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修身
作品名称:沂沭之恋 作者:月儿湖 发布时间:2016-02-26 17:37:36 字数:3165
对于小雪来说,学习数学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快乐的是学习数学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增加自己的学问,特别是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困难的是自己从小到大对数学接触较少,知道得也不多,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更主要的是自己给自己订立的目标一时难以达到。
先生知道了小雪的心理,决心开导一番,特别是要增加小雪的自信心。
先生告诉小雪:如果背负着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反而会让这个学生垮掉。因为学习本身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说学习本身可以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快乐的享受。有自信必然有好结果。‘自从小雪恢复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效率自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学习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把我们学习的效率提高。有很多实验证明,用同样的时间干同样的事情,有没有信心,差距是很大的。
先生见小雪学习这样用功,从心里感到佩服。对于小雪来说,她从小就和父亲学习管理帐务,学好数学不光能帮助自己打理家业,最主要的是思维清晰,遇事不堵。
得到了先生的指点,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小雪想和公公说说,希望划拨在司徒莲名下的西山头地三十亩薄田可以退耕还林。小雪建议药材就种土虫草和何首乌。树木以洋槐树和马尾松为主。小雪借用先生的方法,将所栽树木的棵树,种植药材的苗木算得一清二楚。连三年后药材的收成,十年后树木的价钱都算得一清二楚。见到小雪这样精明会打算,司徒老先生也不得不佩服,就答应小雪按她说的做。
看到小雪有孕在身,先生也知道课业不能过重,于是就利用讲课的间隙说些可心有趣的事情来放松放松,相处一段那时间以后,先生就和小雪讲起了民国大师上课的精彩开场白。
先生讲到:“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先生学得变腔变调,逗得小雪咯咯直笑。
还有一位先生启功,讲课更是别具一格。启功先生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小雪听了,不觉笑出声来。
先生继续讲到:
说到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先生莫属。他的学问很大,想听他上课的人太多,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干脆上一次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小雪听了,略微沉吟一下说:“凡是有大气势者皆有大学问。”先生说:“是啊!我听老师介绍,这章太炎先生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学问大得很,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对于司徒莲来说,既要注重经商,又要求学,这是他人生的目标和意愿。经商可以发达家业,求学可以提升自己,完善道德。
司徒莲家的家业从祖父那一辈就很殷实,到了父亲这一辈更是富足。家里有土地千把顷,布庄几十家,长短工几十人。按理说也可以专心打理,坐享其成了。可是司徒莲却不这样想,对于司徒莲来说,祖上能够有家产对自己来说,只是能够用好的衣食来奉养双亲,供养家人,自己若能守住祖业,再光大门楣,就要注重自己的涵养和家族子侄的教育。
司徒莲牢牢地记住了祖父的话。记得六岁的时候,祖父曾对司徒莲说过:人来到世上,不受磨,不成佛;不受苦,不享福;不受罪,不出贵。现在家境好,你要趁早学会吃苦好好读书,这样才能学到圣贤之道,将来才能学会做人办事的道理。
司徒莲也能吃苦,他从小就刻苦学习,尊师重道,小小年纪就能诵读四书五经,还不到十岁就主动向父亲求取,将自己的压岁钱拿出,买头毛驴送给给先生骑。
司徒莲的举动也着实感动了先生,先生不仅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了司徒莲,还将司徒莲引荐给自己的弟子,在东海创办新学的朱友增。
司徒莲既有国学功底又受圣贤教育,所以学起新学来,也能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欠缺,所以长进很快。学的时候看不出用处,等到用的时候才知道功夫没有白费。
思绪回到当前,司徒莲心想:土地虽多,可山地贫瘠,产量平平,除去四季口粮和家中主仆开支,节余的也并不多。布庄虽然有收入,可是因为布的品种单一,价格平平。收支也收支于年成好坏。只有创新出奇,才能开拓财源。
正在司徒莲反复思考的时候,小雪走了进来。看到司徒莲在深入思考,小雪也就静静地坐着。
看到小雪所戴的玉莲花项链,司徒莲的眼睛一亮。他听小雪讲过,这玉莲花是古董。又听母亲讲过:“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司徒莲心想:“衣食住行所需物品只能供养人的身,如果能借助玉石引领,形成一种文化,就可以在道义上引领人们团结向善。”
想到这里,司徒莲就和小雪说起自己的想法,小雪思虑良久,方才说道:“金银玉器乃身外之物,如果想让玉石像金银一样成为人人所需,那就要多下功夫。更何况玉石不是粮食布品,不仅买的人要有足够的金银来兑换,就是卖的人也要足够的钱才能采买到好的货品。更何况玉石为天地之精华,要想经营好玉石生意首先要涵养自己……”
听到小雪说了这么多,司徒莲想:看来光有想法还不行,我考虑的还没有夫人多,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经营呢?
经营玉器还是古董,对司徒莲来说,都是一项挑战。对于玉器,司徒莲并不陌生。司徒莲从小就看过许多玉器。从布庄里供奉的玉佛到自己佩戴的玉观音。从家里摆设的玉麒麟到玉白菜。就是父亲一个人身上的玉器就有好多种。在司徒莲的印象中,家里的玉器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就是父亲送给管家宋伯德玉佩也是上等的新疆和田玉。
俗话说,买玉要找识货的人,卖玉要找懂行的人。虽然说经营玉器赚钱快,可这毕竟是大投入。该怎么经营玉器呢?司徒莲真不知道该如何抓起。
看到司徒莲有些为难,小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玉器店经营需要有哪些准备呢?首先要有雄厚的资金可以买来好玉,玉为民间至宝,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佩戴得起的,所以要选在商贾云集之地开店,为富裕人家服务,人脉也是需要用心经营的。最主要的是自己一定要懂行!小雪告诉司徒莲,经营玉器首先要本着诚信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为广大的客户提供最优秀的服务。小雪告诉司徒莲:经营玉器一定要去北京。北京自辽金时期以来,就已成为北方玉器的重要产地。经元、明、清三朝,北京玉器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清代乾隆时期更是达到极盛,作坊林立,并成立了专门的玉器行会。以北京为中心的玉器生产,一方面依托于宫廷玉器的精湛技艺,另一方面又因各地能工巧匠汇聚北京,更何况北京的民间玉器作坊很多,规模大的人数通常情况上可达30余人,较小的玉作坊人数为3-5人,其经营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是亦工亦商,自产自销,前店后产的方式;有些是只工不商,只从商家手里接活做加工;有些是只商不工,自购原料交与加工作坊代为制作商品。小雪建议司徒莲可以先从亦工亦商,自产自销,前店后产的方式经营期,这样既可以减少经营成本,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发挥自身特长,小雪建议司徒莲先学习有关玉器的知识,做个懂行的专家。
听到小雪说了这么多,司徒莲又陷入了沉思:雄厚的资金从哪里来?不要说边卖布庄筹集资金,就是用家中的现银去经营也会遭到父亲的反对的。说到商贾云集之地,除了京城就是苏杭,可自己在这些地方根本没有多少人脉,更何况这些地方都是寸土寸金,要想盘下合适的店面那也需要一大笔钱呢。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司徒莲就围绕“钱从哪里来?”展转无眠。小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着急反而让小雪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先经营绸布庄积累资金和人脉,再经营玉器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