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竹山深河唐古今儿>第一章 相关论文

第一章 相关论文

作品名称:竹山深河唐古今儿      作者:三宽居士      发布时间:2016-09-19 19:42:20      字数:4369

  摒弃神话与民间传说发源地相互排他性
  中国人有个说不上是良好或者是不好的习惯,总以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发生了天大的好事为喜,以自己的县、市、村院出了名人为荣。哪怕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不管人物、事件、故事真实与否,只要浪漫只要优美,也都引为自豪,直至据为己有。不惜千方百计为神话、传说寻找理论根据,搜寻实物佐证,以期该神话、该传说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的合理性;抑或给传说人物安上自己家族的姓氏与名字。比如,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相关地区传说中的牛郎就姓孙,还有大名孙守富,或者是孙玉富。这,正像女娲补天的传说一样,全国争论为各自的专属地的——包括湖北竹山有三十八处之多;争论各自为牛郎织女传说专属地的——包括湖北郧西县也有二十五处地方。
  对于古代历史上产生的优秀神话和优美民间传说,今人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各自争论为自己专属专有?!
  一是大家有着传统的集体荣誉感,谁都说自己家乡好,谁都想自己的家乡好,有那优秀的神话和优美的民间传说产生在自己家乡,怎么说脸上都有光彩;二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县域、区域经济,而发展县域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发展旅游文化经济,优秀神话和优美民间传说则成为旅游文化经济的重头戏。由此,便产生了对民俗文化的地方保护主义,再由地方文化保护主义产生对优秀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拥有的排他性。因此,不少地方还为之发生旷日持久的口水战。
  我认为,在神话、民间传说文化为当代旅游经济服务大走俏的今天,仍然不应该产生排他性,更不应该产生口水战。
  理由是: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人类社会初期,一是对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现象不明白其产生的原因所产生的想当然的“合理化”解释;二是对人力不及和人力不可抗拒的诸多因素,幻想超人力的神力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产物,实在不是属于某地专有,而是人类共有的文化。民间传说则是进化了的人类为着某种良好的共同目的,教化、开导,宽慰,娱乐,规范人类自身行为的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传说中的人物,都具备英勇、善良、忠厚、道德,义气等良好品质。
  口头文学作品也是文学艺术作品的范畴,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的小说创造、刻画人物的方法一样,头可以是山东的,腿脚可以是河南的,鼻眼也可以是湖北的——拼凑起来的理想化形象,是集大众优秀良好道德品质于一身的杂糅------典型化、艺术化了的形象,是“公众人物”,谁都不可以拥为己有。因此,为传说人物查清籍贯户口、宗谱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实际意义。
  譬如说梁祝墓在全国也有四十多处,一对情侣怎么能分身埋葬四十多处呢?或许是衣冠冢有那么多也有可能。那也只能说明是后人对爱情专注的名人包括名神的景仰纪念与缅怀的特别方式。更何况民间传说人物不像曹操、刘备等有正史资料文字记载可查。还不如宽容、允许各持己见,各持己说,大可不必互相排斥,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三亩地上去想窍门,找特点,各取所需,拿来利用。
  结合实际说,诸如竹山在大力发掘、弘扬女娲文化,并且有敝人在《史记·五帝本纪》等典籍中查找出来诚所谓见经见传的“文字根据”,那么竹山也就不需要花费精力去排斥远在甘肃天水、近在陕西平利县等地的女娲文化的发掘与弘扬。同理,其它三十七处与女娲文化相关的地区,也就大可不必不让竹山弘扬。
  再如我们这本集子搜集整理的关于薛刚反唐的民间传说,其故事早见诸有戏剧、评书、小说和现在的网络多种形式和版本,其故事甚至并不逊色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值得欣喜的是,鄂西北边陲的竹山县深河乡得天独厚,与薛刚反唐相关联的故事在深河乡民间口耳相传历史悠久,妇孺老幼,不知者凤毛麟角;并且,与薛刚反唐故事相关联、相佐证的遗址、遗迹比比皆是。天然形成了唐武周时期的一个民间传说文化圈子。设若如果不是我孤陋寡闻,这么集中,这么广泛,这么深入植根于民间的薛刚反唐传说,在全国当首屈一指。并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关于薛刚反唐的民间传说,但多是从古典小说、戏剧版本上流传开来的,与竹山深河的该传说相比,深河的薛刚反唐传说更加纯真,更加地道,更具民间传说的本质。
  我这么说,正如这篇文章的题目主旨一样,不排斥他处的薛刚反唐传说;他处也不要排斥竹山深河的薛刚反唐传说。优秀民间传说本来就是产生在中华神州的口头文学作品,应该让华夏子孙共享。
  一去二三里,各处一乡风。河南传说中的薛刚可能就喜欢吃面条,湖北竹山深河乡传说中的薛刚,完全可以喜欢吃苞谷棒子和洋芋蒸苞谷面面干饭,山东的传说中的薛刚也允许吃大葱肉夹馍······大家都在旅游文化上发达了,大家都在旅游经济上发财了,共赢共喜,其乐也融融!无论其在山东海南,关内关外,都是咱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啊,华夏子孙都有权利有义务褒奖、维护、颂扬,直至大家都能很好的利用于旅游文化经济,何分南北东西?!让县域区、域经济振兴致富一方、致富多方才是硬道理。
  最后我想补充一句题外话,中国人各自争论神话、民间传说发源地为某个专属地也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不要像中国的八卦太极图被韩国拿去作为国旗兴旺了人家的民族;中国的端午节险乎被人家韩国人抢注为他们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幸甚国家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真是英明正确也)在这个意义上,我倒是提倡排他更排外,统一口径,保护咱中国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不被外国人抢去!
  
