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游戏竞技2
作品名称:古道遗风 作者:湖北武戈 发布时间:2016-10-05 12:11:15 字数:13888
绕口令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景阳人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
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绕口令是民间语言游戏,将声母、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覆、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例如:“一瓢瓢儿半面包一瓢瓢儿半扁食。”你念着试一试?
一、绕口令的起源
关于绕口令的产生,可以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古籍中侥幸保存下来的《弹歌》“晰竹,续竹,飞土”,相传为黄帝时所作。据考证,这是比较接近于原始形态的绕口令,其中,已经有了绕口令的基本成分——双声叠韵词。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现以前,绕口令就已经萌动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之中了。
随着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祖先越来越注意汉字字音前后各部分的异同现象,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声叠韵词。这些双声叠韵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缠绕混淆;处理好了,又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音韵美。这使得一些人想到寻找规律,练习发音,训练口头表达。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一些声韵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故意兜圈子,绕弯子,连续成句子,教儿童念、诵。其中一些音韵响亮而又拗口、诙谐风趣的句子,不仅儿童喜欢,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欢。这样,一个人唱出或几个人唱和,就在人民群众中耳口相传,流传开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又不断修改、加工、充实、完善,使它更近似于一首首幽默诙谐的歌谣,更加妙趣横生。至于谁是绕口令的具体作者和修改者,人们根本没有留意。因此,也就无所谓哪首绕口令是哪个人的作品了。
由于绕口令的逐步完善,在人民群众中日渐流传,一些接近下层人民的文人也开始注意这一通俗的文艺形式。稍后于屈原的楚国作家宋玉,就曾经把双声叠韵的词汇引进了诗歌创作的殿堂。长篇政治抒情诗《九辩》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大量采用了声韵相通的词,使得语句音节错综变化,读来音韵谐美,情味悠长。这无疑大大扩展了它的地位和影响。不少文人还在喝茶饮酒的时候,即兴编上几句,当作酒令,或者教给儿童念诵。保留至今的古代绕口令,差不多都是文人模拟民间绕口令作的。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诗人温庭筠在1000多年前的《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作双声诗》:“牺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帘栊兰露落,邻里柳林凉,高阁过空谷,孤竿隔古岗,潭庭月淡荡,仿佛复芬芳。”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作过《吃语诗》(“散居剑阁隔锦官”),明代文学家高启作过《吴宫词》(“筵前怜婵娟”)。从内容上看,这些绕口令大都是酒足饭饱之余的乘兴消遣之作,没有多少价值,从形式上看,几乎都是咬文嚼字的文字游戏,书卷气浓重,晦涩难懂,最广大的下层民众和少年儿童只有敬而远之。这大大影响了绕口令的语言价值和文学价值,影响了绕口令的普及和提高。关于古代的绕口令,明代文学家谢肇涮所撰的《文海披沙》卷五,曾作过一些记载。
另一方面,民间流传的绕口令保持和发扬了它的通俗浅显的特点,越来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来。清朝末年,意大利驻中国的官员韦大利搜集的《北京儿歌》(1896年出版,英汉对照本)中,就有绕口令《玲珑塔》。何德兰搜集的《孺子歌图》中,也有绕口《秃丫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现代文学越来越接近下层人民,随之而起的儿童文学也逐渐成为文艺大军的一个支队,这为绕口令的发展又开辟了一条道路。但是;由于社会意识和创作者思想的局限,不少绕口令的基调还是很低的。例如《螺蛳和骡子》:“胡子担了一担螺蛳,驼子骑了一匹骡子。胡子的螺蛳撞了驼子的骡子,驼子的骡子踩了胡子的骡蛳。胡子要驼子赔胡子的螺蛳,驼子要胡子赔驼子的骡子。胡子骂驼子,驼子打胡子,螺蛳也爬到骡子头上去啃鼻子。”这反映了旧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新中国建立后,绕口令的思想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流传的绕口令《赔钵钵》:“你婆婆借给我婆婆一个钵钵,我婆婆打烂了你婆婆的钵钵。我婆婆买来一个钵钵,还给你婆婆。你婆婆说什么也不要我婆婆赔钵钵,我婆婆硬要把买来的钵钵还给你婆婆。”这就反映了60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新的时代气息。
