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长篇小说】《东李西麻》引子
作品名称:东李西麻 作者:苍生1 发布时间:2011-12-16 19:19:37 字数:5402
【内容简介】《东李西麻》主要叙述以李如松、麻贵等为代表的晚明名将在平叛、御虏、抗倭中的事迹。该书以平哱拜为起端,抗倭援朝为重点,防御北方少数民族武装内犯为旁线贯穿始终。其特点如下:1、内容真实度保持在九成五,即95%言必有据,仅留5%用于艺术虚构。2、章目体。全书不多设章,章内有目。以章统目,以目拱章。3、语言风格:新古典主义。
我姓麻名贵,字崇秩,号西泉,山西大同右卫人氏。回族。官拜大明钦差镇守辽东总兵官右军都督府都督。
我生活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正是大明王朝将由盛转衰的时候。在朝则宦官专权,党争激化;在野则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危机迭现,民变、兵变不断发生。另一方面,来自周边的异族武装力量时常骚扰华夏,伴随着明朝始终的两大威胁“南倭北虏”于此时更加严重①。明王朝重文轻武的情况开始得到改变,普通老百姓凭着战功图翻身的事例大有所在,瓦肆里盛行说评《忠义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在这个风行建功立业思想、对于武人来说非常给力的年代里,涌现出了一批批南征北战叱咤沙场的名将。
可以这么说,大明开国以来,除了国初群英,最杰出的将领便是在我们这个时候出现的。如嘉靖朝的戚继光、俞大猷,隆庆、万历朝的李成梁家族以及我们麻氏家族。
我先人以善养马闻名,为朝廷牧养战马。父亲麻讳禄,字松山,于世宗嘉靖年间从军,以功累升任大同中路参将。我大哥麻锦,从小就随父从军,以功累官副千户。
蒙元势力自国初被太祖朱元璋驱逐出塞后,一直在大明边境虎视眈眈。其分支鞑靼土默特部自嘉靖初年以来,势力逐渐强盛。首领俺答汗有意与明朝讲和罢兵,多次提出要求通贡互市。但朝廷就是不予理会,于是时常率兵入犯。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鞑靼骑兵围攻大同右卫。敌寇势大,当朝宰辅严嵩几乎准备放弃右卫了,而我父亲偕副将尚表率众坚守。由舍人从军不久的我也跟着大哥麻锦、二哥麻富一起加入了守城军民的行列,麻锦还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多次奋勇突围。
右卫营千户魏昂先前因犯案畏罪潜逃,这时也引鞑靼骑兵至城下耀武扬威,索取妻儿家小。被麻锦设下伏兵,擒拿归案,斩首示众。而其时魏昂家人也准备里应外合,乘夜脱逃出城,结果被麻锦所设伏兵拦截,当场毙伤人命。
如此一来,魏氏族人不同意了,他们控告麻锦夜闯民宅,殴人致死。说魏家人出城叛逃吧证据不足,而擅自杀人更属非法——此时的麻锦,可以说浑身是口也辩不清。父亲也受到了连累,一同夺官问罪。
后来,当事者因为塞上正值用兵之际,而我们麻家父子兄弟都勇敢善战,最终特赦免予追究。
我们固守城池达四个月之久,粮尽草绝,宰牛马为食,拆屋木为薪,还乘隙击斩其部长。援兵终于赶到,敌寇退兵,右卫城这才得以保全。
在大同右卫之外,北历玉林三百余里处有一地方叫丰州滩。其地崇山环合,水草甘美,土地肥沃。白莲教徒丘富、赵全、李自馨等叛逃塞外,在那里筑城自卫,垦荒种田,建造起富丽堂皇的宫殿,当地人称“板升”②。他们屡为俺答汗向导寇边,成为大明一大边患。
父亲深知鞑靼骑兵敢于深入内地,赖有汉奸引导,他们是罪魁祸首。两年后的秋天,他和大同总兵刘汉谋捣板升,兵分两路。父亲率精兵三千入丰州,擒斩一百五十人,纵火焚烧宫室。俺答率兵追来,我军分哨迭战,且战且退。渡过黑河,刘汉亲率大兵前来接应。俺答见讨不到便宜,只得悻悻而去。
嘉靖四十二年(1563),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进犯通州,威胁京师。当时已升任宣府副总兵的父亲率部入卫,我和担任游击将军的大哥麻锦也一起参加了。因勤王有功,麻锦进秩一等,迁授大同参将;我则进都指挥佥事,任宣府游击将军。
穆宗隆庆二年,麻锦升任大同副总兵,曾偕总兵官赵岢率军出弘赐堡破敌,受到朝廷嘉奖。我则在这几年间积战功屡擢至参将,代父出镇大同新平堡。俺答大举入犯山阴、怀仁、应州时,守土将吏大都获罪。惟独我和哥哥麻锦拒战有功,两人一起受到赏赐。
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接受明穆宗册封,称顺义王,在山西、甘肃、宁夏等沿边地区开放十一处互市。当时北方数千里边境,东起蓟州、宣府,西到甘肃、固原,凡其势力范围内,蒙汉百姓安居乐业,和平共处,史称“俺答封贡”。这段时间内,麻锦招纳塞外叛人,归者甚多;我则约束部卒,维持通贡秩序。塞上局势和平安定,倾注了我们兄弟俩的一番心血。
