越多。不过我们也有对策。经过再三比较,我们在网上办理了北京版的2015年全国旅游年票一卡通,明码标价100元一张,记名附照使用,包括全国19个省市区130个城市801家景点,其中630家景点全年免票不限次,35家免票1次,136家优惠,仅免票的价值就达3万多元。北京版的年卡中有北京景点108家,足够我们玩的了。当然,真正热门的景点,以及交通特别便利的地方,大都不在其中,或者只优惠不免票。不过,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纵使如此,全国旅游年卡的实惠,仍然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网购了年卡后,就让商家快递到姨侄的家里,我们一去就可以使用了。
五月三十日是老伴的生日,我在网上预定了二十九日晚上的车票。这样,第二天一早到北京,老伴就可以在她的出生地,度过她五十四周岁的生日了。
二、住宿波折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但儿子非要开车送我们到车站,送就送吧,让他尽尽孝心也好。自动取票机上取了票,很快就上车安顿好了。五月三十日早上六点多一点,我们乘坐的T64正点到。出北京站上619路公交,一个小时就到了姨侄的住处,在门口的纸盒里拿钥匙进门,就像进了自己的家一样。我们决定当天不出游,先熟悉熟悉周边环境,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为生火做饭做好准备。
不过刚才找钥匙的时候,是出了一点小意外的。姨侄本来要接我们,我们坚持没同意,因为确实没必要。姨侄住在602室,事先已经跟他说好了钥匙存放的位置。我们电梯上到五层的时候,进来一个大妈,手里拿着一摞纸盒子,一看就是拾荒的。到六楼后,电梯门外左侧就是开着的楼道防火门,可以看到里面宿舍门口摆放的纸盒子。我们迳直去到纸盒子跟前找钥匙时,发现只有一个大盒子,里面空空如也,既没有姨侄说的几个小盒子,更没有开门的钥匙。我第一反应就是追刚才那位拾荒的大妈,一定是她把小纸盒子都拿走了。追到楼下,追到小区外,都没有看到大妈的身影。返回楼道口,发现刚才大妈拿的纸盒子都堆在那里,赶紧挨个翻找,可翻找了几遍也不见钥匙踪影。从保安处打听到拾荒的大妈是五楼住户的保姆,立刻冲进电梯上五楼,正准备敲门,老伴来电话,说是我们弄错了,把604当成了602,现在钥匙找到了!真是瞎急一场,累得我满头大汗,满身灰尘,都是不细心惹得祸啊。当然这跟年龄有点关系,年轻的时候思维敏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现在年纪大反应迟钝,差错率自然就高了。
姨侄的房子很合住,厨房卫生间家具物件一应俱全。楼下就是小区的超市,里面还有菜市,生食熟食什么都有。不远处还有小农贸市场,东西多而且便宜。我采购了米面油盐水果蔬菜一大堆。老伴负责打扫卫生,我负责做饭,我们就像在合肥家中一样,吃了一顿简单却很温馨舒适的午餐。老伴洗碗的时候,我坐在床上上网,垂在床边的小腿突然一阵剧痛,原来是躲在床下的猫袭击了我。抬起腿一看,小腿肚上清晰地印上了猫爪的梅花形,五个出血点,正在往外渗血,老伴让我赶紧到卫生间用水冲洗,然后用酒精棉消毒。上午打扫卫生的时候,老伴的手也被猫挠了一下,但她没在意,现在出现这个状况,我们都觉得难以跟猫和平共处了。虽然很担心病毒感染,但考虑太不方便,还是心存侥幸没去打狂犬疫苗。
来前老伴跟姨侄联系的时候,姨侄非常欢迎我们住他那里,同时告诉我们有一只猫但很乖,稍为时间长一点就熟悉了。我们进屋后看到一只长毛大白猫,确实很乘,而且胆小,见到我们就躲到床下去了。这只猫每天都是独自在家,到处都留下它的足迹,还有它那长长的白毛,老伴打扫了半天也搞不干净。我对小动物不反感,但反感人跟小动物太亲近,所以是勉勉强强在这里住下的。现在这只猫对于我们的闯入更不习惯,而且屡屡攻击我们,这就比较严重了。我觉得这猫不仅影响了姨侄的生活环境卫生,同时整天被独自关在家里也不仁道,应该让它有个更好的去处。微信跟姨侄沟通了一下,他却表示既然养了就养到底吧,安慰我们再相处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我们觉得已经不可能再这样下去,提心吊胆和小心翼翼,不符合我们快乐旅游的原则和目的。既然姨侄不愿意解决猫的问题,那只有我们搬出去了。于是我们决定在附近另找住处,解决晚上睡觉问题。