二、绕口令的特点
绕口令的特点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和容易混淆的字有意集中在一起,组合成简单、有趣的韵语,形成一种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艺术。值得一提的是,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练习绕口令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可以避免口吃,更可作为休闲逗趣的语言游戏。如:“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杨眼圆,二人山前山后来比眼;不知严圆眼比杨眼圆的眼圆,还是杨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有一首《算卦的和挂蒜的》,听起来也很有韵味:“街上有个算卦的,还有一个挂蒜的。算卦的算卦,挂蒜的卖蒜。算卦的叫挂蒜的算卦,挂蒜的叫算卦的买蒜。算卦的不买挂蒜的蒜,挂蒜的也不算算卦的卦。”听罢这两段绕口令,定然会使人感到妙趣横生。‘
三、绕口令的结构方式
绕口令的结构方式有对偶式和一贯式两种。对偶式两句对偶,平行递进,如《四和十》:“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对偶式的绕口令最有名的是民间流传的绕口联,如:“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这副绕口联同音异义,颇为绕口,实属巧对妙联。“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上联下联各列出四个“自在”和“如来”,而四次出现的含义各不相同,耐人寻味。
一贯式的绕口令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句句深入,如:“远望一堆灰,灰上蹲个龟,龟上蹲个鬼。鬼儿无事挑担水,湿了龟的尾,龟要鬼赔龟的尾,鬼要龟赔鬼的水。”“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灰化肥发黑挥发会发灰。”“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墙上一根钉,钉上挂条绳,滑落绳下瓶,打碎瓶下灯,砸破灯下盆。瓶打灯,灯打盆,盆骂灯,灯骂瓶,瓶骂绳,绳骂钉,钉怪绳,绳怪瓶,瓶怪灯,灯怪盆。叮叮当当当当叮,乒乒乓乓乓乓乒!”
可以看出,绕口令多是诙谐而活泼,节奏感较强,富有音乐效果。有的用方言朗读更具有浓郁乡土特色,毛泽东同志生前也喜欢绕口令。有一次,他跟中南海文工团一个姓余的四川籍女兵学起了川语绕口令:“一出南门走六步,碰到六舅和六叔。好六叔,好六舅,借我六升六斗好绿豆。过了秋,再还六叔六舅六升六斗好绿豆。”川语的“六”和“绿”与“陆”音近似。毛泽东越念越感兴趣,并把“过了秋”念为“收了秋”,经此无意中一字妙改,把谷豆收获的景象体现了出来。
传统的绕口令,多只注重字句的谐音,而忽视它的思想内容。如今,民间文艺工作者在创作绕口令时,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有的具有益智助思的作用,如《数狮子》:“公园有四排石狮子,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脚边是四只小石狮子,史老师领四十四个学生去数石狮子,你说共数出多少只大石狮子和多少只小石狮子?”
念起一段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发人深省的绕口令:“一些事没有人做,一些人没有事做,一些没有事做的议论做事的做的事;议论做事的总是没事,一些做事的总有做不完的事,一些没有事做的不做事不碍事,一些有事做的做了事却有麻烦事;一些不做事的挖空心思惹事,让做事的做不成事,大家都不做事是不想做事的做事;做事的做不成事伤心,不做事的不做事开心。”此类的绕口令散发出一股浓烈的辛辣味,起到了鞭挞假、丑、恶,歌颂真、善、美的作用,赋予绕口令崭新的内容和艺术“笑果”。
猜谜语
一、简介
猜谜语,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益智、休闲、娱乐活动。不仅在书面上广为传播,在口语中的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甚至几十个谜语。
二、分类
通常所说的谜语包括“灯谜”和“语谜”两类。前者是书面的,后者是“口头”的,很多谜语是两者都可以的。谜语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构成,前者是题,后者是答案。一般人都以为猜谜难,其实出题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才智。许多较好的谜是经过不断优化的结果。
三、猜谜方法
谜语的猜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属于会意体的有会意法、反射法、借扣法、侧扣法、分扣法、溯源法;属于增损体的有加法、减法、加减法;属于离合体的有离底法、离面法;属于象形体的有象形法、象画法;属于谐音体的有直谐法、间谐法;属于综合体的有比较法、拟人法、拟物法、问答法、运典法。
