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竹山民俗志>第十三卷 (5)

第十三卷 (5)

作品名称:竹山民俗志      作者:三宽居士      发布时间:2016-09-10 11:37:11      字数:8796

  堂会
  【堂会】戏剧演出的一种形式。指个人出资,邀集演员于年节或喜寿日在私宅或饭庄、会馆、戏园为自家作专场演出。演出的收入,往往数倍于平日的业务演出。
  【堂会戏】旧时,官僚富豪或有钱人家举办喜庆宴会时,请艺人来演出助兴,以为体面荣光,以此招待亲友。
  【堂会戏种类】一、自己家有戏台,有大的房子院落的,堂会就在自己的宅第里举办。二、自己家没有戏台,院落也不算大的,就要选择有戏台的饭庄办堂会,或选择有戏台的大院落办堂会。三、自己家有院落但无戏台的,为办堂会戏就要在自己家里临时搭设戏台。四、也有租戏园子演堂会的。五、有的官方人士办堂会戏,就用公家的礼堂。
  【包堂会】从时间来分,堂会又分全包堂会和分包堂会两种。
  【全包堂会】唱整整一天,从中午12点开戏,直唱到深夜1点,甚至于唱到天亮。重要角色,多是双出。全包堂会,全由本家点戏。
  【分包堂会】唱半天,或白天、或晚上。分包堂会由演员自行决定戏码。
  【堂会报酬】演员唱堂会戏的戏份要比唱营业戏的戏份高出一两倍。有的名角遇到演堂会戏时,故意索要很高的报酬。因为既办喜庆宴会,东家是不惜出钱的。个别演员,因为与东家有关系,也有不要钱的。
  【堂会观众】堂会虽然只供亲友观赏,不对外,但是因为堂会戏演出的都是好戏,是在剧场里不容易看到的,有的是有些戏剧爱好者为了听出好戏,常有给作东的出个份子混入观赏的。至于托亲朋,找关系,想听堂会戏的,更是不乏其人。
  【堂会保卫】办堂会戏的东家在堂会戏演出时,也要通知地方,派军警站岗保卫,免得出事;同时也显示出自己的威风。
  【演出规模】喜庆堂会多是请不同规模的戏班演唱,排场大的有全本戏,演出月余。场面小的则也要演出几天。
  
  自乐班
  【自乐班】是由民间的音乐和戏曲爱好者自由组合而成的群众团体,活跃在城镇。自乐班历史久远、影响较大,以其不同的特色服务于不同的对象,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喜庆活动,几乎都可以看见自乐班的身影。竹山县解放前城关镇、田家坝、官渡街,宝丰街均有自乐班。
  【自乐班的形成】民间隐藏着许多票友,其中不乏高手,这些人不满足于仅仅吼两嗓子,他们需要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展示自己,几个意气相投者就凑在一起美美地唱上一唱,以自娱自乐。渐渐地,有些因各种原因离开原剧团或戏班子的演员、琴师、鼓手等也加入其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个自乐班,他们的共同爱好就是唱戏。这种自乐班的特点是自行组合、自由进出、自拉自唱、自娱自乐、没有报酬。
  【自乐班成员】是清一色的男人。
  【自乐班规模】自乐班规模大小不等,人数多则有一、二十个,少则三、五个。
  【演唱剧种】演唱的剧种是本土“山二黄”、竹山高腔,外地剧种有越调、曲剧。
  【演唱空间】婚庆、寿庆、店庆、生日庆等名目繁多的喜庆活动,以及丧事活动。自乐班的存在首先愉悦了自己,陶冶了情操,同时也娱乐了广大群众,活跃了民间的文化生活。
  
