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苦乐人生>第三部 磨难 第九章 突遭劫难 (七)

第三部 磨难 第九章 突遭劫难 (七)

作品名称:苦乐人生      作者:老有所学      发布时间:2016-03-03 13:20:46      字数:7307

  十二、笤帚大战
  
  婚后勉强在矿区住了五十天,艳香不得不返回家乡。我送她上火车,夫妻依依不舍而别,此时她已身怀有孕,妊娠反应特别强烈。据姨母后来说,她回去后每天蒙头裹脚睡觉,恶心呕吐不能吃饭,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
  春节期间全矿职工都回家过年,“牛棚”出来的人没有这样的自由,群专组强制我们集中装车。我早料到过年不可能回家,提前给家里寄回妻的口粮款和办年货的钱,并托人捎回烟酒羔点等作为给父母的年节礼品。
  
  这一年林彪加紧篡党夺权的步伐,年初发布了“一号通令”,假借防御“苏修”突然袭击强行大批疏散人口,要把城市“净化”成纯“红字号”的天下。于是凡沾点“黑”字边的,不论干部工人一律赶回农村,仅板坡就回来七八家,我自然也在被撵之列。
  初二那天恰好给老乡杜江装车,他走到我身边故意搭讪着问:“你过年没回家?”
  我说没回,“领导”让加班。
  他说:“快了,过了年就能回去啦。”
  我问:“是吗?”
  他说:“前几天我回一趟家,在城里遇见咱矿群专组的人,他们说要去板坡。”
  他明显是在给我传递信息,群专组的人已去大队联系接收我的有关事宜。这事虽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我乍听到仍如五雷轰顶,两眼发黑,站立不稳。
  致命的性格弱点又让我给自己招来一场灾难,我一生最大的悲剧正如继母张鸣所说“有眼无珠”,认不清好赖人;又过于心直口快,肚子里装不住一点事,嘴里存不住半句话。杜江的话令我思潮起伏,激愤万分,非得找个对象发泄才行。能向谁诉说呢?柳完就住我隔壁,我和他曾是一派,我俩曾在“红总站”的车间领导小组共事,他是组长,我是宣传干事,那时他对我的建议言听计从。被揪前我们曾在一个屋里住了一年多,我还跟随他去沁州找过对象,后来又一块住进“牛棚”。这样的难兄难弟,理所当然应该向他倾诉衷肠。于是当晚就去找他,开门见山说:“咱们这些人恐怕都要送回农村了。”他神秘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就把装车遇见杜江的事向他学了一遍。
  
  正月十三一大早杨平通知我不要上班了,把多余的食堂饭票退掉。不一会儿群专组派人来抄检我的物品,那个独眼龙史钟原也是搬石头工人,靠派性脱产进了群专组,他竟要没收我的耳机和给未出世孩子做斗蓬的红绸戏装,还有一把二胡。硬说什么耳机有发报功能,红绸是打砸抢得来的,二胡是我在“总站”办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时侵吞公家的。我的确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待过,我们排演了歌剧《白毛女》在全市各厂矿演出多场,我在乐队拉二胡。我自己改造了一把二胡,音色相当好,我和它感情特深。
  为了保住它们我苦苦哀求以至掉泪:“耳机是我在学校买的,求你们留下,我回去生活困难时还能卖几个钱;红绸戏装是我在信托商店买的,那上面还标有价码。”
  史钟翻开布角见真有价码才作罢,但仍把我心爱的二胡带走了。多好的一把二胡,寂寞时它伴我解闷,悲伤时它给我消愁。几年来每当我心中郁闷无法排解时总是对它倾诉,用它奏出悲壮凄凉的乐曲,如泣如诉。
  
