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悲悯天下苍生
作品名称:烽火唐宫月 作者:苑安 发布时间:2016-02-10 15:50:48 字数:4824
法慧纵身一跳退出圈外,展眼去瞧飘落而下之人,登时喜出望外,
原来是老邻居——终南山子午谷玄都观的道友,元丹丘、元逸人座下弟子游俊生道长、周运德道长。
同在终南山中,寺观僧道平素多有往来,他们曾经几次来到寺中作客交办事宜,与师父他们自然是很相熟。他们来去也认得寺里的武僧,但不过从前见面往往是客气寒暄而已。
果然,游道长竟能直呼出自己的法号:“法慧,你护佑宫人速速转移,就由贫道来对付他们,但能冲出城门后,在南江桥上等我们!”
“那就只好拜托道兄了!”法慧合掌相谢,无须多想救人要紧,“走啊,跟贫僧闯将出去!”
五个人前后照应跑出丹凤门,法慧挂牵的回头张望,遥见两位道兄已然上前迎战突厥骑将,左右辗转腾挪并不处于下风,他方才放心的离去。
两下交手胶着,连过十余招,突厥那面俊的青年首领拨开对方来剑,张口喝问道:“我等正在捉拿龌龊和尚祸乱宫人,你这道人为何拦住去路?!”
“无量天尊,”游道长却反问道:“且问各位突厥骑勇,又缘何兴兵到大唐长安来骚扰?!”
“你这道长在说什么?说我等骚扰长安?”那年轻将领愤愤地说道:“我列那英跟随父王应安禄山将军之约前来长安讨伐杨国忠,可惜呀,没擒到这祸国逆贼,我等突骑军正在宫苑搜索,识相的速速闪避一旁,免得刀枪无眼!”
“哈哈哈哈......”游道长橫剑笑道:“好个善辩的突厥王子,想要道家剑客让路,不妨问问我手中宝剑可否答应!”
列那英气恼地苦叫道:“看来孽道是要自寻死路吧?!”
言罢,他举枪便刺向游俊生哽嗓咽喉。游道长摆剑拦挡,觊觎空挡直以白虹剑术提膝刺剑,刺向马上王子右腿。
列那英勒马闪身,却见众骑勇摆枪上来助战,他厉声吩咐道:“都给我退下!没有本王口令不得上前来交战!”
他并不想呈匹夫之勇,他是想领略一番道门剑术之奇异,人说天下剑术出武当,但不知眼前着两位剑术是否奇妙......
周道长在另一侧甬道上激战壮硕突厥将领,前后大战二十多个汇合难分胜负,因为列那英有言在先,突厥骑勇们只能眼睁睁好似看台戏一般,在一旁看四雄交手。
列那英眼见着游道长身形轻盈矫健,来去疾倏如影随踪,致使自己那一招招绝命枪屡屡走空......
两道长正苦着寻不到脱身机会,此时真是巧的很,打从东市马市那一带奔跑来一大群马匹。
列那英勒马撤后观看,看清是一小股安军突骑抢得百余匹良马,趋赶着放进宫苑里来。
马群飞奔,瞬间挤进突厥骑队里,一时间乱马奔驰不成体统......
游道长见状心中大喜,急忙招呼道友:“师弟快走,走人哪!”
两人本应趁乱各骑上快马,当他们终归心无此意,习惯于步行纵横天下。
趁着乱马哄哄,两人飞身三纵两纵迅速撤离,安全无损冲出了丹凤门。
法慧一行人延东市一带街路左顾右拐,处处提防着乱军散骑,好不容易来到南城门里。
法慧早瞧见把守启夏门勒索钱财那群人还在,那个胖军头还在。
看见有人硬性来闯门,而且还是进门那几个穷和尚,他先自拔出腰刀准备杀戮。法慧徒手闯上前去,那军爷原本收了些铜钱的,见这和尚急了要闯关,便把钢刀擎在手,并不搭言。
待和尚冲到近前,胖军爷举刀楼头盖顶砍下,法慧左闪身疾倏以右手实施降龙手扭缠丝,反拿住他右臂,不管他拼命挣扎......
法觉、法能趁机起飞脚左蹬右踹,接连踹翻十几名军兵......
法慧左手夺刀,右手继续反柠,把这军爷疼的哎吆吆连声惨叫,其余军兵皆吓得退避一旁,无人敢上来交手。
法慧眼见着同伴们跑出启夏门,方才松了手却以右脚狠狠踹到胖军爷臀尖处,就见这军爷今天倒霉加老慘,噔噔噔噔被踹出丈许远,一头撞到一名高个头军兵的下颏上......
桥南西侧,法慧选中一片疏林,众人就在此处等候两位道长。
趁空,法慧一把扯住法能衣袖来到一棵松树后面。
“师兄,有啥话非得背后说啊?”法能嘀咕道。
“我问你,”法慧很严肃地说:“方才在启夏门,你怎么能用那么下作阴损手段偷袭人家?!”