会意法
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例如: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象)
反射法
即反其谜面意思而猜之。例如:莫用小人(打一中草药:使君子)
借扣法
不用谜面原意或多意、反意,借用谜面别解成新意,用来扣合谜底。例如:开明(打一唐代文学家:元结)“开明”别解为“明朝的开始”,即元朝的结束,因此谜底为“元结”。
侧扣法
不正面理解谜面原意,借用多义从侧面烘托扣合谜底。例如:江枫渔火(打一《儒林外史》人物:双红)这里“双红”是从“枫”、“火”得名,“枫”和“火”都是红的,因此“双红”扣合谜面。
分扣法
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溯源法
“溯源”及追溯谜面的来源以及与其原出处的上下关联,然后再扣合谜底,也有叫它承上启下法的。例如:桃花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无与伦比)这则谜以“桃花谭水深千尺”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扣合谜底。
加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予以增加或将某些字相加,来扣合谜底。例如:好山好水(打二字:崔,淮)这里“好”扣“佳”,“好山”及“佳山”,自身相加得“崔”;“好水”及“佳水”,自身相加成“淮”。
减法
将谜面提示的部分字的笔划减少,或用某些字相减来扣合谜底。例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也)将“池”的三点水去掉的“也”,将“地”的土字旁去掉也得“也”。
加减法
按谜面的提示,有的字增加笔划,有的字减少笔划,既有加有减,最后扣合谜地。例如:上头去下头,下头去上头,两头去中间,中间去两头.本谜“去”为谜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可组合成谜底。答案是:至。因:“至”的上头是“去”的下头,“至”的下头是“去”的上头。“至”的中间是“去”的两头,“至”的两头是“去”的中间。所以是“至”!
离底法
此谜,谜面反映的是谜底的拆离。猜时,将谜面合成,然后再扣合谜底。例如:七人(打一县名:开化)
离面法
将谜面某些字拆离,去扣合谜底。例如:诧(打一成语:一家之言)
象形法
根据事物的特征,汉字的结构(相形),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联想,增加趣味。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水泵)
象画法
此谜是根据谜面整体具有图画意味去合谜底。例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
直谐法
制作谜底时,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应该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开,达到隐藏谜底的目的。例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天津)“增加十两”及“添斤”,与“天津”谐音。
间谐法
先将谜中的某些字拆变,再谐音扣合谜底。例如:二者规格不同(打一字:鞋)。猜时,先将“鞋”拆为“圭”、“革”两部分,“圭”与“规”谐音,“革”与“格”谐音,切合谜底。
比较法
是将形状、字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扣合谜底。例如: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打一字:夕)
拟人法
将谜面的字词人格化,扣合谜底。例如: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你若欺负她,她就戳一枪.(打一动物:蜜蜂)
拟物法
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问答法
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一成语:首当其冲)
运典法
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排除法
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例如:说不叫说,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四、猜谜技巧
猜谜的技巧就是应用联想,即根据汉字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等特点,进行联想。例如“白先生”,猜教育名词。可以这样进行联想:白——1、表示语言的有:说、讲、语、话、道、陈、叙、表、云、曰、言、告诉。2、表示颜色:素。3、表示没有:空、无。4、表示清楚:明白。先生——师、医生、先出世。根据谜目要求可以组合成“讲师”扣合谜面。联想主要有同义词联想和替代联想两大类。
弹棋
弹棋,是西汉末年始流行的一种古代棋戏,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弹棋源于何时,尚无一致结论,但大都认为是在汉代。弹棋初创时,仅流行于宫中,社会上还鲜有所见。王莽新政末年,南方大饥,绿林发难于南,赤眉造反于东,农民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尔后,刘秀乘机而起,杀赤眉军,建立起东汉政权。
