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
作品名称:开天情话 作者:马羊 发布时间:2016-07-01 15:56:14 字数:14814
第十九集
说书人上。
说书人:咱们这段书的叫做唐明皇一日杀三子——一天之内,一口气杀了三个亲生儿子!您瞧瞧,当皇帝的心有多狠!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冤案,发生在大唐开元十五年四月,此事在正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武惠妃在唐明皇跟前打了太子的小报告,说太子和光王、鄂王想造反,唐明皇就把这三个儿子给杀了;别一个说法更热闹,说是一天晚上,武惠妃谎称宫里有强盗,让太子和光、鄂二王进宫抓贼,这三个傻孩子果然就带兵进了皇宫。我们的故事出自野史,但无论如何,太子遇害都是缘于武惠妃导演的政治阴谋,怎么编排都不为过。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忠王李亨能逃过这一劫,完全是由于杨玉环的主持正义。因为杨玉环对他太了解了,准知道他绝对不是个心狠手辣、能做出杀害亲爹和亲兄弟的坏蛋,所以,一定是有人陷害他。至于什么人陷害忠王——是武惠妃还是太子,她可管不了那么许多,她也搞不清到底是谁,但既然知道忠王冤枉,她就一定得出面相救才行。毕竟是自己初恋的情人啊!而唐明皇呢,本来对这个儿媳妇就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隐情在——心里那个喜欢,恨不能一看见就发软,她说的话,老头子能不听吗?这么着,李亨才总算是又一次大难不死。可太子和光、鄂二王就没那么幸运了。你想想,武惠妃一天到晚老在枕头边上说他们的坏话,弄得皇帝老子早就一肚子的火儿,这回被抓住把柄,岂有放过他们的道理?(退出。)
1,白天。皇宫。室内。李林甫进。
李林甫:臣拜见陛下。
李隆基:林甫,案子查清了?
李林甫:臣已经彻底查明,李瑛、李琚、李琰三人不光承认其共谋暗杀寿王夫妇的罪行,还交待了三人于年本月初五夜晚企图趁陛下和惠妃娘娘在西苑赏月之机拥兵入宫弑君篡位的图谋。
李隆基:什么?!
李林甫:三人供词全在这儿,请陛下过目。(李隆基接过细看,浑身直抖。)
武惠妃:反了!反了!幸亏苍天有眼,否则的话……(李隆基拍案。)
李隆基:可恨!就这样的逆子,张九龄居多还百般替他们辩护!
李林甫:陛下息怒。惠妃娘娘说的是,苍天有眼,护佑大唐免遭倾覆。三个逆贼罪恶昭彰,臣请正之国法,以净天下。
李隆基:嗯。传朕的旨意——李瑛、李琰、李琚三人大逆不道,一律贬为庶人,赐死。力士,你去办吧。
高力士面色严峻:奴才遵旨。(退下。李林甫和武惠妃互换眼神,露得意色。)
2,白天。刑部大牢。室内。三皇子披枷戴镣伤痕累累倒在草堆上。
李琚:太子哥哥,难道咱们真的没救了吗?
李瑛:唉!如今你我落入奸人的圈套,屈打成招,还有什么可说的?我死不足惜,只可恨还白白连累了你们两个,我对不住你们呀!
李琰:早知如此,还不如一对一和那贼妇人抵了命,也算死复得轰轰烈烈!我死不瞑目!
李琚:不!我不相信父皇会杀我!小时候,他是那样的疼我,爱我,把我抱在膝上亲也亲不够,他怎么会杀我呢?
李瑛:是啊,父皇曾经是那样的仁爱,那样的慈祥,我们谁也忘不了小的时候……有一次父皇带我们在池塘边捉蝴蝶,五郎不小心掉下水,父皇一着急,竟也跟着跳进水里去救他……那时候,父皇多爱咱们……(流泪。另外两个早已泣不成声。)可自从来了那个姓武的女人,父皇的心就变了,从他废掉皇后的那天起,我就有了一种不祥之兆……(就听外面喊:"圣旨到!")
李琚:糟了!……糟了!父皇真要杀我们了!
李瑛:兄弟莫怕……莫怕……(三人相扶跪迎。高力士带人进。)
高力士:李瑛、李琰、李琚接旨。(三皇子跪。高力士展旨念:)奉天承运大唐皇帝诏曰:李瑛、李琰、李琚三人,蓄意谋篡,阴害手足,辱没先祖,栽脏他人,实属大逆不道,俱废为庶人,并赐自尽。钦此。"
三皇子:父皇!(伏地大哭。)
高力士:事到如今,哭也没用了,还是请三位殿下早些上路吧。(招手,有人托过酒壶。)
李琚:我们是冤枉的!(高力士往三只酒杯中斟酒。)
高力士:唉,谁都知道太子冤枉,可这只能怨你们时运不济呀。
李琰:高公公!现在只有你能劝说父皇了,那李林甫与武惠妃内外勾结,迟早是要酿成大乱的!奸人不除,我们死不瞑目!
高力士: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我只是万岁爷身边的一个奴才而已,万岁爷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端着托盘来到三人面前。)你们若是在天有灵,就去对列祖列宗们诉苦吧,我是无能为力啦……来,这酒是万岁爷赏赐给你们的,我来为你们送行,就算咱们没白认识一场。(将酒杯一一递给三人。李瑛望着杯中的毒酒,泪水扑簌簌落下。)
李瑛:哼,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但临走前我还有句话要对公公说。
高力士:殿下请讲。
李瑛:自古废长立幼,国家不亡则乱,若父皇执意要立十八郎为太子,大唐亡国之日便近在眼前了。我兄弟死后,还望公公劝说父皇,让他老人家以以江山社稷为重,切莫只顾儿女私情而置祖宗的百年基业于不顾呀!(高力士眼中含泪。)
高力士:我知道了。殿下请走好。
李琰:我还有话要说!