其实离得不远,发觉、环娘听到便凑过来,法能到底是法能,没理辩三分。
“啧啧,”法能撇撇嘴角,还是满不在乎地把两手往左右摊开道:“不如此,师兄你说咋办?僧第若不把这恒河沙赐给那施主满脸花,咱能脱得了身吗?人家人多势众,总不能等着人家往咱头上咔嚓一刀砍瓜切菜吧?”
环娘在一旁听了忍不住吃吃笑起来,法能转过脸来道:“施主甭笑,小僧说的是真话,脑袋搬家了,到时你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皆晚矣,僧第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迫不得已的损招勾当但总比他杀人越货强吧?环施主你说是不是?”
“也是,也不是。”环娘表态,等于没说。”
“好好好好,”法慧以食指敲着法能鼻梁笑道:“下不为例啊,再有下次,把你背囊撇掉。”
“行行行,愿打愿罚,任凭师兄处置!
法能话音将落,环娘手指北面喜出望外尖声道:“天哪,是道长他们回来啦!”众人把眼北望,果然游周两位道兄已行至江桥之上。
法慧急忙跑向江桥前去迎接。待到走得近些,法慧抢前一步分握两道长的手谢道:“多亏两位道兄出手相帮,我等才得以脱身......”
“大家都在终南山中修练,”游道长谦和道:“有难相互帮助,是咱江湖人士皆应恪守的规矩嘛。”
三人齐齐来到太子妃面前,韦妃早已起身迎接。
“道兄尚不知,我等救下的正是这位太子妃韦娘娘!”
“啊呀,果真如此,”游道长说着便与周道长向前施礼:“贫道拜见韦妃娘娘!”
“贫尼谢过两位道长,”韦妃掌合十还礼。
抬头望日,时将近午,法慧提议:“前面还有几十里官路,我等相互帮衬着抓紧赶路吧!”
众人皆说好,自觉前后照应着,还要防范范阳、突厥突骑。
大约也是因为天热,一路上很少再遇见反军骑勇。行不到一刻钟,终南山入口山谷已然在望,而隆国寺就坐落在谷口以西山峰北麓一处平坡上。
“前面就是入山谷口,隆国寺也相距不远,”法慧相邀道:“两位乏累已极,两位不如就到寺中休息片刻,再行赶路吧?”
“好吧,”周道长爽然应允,“方刚交战那番将,天热出了些汗,又跑了这三十里的路,好是口干舌燥......”
“是啊,真是后悔出来没带水。”游道长嗟叹着。
环娘也觉得渴,她知道韦娘娘也在忍着。
“法能,”法慧回头问道:“你看看背壶里还有没有水了?”
法慧忙向囊中掏出水壶看了看,所剩十之仅有一二。
“给!”法慧向周道长递壶过去微笑道:“出来时带的,甭嫌弃这是隆国寺的大井水,咱寺里这水呀相传那是地下龙脉之水呀,道兄您尝尝看?那可是唐门他哥娶田家她姐老甜老甜的啦!”
韦妃、环娘以袖掩唇,实在忍不住想笑。
周道长刚饮进一口水,想笑不成险些呛逆。
“你这个小沙弥呀,”游道长调侃道,“好一个滑稽的料,搞笑的主!”
“别听他的,”法慧明贬暗褒道:“你若听他调侃,他能陪你说三天三夜,外带一个头晌。”
“师兄过奖了,”法慧谦恭着,又说:“有道是石头上刻字实话实说嘛。”
“可是,”环娘打趣道:“那石碑并没有张口发声说话呀?”
“那还用问吗,”法慧随口道:“那石碑装聋作哑呗!”
环娘又笑了,游道长接过壶只喝了一小口,随手递给环娘道:“两位施主也是渴了吧?”
“谢过道长,”环娘接在手心,转而恭敬地呈给韦妃道:“娘娘,您先来。”
“出来时贫尼喝过茶水,”韦妃摆摆手道;“环娘你也喝一口解解渴吧。”
环娘这才端壶咂了几口,已觉很好。
“法能,”法慧适时吩咐:“你先行一步禀报师父,以待迎候王妃娘娘。
“喏,”法慧合掌唱喏,不敢耽搁,大步如飞先行而去。
终南山在正南方向耸立着,兀如一道天堑横亘在西京南端。
法慧估计着距离隆国寺至少还有极力的路程,真是苦了韦妃娘娘和丫鬟环娘,脚上打泡已是在所难免。他由此想到自己年轻的妹妹,二十一岁的妹妹,她如今跟在皇上逃难的队伍里,能不能经受得了长途跋涉的折磨呢?是否一路上有馍充饥,夜来又在哪一处露宿呢?
他心里苦着,天哪,苍天----你为何让人们承受如此深重的苦难呢?!