在此大乱之年,弹棋由宫廷自然流入民间。直至东汉章帝时,弹棋方在宫禁中复盛。自此,喜好弹棋的人士越来越多,且以诗赋咏弹棋,或撰文论述之,为弹棋的推广普及作出了贡献。
打尜
打尜是一种北方流行的民间游戏,用长约10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的木棍,将两头削尖。就做好了一个尜,在地下画一个方框,将尜放进框里,再用一根木棍(或刀型木板)去敲击尜的头。使尜弹起,然后迅速将尜打向远处。另一个人去捡这个尜向框里扔。以此循环。还有团体玩法。
打尜的玩法和现在的垒球差不多,攻、守方是由各方派出的代表击尜的远近来确定。只是没有垒球中投球手的角色,而是守方击尜手(轮流击尜)用木刀将尜剁起再用木刀迅速将尜击向远方。如果尜被对方接住这场比赛就输掉了。
打尜也叫打尔,打尔——景阳乡村的儿童最爱玩打“尔”的游戏,打“尔”的小朋友分成两班,用丁“尔”的方法决定谁先打。“尔”放在“城”里,用“尔”棍一砸“尔”的尖头,“尔”便飞起来,然后用“尔”棍拦腰一甩,“尔”便呼啸着飞出很远。另一班小朋友跟着去捡“尔”,然后使劲往“城”里扔。扔得进“城”,打“尔”的权力便转交给这一班小朋友;如扔不进“城”,便仍由原班小朋友打。打“尔”的规则有单打、连打、练狗蛋、跨下打等多种,其中练狗蛋可以连续多次击打“尔”,有的甚至一气打出一里多地,拾“尔”的小朋友最恼这种打法,因他无法一次或最多两次把“尔”扔进“城”里。不能把“尔”扔进“城”里,手再痒,也没打“尔”的福份。
跳房
原本为景阳民间游戏,也是景阳川各地较流行的游戏。多为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一般是两人对跳,先在地上划2尺见方的若干个方框(数目不等,玩者议定),作为“房”。
玩法多样。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馍馍头”内,玩者单脚跳入,并将“瓦儿”踢入下一格,依次转下一圈即可将“瓦儿”掷于第二格内,如此类推,跳完一圈便可“占房”一间。跳至自己的房内可双脚落地,别人则须跨过该“房”。玩时,不能另一脚落地、不能“压杠”(“瓦儿”压在划线上)、也不能“踩杠”(脚踩在划线上),否则都算犯规,犯规者出局等待下一轮。最后,谁占的“房”多谁为胜者。
跳法是按方框顺序,先把瓦片丢在第一方框内,单脚跳着踢出方框外,再跳第二方框、第三方框……除第一方框外,跳其他方框时,瓦片必须依次经过跳过的各方框,如果用力不足或过猛,把瓦片踢出框外或越框,均为失败。谁把所有方框跳完了,就可以背身向方框甩瓦片,瓦片落到哪个方框内,哪个方框的三分之二就被占了“房”,余三分之一留“路”。接着又从头跳,跳完了再占“房”。再跳时,自己可以在所占的“房”内休息。别人只能跳着在留的“路”上经过。这样二人谁最后占的“房”多,谁就赢了。
摔泥碗
摔泥碗流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般是在雨后儿童常玩的游戏。
玩时,人数多少无限制,各自备泥一团,并用泥团捏成各式各样的“泥碗儿”。捏好后,高唱“东乡的、西乡的,都来听俺放枪的”,也有高唱“东北风、西北风,摔个响儿给你听”,然后用力将泥碗口朝下摔在地上。“碗”内空气冲破“碗”底成一窟窿,摔者和其他参赛者各喊“吃蛋儿”或“吃片儿”。谁喊出早就按谁说的算。然后,其他参赛者拿出备用泥团捏成片或蛋堵于泥洞上面。最后以各自的泥团多少决定胜负(多者胜于少者)。
抵杠
抵杠又叫做抵杠子,也有叫撬杠子的。它是男子两人面对面对抗的民间体育活动。
抵杠设备简单,容易开展和普及,并饶有趣味。杠子是一根长一米八左右、直径约五至八厘米的圆木。在晒谷场上就可以进行比赛。比赛不分体重级别,也不需要计时,事先不必报名,也不要编排比赛秩序,欲试者,随时都可以登场较量。
“抵杠”比赛开始前,参赛者由裁判员(一人或二人)带领入场,双方各自解下自己的头巾作腰带。然后各持圆木杠子的一端,在胸前抬至肩的高度,表示“请”。接着,各自将杠子的一端抵在自己腰胯一侧。一手扶住杠子,使之不从腰胯滑掉,另一手向前握杠,握法、握距不拘。抵扛对下肢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取任何姿势站好。裁判员视双方都准备好便发令开始比赛。如果没有裁判员,就由双方齐呼:“拉、控、梭”,比赛就开始了。此时抵杠者就用自己的脚、腿、腰和手臂的力量向前推杠,下肢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动,可以使用任何步法。凡是使对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自己就是胜利者。
1、对方被抵翻或抵倒在地;
2、对方的杠子从腰胯滑掉或双手脱杠;
3、对方失去抗衡力量并表示认输。
抵杠比赛一般采用三战二胜制,失败者自动离场,获胜者留在场上与新上场的人继续比赛,中间不休息。抵杠光有力量不够,还要有高超的技巧,要能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选好突破口,不失时机地进攻而取胜。抵杠的佼佼者必定是智勇双全的大力士。这是一项斗力、斗智、斗巧的饶有兴味的民间体育活动。
扳手腕
参赛选手必须使用右手进行比赛。比赛时,两位选手分别坐在桌子两侧,双方必须同时将右手放到比赛指定位置,左手握拳置于背后,其余部位不得与台面接触,不得借助外力。双方选手两个大拇指紧紧相扣,在裁判发令后,谁先把对方的手掰倒,手背必须碰到桌面即为获胜。在比赛过程中,双方选手双脚不能移动,每个人的肘部不能脱离桌面,身体不能来回剧烈晃动五局三胜。成绩相同的选手加赛一场,比赛采用淘汰制。