  《薛刚反唐》、《水浒传》与薛刚反唐民间传说之比较
  
  在潘口电站建成发电之际,汉江主要支流堵河上游的南部深山的上庸镇、官渡镇和东南部深山深河乡成为蓄水区,历史机遇创造了山水风光旅游文化资源。深河乡、党委政府藉此意欲拉动地方旅游文化经济,首先想到了山水风光表象的游览、欣赏,应该增添耐人寻味的地方文化内涵。于是,想到了全乡境内(辐射境外)口耳传承了上千年的关于薛刚反唐的乡土传说。在下便受故乡竹山深河乡党委政府之托,自不量力,承担了相关传说的搜集整理任务。
  既然承担了这个担子不轻的任务,不能够糊糊涂涂听来匆匆忙忙记下,自己的先弄清楚搞明白相关的问题。因此,我得把《薛刚反唐》传统故事与同是对朝廷造反的《水浒传》比较一下,再把《薛刚反唐》、《水浒传》与深河乡民间传说的相关“薛刚反唐”的系列故事比较一下。
  《薛刚反唐》是中国的传统故事。书中记载,薛刚是两辽王薛丁山的儿子,生性好打不平,好惹事。元宵节上打死太子、惊崩圣驾,闯下大祸。薛丁山一家被武则天灭门。后来薛刚独自逃到西辽,搬来大军。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
  另外一说是,“薛刚反唐”是因为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被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愚忠愚孝,甘愿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作了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
  以上有多种版本流传,以清人如莲居士所著半文半白语言形式的《薛刚反唐》名头最响。
  再说《水浒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书中出现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以120回本《水浒全传》为据,全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薛刚反唐》和《水浒传》两书虽然都是描写英雄人物对朝廷造反的事件,但无论从艺术功力上、或者思想性上说,《薛刚反唐》则显得大为逊色。但两者依然有其相同点:
  一从内容上说,两者都是以起义举事、反抗当权的统治者为故事题材。
  二是从人物刻画上说,两者都塑造了一批个性较为鲜明的人物,《水浒传》中的诸如宋江,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薛刚反唐》中的薛刚、程咬金、薛槐、樊梨花等。都成为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是从影响上说,两者故事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妇孺老幼耳熟能详。《水浒传》中的如“景阳岗打虎”、“杀嫂奠兄”;《薛刚反唐》中的如“大闹元宵会”、“三开铁丘坟”这些情节都是在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
  两者不同点是:
  一是水浒传说的是农民起义,书中人物多是逼上梁山,受招安后以悲剧告终。有更深刻的现实批判性,揭露了社会制度之黑暗。
  二是反唐主角薛刚是将门之子,按成分可划分为地主门阀。薛刚身上家仇甚于国恨。起兵匡扶李显正统宗室,反对武则天,严格说不能算是农民起义,只能算个人复仇。
  三是《薛刚反唐》小说情节和人物的描写手法与功力,远远比不上水浒。结局无非也是报仇雪恨,圆满了结。其思想、艺术的深刻性也比不上水浒,对社会现实反映得很有限。
  现在我要把《薛刚反唐》、《水浒传》拿来与竹山深河乡民间的薛刚反唐传说相比较——
  一是艺术由审美空间、环境的心理阻隔。深河当地老百姓认为《薛刚反唐》、《水浒传》是有文墨的人专门写的,是写成的书,别人拿来讲述,那是在说书,不是他们身边的人,也不是他们身边的事,不是他们熟悉的空间与环境,所以不是他们认可的地道纯“古今儿”。
  二是对小说人物和民间传说人物的情感态度不同。同是薛刚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薛刚命运如何,深河当地人并不关心。而在深河民间传说中的薛刚,他们则是非常关心的,他们甚至忘却了薛刚的户口籍贯是在京城长安,他们只认可薛刚是深河境内入乡随俗的“上门招”女婿。因为薛刚的媳妇子纪鸾英就是出生在深河纪家坡的纪家姑娘,是吃深河苞谷棒子、洋芋坨长大的姑娘。谁敢说纪鸾英不是在深河出生长大的人,他们会跟你争论的脸红脖子粗还会指责你狗屁打胡说。
  三是对传说人物和事件也讲究实地实物对证。写的书,说的书有没有实物对证?没有。好了。既然你写的书说的书没有实地实物对证,我们深河可是有啊,只要您有兴趣探访在深河关于薛刚反唐的事儿,深河的热心人谁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引导你上葵花寨踏勘薛刚夫妇操练兵马的跑马道、练兵场、饮马池,去看薛葵是在哪个山洞里得到的兵器,又是在哪道山溪喝水,在石头上留下了打铜锤的印痕,直至引导你登上薛刚纪鸾英屯兵举事的青龙山。
  综上所述,深河民间对小说《水浒传》、《薛刚反唐》中的人和事,是一种远距离的淡漠;而对本乡本土传说中的薛刚夫妇尤其是纪鸾英的情感则是零距离。在竹山深河乡口耳相传的关于薛刚反唐的传说不怕火焚、水溺和抢掠,也不怕改版与盗版,像山涧边的幽草,总是那么鲜活与芳香。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