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石桥街>第十三章 (2) 悲欢离合之二

第十三章 (2) 悲欢离合之二

作品名称:石桥街      作者:未杲唐麒      发布时间:2016-02-20 11:44:13      字数:3530

  今天小儿子王小满的领导葛支书家请他掌勺,又听说赴宴的有他所钦敬的书才子祝志平,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精调细烹,为使宴席能有高潮迭起的场面,他又特地关照万万不可事先透露是他在掌厨。待到祝志平评点出他那个拿手的咸香鸡的优点和特点时,兴奋得有点激动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有心将祝志平盛赞一番的,却无奈肚皮里能搬得上台面的文辞委实有限。
  “是王老伯。”祝志平和王团长也算是有缘的,当初祝志平年少心境明,智断“铜钱案”,为王团长主持了公道,以至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每逢见面时,相互之间总是倍感亲近。在“文化大革命”批斗风最盛的时候,若不是王团长一再关照儿子王小满“王师长”说,一定要保护有恩于自己的祝先生,否则体弱骨瘦的“专政对象”祝志平,挺得过挺不过那一关,真的谁也不敢保证。
  “原来王老伯掌厨,快坐下来一起吃。”祝志平赶紧起身邀王团长就座。
  王团长却推辞道:“祝先生不要客气,你坐下来请慢用,荒年饿不煞厨子!等你们先吃吃,一会儿还有两个土虽土味道倒是蛮崭的小菜结尾。你们再尝尝这个家常鸭。”王团长将那盆家常鸭移至八仙桌正中道,“请祝先生也帮我老团长评一评!”
  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祝志平先是呷了一口双沟大曲清了清口味,这才细细地品尝起家常鸭来。祝志平点头道:“此鸭必定先用了重醋焯水处理,再入姜、葱、料酒、豆瓣酱、适量高汤,铺油文火焖烧至八成熟再取出浮油他用,收膏后淋香油点香菜装盆即可。否则以家鸭肉僵味腥的特点,这盆家常鸭绝不可能如此的鲜美酥滑,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王老伯你说,我说的在不在点子上?”
  说到这里,祝志平猛然省起自己似乎失言了:阿Q都晓得忌讳“光”啊“亮”的,王老伯为人讲究,未必就不敏感“点子”“坑”“洞”诸如此类的字眼言语。
  然而王团长兴头正浓,哪还顾得上拘此小节,开心得满脸的点子大放红光,虽然对祝志平的评语一知半解,却拎得清句句都是给他脸上贴金,这对于王团长来说小试牛刀便得遇识家,好不开心!因自知嘴笨舌拙,不如干脆说说真心话:“祝先生,真了不起,假如你来做这个行当,我们只怕寻不到饭吃了。今天实在不好意思,只怪条件有限,要是有称心称手的炉灶刀具,有齐全的原料配料作料,我老团长灶头上的功夫不要说石桥街四周,就算苏州扬州南京北京……也不输给别人!”
  祝志平并不计较王团长的话合不合自己胃口,待他感慨得痛快了,继续往下点评:“鲈鱼如何如何的原鲜肥美”“糖蹄怎样怎样的酥甜不腻”“冷切白肚的调料风味独特”“蟹粉狮子头嫩在配料火候”“咸味黄萝卜八宝饭色、香、味、形再加上丰富的营养可谓五子登科”,“羊鲫汤羊鱼为鲜更是妙不可言”。他尤其对“咸味黄萝卜八宝饭”赞不绝口:“这黄萝卜是我们这个地方的土产,想必王老伯凭着高超的厨艺独创的石桥特色——你们看这黄萝卜加工得像田黄玉碎,‘桂花糅’香软亮滑米白如珠,胡葱段青绿可爱恰似翡翠、瘦肉丁好比山林深处点点红……还有黑塔菜、花生米、嫩姜丝、豆牙瓣等等,真个是‘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我们石桥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幸人生在此走一回,也不枉受这轮回之苦了。”
  祝志平多喝了一盅酒难免有所失态,不过这一八仙桌的人虽然人生轨迹迥异,修养程度不同,却也能兼容并蓄“同桌共济”其乐融融!宴席过后,沏上香茗,摆开阵势,老唐家由祝志平为媒,老葛家请王小满为妁,两个大男人,挂上女字边,虽说别扭,却也新鲜,以至日后祝志平又由黑转白——掸尽煤屑尘,沾满粉笔灰——重归教师队伍!与石桥中学的于校长谈起这人生唯一一次的红娘角色时,于校长开玩笑道:“我们祝老师是谁呀?那个能耐可大啦——有火也是煤,无火也是某,去了煤边火,加女还是媒!煤球身黑火焰红,红娘名红头发黑,如今浑身粉笔灰,青史留名‘红白黑’——比世界名著《红与黑》还多了一色呢。努力吧,我的祝老师!”其实祝、王二位大媒只不过水到渠成开开闸门,形式形式走走过门,所以几乎未曾费什么唇舌便大功告成。
  媒事说成后,祝志平又受唐平之之托把唐佩琦叫到一旁补了一课:“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几时看见过眼泪水往上流的?也许性格有差异,也许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可是舐犊之情乃是天性,哪有不爱自己儿女的父母?我们石桥街是崇尚孝道的地方,你万万不可以忘了百善孝为先呀!”