高力士:八郎请讲。
李琰:请公公告诉那妖妇,我兄弟三人死后,就是变成厉鬼,也要吃她的肉!掏她的心!(喝酒。另外二人也咬牙将毒酒喝下。)
李瑛:好兄弟,来,咱们紧紧抱在一起吧。(抹嘴,靠墙坐下。)抱在一起,到了那边好孬不会孤单寂默……
李琚、李琰:太子哥哥!(三人相拥。片刻,药性发,毙命。高力士呆呆地站了一会儿,转身离开。)
1, 晚上。长安皇宫。室内。宫女太监们进进出出忙碌着。
说书人画外音:说来也奇怪,就在太子死后的当天晚上,武惠妃也忽然病倒了,发高烧,说胡话,一会儿叫冷,一会儿喊热。宫人们都觉得蹊跷,有好事的就在私底下传言,说是惠妃娘娘让太子的阴魂给勾了。
3,晚上。长安皇宫。室内。武惠妃发烧躺在床上,众宫女忙着伺候。
武惠妃:快,再拿床被子来,我冷……快点儿!快点儿!皇上怎么还不来?
一宫女:回娘娘的话,万岁爷正在集贤殿和几个边将议事,一会儿就来。
武惠妃:你们多去几个人等着,他一忙完了就叫他赶紧过来。(宫女答应。出。武惠妃正浑身发抖,高力士打着酒嗝醉熏熏进。)
高力士:呦,万岁爷不在?
武惠妃:力士回来啦。
高力士:是,娘娘,奴才回来了,奴才这就去找万岁爷。
武惠妃:等等,急什么?那三个贼子都死了吗?
高力士:回娘娘的话,是奴才亲眼看着他们走的。您瞧,奴才为了避晦气,还喝了不少酒呢……娘娘这是怎么啦?您不舒服?
武惠妃:害,也不知怎么着,吃过晚饭就一阵冷过一阵,可能是着凉了。
高力士:哎哟!那奴才赶紧给您传太医去!(转身要走。)
武惠妃:不用了。我已经叫他们去传了。你慌慌张张的干什么?过来,坐这儿跟我说会儿话,告诉我,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高力士:是。(坐到武惠妃跟前。看看四下无人。)娘娘,那三个死鬼真是罪有应得,他们死得十分痛苦,浑身抽搐,口吐白沫,(贴近武惠妃:)顺着眼睛直往外冒血呀!(武惠妃露恐怖状。)
武惠妃:啊……
高力士:他们……
武惠妃:他们怎么了?
高力士:……算了,奴才还是不说的好。
武惠妃:你说呀!他们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他们临死前又说我坏话来着?
高力士:娘娘圣明。那三个可恶的东西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就是死了,也要找娘娘算帐呢。实在可恨之极!奴才心里生气,踹了那李瑛一脚,他还不服,瞪着流血的眼睛盯住奴才看,嘴里咕嘟咕嘟又冒出两股子黑血,才算死透了。奴才觉得恶心,所以在外边喝了几杯酒才敢回来。压压邪。(武惠妃就有些发愣。)娘娘,娘娘,(伸手摸惠妃额头。惠妃猛醒。)娘娘,这回您高兴了吧?
武惠妃:……啊……高兴,高兴……(外面喊:"万岁爷驾到!")快!快让皇上进来!(李隆基进。武惠妃好似见到救星:)陛下!陛下你怎么现在才来?
李隆基:王忠嗣和皇甫惟明来了,朕和他们商议扩大西域屯垦之事。怎么,听说爱妃身体不适?(武惠妃一把拉住,再不松手。)
武惠妃:陛下再别离开我!
李隆基:好,好,朕不离开你。快去传太医。(一太监进。)
太监:万岁爷,太医胡先生来了。
李隆基:叫他进来。(太监出。胡太医进。
胡太医:臣拜见陛下,拜见惠妃娘娘。
李隆基:先生请。(起身让坐。胡先生上前给惠妃号脉,目光有些迷惑。)
4,白天。寿王府。室外。杨玉环和张云容跷跷板,一人落下,一人飞起,兴致勃勃。阿娇在一旁观看。片刻,李林甫至。
杨玉环:嗳,李林甫,这么早你来干什么?
李林甫:回娘娘的话,臣来看望寿王千岁。
杨玉环:他在屋里画画呢,你去吧。
李林甫:是。……娘娘也会玩儿这种高丽女人的游戏吗?
杨玉环:这有什么难的?要不,你来试试?
李林甫:别了,臣还是留着这把骨头替皇上效力吧。娘娘玩儿好。(转身进屋。杨玉环他们就笑。)
5,室内。李瑁画画。李林甫进。
李林甫:臣拜见王驾千岁,千千岁!