附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于是我用手机上网搜索,居然找到一个带厨房的生活公寓,离这里四五站路,介绍里说得很好,我们决定去看看再说。傍晚时分我们赶到那个地方,果然离姨侄家不太远,不到十分钟车程。那里是一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将台路上,旅馆就在市场旁边,全称叫东昌利华生活公寓,三层楼建筑,很长,有一百多间房屋,大都是公司和长期租户,只有部分房间接待散客,而且只剩最后一个标准间了,房价每天100元。我们进去一看,房间很大,设施比较普通,但一应俱全,独立卫生间,二十四小时热水,还有一个开放式厨房,但除了电水壶没有任何炊具。没有网络,不提供卫生服务,是自助式公寓,有门禁系统,安全性不错。我们很满意,不仅价格低,而且无干扰,还可以自己做饭,自由随意,正合我意。唯一不足的是没有网络,但我可以用手机当路由器,每天用笔记本上一会网,来处理必要的事务。于是,当即办了入住手续。
老伴一个中学同学,网名叫十项全能,是北京某机构的官员,但长期在非洲工作,最近正巧在北京,而且几天后又要回非洲,今晚要在老北京食府招待几位合肥来的同学。他从微信上得知老伴的行踪,于是约了晚上一起吃饭,我们落实好住宿事宜就先赶去参加了聚会。几个合肥十八中的老同学相聚在北京,是巧合更是缘分,十项全能点了一桌子的老北京风味,烤鸭、爆肚、炒肝什么的,席间同学们还为老伴过了生日,她吃长寿面的照片被我晒到朋友圈里,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朋友圈里发老伴照片,收到了许多的祝福,老伴很开心,觉得这个生日简单却很有意义。晚宴结束后,我们赶回姨侄那里,姨侄家烧煤气,没有电磁炉,我们就把电饭锅砧板菜刀,还有米面油盐,以及上午买的菜蔬,一股脑儿搬到东昌利华,晚上看完电视,洗个热水澡,美美地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我到农贸市场又买了鸡蛋蔬菜水果等等,用电饭锅煮好饭,再把饭盛出来,然后用电饭锅炒好菜,老俩口在北京吃了一顿香艳无比的自助早餐,轻轻松松地出门玩去了。
三、前门虚惊
对于没有来过北京的人来说,天安门广场肯定是首先要去的地方。我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但老伴是,所以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地带。
东昌利华生活公寓所在地,是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东八间房村委会北石家坟村民小组,公交站点是北石家村,有十余路公交经停此站,五六站后有地铁站,交通十分便利,可选择余地很大。我们按照头天晚上搜索的线路,坐503公交到底,1.5元票价,下车在国贸地铁站转乘,到天安门东站出地面,票价3元。总共只花了9块钱,我们两人就从东五环外到了最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当然还可以更省一点,但我们的原则是交通高峰期尽量少换乘少步行,以时间换空间,不能一味为了省钱而让人太辛苦,那就得不偿失了。
从天安门东地铁站出来,走了几十米,又从地下通道进天安门广场。最大的感受有两点,一是人多,无论是什么地方,密集的人群如影随形;二是安检。上火车要安检,进地铁要安检,到天安门广场要安检,去几乎所有场馆都要安检,安检真是无处不在。老伴说她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平静,置身天安门广场,没有想像中的激动,而是非常平静。这其实也是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盲目崇拜一切,我们开始习惯于以一种平和理智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人、事、物和环境。我们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留影,围绕纪念碑纪念堂一路瞻仰。纪念堂是8到12点开放,我们因为长时间乘车和游览广场,现在已经11点多钟,就决定另选时间来进纪念堂。于是我们穿过正阳门,去往前门大街,准备吃点老北京口味的午餐,逛逛大栅栏,再进天安门周边的场馆游览。
前门大街以前叫正阳门大街,是北京著名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路,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全长1660米,宽20米。过去是皇帝出城赴天坛祭拜的御路,后来成为外城的主要南北街道,聚集了许多老字号商户。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这里进行了大改造,棚户摊贩都被清除,除了一路老式有轨电车外,其他交通工具一律不准进入,成了名符其实的步行街,宽阔的街道两旁全是北京著名的商号,外表古老,但消费高价。据说相当长时间北京人不习惯,现在虽然人气渐渐好些,但也全部是赚外地人的钱,居住在北京的人,没有谁会傻到去前门大街购物消费。其实在现代大物流的背景下,没有什么东西能受到地域的限制了,所以逛了几家店堂,我们便也没有了太多的兴趣,遂决定先吃饭。我以前来过几次北京,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集贸市场式的大栅栏(北京土话为“大十烂儿”)印象深刻,就要带老伴去那里找吃的。可老伴想吃烧麦,于是我们进了都一处。
