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探亲
作品名称:军魂 作者:均风 发布时间:2016-03-11 04:38:29 字数:4741
一分队大牛故乡关中平原的秋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一团团金色的光芒火团似的沐浴着一望无际的青川大地。
六十年代的西安古城墨色剪影,四面古褐色城墙囤围迤逦。
城内临街商铺林立。
城外一块块井字形农田,一条条四纵八达土黄色马路相互交织延,一栋栋关中风情村庄房舍囤围徜徉在一马当先土黄色的土地。
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燃烧般的烧烤着大地。一辆马车在赶马人鞭哨吆喝声中飞快地驶出临潼县城,奔腾在骊山脚下一条笔直的马路上。马路上行人熙熙攘攘。道路两侧庄稼禾苗逐风起舞,树木枝梢临风沙沙作响。田间地畔,面面彩旗迎风招展飘扬。
这时,从田间地畔传来阵阵革命歌谣: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嘉..嘉嘉,赶马人扬鞭起哨,马车一路飞扬。
随着赶马人视线渐渐的拉近,坐在马车车辕上赶马人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他是一位身穿白色马夹,腰间扎着一条白色围带,芳龄五十左右的关中农民。由于正午时分天气炎热,他黝黑肌肤之上粘满了汗水,汉水已浸湿了他的衣衫,潮湿的马夹紧绷绷裹着他强健的身躯。
说起这赶马人,正是一分队长大牛的同乡,隶属渭南地区临潼管辖范围。虽说赶马人相貌不怎么张扬,可是他在古树村生产队社员眼里,是一位风趣幽默厚道朴实庄稼汉,社员亲切们很是亲切称呼他王老头。这天清晨天色微亮,生产队长这一大早起床,没顾及洗把脸,他就双手背后叼着一支一尺多长的大烟袋,摇晃着身子匆匆来到了老王头门前,特意派工给老王头,去县粮站交公粮。
老王头接到生产队长派工,这心里好是欢喜,他转身回到家里和家人打过招呼,同生产队长挥手致别,这才拿起行头匆匆来到生产队饲养室门前。
不大时辰,老王头熟练的套好马车,赶着马车出了村口,马车一路飙扬。
几个辰过后,马车穿过县城大街小巷,来到县城粮站门前,老王头急忙跨下马车,牵着马车停放在粮站长长的交粮队伍中。
老王头交过公粮,赶着马车掉头准备回家,想起了生产队长临行前吩咐,晌午前必须赶回生产队。他抬头望了望天空,火辣辣的太阳蒸蒸日上,眼下到了生产队长嘱咐自己返回生产队时间,一时间,老王头心急如楚,他急忙放好行头,掉过马车,刻不容缓驱赶着马车出了粮站大门,马车一路奔袭,赶往回家的路上。
老王头的家乡古树村,位于西安城东五十余里开外,蕴育历史悠久。有着商鞅变法遗址,古栎阳遗址,荆山铸鼎等历史史记。老王头让最值得骄傲得是,解放初期,上世纪50年代,建造在家乡附近建的172厂。老王头家乡,古树村生产队原名马坊村,后来更名为古树村。
说起古树村的来历,有着神奇般的传说和美丽。传说中的马坊村,村口矗立着一颗参天大树,此树灌木成荫高大无比,有着百年岁月沧桑与传奇故事。站在远远的地方遥望古树村村口,这棵参天大树如同一个守卫在村口勇士,守卫着这块土的安详。传说,正是因为这颗参天大树守护,从古至今,在这块土地上未曾发生过一次烽火硝烟风战事,居这里人们生活安逸吉祥。后来,人们渐渐对这颗参天大树开始肃然起敬,生活这里的人们,每逢家人出门远行或者迎嫁取亲,家里长辈们总会来到村口的大树底下,在大树枝条系上一条条红绳,以此来祈祷家人的平安吉祥,古树村因此而得名。
六十年代的古树村,村子百十户人家,以周氏家族为主,解放前有两家李氏和魏氏两户人家,由省内异地迁址到这个地方,解放后两户人家分到了土地,落户古树村,成为该村村民。
老王头原本姓周,在他出生不久,因家境贫寒父母双亲无力抚养,便把他过养给邻村一户王氏人家。在他八岁那年,养父养母意外而离世。养父养母过世后,老王头在热心村民和亲生父母的帮助下,再次回到了古树村,成为古树村生产队人民公社社员。
说起赶马人老王头,他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自小爱好曲艺,有着一副好嗓门,所谓说学逗唱样样精通。他的歌声浑厚洪亮穿透力强,每到农闲无暇间际,他总会走出户外,来到旷无人烟的地方,吼两声秦腔,唱几句歌谣。