  晚上车间召开最后一次批斗会,“欢送”我返乡。车间头指示与会人员每人准备了一把扫地笤帚,故又美其名曰“笤帚会”。“欢送”也好,批斗也罢,实质是一次有预谋的毒打,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更残酷。因我一旦遣送回村,在他们看来永不会再回来了,过去手下留情的现在无须再留一点情面。今晚有个人是第一次出场,他就是曾在王成围攻时出面解救我的张安,以前从未在批斗会上露过面。经“指挥部”掌权的“矿革委”一阵突击入党突击提干,他已由一个三级壮工一跃而为车间领导组组长。这个一贯乔装伪善的“正人君子”今天要撕下画皮亲临会场坐阵指挥了。
  不论谁走进这人间炼狱,看一眼群魔狰狞的面孔,那种杀气腾腾的场景就会令你毛骨悚然。我走进去,一眼望见手持笤帚虎视眈眈的打手,料定凶多吉少。
  青岩底宿舍二楼的会议室中央放了一个长凳,张安款款地说声:“你坐下吧。”
  我说:“就站着吧。”
  我深知这是野兽向人学的一点虚伪的文明,一刹时就会有一声尖厉的狂吠:站起来!
  但我绝没想到这次受刑会和柳完有关。
  “说吧,最近你有那些反动言论?”张安问。
  我说没有。
  “没有?放老实点,那天晚上你跟柳完说过什么话?”
  
  天哪,从五八年直到现如今,在批斗会上我听到最多的问话就是跟谁“说过什么话”。不知为什么上帝造人要给他们安一张嘴,这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也是会说话,每个人从娘肚里爬出来就开始学说话,每天不知要说多少话,那能一一都记住。那个时代却要封住人的口,不让人说话,张嘴说话必须考虑符不符合规定的政治口号,否则就被诬为反动言论;也就是说,“言者”一不小心就会“有罪”。
  不过这次事隔几日我还记得:“说过我可能被遣送回家。”
  “那你怎么说没有反动言论,真是反动透顶!”笤帚把劈头盖脑打来,打倒提起来再打。
  张安假意拦阻:“不要打,叫他说。”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是要追查“泄密”的人,我绕着弯说:“我听说咱矿XXX和XXX送回去了,就想到我也可能……”
  “别耍滑头兜圈子了,直说吧,谁告诉你的?”
  我不愿牵连杜江,一口咬定没有人告诉我。
  “这家伙顽固不化,大家说怎么办?”张安凶相毕露直接出面挑动了。
  “加刑!”
  蜂拥而上,笤帚乱舞,我晕过去了。
  我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宁被打死,别打成残废,打残废丧失了劳动能力将活不下去。
  
  野兽——不,该叫人兽,因为他们都披着一张人皮——们事先在地板上泼了水,我的小大衣被打开了花,全身滚成泥蛋,那些人兽看着我的狼狈相,高兴得呵呵狂笑。
  他们还意犹未尽,张安叫柳完对质,柳完还真在场。他假惺惺地说:“田生玉,你要放聪明点,承认是谁告你的不就完事了嘛。”
  “没有人告我,是我自己猜到的。”
  柳完又说:“要对‘组织、忠诚老实嘛,有啥说啥,何必受苦,那天你不说是杜江告的嘛。”
  “我没这么说过。”
  张安一反常态,撕去画皮,进一步煽动:“难道柳完诬赖你不成?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要与人民为敌到底了,大家叫他清醒清醒!”
  
  正打的难解难分,群专组派人来领我上路,我才脱离魔掌。来领我的小青年就是那个捂着肚子跑到医院拣回一条命的小英雄。据他说,他在走廊听到我被打的惨叫声惟恐他们把我打残废,因此赶紧进去把我带走。阿弥陀佛,若真是这样,我倒要感谢这位保留了人性的小伙子,可惜没有记住他的姓名。
  真是:
  人无害蛇意,蛇有毒人心;
  误认知心者,实为白骨精。
  又云:
  心善不认人,终将害自身;
  寄言众儿女,交友须叫真。
  