李瑁:李大人坐吧。(继续画。李林甫凑上前看。)
李林甫:……噢,原来殿下在画佛像。
李瑁:寡人是为李瑛他们三人画的。人死了,一切都过去了,寡人想以德报怨,让他们的阴魂在地狱里早日超生。
李林甫:殿下菩萨心肠,臣所不及也。不过,臣可听说,那三个逆贼临死之前口口声声说死后变成鬼也要取殿下的性命呢。
李瑁:唉,这正是他们可悲之外呀。(继续作画。)
李林甫:殿下圣明!来,来,臣为殿下研墨。(上前研墨。窗外传来一阵笑声。)
6,室外。杨玉环和张云容继续跳跷板。
张云容:不行了,不行了,我快没劲儿了。
杨玉环:那就饶了你。阿娇,你上。
阿娇:我可不行。
杨玉环:你来试试嘛。不练怎么能学得会?(正说着,杨洄出现。)
杨洄:怎么,阿娇不行了吧?我来!我来!
杨玉环:你也会?
杨洄:这有何难?看我的。(跳上跷板,一下将杨玉环压了上去。)哈哈!阿嫂,得罪了!
杨玉环:你真会?
杨洄:你瞧——小弟看别人玩儿过。阿嫂看不起我是不是?
杨玉环:那我可跳了啊!(奋力一跳,杨洄立刻弹飞出去,跌落地上。)
杨洄:哎哟哟哟……(捂着屁股叫。杨玉环大笑。)阿嫂还笑!小弟的尾巴骨都快跌断了!(杨玉环放声大笑。张云容和阿娇急忙去扶杨洄。)
张云容:驸马爷请起。
阿娇:驸马爷,您没事吧?您不是会玩儿吗?
杨洄疼得要哭:谁知道她的劲儿那么大?……(众人掩口笑。)
杨玉环:废话,我不使劲儿,你能跳得起来吗?
杨洄:那我要是真使劲儿,阿嫂还不得飞上天了?
杨玉环:你来!你来!让他上来!(过来拉。)
杨洄:哎哟……别别别……我屁股疼着呢……
杨玉环:那你还吹牛?上来!(就拉。)
7,室内。李瑁画画,听窗外笑声不断,停笔摇头。
李林甫:杨驸马乐极生悲,固然有些不合时宜,可他毕竟是为殿下高兴呀。
李瑁:为我高兴?为什么?
李林甫:李瑛、李琰和李琚三庶人已经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太子之位空出来,只等着殿下去坐了,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李瑁失神笔落。)
李瑁:你说什么?
李林甫:殿下别误会,这也惠妃娘娘的意思呦。
李瑁:啊?……不行不行,我做不了!我不能做太子!
李林甫:殿下怕什么?
李瑁:别的不说,李瑛刚死,我岂能趁其尸骨未寒便窃其位而踞之?如此,天下将会怎样议论寡人?
李林甫:非也,非也,殿下正好说反了。殿下是个仁者爱人的大君子,这谁都知道。天下幸免于恶人之窃取而将落入仁爱君子之手,百官万民都为此而高兴呀。
李瑁:不可能!我的哥哥要杀我,而我的父皇又杀了我的哥哥……这是家丑!谁能高兴得起来?
李林甫:哎!殿下何其迂也!自古权位之争,哪儿有不死人的?他们若是不死,下一个该死的还不是殿下?
李瑁:可又不是我和他们争权——我根本就没有跟他们争的念头!
李林甫:这就对啦!殿下不争而得之,这正是殿下福分。相反,天与不取,那罪过可就大了。殿下还需振作精神,行当仁不让之事,也好上顺天心,下安民意,如此,方不负惠妃娘娘的一片苦心呀。
李瑁:我娘真的这么认为吗?
李林甫:然也……(刚要接着说,被外面的阵大笑打断。)
8, 室外。杨玉环正指挥众宫女把杨洄抬起来往跷跷板上放。
杨玉环:叫他嘴硬!把他放上去,咱们一起跳!不把他弄到云彩上去不罢休!
杨洄:别!别!阿嫂饶命……哎哟!不行嘿,哎哟哟我屁股疼……屁股疼!(众人笑作一团。一太监一个太监喘吁吁跑来。)
太监:千岁爷!千岁爷不好啦!
杨玉环:什么事?
太监:可了不得了……回王妃娘娘的话……惠妃娘娘,惠妃娘娘她……(李瑁冲出屋。)
李瑁:快说!母妃怎么啦?
太监:回王爷话,她……她……她老人家疯啦!(众人大惊。)
9,白天。皇宫。室外。李瑁、杨玉环、杨洄、李林甫赶到。李隆基眉头紧锁从屋里出来。
李瑁、杨玉环、杨洄(揉屁股):孩儿拜见父皇。
李林甫:陛下……
李隆基:哦,你们来了。
李瑁:父皇,听说母妃病了?(李隆基摇头。)
李隆基:你们进去看看她吧。(众人互换眼色,李瑁抢步进屋。)
10,白天。室内。武惠妃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几个宫女正在搀扶。
众宫女:娘娘请起。
武惠妃:不!我不去!他们会咬死我的!我不去!(见李瑁、杨玉环等人进,大怖。)他们来了!他们来了!快!快把我藏起来!(往后躲。)
李瑁:娘,您怎么了?
武惠妃:别过来!不许你碰我!
李瑁:娘,我是瑁儿呀……
杨洄:娘,我是洄儿,是您的女婿呀。
武惠妃:瑁儿?(看李瑁,忽然扑上来死死抱住。)瑁儿!我的瑁儿!快!快救救娘!他们来了!(指墙角。)他们来了!别让他们过来!
李瑁:谁呀?娘,他们是谁呀?