万历初以来,哥哥麻锦先后担任甘肃、山西总兵官。万历八年改镇宣府,后来卒于任上。而我则以副总兵由宣府迁大同。万历十年冬,以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次年改镇大同。在长期的“御虏”战争中,我们还吸纳宣大回、蒙、汉各族健儿,逐步建立起一支慓悍勇敢、能征善战的苍头军③。
万历十九年,我以隳坏城堡、采青剥军、占地盗粮及冒马媚虏等罪名被阅视光禄寺少卿曾乾亨弹劾,贬谪戍边。
后来因为在“万历三大征”中的平哱拜、抗倭援朝以及防御鞑靼诸部中屡立战功,前后承特赐七次,六次锡世荫,被谬誉为“百战百胜之将”。大明九边,我一生共历戍“五边”④。清人编撰的《明史》称我“果毅骁捷,善用兵,东西并著功伐……称一时良将焉”。朝鲜人则称:“容貌雄伟,铁面华发,顾盼有威风,望之知其为大将也。持身简约,沿路便之。”
我们麻家的几个后人:
大哥生子麻承勋,素谙韬略,文武兼备,官至辽东副总兵、都督佥事,南京后府佥书;二哥英年早逝,遗子麻承恩,长大后以勇力闻,官都督同知,历任昌平、宣府、延绥、大同总兵官。
我膝下四子,也都各有成就。长子麻承诏,任宣府独石参将,从平哱拜有功;次子麻承训,任蓟镇副总兵;四子麻承宣,任洮、岷副总兵;而三子麻承宗,官至辽东副总兵,天启初抗清死于沙岭……
因此,在晚明时期,右卫麻氏多将材。人们将我麻家和铁岭李家,并称为“东李西麻”。
当然,我认为“东李”将材远多于我家“西麻”喽~
呵呵,现在再来介绍一下“东李”:
“东李”主要指李成梁及其弟李成材,子辈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樟、李如梅等人组成的家族。
老爷子李成梁,字汝契,号银城,也是少数民族。其高祖李英,自朝鲜国内附,授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了下来。李成梁英毅骁健,足智多谋,有大将之才。据说早年因为家穷,不能袭职,直到四十岁还只是一位秀才。偶然被一巡按御史赏识,资助他入京,这才得以承荫为指挥使。于是慢慢地积功由参将升副总兵,不久协守辽阳。隆庆四年九月,辛爱大举入犯辽东。总兵官王治道战死,李成梁被提拔起用,代替其职率军御寇。
俺答封贡后,大明北方西部边塞无战事。而东胡插汉部势力正当强盛,仍时有骚扰。其部长土蛮与从父黑石炭,弟委正、大委正,从弟暖兔、拱兔,子卜言台周,从子黄台吉屡次率兵扰边;兀良哈三卫的首领泰宁部长速把亥、炒花,朵颜部长董狐狸、长昂也时常充向导侵犯内地;往东又有女真族的王杲、王兀堂、清佳砮、杨吉砮诸部,也不时窥视塞下……
李成梁接任后,开始大修战具,提拔将校,召募健卒,整饬军力,军威始振。
隆庆五年夏,土蛮率部众大举进犯。李成梁率兵迎敌,乘胜抵巢,杀其部长二人,斩首五百八十余级,首获全胜。此后二十余年间,屡挫土蛮,俘王杲,败炒花,破王兀堂,斩速把亥,灭阿台,降卜寨……身经百十余战,先后奏大捷十次,万历帝即祭告郊庙,接受朝贺,人称“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所未有”。朝廷封他为宁远伯,夫人宿氏授诰命一品夫人,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其幕士家丁,为都督及二品将军者十余人,趋走服事如同奴隶,世人将他拟为唐代中兴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
然而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李成梁初时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到后来声高位重,便贵极而骄,奢侈无度。以钱财结纳权贵,得其欢心。朝廷要员无不饱受贿赂,为他左右。而他每一奏捷,内自阁部,外自总督巡抚而下,大者进官荫子,小则增俸赐金。大家跟着沾光,皆大欢喜。日子一久,也就一块儿被他和谐了。
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李成梁的战功大都凭藉一班杰出的健儿出生入死挣来的。其健儿如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等,随着战功赫赫,封赏迭至。开始也像李成梁一样蜕变腐化,暮气难振,大多失去了进取心。
打战是提着脑袋过日子的事,世上没有经千战而无一败的将军。李成梁毕竟不是神人。尤其到了晚年,养尊处优的他,有时竟不免要靠虚报战功来充门面了。如果敌寇进入内地,他就时常借口坚壁清野,观望不前;甚至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因为他的战功都在塞外,容易弄虚作假。阁部为他所蒙蔽,督抚、监司稍有不遂其意者,都被他想方设法排挤去位。直到继张居正之后的几任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相继下台,李成梁这才失去了朝中靠山。