都一处烧麦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是中国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相传乾隆十七年除夕夜,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回宫途经前门大街,腹中饥渴,此时所有商铺都已打烊,唯王记酒铺仍掌灯营业,乾隆便带随从进店用餐,当得知此店还没名号时,乾隆道:“这个时候京都只有你一家营业,就叫‘都一处’吧!”回宫后,乾隆御笔亲书“都一处”,并派人精制成头匾送到店里。天子临驾,又赐牌匾,都一处便名声大震,从此名人雅士、官府要员纷纷前来聚宴,生意日渐兴隆。在近三百年的经营中,“都一处烧麦”吸引着五洲四海的宾朋佳客,曾荣获商业部餐饮最高奖项“金鼎奖”,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我们要了一笼素烧麦,两碗荷香小米粥,找了个座位,等了半个小时,才品尝到烧麦的滋味。虽然味道不错,形制也好看,但结账时还是有点诧异,八个小烧麦二小盏稀饭,竟然要了上百块。
随后我们去逛大栅栏。前门大街是南北走向,大栅栏是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中段西侧,西至煤市街,全长275米。自永乐十八年(1420)明朝迁都北京以来,这里就修建廊房(临街营业的门店房),招商开市。嘉靖时期,这里已经发展成为繁华闹市。大栅栏原来叫廊房四条,从明弘治元年起到清乾隆年间,官府为治安考虑,在各胡同街巷安装栅栏,而廊房四条的栅栏由商户集资所建,质量好形状高大,故有大栅栏之称,以后并沿袭成为街名。1900年八国联军曾一把火将整条街付之一炬,后来又慢慢重建发展起来,最近一次的改造复原,是以民国初期的风貌为基础的。大栅栏过去名气很大,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老伴进了瑞蚨祥,我坐在马聚源鞋帽店门前的铜雕塑边,等着老伴。不知不觉间,我竟然靠在铜像上睡着了,直到老伴打来电话,才在睡梦中惊醒。然后我们沿着天安门广场四周漫步。进国家博物馆的时候,要用身份证领取参观券,我伸手去裤后的口袋掏证件,忽然发现口袋扣子大开,里面空无一物,立刻大惊失色!我从离开机关到基层工作起,就不再用钱包,也很少随身带现金,出远门时就将各种证件和银行卡用少量现金夹起来,放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我一直穿着警用长裤,口袋布结实,扣子是金属的,十分安全,从未丢失过东西。这次口袋里也只有几百块钱,但身份证、驾驶证和银行卡都在里面,肯定是我在大栅栏铜像那里迷瞪时,被小偷盯上了。
我急得一身冷汗,心想什么也玩不成了,赶紧先给银行挂失,再打道回府补办身份证吧。老伴提出先报警,我想也是,不管有用没用,还是先报警吧。拨了110,接警人员告诉我不要着急,马上会有大栅栏派出所警员跟我具体联系。报完警,我跟老伴说我们先回到现场找找,或许小偷拿了钱,把证件扔在附近也未可知。这时候,我已经冷静下来,边走边清理自己的各个口袋,突然在裤子右侧的口袋里,摸到了那一摞证件!掏出来一看,果然一样不少,正是那几样东西。我想起来,在都一处柜台买烧麦时,连同找的零钱随手放到右侧的裤子口袋,准备回到座位整理好后,再放回裤子后面的口袋,没成想却光顾着看店堂里的西洋景,把这茬事给忘了个一干二净。现在我如释重负,立刻给110打电话撤警,110说已经转给当地警方,你跟他们联系吧。这时有电话进来,是大栅栏派出所的,跟我核实具体情况,我告诉她东西找到了,请他们撤警,并表示感谢和道歉。这边刚挂了电话,那边分局电话又打了进来,询问派出所的人有没有跟我联系,我如是这般后,收了手机。一场虚惊就这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了。
随后,我们顺利地领到门票,经过戒备森严的关卡,进入了国家博物馆。这里的建筑高大恢宏,空间宽敞明亮,装饰金碧辉煌,风格气度非凡,令人震撼。里面正在进行各种展出,主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诸如解放北平、开国大典、鞠躬尽瘁等著名画作,都在展览之列。上上下下各个展厅浏览一遍后,乘坐地铁返回住地,结束了今天的游程。
四、长城皇陵