武惠妃:李瑛……(抱头尖叫:)不!不是我害死的你!你快走!快离开!
李瑁:娘!娘!您快别这样!这儿什么人也没有,只有孩儿陪着娘,娘别怕……李大人,快劝劝我娘吧!
李林甫:这个……臣拜见惠妃娘娘。(上前施礼。武惠尖叫一声,就往帐幔下面爬。)
武惠妃:鬼来了!鬼来了!不!我不要!不要!救命呀!
李瑁:娘!娘!(跪下大哭。丧钟响。画面迭出武惠妃灵棚。)
11,白天。皇宫。武惠妃灵棚。李瑁、杨玉环孝服跪拜。
12,白天。皇宫。武惠妃灵棚。君臣赴丧。
说书人上。
说书人:看见没有,这才真应了那句话:恶有恶报。关于武惠妃的死,真是件让人稀里糊涂的千古迷案。据新、旧《唐书》记载,武惠妃刚刚设计害死了太子李瑛兄弟三人,便突然之间莫名其妙地得了疯病,百医无效,经过半年多的痛苦折磨,这位貌美心毒的女人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撇下自己永远也割舍不下的宝贝儿子寿王李瑁,魂归那世去了。这是发生在大唐开元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37年冬天的事。至于她是不是让太子的鬼魂给勾走的?那谁说得清呀!(退出。)
13,白天。皇宫。室内。李隆基独坐。哀思状。高力士进茶。
高力士:万岁爷,喝口水吧。(李隆基摇头。一太监进。)
太监:启禀万岁爷,中书令李林甫在殿外候旨。(李隆基招手。)
高力士:宣李林甫进见。(李林甫进。)
李林甫:臣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林甫呀,眼下朕为惠妃守丧,朝中之事你要多费心了。
李林甫:陛下放心,臣将竭尽全力确保国家无虞。臣代表百官恳请陛下节哀,保重龙体。
李隆基:嗯。你去吧。
李林甫:是。臣告退。(退出。李隆基起身在屋里走动,看看室内陈设,难免触景生情。)
高力士:爷,这屋里的东西都是惠妃娘娘生前所用之物,要不要……
李隆基:留着吧,留着吧,她若在天有灵,也好常回来看看。(出屋。)
14,室外。李隆基出门。正要往别处去,忽见一太监跑来。
太监:万岁爷!启禀万岁爷!寿王千岁他……
李隆基:瑁儿他怎么了?
太监:寿王千岁他又昏过去了!(李隆基迈步就走。)
15,白天。武惠妃灵棚内。李瑁紧咬牙关昏死。杨玉环抱住呼唤。
杨玉环:殿下!殿下!你倒是醒醒呀——(哭。)
众太监宫女:“王爷!”“娘娘别急。”“快拿水来!”(外面喊:“万岁爷驾到!”众人跪。李隆基进。)
李隆基:瑁儿!瑁儿!
杨玉环:父皇!快救救他吧!(李隆基上前观看。)
李隆基:瑁儿!……可怜的孩子,他这是悲哀过度啊!(泪水涌出。)抬到朕的御书房去,传太医。(众人答应,抬李瑁离开。)
杨玉环:殿下……父皇,我害怕!
李隆基:别怕,别怕,不会有事的。(搂住拍拍。)好孩子,有朕呢,啊。朕陪你。(看看惠妃灵位,走过去,跪下烧纸。杨玉环默默跟着,跪下,一起烧纸,一边抹泪。李隆基看在眼里,心头涌起怜爱。)唉,人哪,谁都会有这一步的。当年朕和你们的母亲初次相见时,她也就是你这般年纪。她穿着一身粉色的衣裙,站在曲江池畔,就好象风中的一树桃花那样鲜艳……转眼十九年啦……朕现在回想起来真有些后悔。你知道朕后悔什么吗?(杨玉环摇头。掏手绢给杨玉环擦泪。)朕后悔,在她活着的时候,朕怎么就没能用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她呢?朕终日忙于朝政,大部分时间把她一个人留在后宫里,日久天长,不觉中她便渐渐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活力,而当朕越来越多地感到身心疲惫,感到老之将至,从而时时萌生出倦鸟思归之意的时候,她也早已是青春不再了……唉,这就是人生啊!……这就是你们的母亲,一个曾经歌如莺啼、舞似飞燕、心像春风般温柔的好女人……(高力士进。)
高力士:启禀万岁,忠王千岁给惠妃娘娘问安来了。
李隆基:来吧。叫他进来。(高力士出。李亨进。杨玉环退到一旁。)
李亨:儿臣拜见父皇。
李隆基:亨儿,今天你来的早。跟你母妃说几句话吧。
李亨:是。(跪到武惠妃灵前。烧纸。)母亲在上,儿臣给您请安!儿臣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您老人家的言传身教,能让儿臣受益一辈子,儿臣一定铭记在心!母亲请放心,儿臣说过,您就是儿臣的亲娘,十八郎就是儿臣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儿臣会把从您老人家那里得到的关爱全部奉还给十八郎的!(杨玉环心中暗惊。)愿母亲大人在天之灵安息!
李隆基:好孩子,有你这番话,你母妃也就没什么可挂念的了。(高力士进。)
高力士:启禀万岁爷,南昭国王派来给惠妃娘娘吊丧的使臣团来了。
李隆基:他们在哪儿?