六十年代的古树村,在中国传统式计划经济生产模式影响下,生产队是农业生产一线前沿,凡年满十八周岁青年自然成为生产队社员。
生产队长是农业生产一线最为基层的管理干部,每天到了上工时间,来到村子集结上工的地方敲响铃声。社员们纷纷赶来,按生产队长派活下地务工。
说话间,日头渐渐攀升,习习热风吹袭着大地,坐在车辕上的老王头汗流加倍,沿途无心欣赏风景,时不时抬头仰望天空。徐徐烈日渐渐攀升,眼看到了晌午时分,他便使足力气挥舞着鞭哨,马车在老王头吆喝声中马蹄腾空飞疾,一路飞速前行。坐在车辕上的老王头难耐火热日头的烧烤,他扬头唱起了陕北民歌:
俄说东方...有一个红.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湖海吆...他是人民大救星。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胡海,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胡海,他是人民大救星。
俄说东方...有一个红.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湖海吆...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湖海吆,领导我们向前进,胡海...胡海...海.....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那里人民得解放哪里有了共产党,那里人民得解放。
他悠扬的歌声,在渭北平原上空四处飘荡.....
马车在马蹄蹬蹬飞疾声中渐渐远离骊山墨色剪影。伴随马车车轮的滚动,马车很快驶入雨金渭河地段。远远望去,一条悠悠渭水长河,由东至西缓缓流淌。河流两岸绿因葱茏,一块块青纱帐,一片片高粱地,一条条交错纵横乡间羊肠小道,一栋栋简陋土培草房,呈现出一番浓郁关中秋日风情。
马车在老王头吆喝声中颠簸在一条土黄色坎坷不平土质马路上,一路飞驰行驶。马路两侧农田村庄擦肩而过,车轮团团尖尘滚滚飞扬。
大约几十分钟过后,马车在老王头急速驱赶下,很快穿过了与栎阳街市交叉的丁字路口。在老王头正前方百步之遥,一条弯弯清水长河横卧在关中平原这片土地上,小河流水潺潺,缓缓东流而去。
清河面架起一座古褐色弓形石桥,石桥横跨东西两岸。
秋分时节,沿河流两岸机声隆隆,一座座抽水泵怒吼着润滑的嗓门,将清河流水送到田间地头。
老王看着眼前这条清澈潺潺流水U型渠,他欣喜万分,此时,他饥渴难耐,急忙胯下马车,来到路边,拴好缰绳。乐呵呵转身拿起胸前白色羊肚手巾,轻快哼着歌曲,大摇大摆来到U型渠边。透亮清凉的清河水使他心驰神怡。老王头迫不及待弯下身子捧上一拘清澈透亮清河水,一饮而尽,阵阵清凉袭入心头。
一阵长饮,老王头双手扶腰开怀大笑起来:好水,好水,啊哈哈哈....
就在这时,老王头再次想起生产队长临行前吩咐,于是他匆忙起身,快步走到马路旁,跨上马车,扬鞭起哨,马车在老王头吆喝声中一路飞跑。
少时许,马车缓缓滑下一条漫长的坡道,驶入栎阳桥桥面。
秋天的清河沿岸,茵绿葱葱,百花飘香,鸟语飞鸣。桥下潺潺流水,水面清澈见底,弯弯小河流水付之东流。一群群悠悠自闲的鱼儿浮出水面,摇曳尾巴在水面自由滑翔,时聚时散。小河河堤坡道芦苇杂草丛生,两岸绿荫葱葱,一株株酸枣树挂满了粒粒丰硕青里透红的果子。百花丛中,一只只蜜蜂,一双双彩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河床芦苇丛中蛙声四起八嚼齐鸣。马车在王老头吆喝声中悠悠荡荡驶入清河桥面,老王头深情瞭望着脚下颤颤流水,想起了传说中栎阳桥的故事:
栎阳桥。建于天启年间,桥长90尺,高24尺,宽22尺,为青石砌成,有两个弓形桥洞。据史载,栎阳桥为陕西总督武之望于天启年间倡导当地群众集资修建。此桥建成后方便交通,促进商贸,方便百姓生活。
传说中的故事,据史记相传,已是发生在很久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武之望少儿在栎阳读书,每日往返四十余里路程,到了清河岸边,因为没有桥面,仅靠小船来回摆渡,十分不便。遇到河水暴涨,小船停渡,他只好等候,别无良策。一日,武之望到清河岸边风雨过后吐出一道靓丽,低头一看,河水暴涨水流川急。忽然,武之望仿佛水中有人吟喻,探头张望但没人影,忽闻水中传来一息声语“你找到替死鬼没有?”