那是万历十九年(1591)闰三月,听说给事中侯先春将要来阅视边关,李成梁便想趁此机会邀功请赏,派副将李宁等出塞偷袭板升城,获级二百八十。不料回师时却突然遇到敌寇,一阵追杀,折损了几千人马。李成梁胆虚,匿不上闻。而巡按御史胡克俭不畏强暴,将他先后欺罔情状予以揭露。疏虽不行,李成梁由此不安于位。侯先春回朝后,就上疏尽露其状,万历帝颇为所动。李成梁见势不妙,托病求罢。那些善于跟风的言官,于是一拥而上,奏疏迭至。这年十一月,万历帝终于下决心将他罢免兵权,只保留了一个宁远伯的爵位……
长子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少即从父,熟谙兵机,骁果敢战。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任宁远伯勋卫。十六岁即随父亲从征,击敌有功。历任黄花镇守备、密云游击、马水口参将等职,再迁署都督佥事神机营右副将。万历十一年,出为山西总兵官。次年召右军都督府佥书,不久提督京城巡捕。曾有人弹劾李如松和他弟弟李如柏不法,请稍予抑制,万历帝不听。万历十五年,再以总兵官镇守宣府。屡被疏论,改任山西总兵。其后,军政拾遗,给事中阅视,多次遭到论劾。万历帝始终眷顾,不为所动,召为中军都督府佥书。
李如松虽有种种缺点,但瑕不掩瑜。他出身将门,熟读兵书战策,礼贤下士。而且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气度宽洪。行军布阵,纪律严明,所过甚便,不失为能继承父风的一代名将。
次子李如柏,字子贞,号背城。由父荫为锦衣千户。以酒误事,下吏免官。再以荫为指挥佥事。屡次跟从父亲出塞御寇有功,历任密云游击、黄花岭参将、蓟辽副总兵。万历十六年,被御史任养心劾罢。后来再起故官,署宣府参将,托病辞归。
三子李如桢,由父荫为指挥使。屡加至右都督,长期供职于锦衣卫。曾掌南、北镇抚司,提督西司房。他虽为武官,但未历冲锋陷阵之事,故而相对诸兄弟略逊一筹。
四子李如樟,也由父荫历官都指挥佥事。在本书中随大哥李如松征宁夏,先登有功,累进都督佥事。后来历官广西、延绥总兵。
五子李如梅,字子清,号方城。也由父荫,历都指挥佥事,后来也官至总兵官。在本书中颇有作为。
此外还有弟李成材,从子李如梓、李如梧、李如桂、李如楠也都官至参将等职。
李成梁诸子,李如松最为果敢,深有父风。其次为李如梅,可惜他生性躁动,不能持重,所以不算是大将之材。
历史对于我们李、麻两家的评价是:“自俺答款宣、大,蓟门设守固,而辽独被兵。李成梁遂擅战功,至剖符受封,震耀一时,倘亦有天幸欤!麻贵宣力东西,勋阀可称。两家子弟,多历要镇,是以时论以李、麻并列。”后人也将李如松和我分别誉为“铁岭虎将”、“右卫骄子”。
作为军人,我们的天职就是保境安民,报效国家。平时也许会想着在刀尖上舔血的日子里博取封侯拜将、荣妻荫子的事。但战场上千钧一发之际,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身后之事。我们有时的确莽撞躁急了些,甚至无法严束部下。因此在言官当中,我们的形象不是很好的。
呵呵,说多了。西历二○一一年,我在卒后四百年,驾云莅临大明故土上空,俯首间竟讶然发现:
当年的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城寨不见了,一队队驰骋疆场的战马不见了,一丛丛鲜明曜日的盔甲刀枪不见了……
马路宽多了,但不走马,好多人骑着一匹匹被称为“车”的东西来代步;农田渐少了,盖起了一幢幢新式楼房,但好多人还是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处;士民有钱了,但丢了书;夜晚的街坊热闹多了,灯红酒绿中,没有人叙说尽忠报国的往事——而另一边,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曾经与我们生死恶斗过的倭人后裔却仍旧在东边大海中虎视眈眈。他们鲸吞琉球,威胁朝鲜,将我们祖宗留下的土地钓鱼岛列屿据为己有……
于是,为儆戒我们的子孙世世代代居安思危,我也学了点时兴的白话,然后借一位身上还保留着点传统味、名字叫做“苍生”的家伙之手,写下了这部书。内中“东李”主要指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樟、李如梅等,“西麻”则仅出现我和麻承诏、麻岩等。当然,还会提到与我们一起出身入死的袍泽,如祖承训、查大受、李宁、李芳春、吴惟忠、陈寅、茅国器、解生、杨登山、摆赛、颇贵、董一元、刘綎、陈璘、邓子龙以及朝鲜的李舜臣等等一班兄弟啦。
————
①南倭北虏:“南倭”指长期侵扰东南沿海的日本海盗,“北虏”则指不断寇边的北方少数民族武装势力。
②板升:蒙古语,即汉语城堡的意思。
③苍头军:晚明将领的私人武装,即随任家丁,作战时成为正兵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
④明九边:指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固原及山西偏关。其中麻贵先后担任过副总兵或总兵的有宣府、大同、宁夏、延绥、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