高力士:正在勤政楼外候旨。
李隆基:亨儿,你在此等一会儿,朕去去就来。
李亨:是。(李隆基离开。屋里只剩下李亨和杨玉环。二人目光相碰,不免尴尬。)
二人异口同声:你……(同时低头。)
李亨:……十八郎呢?
杨玉环:他病了。
李亨:噢……
杨玉环:我不许你恨他。
李亨:什么?
杨玉环:我不许你恨他!
李亨:……我谁也不恨,只恨自己。
杨玉环:那你还不收回刚才说过的话?
李亨:我说什么了?
杨玉环:你自己知道。
李亨:……好吧。(重新烧纸。)母妃在上,儿臣的命不好,儿臣认了。儿臣希望十八郎和玉环一生幸福。儿臣无怨无悔。(言还未了,杨玉环泪如泉涌。)……玉环,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愿意,上刀山下油锅我认了。(抹泪。)……这次你又救了我一命,我谢谢你了!(哭着冲惠妃灵位磕头。)谢谢!谢谢!(杨玉环已是泣不成声。就听外面喊:“众位王驾千岁驾到!”众皇子进。)
众皇子:儿臣给母妃请安!(磕头。李亨退到一旁,和杨玉环遥遥相对垂泪。迭出送殡行列。)
16,白天。原野。送殡行列。
说书人画外音:开元二十六年春,唐明皇将专宠二十年的武惠妃丧于泰陵,追封为“贞顺皇后。”
17.白天。泰陵惠妃墓前。哀乐声渐息,百官肃立。李隆基对墓碑深施一礼。
李隆基:爱妃,你我夫妻一场,二十载朝夕相伴,你给了朕那么多的快乐和安慰,可在你活着的时候,朕却没能封你为皇后,朕着实有负于你呀!现在你可以感到安慰了……(身后传来李瑁的呜咽声。回头看,目光由李瑁转向一身缟素的杨玉环。)瑁儿,环儿,来向你们的母妃辞别吧。
李瑁:娘!(扑到墓碑前。杨玉环跟着跪下。)娘!……孩儿知道,是您为孩儿操碎了心,累断了魂,才早早撒手而去的。您放心不下孩儿,孩儿也舍不得您呀!娘!如果您能再回来看孩儿一眼,哪怕只看一眼,孩儿情愿为此而献出生命呀!娘!娘!(悲痛欲绝。杨玉环唏嘘落泪。李隆基为之动容。)
李隆基:瑁儿,你的心情你娘在九泉之下一定有所知。你娘生前最担心的就是你的身体,你如此哀恸,势必要损伤精神,反而让她于心不安了。(李林甫凑上。)
李林甫:是啊,殿下,如今贞顺皇后已经入土为安,您就让她放心的睡吧,啊。还望殿下振作精神,不负先后之遗愿。
李瑁:父皇!儿臣只有一个愿望!
李隆基:好孩子,你说。
李瑁:儿臣愿为母亲守孝三年!
李隆基:好啊……
李林甫:殿下不可!依照礼制,为母亲守孝一年即可,殿下的孝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守孝三年,却也太过了。
李隆基:嗯,宰相言之有理。
李瑁:不!不!请父皇恕罪!母亲生前对孩儿关爱备至,孩儿岂能只守区区一年便冷落了她老人家?孩儿恳求父皇准许儿臣为母后守孝三年!儿臣要画三千张佛像,象征三千大千世界,好让母后的灵魂得到最高的超生!父皇!答应儿臣吧!
李隆基:我儿,你即有这般崇高的心境,朕岂能拒绝你呢?
李林甫:不不!寿王千岁,贞顺皇后抚养您长大成人,是希望您能文武兼备,早日替皇上分忧,肩负起江山社稷之重任啊!贞顺皇后辅佐皇上主持后宫,鞠躬尽瘁,她那不朽的功德早已传遍三千大千世界,她的慈惠灵魂早已居三界内外得到最最崇高的升华,她乃是千秋万世之宏德大佛,无量慈悲之大圣天尊真神,却又何需殿下如此瘅精竭虑劳神损心为之做三载的超度?还望殿下三思!
李瑁:不!母亲对我恩情比天还高,我就是死上千遍万遍也不足以报答她呀!父皇,请您恩准儿臣的心愿!
李隆基:好,好,朕准你守孝三年。
李林甫:陛下……(李隆基挥手打断。)
李隆基:人伦至大,以孝为先,寿王至孝之心可感天地,朕有什么理由不答应他?朕准凑。
李瑁:多谢父皇!
李隆基:起来吧。玉环,你也起来。(伸手扶起李瑁和杨玉环。)守灵百日,你们已经够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千万不可累坏了身子,啊。
李瑁、杨玉环:是。(退下。李隆基望其背影,叹息。)
李林甫:陛下也辛苦得很,眼下贞顺皇后已安葬完毕,臣请陛下启驾还宫。
李隆基:是啊,该了的家事全都了了,朕也该专心国事了。
高力士:万岁爷启驾还朝!