  附录一《辙痕》
  写在前面
  
  车过留辙,鸟过留影。人来世上走一遭,会留下一串串脚印;即便时过景迁,风吹雨打磨灭了,别人看不到,那脚印却像车辙似得深深留在“当事人”的脑海里,且会一直带到墓中。
  写完《苦乐人生》后,还总有“意犹未尽”之觉,过往的许多事仍常在脑海里翻腾。尤其那些未写进《苦乐人生》的故事,不甘于让它们随我进入棺椁而永绝于世。既心有不甘,于是就动手翻阅整理遗留的部分诗词日记,外加近年有感而发的一些短文,拼凑起来也有二十多万文字,加印赠与亲朋好友分享,不亦乐乎!
  这本小册子由四部分组成:诗词、日记、书信和散文。《诗词篇》除收入青年时代写的部分爱情诗,还录入历代名人的律诗绝句,其中包括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的名诗,都是我在阅读中特别欣赏的历代佳句,特摘录出来与读者共享;《日记篇》只存当教师期间的部分日记,求学和青年时代的都在动乱中遗失了;《书信篇》里也只是家庭成员间的几封来往信件,从中可体味到家的温馨与家庭变故的无奈;《散文篇》是出书本意,大多是近几年有感而写的短文,它和日记相辅相成,折射出世事风云变幻、人性的诡谲和做人的艰难。
  
  读过《苦乐人生》的亲友都知道,我的人生轨迹偏离了绝大多数人的正常道路,走了一条崎岖曲折、荆棘丛生的坎坷小道。我十分清楚,我的所有遭遇都是时运和性格两把双刃剑所致。尤其是性格,我笃信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即命运”(刘心武语)的哲言。人的一生都是苦乐相伴,区别是有的人乐多于苦,有的人苦多于乐,我属于后者。这两本书总结了我的大半人生,是非曲直任由后人评说。
  我不是作家。我的大脑里细胞不够多,不具有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当不了作家。能把自己亲历的事件如实写出来就很不错了,不会虚构情节写小说。毋庸讳言,我有写小说的愿望,也有一些所谓“素材”,很想写一部小说,只恨不会想象,不会虚构,只得放弃。我愿把自己掌握的“素材”公诸于众,让有能力有水平的作家写成小说,心愿足矣!
  
  在太行山麓的漳河岸边有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一家财主,土改前老地主和他儿子都已过世,家里只有地主婆、寡媳和一个十二岁的孙子(两个女儿已在抗战时期参军)。土改时群众要求清他家的财物,遂拉到会场批斗(当地叫斗争地主)。这家地主不是恶霸,平日和村邻、佃农以及长工相处颇善,没得罪人,斗争会开的较平和,只要说出金银财宝的藏处,拿出来完事,老小地主婆都没受皮肉之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寡媳有个妹子嫁到邻村,邻村的群众拉她去斗争,要她说出在妹夫家窝藏的赃物。几经逼考,她受不了了,正欲交代,妹夫大喊一声“我让你胡说”举起门板将她打死。其时那个十二岁的孩子也随他妈住在姨母家,他妈死后群众怕他长大后报仇,决定“斩草除根”。土改工作组组长是南方人,年近不惑,娶了个当地小媳妇,多年未生育。他见那个孩子聪明伶俐,起了恻隐之心,要留下抚养。但群众呼声如雷,他不敢直言,就私下和村干部协商,先给寡妇收尸,不让孩子见他妈的尸体,待夜深人静时假托去见他妈,带到河滩再下手。
  村里有一家富农有个十几岁的傻儿子,傻得除了吃饭啥也不知道,地下拉炕上尿。村干部去和那家大人说,要他傻儿子替死,可免他皮肉苦,组长另给点好处费,他就答应了。当晚把傻儿打死,组长把十二岁的地主孙悄悄领回家里,不久奉命南下,带养子辗转南方各省。
  
  解放后养父当某省兵工厂厂长,村干部的儿子招工去那个厂当了工人,因犯错误受到严厉处分,对厂长心怀不满。回家向他爹诉说,得知厂长原是当年的土改工作组组长,他爹又透露出当年替死原委。适逢“文革”造反,厂长成了当权派,批斗会上那个青工捞着报酬机会,把替死之事一股脑抖搂出来。从此地主孙知道他是养子,厂里也知道他是“被镇压”地主之子。父子二人历经多年磨难,直到“三中全会”后才得解脱。
  再说土改当时,第二天群众见地主孙血肉模糊死在河滩,就由农会通知他娘舅家前去收尸,去人把母子就地席卷草草寄埋在邻村山坡。几十年后已是改革开放时期,地主孙当兵的姑母回家祭祖,决定把母子俩迁回祖坟。当倒开那个孩子的墓穴时,却见空空如也,连一根肋骨没找到,只得铲几鍬土在他父母脚下收起个小坟堆了事。
  