常见的赛法为:两人隔桌相对而坐,伸出右手,肘置桌面,两手掌相对成反握式,各紧握对方大拇指根部,两臂成垂直交叉。裁判下令后再发力。每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世界锦标赛。参加者根据体重分级站立进行比赛,可用左手托右下肘。
踢毽子
踢毽子,又叫“打鸡”。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也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毽子制作简便。只需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鸡毛最好是雄鸡的,又长又好看,也好踢些。现在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差。
中毽由底座(由毛筒和毽底构成)加4支鹅毛再加活动垫片构成。为了使羽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底座上,可以在羽毛的根部加上粘接剂。为了进一步增加羽毛固定的牢固度,还可以使用不同质地的线材或橡皮筋将毛筒的上部扎紧。
中毽的底座由软塑料或橡胶制成,其形状是由空心圆柱型的上部和圆台型的底部构成。底座上部的空心圆柱型部分称为“毛筒”,底座的底部称为“毽底”。毛筒和毽底是融为一体、一次成型的,应尽可能结实耐用。
中毽的4支鹅毛的根部插于毛筒中,鹅毛尖端向外,并由胶水或其他粘接剂固定在毛筒中。对立的两支鹅毛的角度成180度,即置于一条直线上;相邻两支鹅毛的角度各为90度。4支鹅毛均为白色。
中毽的垫片在中毽底座的毛筒外侧套有12片圆形中间带孔的垫片,其中9片为直径比毽底直径稍大的金属垫片,2片为直径比毽底直径稍大的很薄的塑料垫片,最上面一片是橡胶、塑料或硬纸板做的垫片,并可印有或贴有生产商或销售商的简单广告。垫片自下而上的排列顺序是:塑料薄片、5片金属垫片、塑料薄片、4片金属垫片、橡胶垫片。垫片的内孔比毛筒的外直径稍大,使垫片可以套在毛筒外面之后自由地上下运动。出于环保目的,金属垫片可以由废旧金属罐头盒的空壳剪制而成。
中毽的尺寸和重量:中毽的高度为14-15厘米,其对立两支鹅毛羽尖外缘的标准宽度为14-15厘米。中毽底座的高度包括毽底底面的凸起在内为2.6厘米。毽底的凸起的直径和高度各为0.1厘米。毽底的厚度为0.3厘米,直径为3.50厘米。毛筒的外径为1.1厘米,内径为1厘米,高度为2.2厘米(不包括毽底的厚度在内)。金属垫片的外沿直径为3.80厘米,中心孔的直径为1.80厘米,金属垫片的厚度为0.02厘米。塑料垫片的外沿直径为4.80厘米,中心孔的直径为1.80厘米,塑料垫片的厚度为0.01厘米。
中毽的标准重量为24-25克,不得少于或多于此重量范围。
跳绳
跳绳是一项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全身性有氧健身运动。它除了拥有运动的一般益处外,更有很多独特的优点。跳绳每半小时消耗热量四百卡。是一项健美运动,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跳绳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保持个人体态健美和协调性,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跳绳运动的配备十分简单,只需一条绳、轻便衣服及一对适当的运动鞋便可;此外,跳绳所需的地方也不大,无需租借特别场地,而且参与人数不限,可单独一人或多人进行。除花样跳绳外,也可按一定距离,边摇绳边跑向终点,比赛速度。跳绳每小时消耗体内热量约1000卡路里,并且使人心律维持在与慢跑大致相同的水平,不过它却可以避免因跑步而产生的膝、踝关节疼痛的困扰。由此可见,跳绳是一项简单方便,容易参与的运动。
跳绳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南宋以来,每逢佳节都跳绳,称为“跳白索”,原属于庭院游戏类,后发展成民间竞技运动。跳绳是一种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游戏。清人潘荣陆《帝京岁时纪胜》记录清代北京元宵节民间娱乐活动时,称跳绳为“跳白索”。《松风阁诗抄》有诗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这种加伴唱的跳绳游戏,娱乐性很强。跳绳有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与左右分跳等多种方法。跳时,摆绳与踏跃动作要合拍,可一摇一跳,也可一摇两跳乃至一摇三跳。摇绳的方向可前可后。用长绳可两人同时摇动、集体轮流跳或同时跳。跳跃时还可按不同情况编排各种动作花样,也可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除花样跳绳外,也可按一定距离,边摇绳边跑向终点,比赛速度。
跳绳时宜前脚掌着地,不要穿皮鞋及硬底鞋,绳的长短粗细也要合适。跳绳不仅可以促进少年儿童身体正常发展,而且对发展其灵敏、速度、弹跳及耐力等身体素质也有良好作用,所以除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外,还常用作各专项运动训练的辅助练习。
相当多的女性都很关注跳绳能不能减肥这个问题,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减肥就是减脂,运动减肥见效不快,但非常科学,会燃烧大量脂肪,而且不会反弹。节食和药物减肥见效快,但却是以健康为代价,而且容易反弹,反弹后患心脏疾病的几率大幅度提高。但每次只运动十五分钟,则烧掉的是糖类,烧不掉脂肪,运动减肥半小时后,才会开始燃烧较多的脂肪,每次运动的时间越久,烧掉的脂肪越多,这是因为连续性运动的主要能源是脂肪而不是糖类。相反的,瞬时爆发性运动的能源是糖类而不是脂肪,故这类运动对减肥无益。