18.白天。原野。大队人马往回城的方向行进。画面后移。说书人上。
说书人:说到这儿,咱们这部书的上半部就算讲完——说的就是杨玉环从一个洛阳小吏的女儿成为寿王妃的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再往后,就该进入本套书的下半部分,咱们要说说杨玉环是如何从寿王妃摇身一变又变成了皇贵妃,一直还要讲到她最后的归宿。要把这段故事交待清楚,咱们还得先从唐明皇说起。
前面讲过,唐明皇其实早就对杨玉环感兴趣了,自从头一回在洛阳街头邂逅相遇,杨玉环给大唐天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女孩子,长得绝顶漂亮,头脑绝顶聪明,人品绝顶正派,而且性格又是那么的绝顶调皮。可以说,唐明皇当时就喜欢上了。后来不是让高力士暗中寻找过,却怎么也找不着吗?那是,杨玉环愣告自己叫随便,这让他上哪儿找去?所以,慢慢的也就不怎么太想了。直到武惠妃提出要让寿王娶杨家的女儿做王妃的时候,唐明皇也没往这上面想——一个姓随,一个姓杨,这挨得上吗?可等一见了面,皇上立刻就傻眼了,原来杨家女儿正是他潜意识中时常暗自怀念的那个顽皮姑娘。不过说什么也晚啦,他已经当着百官的面承认人家是是自己的儿媳妇了,武惠妃又一再千恩万谢,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所以,也只好认命了。好在他和千娇百媚温柔体贴的武惠妃相爱依旧,这么着,也无形之中冲淡了他对杨玉环的种种念想。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哎,也就打心眼里真把杨玉环像儿媳一样看待了。
可是自从武惠妃去世后,这位五十多岁的大唐天子的个人生活中便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大空洞,心里开始总觉得那么空落落的,是怎么呆着怎么觉得孤单,不得劲儿。有人说了,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宫里那么些宫娥彩女,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由他挑去呗。不行到民间去找,不就完啦?——谁说没挑过?没找过?这事不用咱操心,那高力士早给想着呢。好嘛,宫里宫外都找得遍地开花了,您说邪门儿不邪门儿?甭管什么样的女人,往唐明皇跟前一站,竟然没一个他看上眼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是怎么了,反正就是看着谁都觉得别扭。史书在记述这段故事是时候,用了四个字,叫“粉色如土”。就是说,在唐明皇的生活里有这么一个时期,在他眼里,身边的女人都像尘土一样淡而无味。所以,每天忙完了朝政,回来后他总闷闷不乐,常常一个人在那儿看着墙壁发呆。这下可急坏了周围的人,其中最急的,当然就是高力士了。(退出。画面满屏。)
19.白天。长安皇宫。室内。李隆基独自看书。一会儿,抬头看着窗外发呆。高力士在门口看着,悄悄进来。
高力士:万岁爷。
李隆基:力士呀,有什么事吗?
高力士:回万岁爷的话,奴才在长乐宫里瞅见个小女子,叫莲儿,特懂事,长得也好,奴才想让她过来伺候爷。
李隆基:行啊,那就叫她进来吧。
高力士:是。(招手。莲儿进。)
莲儿:奴婢拜见万岁爷。
李隆基:这么小?……你几岁了?
莲儿:回万岁爷的话,奴婢十六了。
李隆基:不行,不行,朕不要。(莲儿起身退出。)
高力士:万岁爷,这孩子可懂事了,会说话着呢……
李隆基:算了吧,朕看见她那个样子就心烦,把这么个毛孩子放在朕身边,是朕照护她?还是她照护朕?
高力士:奴才该死!(金仙、玉真二公主笑着进。)
玉真公主:可皇上身边总得有个女人吧?
高力士:奴才给二位公主娘娘请安。
金仙公主:就是,,哪儿有皇帝不要女人的?皇帝不要女人,天下还不得阴阳失和了?
李隆基:二位贤妹,你们找朕有事?
玉真公主:怎么?我们没事就不能来看看皇上了?实不瞒,我们就是来给陛下挑女人的。
李隆基:开玩笑!朕何用你们给朕挑女人?
金仙公主:嗯,现在全天下的人都为陛下身边没个合适的女人陪着而发愁呢,我们能在家里坐得住吗?来吧,我们刚想出一个再好不过的办子。
高力士:哦?二位公主殿下有何良策?
玉真公主:你也真够笨蛋的。来吧,跟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陛下起来嘛。(二公主拉李隆基起。)
李隆基:你们呀。也罢,朕倒要看看你们有何等的道行。
20.白天。长安皇宫。宫外。二公主带李隆基和高力士来到一处花园,只见园中站满了头戴鲜花的女人,叽叽喳喳说着话,一见李隆基来了,乱叫:"万岁爷来了!万岁爷来了!"一时都不再作声,一动不动地站好。李隆基疑惑。
李隆基:你们这是何意?难道要让朕在这些女人中间挑吗?
金仙公主:陛下不必亲自挑选,只等天意决定就是了。
李隆基:天意?
玉真公主:是呀,陛下看,这些女人头上都戴满了鲜花,定会引来蝴蝶,一会儿,只要蝶儿落在谁头上,谁就给陛下侍寝,这个主意可好?
李隆基:小孩子的把戏!
金仙公主:哎,天意不可违,这是陛下常说的话。
李隆基:这算什么天意?亏你们还是修道之人。真是乱弹琴!
玉真公主:我们就是要给陛下平衡阴阳、调和男女嘛。
高力士:万岁爷快看,蝴蝶来了!(果见一只蝴蝶飞来,在人群中飞舞一阵,落在女人甲头上。)
众宫女:"落了!""落了!""姐姐好福气!""恭喜姐姐。""真倒霉……"(李隆基笑。)
李隆基:哼,这般荒堂之事也就你们这两个淘气鬼能想得出来!