六一这一天,估计天安门一带人流很大,所以我们准备去远一点的地方。全国旅游年卡上,北京免费景点排在一二位的,是八达岭水关长城和十三陵昭陵,遂决定前往。
这两个景点都在北京郊县,虽然很远,但交通却方便。我们出门就有847路公交,终点站是三环与德胜门外大街交口的马甸桥,到马路对面上开往延庆县的快速公交919,前后全程70多公里,我们二三个小时就到了,一卡通只扣了几块钱,而且一路景色优美,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看长城的地方有好几个,比较著名的有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和水关长城。前两个地方我都去过,水关长城虽然听说但却一直没来,这次正好补补阙。对于老伴来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就行了,反正没来过,看哪都一样。同时我们的旅游年卡还没有使用过,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正好验证一下。
我们在水关长城站下车,到游客中心拿一些宣传资料,方便方便,给水壶加满开水,就去景区宣传栏看介绍。水关长城位于北京市西北40公里,属昌平区和延庆县的交界处。此段长城是八达岭长城东段,因修建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京张铁路而截断。水关长城东起“川字一号”,西至京张铁路,全长6.8公里,以奇、险、陡、坚著称。水关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此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此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水关长城地势险要,苍龙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穿行于悬崖峭壁之上,城堡相连,烽燧相望,双面箭垛,拒敌万千。水关长城于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刘德华MV《中国人》背景即为水关长城。
这里为什么叫水关长城呢?网络上搜索不到,看了上面的简介还是不甚了了。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资料,然后通俗地翻译一下。水关长城这个地方,是八达岭长城七个口子中的一个,原来叫石佛寺口子。其他口子都是陆路通道即城墙底下的道路,只有石佛寺口子既是道路又是水关。因为有一条溪流要从石佛寺口子流出去,所以这个关口箭楼就建成了水关兼路关,平时疏导溪流,战时以水驱敌。久而久之,石佛寺口子长城就被水关长城的名字所代替。
这个景区建设得很气派,广场很大,绿化很好,迎面的高架铁路前建成一个很有特色的景区大门,不注意看根本就发现不了铁路。过了铁路,就是水关箭楼前的戚继光雕塑广场,大型戚继光雕塑依山而建,气势豪迈。高大的箭楼巍然耸立,两边的城墙逶迤向上向前而去,两侧的山峰重峦叠嶂,青黛绿紫,长城像羊肠小道一样,沿着山脊蜿蜒攀援,层次分明,远近有秩,景色美极了,真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
我们在箭楼西侧的景区入口排队候检,检票员拿着我们的年卡,简单对照了一下人和照片,就让我们通过了。这说明年卡是完全靠谱的,我们不由得又增加了一份喜悦,然后高兴地拾级而上了。这里的长城非常陡峭,老伴爬了一会就不再向上,我们在箭楼两边一二千米的范围内,上上下下地玩了玩,看看远山近景,拍拍照片,就出去了。既没有西行三千看京张铁路,也没有东上山顶登川字一号垛楼,更没有游览周边七十二景。不过老伴很满足,她说长城都一样,到了就行啦!我们去十三陵吧。
十三陵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属昌平区燕山山麓天寿山。明朝迁都北京后,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起,依次有明成祖至明思宗十三个皇帝埋葬在这里,故称十三陵。十三陵总面积120多平方公里,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目前,整个陵区只开放了长陵、定陵、昭陵和总神道四个景点。
原本打算等公交去十三陵,但路口的保安建议我们拼车。这时,一个当地的中年人走过来,出价五十元送我们到十三陵景区。我们还是想等公交,倒也不是怕多花钱,而是担心被宰,人生地不熟的,被扔半道就麻烦大了。车主降价十元,保安也在一旁劝我们,说这些车主都是当地人,常年在这里经营,没有问题的,一人二十元很便宜了,等公交时间很长的。我们看看时间已经中午,还是抓紧时间赶到下一个景区吃饭吧,便上了车。车上还有一个小伙子,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攀谈中得知,司机是十三陵村人,守陵人的后代,家里以开农家乐为业,平时也顺带开车接送游客,赚点外快。说话之间,已经跑了三十五公里,司机在十三陵总神道南门售票处把我们放下,然后就一溜烟地跑远了。