  楹联
  【楹联】也称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通用联】春联。
  【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短联】十字以内。
  【中联】百字以内。
  【长联】百字以上。
  【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
  【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
  【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
  【对联源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一字联】墨(对)泉墨(对)柏
  【二字联】春花(对)秋月汉赋(对)楚辞
  书山(对)学海红玉(对)丹瑶
  【三字联】水底月(对)镜中花孙行者(对)祖冲之
  水帘洞(对)花果山飞鸟尽(对)良弓藏
  【四字联】青山不老(对)绿水长流
  山清水秀(对)地杰人灵
  东南西北(对)春夏秋冬
  百花齐放(对)百家争鸣
  【五字联】爱君希道秦(对)忧国愿年丰
  翱翔一万里(对)来去几千年
  半浸中华岸(对)旁通异域船
  苞蔵成别岛(对)沿浊致清涟
  【六字联】云无心以出岫(对)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对)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对)茶烟梧月书声
  行止无愧天地(对)褒贬自有春秋
  【七字联】既闻山石无假色(对)亦知草木有真香
  卜邻喜近清凉宅(对)与客同参文字禅
  万里秋风吹锦水(对)九重春色醉仙桃
  千秋笔墨惊天地(对)万里云山入画图
  松叶竹叶叶叶翠(对)秋声雁声声声寒
  【八字联】
  山水有灵亦惊知己(对)性情所得未能忘言
  门有古松庭无乱石(对)秋宜明月春则和风
  金铣玉徽仙藻灵艳(对)麟宗骥旅丽木离披
  丝竹同清当天合曲(对)山水齐朗映日生文
  【多字联】
  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对)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年画意义】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年画来源】传说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荼、郁垒的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唐太宗时,泾河龙王违反天规,玉帝降旨斩首,执刑人乃人间宰相魏征。泾河龙王得袁守诚指点,去太宗梦中央求,请他在执刑斩首时拖住魏征,太宗应允。斩首日,太宗邀魏征下棋,魏征入寐,神游出外,梦斩龙王。龙王魂魄恼怒,找太宗索命,太宗惊吓过度,夜不能寐。后命秦叔宝、尉迟敬德守卫在寝宫门口,龙王魂魄畏惧二将军的威相,不敢骚扰。日久,二将军日夜不息,逐渐支持不住,不能守夜,太宗让人画了他们的像贴在门上,恐吓龙王魂魄。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
  【年画分类】按印制工艺分,可分为木板年画、水彩年画、扑灰年画、胶印年画。按着色层次分,可分为单色年画、黑白年画、彩色年画。按年代长度分,可分为古代年画、近代年画、当代年画。按国家地区分,可分为中国年画、西洋年画。按年度月份分,可分为年度年画、月份年画。
  【年画体裁】民间木版年画的体裁有很多,也很讲究。门神是贴在院门上的,根据门神的种类,又细分为贴在大门、二门、后门或闺房门上的区别。神像有灶王神、天地神、仓房财神,甚至贴在牛棚马圈上的车马神。“中堂”贴在客厅,“月光”贴于窗旁,斗方则贴在箱柜或升、斗上,真是各有规矩。总之,过年时,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各个角落都贴得红红火火,花花绿绿,既用以表达了主人的心愿,又布置烘托了节日气氛。
  【年画工艺】大抵经过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制作木版年画的技艺,多为世代相传,工艺考究,镂刻精微。年画艺人可谓匠心独具,对各年龄层次的人所居住房间适合贴什么样的年画,都有考虑。其中有一类年画,是专用来布置新房的,此类年画习称“喜画”。喜画多围绕早生贵子、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美满等内容来创作。如“麒麟送子”图,迎合“好事成双”的心理。
  【年画题材】吉祥祝福的有《福绿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实用的有:《春牛》、《灶马》、《芒神》等;历史故事的有《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民间传说的有《牛郎织女》,《白蛇传》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
  