  几十年后地主孙已退休,他的养父早已离开人世,他决定回生他养他的地方向生身父母祭拜。当他冒着严寒风雪终于找到祖坟时,却见父母脚下有自己的坟头,此时的他真是感慨万千,该不该给早死的自己烧柱香呢?
  故事梗概讲完了,有没有人能把它写成小说,我只能拭目以待。若有人问,你又出书又讲了这么个故事,要向世人展示什么?我也说不清,只能用曹老先生完成巨著《红楼梦》后那首自题诗作答: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催人泪下励人奋进
  
  附录二读《苦乐人生》三得
  
  值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时,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拜读了署名产宝赠来的巨著《苦乐人生》。掩卷沉思,不禁想起司马迁发愤撰《史记》的往事,产宝不失时机给榆社文学大军树立了样板。历时三十五载,抚摸着隠隠伤痛写出一部主题突出、语言含蓄、装帧精美的暴露文学巨著。催人泪下,砺人奋进。
  
  一主题突出语言含蓄
  
  产宝,本名田生玉,榆社县坂坡村人,生于一九三九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从小历尽战乱贫穷之苦。由于其父抗战期间弃家出走和曾加入国民党的不争历史,加之本人在学校自报“地主”成分的荒唐之举,使他在“反右”运动和史无前例的“文革”动乱中遭受到有天无法野蛮残暴的打击,几近丧失性命。十余年后“中共中央(78)55号文件”拯救他出火海成为合法公民,随后调回家乡当了名教师,直到一九九七年退休安度晚年,不能不令人欣慰。他的两儿一女一个个得以考入大学,现都已毕业并成家立业。大儿子在本县教书,女儿去威海结婚成家,小儿子去了深圳华为公司,曾被派往非洲,现在南宁负责管理一个办事处。作者在后记中写道:“从最初萌发写自传念头至今前后历经三十五个年头,八次重修,自传《苦乐人生》终于审结定稿。它很像我的人生,历经诸多曲折和坎坷,最终得以重见天日……”其目的在“从我悲怆凄凉的荒唐故事里,也不乏一些做人的道理可供后世子孙借鉴”。显然,没有作者自始至终百折不挠对党的热爱与忠诚写不出如泣如诉的感人作品。
  在第三部第七章《柳暗花明》中作者写道:“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华国锋的‘两个凡是’受到彻底批判……同时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推向高潮,响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赞叹:“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受命于为危难之中而力挽狂澜,拨乱反正,使动乱的国家走上安定团结的局面……他的功绩必将彪炳史册,他在马列主义发展史上应占有与毛泽东同等重要的地位……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一个名副其实的伟人!”最后他大声疾呼:“拨开乌云见青天,经历二十一年磨难,走过一段人生罕有的崎岖弯路,大难不死,我终于第二次获得解放。我的全家,妻子儿女,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感谢党中央,感谢邓小平,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不忘邓小平的恩情!”这也是所有和他有过相同遭遇的人的心声。他的诉说含蓄隐晦,让人觉得他仍心有余悸,深怕撞入禁区。“一日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嘛。作者头像下印着世界文豪司汤达所著《红与黑》中的名句“真实,严酷的真实”,旨在告诉人们,书中每个故事都曾真实发生过,没有半点虚构。
  