总神道,原先是通往最早的皇陵长陵的道路,其他各个陵墓的通道,都是后来从这里分出去的,所以被称为总神道。记得以前来的时候,神道是不收费的,现在居然把这里也圈了起来,而且收35块钱一张门票,真是生财有道。当然,总神道也很有讲究,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象生、龙凤门等部分组成。石牌坊为汉白玉雕砌,是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过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条奔越腾挪的苍龙;西为虎山(俗称虎峪),状似一只伏地警觉的猛虎。中国古代道教有“左青龙、右白虎”为祥瑞之兆的传说,“龙”、“虎”分列左右,威严地守卫着十三陵的大门。
景点收费入口在大红门,我们在这里向南遥望了一下石牌坊和龙虎山,就没有再近前观看了。大红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大红门后的主陵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是明仁宗朱高炽所撰,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龙风门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
虽然到长陵前还很远,但总神道北门收费处就在神道博物馆旁边。总神道景点没有餐馆,我们只得在宽阔的神道上歇了歇,吃了些带来的干粮,就出了北收费出口,乘坐公交昌(平)67前往昭陵了。从图上看,总神道出口到昭陵不远,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但公交车开了二十几分钟,绕了个大圈子,才到了昭陵公交站。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像样的饭店,只好将就着找昭陵的大门。四周的房屋杂乱无章,环境乱七八糟,没有任何标识,看到一个破败不堪的财神庙,居然要收十元门票,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近在咫尺的景区大门。售票员把我们的年卡拿去登记,折腾半天才换成门票让我们过检,完全没有水关长城的大气和洒脱。好在检票员还算仁慈,老伴找她要开水的时候,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让老伴进去倒满了水。
不愧是皇家陵园,外面不咋样,里面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明昭陵(陕西有个唐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音后)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朱载垕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正月,29岁继位,35岁病故,葬于昭陵。昭陵占地约3.46万平方米,布局呈前方后圆之形,规制如泰、康诸陵,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完备的“哑巴院”制度。明朝从献陵到康陵的前后六陵,宝城内的封土都是从环形排水沟以内开始夯筑“宝山”(墓冢)的,其形状呈自然隆起之态。而昭陵宝城的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俗称为“哑巴院”,院外月牙形的墙体被称为“月牙城”。这种形制大幅度增高了冢前的拦土墙,可以在宝城内填满黄土,而且方城下的甬道,以及宝城内通向明楼的左右转向坡道,也可以继续使用,不致被封土掩埋。这种方式也为后来的庆、德二陵所沿用。