  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内容】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
  【剪纸方法】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剪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阳刻】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线线相连,还要把形留住,形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阴刻】以块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并且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阴阳刻】阳刻与阴刻的结合。
  【剪纸工具】剪刀、铅笔、宣纸、蜡盘、刻刀、针和线、染料或者墨水和刷子、煤油灯、熨斗等。
  【印染纸张】用刷子将纸张染成传统的中国红。
  【烫印】在染色后的宣纸干了后通常会出现皱折的情况,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
  【制作模板】如上面这个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简单,使用铅笔将蝴蝶的轮廓勾勒出来。
  【烟熏模板】将染色纸张取来,将其弄湿润,然后在下面压上模板,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灯。模板和没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会被煤油灯的烟所熏黑。当纸张完全干燥了之后,将模板取下,然后就会留下煤油灯烟熏过的地方和没有熏到的被模板盖住的空白。这就是剪纸的样板。
  【堆垛】将剪纸的样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纸的上面,大约可以有20张左右,然后将他们封在一起。
  【剪纸】选择那种长柄短韧的锋利剪刀,用其剪具有可见图形的那一张,这样其它的纸张都能同时剪好。首先是剪里面的花纹,其次是剪外面的边线。
  【剪纸装裱】剪纸作品是必须压平才能装裱的,然后选择花边的配色,备用一些花边纸,备好与底版纸相同大小的托纸,这种托纸最好使用与剪纸相同纸质的纸张,纸张要光洁没有颜色,使用前要逐张的检查,并用小刀把上面的杂质给刮干净,用清扫工具清扫一遍。
  【镜框装裱】一般市场上出售装照片和画片的就可以。在装剪纸时需要将剪纸的四周用少量的白色乳胶粘连在托纸上,否则待镜框挂起来后,剪纸往往会掉下来或移动位置,显得东倒西歪不整齐。托纸的颜色选择主要看剪纸的颜色,起衬托剪纸的作用。比如剪纸是重颜色时,衬纸就要选择浅色的,剪纸是浅色或白色时,衬色就要选择重颜色。
  【纸版装裱】纸版装裱可分平面装裱和立面装裱,平面装裱将剪纸用透明乳胶全部粘连在事先设计好的纸版上即可。立体装裱是将纸版分成二层,中间夹着用透明片固定好的剪纸,外表再用透明片或玻璃纸贴好,这种装裱给人一种立体空间感。
  【卷轴装裱】卷轴是是中国画的一种装裱形式。它庄重、大方,挂在房间里很有气魄和具有东方艺术特色,用来装裱剪纸自然是上等。如在装裱好的卷轴上再请书法家题上字,盖上印章,就完全可以同一幅中国轴画相媲美了。
  【压胶装裱】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种透明化学材料越来越多,其中如透明树脂胶,加进少许的凝固剂,将剪纸平放在玻璃上,将配好的胶水倒在剪纸上面,然后用木架绷平的玻璃纸平放在胶上,再用橡皮滚筒压平,放在400度灯光下烤干。用这种方法装裱后非常精美,能永久保存,但技术比较复杂,如果温度掌握不好容易将玻璃纸烤破而失败。这种装裱效果近似照片过胶效果。
  【象征意义】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门神
  【门神】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门神祀奉】门神的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於大门口张贴(以进门者为视角,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则为民间流传的“贴错门神”)门神的习俗。门神绘制也多姿多彩,有的头戴虎盔,有的穿袍挂戴,年画上还饰有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喜庆图案,以祈吉祥。
  【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铛棍槊棒、拐子、流星等。汉朝云台将马武,武艺高强,人称“武瘟神”,和“汉太岁”铫期并为左右武门神。武将门神多为隋唐名将秦琼与尉迟恭。
  【捉鬼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以祛不祥,镇邪驱鬼。
  【祈福门神】祈福门神的画面,多是一些吉祥物。如:画中的寿星,手持仙桃,面带慈笑。这种门神并非门户的保护者,专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也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谐音、以迎祥祉。
  【文官门神】旧时,以文官作门神的不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包公和文天祥。包公以廉洁清正、执法严厉、不畏权贵而深受老百姓的崇拜,包公在民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是老百姓保护神的理想化身。用包公作门神,能驱除恶鬼、镇压邪气。
  【门神贴法】武门神一般贴在大门上,东边为上,贴秦琼像,西边为下,贴尉迟恭像。文门神是贴在正堂屋及厢房门上的,一般是招财进宝、五子登科之类的彩画。贴门神时,谁在左谁在右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动,如贴错了,叫“反贴门神”,民间有句俗话说:“反贴门神左右难。”按民间的说法,若把门神左右的位置贴错了,一年中诸事不顺,总感左右为难。
  【老少太监门神】门神为老少太监的,分辨老少太监的方法主要是从面貌的不同来区分:年长的太监脸上刻画出岁月的刻痕,年青的太监则面色圆润。在服饰方面,由上而下依序为“圆领衫”、“束玉带”、“蟒袍”,而脚穿的是“笏头履”。所执的侍器,两人亦有不同:年长的太监右手捧香炉,左手持拂尘;年轻的太监右手扶玉带,左手捧瓶花。民间俗称二人所捧之侍器为“香、花”。
  【宫娥门神】两位宫娥头上均作束发,且打双髻,髻下束有牡丹卷草花纹的“簪戴”,耳下有垂珠的“耳坠”。在服饰方面,身披“披帛”飘带,给人有一种轻盈的感觉;身穿“直领袄”,上有菱形花纹;衣着大袍,腹有“围腰”加“束”,“束”下悬有“宫条”和玉佩流苏。在所执侍器方面,左侧的宫女左手捧桃果,右手执玉如意;右侧的宫女右手捧高足的灯具,左手亦执玉如意。二位宫娥和老少太监所捧的侍器加起来,正好是民间喜用的四祥器:香、花、灯、果。
  【哼哈二将门神】左边门的门神伸出一指,嘴巴微张,像是在大声喝道:哈!右门的门神则是翘起两指,彷佛发出“哼!”的声音。这就是著名的守护神"哼哈二将"。
  【加官进禄门神】门神一人持冠,一人捧鹿,冠与官谐音,鹿与禄谐音,组合起来便有了“加官进禄”的意思。
  【富贵进爵门神】门神一人捧牡丹,一人捧爵,牡丹比喻富贵,爵比喻官爵,结合起来,便有“富贵晋爵”的意思了。
  【抗战门神】抗日战争时期,年画艺人与时俱进,把传统门神换成了抗日军民,创作了新年画,表现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年画人物】可以充当门神的人物,主要有:神荼和郁垒,关羽和张飞,四大天王(佛教寺庙)韦驮护法与伽蓝护法(佛教寺庙),张、黄、蘇、李四将军(清水祖师庙)王天君和马天君(道教寺庙),方弼和方相哼哈二将秦琼和尉迟恭,青龙(孟章神君)和白虎(监兵神君)(道教),赵云和马超,马超和马岱,薛仁贵和盖蘇文,孙膑和庞涓,白起和李牧,扶苏和蒙恬,秦三世和楚义帝,孟良和焦赞,燃灯道人和赵公明,姚期和马武,魏徵和徐茂功,赐福天官和刘海,加官神和晋禄神,和合二仙,玄坛真君与五路财神,魏徵锺馗,关羽和关胜,关羽、关平和周仓,徐延昭与杨波,裴元庆和李元霸,岳飞和秦琼,岳云和狄雷,赵匡胤和杨衮,胡大海和常遇春等。
  【现代门神】解放后,人们科学意识增强,迷信意识淡薄,有些地方便把刘胡兰与赵一曼、董存瑞与黄继光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民族英雄的画像、逢年过节,贴在大门上。这样以来,门神便不为门神,而演变为门画儿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