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的自传——上部>第六章 重返教育 1 群英教学

第六章 重返教育 1 群英教学

作品名称:我的自传——上部      作者:大智若愚玉      发布时间:2016-09-06 12:14:01      字数:3183

  一九七二年八月份,我被抽回学校教学。这次回到教育,是我人生道路的一次转折。
  我这次回学校教学,仍然是民办教师,待遇也极低,全年给两千一百分。当时一个男劳力全年一般的能挣上三四千分,我只是他们一半多一点,但我也认可。原因是我喜欢教学,不喜欢爬垄沟找豆包;再说,教学我能有时间学习,有出头露面的机会。至于为啥又让我教学,我也不清楚。据当时的老校长荆少生对我说,是他给我争取的。因为他是党支委,又是学校校长,学校增一个初中班,缺一名老师,他先和公社中心校推荐的我,经同意后又在大队党支部会上极力挺我。当时语文教员,全大队没有合适人选,上边又派不下来,大队领导虽然不同意,可实在没招最后勉强同意了。
  现在的群英学校,老师有了很大的变化。原先我在学校的老师就剩一个老校长荆少生了,增加了十多名新教师。这些新教师多数都是新上来的老师。当时上边师范学校停办,没有毕业生,所以师资很紧张。为了补充师资,上级每学期也都给教师转正指标。不用考试,由大队提名,公社审核上报到县里批准。可是这些人大部分水平太低,都是一些皇亲国舅,贫下中农,小学五六年级都教不了,教中学就更不行了,所以中学教员在全公社奇缺。(当时重新让我教学恐怕与这方面也有关)
  当时群英学校有六个教学班,小学1——5年级,附设一个初一班。(当时是十年一贯制,小学五年,初、高中五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还存在,所以学校的教学工作还远远没有提到日程,教师工作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教学上,而是放在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和政治活动上。当时,批林批孔是风云全国的一场政治运动,学校把这一运动也纳入了主要工作,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除了教学外还负责组织宣传队这项工作,这个小宣传队抽了二、三十名文艺骨干,编排一些批林批孔的小文艺节目。快板、对口词、诗朗诵,再插入一些歌曲,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天天上群众中去演出。有时还上田间地头,利用社员歇气时演出。由于我们排的宣传节目有些文艺性,所以老百姓还比较乐意看。比干巴巴背语录,念“社论”好多了。
  村里老百姓的政治学习大队抓得也很紧,也非常活跃。村里建立了大队活动室,活动室的布置工作也交给了我。我没有美术技能,可我练过美术字,从文化大革命到现在,经常写大字报、大标语,会议横额,所以我多少有点基础。我也是边写边学,好赖农村也能将就,差一不二就行。政治文化室也好布置,正墙上面挂一副毛主席像,我用白纸写八个红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分挂两边,非常匀称好看;墙壁上对称悬挂毛主席语录牌,这是我写好让木匠给打的镜框镶上的;后墙上面悬挂一排马恩列斯和伟人的像,都是用镜框镶好的,下面是布置的各式各样的学习园地。我对文化室的布置,大队领导还是非常满意的,没花多少钱,经济适用。学校领导也满意,因为我也给学校争了光。
  一到冬季,学习格外紧张。每天晚上大队都组织学习,让我和其他几名教师当辅导员。这个辅导很简单,无非就是领着大家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报纸上的一些社论,批林批孔的一些文章。今天我领着学,明天他领着念。参加学习的都是小青年。别小瞧这天天晚上的政治学习,这可比啥都重要!它是你的政治态度、立场问题,是衡量你进步不进步的大是大非的大问题,你入团入党这可是其中一大项,所以大家对政治学习还是非常认真的。
  我们村有一个习惯,每到过年前两个多月,大队便组织剧团(文艺宣传队),排练文艺节目,等到春节时演出。大以前是原剧团的老导演张井会领着排练,现在他年岁大了,领导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因为我过去就年年参加,比较熟悉,再说我还非常喜欢这项工作,所以我抓这项工作非常积极,几乎废寝忘食。因为有原来的基础(文化大革命时停了几年)剧团工作抓起来比较顺利。
