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总统府的炮声>后记

后记

作品名称:总统府的炮声      作者:小白菜      发布时间:2016-07-25 13:11:33      字数:3000

  一段写成长篇小说的历史
  
  
  今年九月里的一天,我偶然在“宜乡山的博客”里看到赖爵毅先生摘自《信宜县志》的一段民国历史,全文如下:
   信宜人赖达、陆志云、林树巍是孙中山的救命恩人。
  赖达(1882—1928年),号醒魂,广东省信宜市怀乡镇木辂村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先后参加过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三。二九”辛亥广州起义。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第二次护法政府,就任大总统,赖达在粤军陈炯明部任少校连长,参加护法战争。
   陆志云(1883—1943年),广东省信宜市水口镇水口村人,中国同盟会会员。1921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陆志云任孙中山的特务长(相当于侍卫长),负责孙中山和总统府的安全保卫工作。
   林树巍(1889—1949年),字拯民,广东省信宜市镇隆镇荔枝村人。民主革命将领,孙中山身边重要工作人员之一。 1922年,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与北洋军阀吴佩孚、曹锟勾结,并与湖南省长赵恒惕搞联省自治,破坏北伐。1922年6月1日,孙中山毅然从北伐前线韶关回到广州,教育陈炯明要以革命为重,共同对敌。陈炯明竟于同年6月13日下达密令,命叶举部占领广州东西北郊各战略要地,伺机叛乱。 这时,赖达所在的陈炯明部陈德春第五独立旅奉命回驻广州,赖达沿途听到不少对孙中山不利的消息。回到广州后,赖达立即找到林树巍、陆志云等,将消息告知。林树巍嘱他注意陈炯明军之动向,有情况及时通报。
  同年6月15日晚上,赖达参加旅长陈德春召开的团、营、连长会议。得到手令:陈德春所属的第一团布防沙面、黄沙一带;第二团即时开赴观音山脚,与叶举部湘军李云复团配合,准备于凌晨3时围攻孙中山总统府。
  危急关头,赖达化装成富商潜出,找了两个妓女,要挟妓女一起乘车,智闯陈炯明部队岗哨。找到陆志云和林树巍后,立即报告军情机密。陆志云和林树巍立即与大本营秘书林直勉一起,上粤秀楼向孙中山汇报,并出示赖达带来的手令。三人力劝孙中山离开粤秀楼,但孙中山不肯。
  当晚深夜1时,事态越来越危急,林树巍等三人又急速跑去,再三力劝孙中山立即离开粤秀楼。在千钧一发之际,林树巍等三人拿白夏布长衫给孙中山披上,挽着孙中山离开粤秀楼,由小路步行撤离。途中有很多陈炯明部队向总统府进发。孙中山等人正要横过马路,被陈炯明叛军的哨兵拦阻,不准通过。
   哨兵盘问:“往何处去?干什么的?”林树巍指着孙中山说:“我的母亲患了重病,不得不深夜请这位医生到家里看看。”哨兵看见孙中山穿了件白夏布长衫,戴一副墨晶眼镜,十足像个医生,就让孙中山等通过了。他们沿长堤走到江边,雇小艇渡江,陪同孙中山登上了楚豫舰。此时,炮声四起,陈炯明叛军4000余人于16日凌晨3时左右,炮轰粤秀楼。
   孙中山脱险之后,立即指挥部队讨伐陈炯明。
  1924年6月16日,举行孙中山大总统广州蒙难两周年纪念大会,赖达出席大会,并与孙中山及随从蒙难人员合影留念。孙中山任命赖达为海军缉私舰——东舰上校舰长。1924年7月8日,陆志云奉孙中山之命,出任广东电话总局局长。1924年12月16日,林树巍任桂军第五师师长;1931年,林树巍出任中山县公安局长。
  这是一段令信宜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为之光荣的历史!
  然而,这段历史从1922年磕磕碰碰地走到现在,又风尘仆仆地向未来走去----随着历史上的民国越走越远,终有一天,背影模糊,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这是我的担心!
  陆志云是我同乡,我们都是水口人。八十年代初我在水口中学读书时,就听到过他的事迹。当时,我感到离自己很遥远,而在早些年,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越秀楼附近,也常在车里看到孙中山纪念堂,便觉得离陆志云很近了,因为他是我的“老乡”,在此救过国父,说出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正如我曾经随香港考察团参观“沈阳监狱”,当导游说:“沈阳监狱最后释放的国民党战犯叫陈燕茂。”我告诉她,陈燕茂就在我家三公里的地方,也就是“陈燕茂的家乡来人了”,大家都觉得很惊讶,还直问我与陈燕茂有亲戚不?就是与这么一个国民党时期的人沾上光,大家竟觉得我是个“有出处”的人。
  林树巍在东江、西江河畔是知名人物,与我同饮一方之水,他的事迹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且古迹尤存。前些年的一个下午,我到过镇隆荔枝村,看到一座三进的屋子,听说这屋子过去是学校,还做过临时“监狱”。这是林树巍的故居,仍住着林树巍的女婿李安荣。出了村子一百多米,便是了一桥,据说这是林树巍的儿子林纪成捐资修建的荔枝桥,河边还有一亭,叫“树巍亭”,林树巍的事迹记录在亭內四方墙壁上,以纪念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林纪成还为荔枝小学购买两千多册书籍,建立了“树巍阅览室”……
  这些虽然都是后人所做的事情,但与历史不可分离,与历史人物息息相关,然而,想保存历史,需要环境。
  文字,无疑是一种环境。
  出于对“三杰”的崇敬和怀念,我决定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把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信宜人。
  从2014年元旦开始,到12月30日,历时两个月,这本书顺利完成,书名是《总统府的炮声》,全书约20万字。在这本书中,我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民国风云和“三杰”挽民国于危难的英雄气概。
  2014年12月17日开始,这书在《茂名晚报》连载,为了宣传信宜,突出信宜,我特意把“信宜”写进去,题目改为《信宜三杰救国父》,又为《信宜三杰救中山》,但总觉欠妥,几经曲折,最后定名为《信宜三杰救孙文》,并且写上题记:“这是一段让信宜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为之光荣的民国历史”。
  此时,“三杰”救国父已经九十多年了,但我对“三杰”的尊敬和怀念跃然纸上。愿信宜人铭记他们的事迹以及这段历史。
  赖爵毅先生还在“宜乡山的博客”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拍一部电影,题目叫《信宜三杰救中山》,将信宜冠进名称,提高信宜的知名度;二、分别在中山市和信宜市建《信宜三杰救中山》纪念公园,用雕塑形式再现当年情境,并将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孙中山故居、总统府等建筑物微缩进去。
  在此,我只有双手合十,虔诚地期待有心、有力之人……
  