这条艰苦跋涉的路,对于韦妃和环娘自然是前所未有的素未经历过的一次磨难。
脚上打泡是必然的,两个女人咬牙坚持下来。
看到隆国寺住持长老身披袈裟引领僧众列在寺院山门前恭候迎接,
韦妃已然热泪盈眶,她已从环娘口中得知梅妃遇难,今晨亏得有武僧道人搭救,她才幸免于难。
法慧注意到众僧身后多了些逃难的百姓,不仅仅是拖家带口者,有亲人受了重伤难以坚持远行的,更多的是老弱妇孺孩子们。
他心里好生酸楚,师父预料得没错,今日必然有难民为逃避战乱涌进终南山来,或是躲进山里的农庄,或是藏进谷里的寺院道观。
“老衲有失远迎,老衲空静特率隆国寺全体僧众在此恭候韦妃娘娘!空静长老率先朝着韦妃合掌躬拜。
“阿弥陀佛,圣僧平身!”韦妃合掌还礼,“本宫也是代发修行的僧尼,无须客气,无须例外,贫尼幸得三位小师傅两位道长冒死相救,他年若得平安,必当厚谢。”
“悲悯苍生救拔苦难乃修行者之必奉信条,想当年云昙祖师曾率十三僧保唐王平安脱险,”空静长老感慨着,“况且隆国寺又是当年高宗皇帝为文德皇后追福而建,隆国寺碑铭篆刻着高宗皇帝的无量功德,我等众僧理所当然要悲悯苍生福佑各位施主,娘娘既来之则安之,诚奉韦妃娘娘入寺更衣进香!
“多谢空静住持悉心安排!”韦妃说着,举步从容迈上台阶。
众僧众百姓随其后步入山门。
云穹、法慧送走游道长、周道长,自回大殿等候韦妃更衣完毕。
韦妃不顾疲乏劳累,在众僧陪同下,向大慈大悲释迦牟尼佛、大势至观世音菩萨、十轮拔苦本尊地藏王菩萨奉香祷告。
稍后,空静在前主持,众僧口颂佛号殷殷回向,为年来阵亡军兵死难平民祈祷超度......
午后,亲自安排前来避难民众住进偏殿、柴房,另收拾出一间空房请韦妃、环娘入住。
云穹师叔特意带来一包红药粉,交给环娘说:“听法慧说你后背受伤,可将此红药干敷少量与伤口之上不必缠裹包扎,宜保持干燥通风。”
环娘接药在手,万分感激地躬身拜谢:“奴婢感谢大师赐药!”
“施主既然来寺中避难,不妨多住几日,”空静长老坦诚建议,“宜待伤好之后,何去何从施主再从长计议。”
“可是,”环娘欲言稍止,“奴婢想着梅妃娘娘升天了,从今以后何去何从,奴婢就听从韦妃娘娘的。”
“哎,”韦妃长叹一声,“苦命的姑娘,你和本宫一样,如今都成了天涯沦落人哪!”
“娘娘不必哀伤,云穹长老宽慰道:“来日方长,大唐皇帝躲过此番刀兵劫难,大难不死应有后福,或可重整旗鼓、重领江山啊!”
“愿借圣僧吉言,”韦妃不再慨叹,兀自掌合口吟道:“我佛慈悲,保佑大唐平安,阿弥陀佛......
隆国寺一夜平安无事,早膳刚过,韦妃、环娘前来正殿辞行。
行过法礼,韦妃陈言道:“多谢圣僧一路保护,贫尼意欲千里追寻太子爷西行,特来辞行。”
“阿弥陀佛,”空静长老轻叹一声道:“有消息传言皇上太子爷往咸阳方向去了,老衲估计是欲往汉中或蜀中避难,娘娘执意要行,
老衲可派两位武僧护送过去。”
“多谢圣僧好意,”韦妃称谢道,“本宫是僧尼,又得环娘相随,却也无碍的。”
“空阶师弟,”空静吩咐道:“去取百两碎银来。”
“是,”空阶自去安排。
不一会,空阶取来盘缠交付给韦妃道:“银两不便携带,就带少量散碎路上用着,这两根金条原是库中封存,今逢娘娘出行,合当将此带上。”
“环娘就先收了吧,日后择期施舍也罢,”韦妃并不推辞,因为昨日出来身上分文皆无,头上仅有一枚金簪。
众僧众百姓依依不舍送韦妃主仆二人上路。“娘娘一路保重!”
空静长老嘱道:“如若嫌路途遥远,娘娘随时亦可回到寺中来。”
众人随后也齐齐道声:“保重啊!娘娘保重啊!”
韦妃向前走了几步,回过头来摆摆手,法慧看到环娘回头时,眼里分明在坠泪......
此情此景令他感到心酸,他忽然想到为何不拜托她们去寻访他的妹妹呢?
可是,这一对柔弱主仆女子,恐怕自身难保,此去他乡千山万水,她们能否顺利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