玉真公主:陛下不满意呀?那就再等下一个。
金仙公主:对。反正要是皇帝哥哥今天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女人,我们就奉陪到底了。
李隆基:这可不行。朕没那么多时间在此瞎扯淡。(就要走。二公主拉住。)
金仙公主:陛下不许走!
玉真公主:是啊,陛下若这么走了,老天不答应!……哎,你们看蝴蝶又来了!(只见一蝴蝶绕墙而过,落在宫女乙头上。)
众宫女:“又落了!又落了!”“哇!”“唉,这下我算是没希望了……”
金仙公主:陛下,我看这女孩子挺好的。你说呢?
李隆基:好,好,那就让她伺候朕。(转身走。二公主得意地跟高力使眼色。)
玉真公主:你不行吧,高公公,做这种事情还得靠我们女人。
高力士:是,是,公主娘娘圣明!(二公主去追李隆基。高力士对宫女乙招手。)
高力士:你,过来。(宫女乙赶紧上前。)
宫女乙:小女拜见高公公。
高力士:来吧来吧。嗳,你今天要是能把万岁爷给逗乐喽,一年的胭脂我都给你买。听见没有?
宫女乙:真的?
高力士:我还骗你不成?来来来,我告诉你万岁爷都喜欢什么……(边说边带宫女乙离开。就听众宫女在身后乱说:"她怎么就这么幸运?""美什么呀。""臭德性!")
21.画面后移。说书人出现。
说书人:这故事可不是我瞎编的,据史书记载,唐明皇的两个妹妹金仙和玉真二公主为了让哥哥不孤单,确实用这种法子给唐明皇挑过女人。据说后来高力士又想出不少招术,比如,叫好多宫娥彩女在唐明皇面前玩儿赌博游戏,或者踢球,或者射箭,或者掷骰子,或者下围棋、象棋,先是分小组循环赛,争出前几名再分组决赛,就跟现在打世界杯似的,最后的总冠军才有资格陪皇上睡一晚上,以此来取悦唐明皇。哎,就这么着,唐明皇还是提不起兴趣来。这一转眼,又过了一年多。(退出。画面满屏。)
22.白天。长安皇宫。室内。李隆基喝酒,一宫女在一旁坐陪。
宫女:万岁爷,您就少喝点儿吧,要是喝得太多,一会儿睡觉该没精神了。
李隆基:朕就是想多喝,你管得着吗?(喝。)你……对了,你叫什么来着?
宫女:皇上怎么又忘了?奴婢名叫小玉。
李隆基:小玉……嗯,你的棋下得不错。会弹琴吗?
宫女:回万岁爷,奴婢会弹琵琶。
李隆基:哦?力士,拿琵琶。(高力士赶紧拿过琵琶。李隆基接过,交给宫女。)你弹。
宫女:万岁爷让奴婢弹什么?
李隆基:我想想……对,力士,把那本《婆罗门曲》的乐谱拿来,让她弹。(高力士照办。)
高力士:姑娘,你可别看错了。
宫女:可是万岁爷,奴婢不会识谱。
李隆基:不识谱?那你怎么说会弹琵琶?你这是欺君之罪呀。(吓得宫女跪倒。)
宫女:万岁爷饶命!
李隆基:算了,你不必害怕。还是朕弹给你听吧。(拿起琵琶弹了几下。一太监进。)
太监:启禀万岁爷,中书令李林甫求见。
李隆基:让他进来。(太监出。李林甫进。)
李林甫:臣拜见陛下。
李隆基:林甫,最近朕的心情不好,在朝堂之上常跟你们发脾气,你不必介意啊。
李林甫:哪里,陛下失去贞顺皇后,哀思万般,臣等理应为陛下分忧。
李隆基:各州的田赋账册你可都整理好了?
李林甫:臣正为此事而来。(招手。有人捧账册进。)这是去年各地垦田和各州统计上来的田赋帐册,请陛下过目。
李隆基:很好,很好。你辛苦了。
李林甫:多谢陛下信任。另外,午后臣得到边报,说年前吐蕃曾大举发兵入寇河西,被河西节度使打得大败而逃,不得已派人前来求和,还请陛下明示。
李隆基:求和?哪儿那么便宜!让他割五百里土地给朕,朕才许和。
李林甫:臣遵旨。……陛下……
李隆基:还有什么事?哎,有话爱卿尽管直说。
李林甫:是。还有一事臣不得不说,就是关于立太子的问题。自前年东宫出事,至今储君之位悬而未决。臣恐长此下去,群臣难免胡乱猜测,一旦众说纷纭,乃至互结朋党,就反而不美了。
李隆基:百官都是怎么想的?
李林甫:回陛下,寿王聪明而有学识,又是贞顺皇后的爱子,眼下朝中无人不由衷拥戴,只等陛下圣喻一下,便可即成事实。
李隆基:力士,你以为如何?
高力士:回万岁爷,寿王虽然聪明好学,但年序既小,恐怕难服众心。
李林甫:公公此言差矣!立寿王为太子,正是人心之所向,岂能以年序论之?
高力士:废长立幼,国之大忌也。百姓尚恐身后子孙争财而破家,更何况天子乎?
李林甫:所谓劫争者,各不相让也,如今寿王一枝独秀,诸皇子莫不诚让以待之,此争何来?