  二行文流畅生动感人
  
  掂掂《苦乐人生》,分量不轻,厚度将近一寸。一部近三十万字的人生回忆录如何起笔又如何收尾,应该说没有先例也没有定规。但我们从“自序”中可找到端倪,从《后记》里可得出结论:凄惨的经历是根本,为国家富强兴旺,让后代以史为鉴是动力,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是必要条件。我认为作者把回忆录写成自传体小说,不但不会让人产生杜撰嫌疑,反而更加重了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他在每段故事的结尾都赋诗一首,有些是本段落的小结,附带作者的评论,有些则是对后续故事的预告,如过去的说书人那样给听众留下悬念,让你急着想往后看。全文一会儿舒缓,一会儿紧凑激越,时时抓住读者的心灵,将平铺直叙的故事转化为一部跌宕起伏、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史诗。
  随着外忧内患,以“土改”、“反右”、“文革”为大线,《苦乐人生》展开了《童年》、《成长》、《磨难》三部曲,有声有色诉说着从《艰辛家事》、《乱世童年》到《最后挣扎》、《劫后余生》等十二个不同时期家族、亲情、朋友、邻里、同事、妻儿间发生的一百零四个故事。他或详或略、或繁或简,夹叙夹议,全书共附有一百一十七首诗词,其中不乏律诗和绝句。使读者随他乐亦乐、他悲亦悲、他泣而泣,一路读来毫无厌倦感。书中大量使用成语、歇后语、古诗民谣、名人名句、乡人俚语和恶言侃语,将不同的人物事件描绘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许多地方还采用了对仗、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写法,甚而借用外语和拼音字母,一切为他所用,一切为了真实,一切为了揭示特殊时代的特殊风貌和人们的心理活动,使所有故事都成为那个时代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充分展示出作者的智慧和天才。产宝确实是个天才,他在书中多次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好学上进的性格,并归之于父母的遗传。“天降我材必有用”,产宝最终将他的才智展现在《苦乐人生》的撰写上了。
  
  三封面设计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在《苦乐人生》的扉页产宝写给我如下耐人寻味的留言:盛世著书,你出书我也出书,你出的是红书,我出的是“黑书”。我反复读这几句话,不禁感慨万千而又疑虑重重。它们是何意,为啥黑书二字要挂上引号?是单指书的黑色封面,抑或另有所指?也许作者认为他的书属暴露文学,揭露的丑人丑事太多,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给于无情鞭笞,会招来某些机构某些人的非议,甚至可能会像吴晗的《海瑞罢官》一样被列为“反面教材”,但他自己认为是红书,所以加了引号。
  封面设计人署名佚名,我怀疑正是作者本人,这更加重了我对他的崇拜,他大胆使用厚重的黑色作为封面的底色,突显出白色的《人生》二字。灰暗的《苦》和浅红的《乐》给人的感受不仅是眼球的刺激,更是刻骨铭心的心灵颤动,而且《苦》大《乐》小,表明作者的人生苦多乐少。左下角配以本人饱经风霜、淡定苍白的近照,不能不让人先入为主地给以极大的同情和赞叹。书名和头像中间只用二十四个字把他大半生经历向读者作了介绍,又在封底鄭重挑明他写书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后代以史为鉴”。他似看着读者手捧宝书端详,又急切地打开欣赏一帧帧照片,了解他的人生轨迹;接着深入内部,了解他描述的时代、人物,返回那些已然成为过去的不寻常的年代,对今天的和谐社会更加热爱。
  
  作者是个难能可贵的奇才!他能写出如此好的书,我想不仅由于他的聪明才智,更要借助他的求知好学。不论幼时上学还是后来教学,产宝接触的都是数理化,很少涉猎汉语,但他业余时间拼命读书。从书中大量引用雨果和司汤达等文豪的格言以及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诗词,还仿照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写了几首阶梯诗,足见他读了大量的书,中国的外国的都有。这样才能下笔有词,淋漓酣畅,读来脍炙人口。特别是每节结尾的律诗绝句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读来清新悦耳,细究承前启后,令人肃然起敬。
  产宝的《苦乐人生》为我县文学队伍开了先例。让我们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发愤进取,不懈努力,以产宝为榜样,为繁荣我县的文学创作,写出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赞颂人民美好生活的好作品。渴望有如《苦乐人生》的佳作出现!
  
  鹿林威
  2012年11月20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