我们在昭陵徜徉了几个小时,并且特地在巨大的墓冢上绕行一周,仿佛穿越时空一样,与我们安徽老乡的帝王们,进行了一次隔空凝望。抚摸着古老的苍松翠柏,遥望着远处的山峦陵寝,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先人们的智慧与伟岸。想想很有意思,十三陵中开放的三陵,唯一被发掘过的定陵,虽然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玉器、金器等文物,但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许多丝织品变硬腐化,金丝楠木精制的巨大红漆棺椁以及万历帝后的尸骨,也在“文革”前后被红卫兵等遗弃及毁坏。最早最大的长陵,地面建筑保存最好,地下宫殿也因为定陵开发的不成功得以幸免于难; 而昭陵,是第一也是唯一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由于不大被人待见,因而氛围宁静,环境秀美,令人欣赏不已。昭陵里面还有一个明代清官展,资料非常丰富,我们也是看得非常尽兴,昭陵门外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了。
返回时也很方便,昌67底站是昌平地铁站,从那里进地铁,到钻出地面时,已经在离公寓不远的将台路口。我们坐在地铁站边一家新开的豪华餐饮店里,一碗牛肉面吃得满头大汗,然后心满意足地晃回了东昌利华。
五、紫禁之城
昨天在十三陵的时候,老伴就提出今天要进紫禁城,所以昨晚就商定了今天的行程安排:一早去护国寺吃老北京小吃,然后去故宫慢慢看看,下午也不再安排其他项目,早点回去休整休整。
本来想先去看升旗的,但升旗的时间不固定,随天气变化而变化,老伴觉得到了天安门、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也不一定就非要现场看升旗。想想也是,多少年前,我第一次起大早来看升旗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现在站在广场旗杆前,敬仰之情犹在,但内心是平静的。于是我们还是以护国寺为第一站,公交地铁的一番倒腾,早上很快就到了平安里路站,然后从新街口南大街入口进入护国寺街。护国寺小吃是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其品种丰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称。小吃品种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象鼻子糕、馓子麻花、麻团、焦圈、面茶、杂碎汤、豆汁等八十余种,聚集了京味小吃之精华,深受各地宾客的喜爱和赞誉。我们在护国寺小吃店一楼找了个座位,里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我排了十来分钟的队才轮到,却不知道买什么好,结果按照服务员的推荐,买了点心拼盘和豆汁,跟老伴面对面逐个品尝起来。其实也对,拼盘里老北京主要名早点几乎都有,豆汁也是原汁原味,要是自己选择还真不一定选成什么样子。
抹着嘴巴离开护国寺小吃店的时候,已经九点多钟。为了在故宫呆久点,我们在庆丰包子铺门前上了公交,谁知道这车在天安门前不停,一直开到了终点站前门大街!结果我们又从前门大街走到天安门前,穿过了整个天安门广场。得,反正老伴不打算进人民大会堂了,就从外面多看她一眼吧。从天安门城楼正门进入,就来到了紫禁城门前。一看上天安门城楼的售票处排起了长龙,我们就放弃了凑热闹的想法,专心去故宫吧。故宫售票处队伍更长,幸亏昨天晚上在网上预订了门票,所以凭身份证就直接过了检票口,从南午门进入紫禁城内,来到金銮殿前的大广场上。
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同时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有“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称。
故宫始建于1406年,至1420年落成,宫殿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0多万平方米,周围环以12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为参观入口,神武门为参观出口。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整座宫殿建筑的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殿和武英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紫禁城后半部统称“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即"后三宫",左、右为东、西六宫,后为御花园,这些是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习称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西有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习称外西路,专供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太嫔等起居之用。