舞狮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舞狮历史久远,《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隆重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狮子舞在旧时称"太平乐";在豫北当地人俗语称:“玩狮”,至今在新乡、焦作、安阳等地一直流传。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
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舞狮还代表欢乐,代表幸福,代表人们心中的祝福,是生活美好的象征!舞狮分为两类:文狮、武狮。文狮子一般是戏耍性的。擅长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比如: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滚、跳跃、戏球等等。武狮子则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采青、过跷跷板,难的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桩这样的高难动作。
其实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传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
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舞狮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舞狮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
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风靡流行。
舞龙
舞龙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舞龙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引领,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舞龙是个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明年再用。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相信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的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按这意义敷衍,龙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
传说一
传说,景阳川在很早以前没有舞龙习惯。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断流,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景阳人说:“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城内下三分,城外下七分”。
他这话,被治水的金勾老龙听到后心想,凡间有如此能人还要我管什么水?!顿生嫉妒,便赌气将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内城外的下雨量倒改过来分。结果,倾盆大雨,水淹城内,房屋倒塌,淹死了许多人。
这事被当坊土地向玉皇大帝启奏后,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龙打入铁牢,七天后斩首示众。观音菩萨知道此事向玉皇大帝求情保救老龙。没待观音开口,玉皇大帝就放阴剑把金勾老龙斩成九节。
此后,鬼谷先生又来对景阳人说:“老龙被斩,是和我赌气而丧命,但他对民间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们要为他烧点香纸。”于是,景阳人就制作九节金龙,到各村寨起舞,叫人们敬奉,求老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之,舞龙亦成为景阳川的传统习俗。但是,景阳舞龙与各地有别,其自成特色。
传说二
相传很久以前,汉江北岸有个鱼池村,村前有一个荷花池,池塘里长满了荷花。每到夏季,碧绿的荷叶铺满水面,无数朵出水荷花,袅袅婷婷,鲜艳无比。
荷花池边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夫妇,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夫妻俩男耕女织,相敬相爱。这一年,荷花怀了孕,过了十个月,孩子却没有生下来。又过了一年,还是没有生下来,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下了一个男孩。百叶见孩子生得端正健壮,心里好生喜欢。再仔细一瞧,倒是错愕不已:这孩子的胸口脊背上长着细细的龙鳞,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数一数,有九百九十九片。旁边的接生婆一见,大吃一惊,嚷道:“哎呀,了不得,你们家里生了个龙神!”