  
  内容简介
  
  1922年,孙中山和陈炯明在北伐问题上产生分歧,孙中山要组织北伐,武力统一中国,陈炯明主张实行联省自治。两人关系破裂。孙中山一怒之下,免去陈炯明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和内政总长职务,只保留大本营陆军总长。陈炯明便暗地里与北洋军阀吴佩孚、曹锟相勾结,处处给孙中山制肘,迫使孙中山放弃北伐,并派人刺杀孙中山。
  总统府参军林巍得知陈炯明的叛逆行径,历尽重重险阻,从广州到北伐大本营韶关找孙中山报信,孙中山派汪清卫到惠州与陈炯明协商,不果。1922年6月1日,孙中山毅然从北伐前线韶关回到广州,电催陈炯明到广州共商时策,但陈炯明叛变之意已决。竟于6月13日密令叶举部占领广州东、西、北郊各战略要地,阴谋发动叛乱,妄图杀害孙中山。
  15日夜,粤军陈炯明军陈德春部连长赖达获悉陈炯明叛变之手令,秘密潜出营地,直接向林树巍和陆志云报告紧急军情。林树巍和林直勉、陆志云迅速奔总统府向孙中山报告了陈炯明发动叛变的行动情况。孙中山听后说:不肯离开。林树巍、林直勉、陆志云三人只好退出。到了当晚深夜一时,事态越来越紧急,林树巍等三人又急速跑去见孙中山,拿白夏布长衫给孙中山披上,用力挽着孙中山离开了总统府,最后转危为安,安全脱险。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