  在父母的影响下,唐佩琦对这位祝家伯伯也一直极其敬重!再加上祝伯伯的这一课补得震撼心弦,感动得他眼角沁泪点头连连。祝志平看得出“孺子可教”,便继续道:“切记要多和父母沟通沟通感情,‘小喜鹊,尾巴长,有了媳妇忘了娘’可不好呵!还有,你万万不可有丢弃自学的念头!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找我,现在教育界不是又开始有‘不引导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怎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怎样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说法么!可不要让大好光阴白白流逝,留下终生遗憾哟!”
  当天晚上,唐佩琦便和父亲一起回了家。母子俩相逢一笑,一切误解和不愉快一扫而空!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坐下来,又拣了个吉祥双日,邀请葛家以及至亲好友为琦琦和玲玲把亲事定了。老唐家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老胡家、老罗家、王志邦一家、王小满夫妇等,当然少不得祝志平的!掌厨还是王团长。中午时分,由葛旺郎夫妇领队,在王小满的陪同下,领着葛玲珍,引着老葛家、老李家几个兄弟姐妹准时赴会。胡丽君在席间还捧出了为玲玲精心挑选的衣料等物,又亲手给儿媳戴上了自己早先戴的一只金戒指,并为玲玲的一声“妈妈”红包了两个“大头银元”……如此的隆重慷慨,令很久不曾经历这般“盛况”的在座者莫不啧啧称羡!从此唐、葛两家秦晋之好一家亲。当晚“十八里相送”唐佩琦可比“梁山伯”精明多了,他是上了楼台上“巫山”,葛玲珍半推半就酬承诺。窃非偷乎禁果熟,天地同春代代传。
  寒冬岁底,这一年农历新年前的气候阴冷得让人觉得心碎,感到心酸。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这是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肺的日子——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赤县山崩擎柱铁,黄钟玉毁扶轮月。”怀念周总理的悲痛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淡淡而去,清明节后的一个夜晚,文重儒家大门外出现了一个人影。“笃笃”,那人轻轻叩响了大门,少顷,又是“笃笃”两声。
  “这么晚了,哪个呀?”已经睡下了的文重儒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问敲门人。“是、是我……”门外回答声很是耳熟。文重儒拨开门闩,大门刚刚开启一条缝,那人便挤了进来。
  “你……念孝?这么晚,怎的弄成这个样子?”
  挤进来的是文重儒的二儿子文念孝。文重儒两个儿子都有出息,大儿子文念忠在南京读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南京工作;二儿子文念孝又搭着“文化大革命”大动荡前的末班车考进了北京一所大学。文念孝从此读书、造反、串联、复课闹革命,乱哄哄闹哄哄天晓得读了多少书?不过文念孝从小就比较斯文,虽然也参加过“红卫兵”,可是大串联大武斗却令他感到了忧虑。和几个爱读书的同学尽量躲在大漩涡的边缘“不合时宜”,只可叹学术权威已成了“反动”的,在“读书无用论”的鼓噪下,他们获取学识只能偷偷地进行。毕业后文念孝幸运地留在了祖国首都。文重儒活来活去也就在石桥街周围厮混,想不到两个儿子一南一北北南二京遥相呼应,真个是祖上有德上天照应。
  “快把门关紧!”文念孝慌慌张张见了父亲连招呼都忘了,将声音压得极低,“妈妈呢?”
  “你妈妈睡了。”文重儒见儿子这个样子,知道肯定出了什么事,在如此动荡的时期“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点都不稀奇!文重儒的心直往下沉,“你这个样子,到底怎的了?你说呀!”
  “现在哪还有功夫细谈?”文念孝边想往里屋去看母亲边关照父亲,“把门关好,随便哪个来问,都别说我回来了!”
  儿子如此的紧张连回到了家都不肯让人知道,这祸事肯定不小!文重儒急归急可心里却明白,既然这样,这家里反倒不是安全之地了。想到这里,文重儒一把拉住儿子,压低了声音道:“别惊着你娘,你对我说实话,到底闯了甚的祸?麻烦大不大?”
  文念孝叹了一口气道:“嗐!爹爹呀,这哪里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讲得清的!不过爹爹你放心,儿子我行得端立得正,不会给文家丢脸!你好好照顾妈妈,自己也多多保重,我这就走了,你们不要为我担心!”
  文重儒又是心急又是心疼,拦住儿子道:“你想到哪里去?”
  “只能走到哪里算到哪里……前途茫茫……爹爹,我走了。”
  “你不要走!你这样子走了我们不放心!”
  “爹爹你别拦了,也许很快就有人来,那些坏家伙……”
  “你跟我来!”父子俩一问一答间文重儒心中已有了章程,有道是知子莫若父,就算儿子出了什么问题,文重儒也相信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会有什么大错,即使赔上自己的老命,也得帮儿子这一把!他一把拉住文念孝的手道,“我送你去个靠得住的地方。”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