消息传遍村子,人人都来道贺。消息惊动了村里的老族长,他儿子在朝廷做官,他的身边留着个横行霸道的丑孙子。这祖孙俩一听到百叶家里生下龙种,立刻手持钢刀要来砍杀。乡亲得到消息,马上给百叶报讯,大家细细商量,想出了个办法:将孩子放在脚盆里,悄悄把他藏到门前的荷花池中。
老族长和他的孙子带人冲进门来,孩子已经不见。族长老头儿见找不到龙种,抓住百叶逼他交出来。孙子见荷花长得美丽,心生一计,举起钢刀杀死了百叶,把荷花抢到家里。老族长心想:龙种没有了爹娘,即使活着,也必定饿死。再说荷花会生龙种,将来龙种会生在自己家里,这天下就是我家的了。
荷花被抢到老族长家里,想念丈夫和孩子,十分悲痛。族长老头儿逼着她去淘米,荷花拖着淘箩走到池边,轻轻漾动池水,忽然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花叶纷纷倒向两边,让出一条水路来,只见自己的儿子就坐在脚盆里,向她漂来。荷花又惊又喜,连忙将儿子抱到怀里,喂饱了奶水,仍然放回脚盆里。一阵凉风,脚盆又漂回到荷花丛中去。荷花晓得儿子没有饿死,心里十分高兴。
自此,她一日三次到池中淘米,就给儿子喂上三次奶水。这样喂了九百九十九天,儿子渐渐长大,满身龙鳞闪亮金光。到了夜里,荷花池中光芒四射。村子里的老百姓知道龙种没有灭掉,暗暗高兴。老族长得知龙种竟在荷花池中,又生毒计。
一天傍晚,荷花到池边淘米,祖孙两个躲在杨树丛里察看动静,只见碧波荡漾,花叶浮动,一阵凉风吹来,荷塘深处徐徐漂来一只脚盆,盆中坐着个满身金色的孩子,欢乐地举着双手向淘米的荷花扑过去。荷花满心欢喜,正要伸手去抱,杨树丛中闪出个人,举起明晃晃的钢刀直向孩子砍去。刹那间,只见孩子从脚盆里倏地跳起来,化成一条金色小龙,向池中跃去。可是迟了,那一刀砍着了小龙的尾巴。荷花丛中停着的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忽然飞过去,用身子衔接在小龙的尾部上,用一对美丽的翅膀变成了小龙的尾巴。
小龙长吟一声,霎时间,狂风大作,乌云翻滚,满池荷花的花瓣也纷纷扬扬飞旋起来。霹雳闪电之中,小龙的身体渐渐变大,化成了数十丈长的巨龙,在荷花池上空翻腾飞跃。这时,一阵龙卷风卷了过来,小龙腾空而起,乘风直上,飞入云端。这阵龙卷风好不厉害,那个砍龙尾巴的人被卷到半空,抛得无影无踪。族长老头儿见孙子被风卷走,“噗通”一声,吓得跌进荷花池淹死。
荷花看见儿子化成一条蛟龙飞上天空,大声呼喊,但蛟龙已经飞得无影无踪。
自此以后,汉江两岸每逢干旱,小龙就来散云播雨。
当地百姓为感谢它,就从这个池中采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叶花瓣,制作成一条花龙。因为不到一千叶,所以取名百叶龙。
每年春节,老百姓就要敲锣打鼓来舞龙。”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
传说三
相传,古代人们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是吉祥的化身,美好愿望的寄托。传说龙王兴云降雨,造福人间。龙作为一种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崇拜的民族象征,是艺术创造的产物,它集狮头、蛇身、鱼尾、凤爪于一身,汇勇猛、灵活、友善、高贵于一体,综合了人民的理想、愿望、智慧和力量,象征吉祥与幸福。据传,早在汉代时期,舞龙灯活动已很普遍。民间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传至唐宋,舞龙在民间已很兴盛,舞龙灯的形式和表演技巧已很完善。据宋代吴自牧所著《梦梁录》中记载:“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此文载充分说明,到宋时龙灯已在大江南北地区活动。
关于舞龙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景阳川旱情严重,玉帝让金角龙王给景阳阳地区播雨,而金角龙王将雨播到南方,淹死了很多百姓。玉帝知讯后,将金角龙王问罪贬斥,老龙王为赎罪,每年新春之际,下凡界拜访百姓,许诺来年定降喜雨,让景阳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