高力士:大人说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要说人心所向,我看未必。
李林甫:公公久在深宫,哪里清楚外边的事呢?……
李隆基:好了,好了,你们不必争吵,此事关系重大,朕要再三思之。林甫,朕该打坐了,你回去吧。
李林甫:……是。(不得已退出。李隆基呆坐片刻。)
李隆基:小玉,你也下去吧。
宫女:是。(退出。李隆基拿起账册看看,片刻又放下,起身来回踱步。)
高力士:爷,您要是累了,就歇着吧。
李隆基:你说怪也不怪?惠妃在时,朕日读百篇文章而不知倦,怎么现在常常刚看几个字就觉得精力不济了?
高力士:万岁爷日理万机,年复一年,实在是太劳累了。奴才以为,万岁爷倒不如多走走,多转转,换一换脑筋,自然可以重振龙马精神。
李隆基:你说得轻松!这皇宫大内方寸之地,朕什么地方没去过?走来走去,转来转去,还不是这个老样子?唉,朕有时候觉得,自己怎么就跟关在笼子里一样?真是烦透了啊!
高力士:既然如此,奴才也就明白了。要不,奴才陪爷到外面去走走?
李隆基:你是说,咱们上街?
高力士:上街——
李隆基:好主意!
高力士:那,奴才这就去准备?
李隆基:快去!快去!
高力士:是了。(退出。)
李隆基:真是,朕怎么就没想到呢?(兴奋状。)
23.白天。室内。满屋子佛像。李瑁孜孜不倦地画着。杨玉环在一旁为勾勒好的佛像填色。张云容和阿娇为其研墨、蘸笔。
杨玉环:容儿,黄颜色快用完了,你再拿些过来。
张云容:是。(取颜料,调兑。)
阿娇:娘娘的颜色越填越快,王爷的画都要供不上了。
杨玉环:以前看别人画画,总觉得填色最难,现在天天往画上涂颜色,才知道不过如此,倒是那勾线描形才是常人模仿不了的。
李瑁:姐姐说这话,才算对丹青有了些真体会。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丹青六法,将骨法用笔放在第二位,而第四才是随物赋彩,可见勾线的重要和难学。没有这一条条的线,又何以表现出物之神韵、心之灵气呢?唉,寡人现在每画一笔,仿佛都能感到佛的慈悲广大、菩萨的智慧无边呀……母亲在那个世界里,一定是温暖幸福的。(低头作画。杨玉环就有些发愣。一滴颜色落在纸上。)
张云容:哎呀……(杨玉环猛醒。)
杨玉环:没事,没事,染染就好了。(赶紧染。)
李瑁:姐姐画了一下午,先歇歇吧。对了,灵堂里的香怕是要烧完了,姐姐快去替我续上。
杨玉环:好的。容儿,咱烧香去。(带张云容离开。)
24.室外。杨玉环和张云容出来。在廊下行走。
张云容:娘娘你看,院里的石榴开得多旺盛呀。
杨玉环:这是石榴红,朱红里兑些大红,再兑些明黄,再兑些……(张云容噗哧一笑。)你笑什么?
张云容:我笑娘娘天天染色,都快成个色呆子了。
杨玉环:去你的吧,多难听!色呆子,那不是个流氓吗?(忍不住也笑。二人笑作一团,又怕李瑁在屋里听见,急忙笑着快步离开。)
25.另一院。室外。杨玉环和张云容笑着走来。
张云容:是我说错了,我的意思是,是调颜色的色呆子。
杨玉环:这还差不多。(二人又笑,忽见一太监引着李林甫走来,忙止笑。李林甫一见杨玉环,立刻小跑着过来行礼。)
李林甫:臣拜见王妃娘娘。
杨玉环:你来啦。
李林甫:是。臣来看望寿王千岁。
杨玉环:他在书房画画,你去陪他说会儿话吧。
李林甫:是。……臣见娘娘意气风发面带喜色,但不知有何喜事登门?(杨玉环和张云容相视而笑。)
杨玉环:喜事倒没有,只是容儿这呆子刚才看见满树的石榴花,就高兴得不得了呢。(笑。)你快去吧。
李林甫:是。是。(望杨玉环背影。只听张云容说:“娘娘才是呆子!”不由得摇头一笑。)让王妃娘娘守孝三年,真是难为她啦。
太监:大人请。(带李林甫离开。)
26.白天。皇宫。宫门外。高力士引几名太监抬一乘小桥出。士兵上前询问。
卫兵甲:呦,高公公。公公出去有事?(高力士取出腰牌。)
高力士:奉旨行事。
卫兵甲:公公走好。(高力士挥手。小轿离开。)
27.白天。皇宫外一桥下。众太监抬轿至。落轿。高力士掀帘。
高力士:爷,到了。(李隆基出。)
李隆基:你说,咱们去哪儿?
高力士:小的听爷的。
李隆基:那就随便走走?
高力士:是了。(吩咐抬轿者:)你们在此等候。
众太监:是。(高力士随李隆基上桥。李隆基站立桥头回望皇宫。)
李隆基:力士呀。
高力士:在。
李隆基:看见没有,我现在忽然有了种感觉——那不就是个鸟笼子吗?
高力士:不错……爷,您现在可算是解放了。
李隆基:解放了?
高力士:解放了。
李隆基:好!那老子就他娘的好好玩儿玩儿!(大步下桥。高力士见皇上高兴,自然欣喜。)
高力士:万……万老爷!等等小的!(定格)
28.画面后移。说书人上。
说书人:咱们书中暗表,唐明皇这一出来散心可不要紧,没想到在长安街头再次巧遇杨玉环,这才要引出一曲《长恨歌》的千古绝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退出。画面满屏。片尾歌、字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