皇子们的居所原在东、西六宫之后,称东、西五所,后迁至宁寿宫之南,称南三所。乾清门外东有九卿值房,为九卿值班处;西有军机处,为军机大臣值班所。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为雍正以后清朝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同时用于召见臣僚。与之相对称的地方为奉先殿,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
我分析了一下故宫名称的由来。本来老百姓是把北京故宫叫做紫禁城的,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而且皇宫的戒备森严,如同禁地,老百姓是根本无法接近皇宫的,因此北京故宫以前被民间称为紫禁城。至于当朝官方称呼,则不得而知了。1911年清朝灭亡后,紫禁城前半部分成为文物所,后半部分允许溥仪继续居住。1924年,巢湖老乡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接管了故宫,同时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理清皇室公、私财产及处理一切善后事宜。1925年9月29日,“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制订并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设临时董事会“协议全院重要事物”,又设临时理事会“执行全院事物”,李煜瀛为临时董事兼理事长,据说故宫博物院的名字就是李煜瀛起的,自此紫禁城就被官方称之为故宫了。其实故宫就是过去的皇宫的意思,倒也简捷明了,很自然就成了人们的习惯称呼。
我们没请导游,我给老伴租了个电子讲解器,老伴按照讲解器的讲解游览,我跟着老伴不离其左右。以前我来过几次,都是接待单位安排导游讲解,其实也是左耳听右耳出,记不得一个大概。老伴第一次来,很新鲜,带着我从中路自南至北走到头,然后又左拐从西路自北向南,再绕到东路自南至北,把故宫能看到的地方几乎看了个遍。一路拍照自然也是不会少的。但老伴对故宫的服务并不满意,因为偌大的故宫竟然讨不到一口开水喝,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一个腔调:没有!少有的咖啡店里,一杯热饮最便宜的也要25元,我们只好将随身带的热水省喝俭用。最后在神武门东内侧,那一排围挡古树的栏杆式的长凳上,我们把水和干粮一扫而光,然后在树荫下美美地睡了一大会儿,直到肚子又咕咕地叫起来,才恋恋不舍地出了神武门,告别了著名的故宫。
出了故宫本想去景山公园,可我们都饿了。于是我们沿着故宫护城河向东走,去找饭店。刚过了护城河,在景山前街、北池子大街和五四大街三叉路口,老北京炸酱面老店豁然出现在面前。我们喜出望外,赶紧冲进去,找了个位子坐下,服务员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汤,我们正老半天没喝上热水,这面汤喝得那叫一个真舒服!不大功夫,炸酱面也端了上来,我们狼吞虎咽,吃了个不亦乐乎。也许是饿了,也许是真的好吃,反正我们觉得这是来北京后,吃的最正宗最够味的炸酱面。我先吃完,出了店门四处看看,竟然发现这里并排有好几家店面,都挂着老北京炸酱面老店的牌子,都声称自己最正宗,服务员在门口弯腰鞠躬地邀请客人进店,这个竞争的架势还真是白热化。
因为吃的饱,我们决定沿街溜溜,走累了再坐车。路边有许多小胡同,有些还很有些名气,我们串了几个胡同,体验了一下老北京胡同的风味。银闸胡同里的四合院子独栋楼,七拐八弯的小巷道,我们都进去转了转。又过了一个街口,发现了中国美术馆,我们用身份证领了票,进去参观。这里正在展出“生活状态--全球环境中的波兰当代艺术”,这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之一,展示了当代背景下波兰当代艺术的形态与特点,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感悟了波兰社会的当代文化、人民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也算是小开了一下眼界。
从美术馆出来,我们有些疲惫,于是坐车回去休息。(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