别曰:“找到了,是个骑驴的。你呢?”
“我也找到了,是个戴铁帽子的。”
武之望忽而悟性吟喻,两水鬼吟喻对之,于是观之究竟,静坐河边守候。一会儿,果然一农夫骑驴从此过河,武之望立即上前如此这般劝之,阻止了农夫过河之欲。又一时辰,只见一个提锅人对河边而来,一时间,河水暴涨,他将锅置于顶头准备过河。武之望见状大声阻止,顶锅人停留对岸。随后,只见武之望跳入了滚滚而逝的河中......那两个被他拦下的农夫见到这般小孩跳入水流喘急河中,还误以为是这孩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便高声大叫“救人!啊!救人!啊!”
说来也怪,只见刚才还是水流喘急的河水居然慢慢地平息下来,几分钟过后,一条宽阔的两孔石桥奇迹般纵贯于这清河之上。后来人们传说,武之望原本是天上的魁星,他拯救了两位农人之后,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清河中,先是捉拿了两个经常害人的小鬼,然后他收复了两个小鬼,将其身躯变成两眼桥孔,再将自己的身躯化成了桥身和栏杆。为了便于人们夜间行走,桥身两边各有一对玉兔,这两只玉兔到了夜间像是点起的灯笼,为过桥的人指明了方向。老王头想起栎阳桥传说中的故事不由自衷沾沾自喜趾高气扬,再次想起传说中的古栎阳史记。
传说中的古栎阳城,至古游说连篇说法不一。据史册记载,古栎阳至今已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建都与383前至350年,秦献公、秦孝公以此为都,变革图强,与列国争雄霸。秦末,刘邦以此为大本营灭了项羽,建立了汉王朝定都栎阳,直到200年迁都长安。后来,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汉太上皇刘瑞陵,死后墓葬于古栎阳城西荆山脚下,称万年陵。解放后,栎阳隶属渭南地区临潼管辖的一个小镇。
六十年代的栎阳街市,街道东西长约1000米左右,街市两侧商户林立,每月逢三逢八是栎阳街市过会的好日子。到了过会这天,方圆十几里外的人群一大早就哩哩啦啦三三两两三五成群说说笑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到了晌午时分,正是市面繁华热闹时间段,那长长涌潮般人群来来往往穿梭不息。
说起栎阳古城,也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城,有着辉煌灿烂的一页。据史册记载,栎阳古城墙是由色泽炫丽青砖磊置而成,城堡,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建有一个烽火台,凡是出入城门的人都要经过把守士兵一一严格盘查。城堡为长方形,长和宽均为几十余里开外,城内视野阔达,条条街巷民宅云集,街市商铺林立,几条主要干道商贸流通繁华融为一体。
踩高跷,扭秧歌,是流传这里上百年民俗文化,每逢五谷丰登之年或者民间传统节日,栎阳街市沿街市面悬灯结彩,家家门前高悬一盏盏大红灯笼,从大年正月十三到十五人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摆着芯子,由城外四面八方纷纷云集而来,一时间,栎阳街市城里城外人来人往人潮涌动热闹纷繁。
在栎阳街市城西西门口有一个庞大的广场,是历来审判犯人行刑的菜市场,凡是触犯刑律的人犯都要这里公开审理公判大会,然后依照公判结果进行行刑。伴随历史变迁演泽,栎阳街市的变迁,当今的栎阳城墙已夷为平地。
说话间,老王头扬鞭起哨,马车在老王头吆喝声中车轮滚滚一路赶来,车后杨尘起雾,马车已经行至古树村地畔。
马车在马铃叮铛声中,很快爬上一条漫长的坡道。老王头万分欣喜抬头远望,六十年代的古树村,一栋栋简陋质朴的农家民舍倘佯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古树村村庄幕色剪影在马蹄奔腾声中渐渐的清晰起来。远远望去,在古树村村口村口矗立着一棵参天大树,此树阴郁葱茏,绿叶茂密,高大无比,微风中,一条条吉祥福随风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