  这时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有几年了,我们村来了不少知识青年,他们是佳木斯食品厂的,我们学校老师中就有两个是他们中的知识青年。当时农村有文化的人还是比较少,要不大队为啥老抓我呢,不是我优秀,是农村缺有文化的人。这些知识青年,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在当时他们也是农村一支有文化的青年队伍。我在抽剧团成员时,也在他们中挑选了好几名优秀的,其中有一名叫邓景森的小伙子,有些文艺细胞。当时我们村还有一名老艺人,叫马庆祥,他胡琴拉得好,又会唱几口二人转,小时候和我一起学二胡的刘乃贵学习没学好,可他二胡拉得满棒,这样邓景深和他俩为核心组成了乐队。
  当时的节目,都是以政治宣传为主,我们有一半的节目都是自编自演。我那时候就好写,为大伙编了不少小节目:诗表演《一封信》、群口快板《农业学大寨》、群口山东快书《林彪现形记》、歌剧《把关》、表演唱《小两口回娘家》等,再加上我们选一些其它现成的节目,像《逛新城》、《老两口学毛选》、二人转、红色歌曲等。节目编排的小型多样,灵活搞笑,很受观众欢迎!我们在村里演出后,又用两挂马车拉着我们上附近好几个村屯慰问演出,受到当地的老百姓热烈欢迎。每次演出结束,还招待我们一顿丰盛的晚餐。大家有说有笑,别提多高兴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前去佳木斯食品厂慰问演出,其中诗表演《一封信》感动台下的观众痛哭流涕,长时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因为我写的这首诗《一封信》就是写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事。我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用一对下乡女青年给二老写信的形式,回忆她和父母离别时撕心裂肺的心情,汇报女儿在乡下生活的情况,写乡亲们对他们如何的热情。因为台下的观众就是他们的父母,所以诗里的每一句话都打动了他们的心,好像写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女儿,所以感动哭了。演出结束后,厂领导让我们吃各式各样的糖、点心。因为是正月十五,主食吃的元宵。那时候我们农村孩子受到这么热情的款待,真有点受宠若惊了。
  除了年前排文艺节目外,过年时我们还扭大秧歌,这个和文艺演出不矛盾。文艺排练和演出都是晚上,扭大秧歌是白天,也不用太多的时间排练,基本练一两天的就可以了。然后就是上各军属家拜年,大队领导跟着,到哪家哪家拿出糖、瓜子、香烟,招待大家,大队领导说几句拜年嗑,送上礼品(米、面、肉……)有时候我们还演一两段小节目。因为我们大队比较大,管辖三个自然屯,这大秧歌也得闹活(扭)两三天。我们排节目,扭大秧歌这些活动都在年前年后,也就是在学校放寒假的时候搞,所以教学不会受到影响。
  那时的教学抓得不紧,就是按部就班上课就行了,也不抓教学质量。教材文科也不系统学教科书,尽是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天天背诵老三篇、毛主席语录。学习“两报一刊”的文章。因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所以我们也不敢提抓教学质量。不过我还是喜欢学习的,因为我每时每刻都想跳出农村。我认为要想离开农村,必须得走有知识这条路。我当时还是民办教师,我还想争取以后转为公办教师,不学习怎么能行啊!当时学校老师当地上来的水平都很低,有的只能胜任小循环(1—3),连高小的课程都不太会。他们多数和我一样,都是民办教师,都盼望转正,所以我就组织他们学习文化课。校长荆少生也支持我,每天放学后都给我安排时间,辅导他们学习。
  我自己的学习也抓得很紧,一有时间我就安排自己的学习。就在这一段时间,我和王元福老师硬是用手工抄了一本词典。当时新华书店全是马列毛主席著作,没有别的书,学习工具书见都见不着。我在我的朋友家(也是老师)发现一本词典如获至宝,可把我乐坏了,我好说歹说求人家借给我半年的时间,我们俩才把这本词典抄完,装订成册。这本词典叫《通用词典》,我用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有了新词典(《辞源》、《辞海》、《中国汉语词典》),我才不用它。
  我在群英教了五年学,说是教学,其实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大队的文化政治活动上了。我几乎年年都在帮大队做这些事,也好,我的工作感动了大队领导,他们也给了我一点点报酬,批准我加入了共青团,还当上了代课教师,挣上了现钱36.5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