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挣扎的心灵
作品名称:烟雨春晓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0-11-19 07:20:34 字数:3726
第十九章在迷惘中挣扎
下课铃响了,夏之阳独自走出教室,徘徊在操场上。他心里非常痛苦,他渴望着爱情,但是爱情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如果爱情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它不仅会毁灭一个人的幸福,也会毁灭伟大的理想。不,一定要克制住内心那冲动的魔鬼,夏之阳使劲地搓着有点蓬乱的头发,仿佛那样会清除内心纷乱的思想。他向往美妙的知识天国,渴求向它奋飞,但是他不知道路在何方,也没有人引导他。相反,社会和学校的风气,同学和老师的态度,像阵阵逆风,有力地阻挠着他的搏击。夏之阳的心是多愁善感的,软弱的,幼稚的,当爱情向他展示其无限柔情时,他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了。夏之阳也想还之以深情,但学校的压力和内心的不自信让他徘徊在爱情之外。他分不清什么是真情,什么是虚伪。他害怕自己的痴心受到伤害,受到羞辱。外表,他装得那样的冷漠,心里,却让激荡的情感随意折磨着自己……她们卖弄风情的本领是如此的高超,他战胜不过,只好避之远远的,永不与那危险的目光相遇。青春心灵的敏感与痴情,纯真与脆弱,羞涩与梦想,交替地占据着他的内心。不敢向别人诉说,也没有人理解。这是怎样的哀伤?就如同在心灵深处,在最薄弱之处,有几双有力的手在抓挠。
“要让伟大的思想主宰自己的灵魂,决不让儿女柔情左右自己。”夏之阳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但是,他敏感的内心,常常被无名的波动搅乱。夏之阳痛恨那些卖弄风情的女同学。夏之阳认为,对一个胸怀伟大理想的人来说,爱情,并不是一个好东西。特别对思想不成熟的学生来说,更是有害而无利的。爱情所造成的痛苦,往往都是根源于自私。如果能真正地胸怀全世界,全人类,也就不会有痛苦了。自私的痛苦是真正的痛苦,而伟人的苦恼,往往隐藏着快乐的成份,即苦中有乐。真正的幸福只有伟人才会有,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于理想上,那还有什么痛苦呢。痛苦大多是在无聊中产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远大的目标中,不去注意到身旁的冷嘲热讽,必然会减少许多痛苦。
夏之阳总以为自己是坚强的,其实有时却虚弱得很,经受不住一点刺激。他为自己而羞耻,痛恨自己,“我要时时告诫那颗虚弱的灵魂:坚强!坚强!再坚强!”
张明从厕所回来,看到在操场上低头漫步的夏之阳,匆匆走了过来。
“怎么?在想什么美事呢?”
“什么美事,我心里痛苦着呢,真想早日摆脱这使人窒息的环境。”夏之阳说。
他和张明一起来到学校院里的水塘边。一棵柳树的躯干向水塘歪过去,柳枝儿拂着水面,微风吹来,水面上出现阵阵涟漪。
“现在还瞎想什么呢,再过一个多月就毕业了,好好看书吧。那怕是装模作样的读,也算为自己的学生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张明找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
“可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面对功课,面对老师和同学,还有迷惘的未来……”夏之阳忧郁地说。
“管他!车到山前必有路。将来的路怎样走,谁知道呢。”
张明说完,翻开了书,低下头,再没有说话。夏之阳也翻开世界地图,对照着课本,想象着异国的风情人情,而不是像许多同学那样,为了考试机械地死记硬背模拟试题。他通读历史课本,看到的是历史演变的风云,政变的刀光剑影,一个个英雄人物在历史的急流中呐喊、奋战。而不是像有的同学那样,对着历史年代表,闭着眼读上几十遍……
夏之阳正专心地读书,几位同学走了过来,他们正议论着边境线上最近发生的战事。
“……听说上前线的都是十七、八岁的新兵,怎么不叫老兵上?”
“年轻人血气方刚,毫无顾虑,敢拼敢闯呗!”
夏之阳也凑上去,只要不是庸俗不堪的话题,夏之阳总是尽量与同学们交谈,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同学,防止自己处于孤立的地位。
“对,我们年青人热血沸腾,干什么都能胜任。”他兴奋地插嘴说。
“就是子弹不长眼睛,如果死了,就太可惜了。”
“死怕什么,只要死得值得。”夏之阳说。
“要我说,”一个同学嬉皮笑脸地说:“上前线时,要是给他们每人找一个漂亮的女人就好了,也算没有白活一场。”
一位同学又接着说:“只要不死,回来就可以任意挑选了……”
夏之阳听了,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他活动一下身体,离开他们,走向操场。
他烦闷地抬头望了望天空,几朵洁白的云彩,在蔚蓝的天空中悠然地飘浮着。
青春的心灵是充满生机的,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追求知识的最好时光。然而,在世俗的影响下,它们不能把全部的精力用来学习,而是沉溺于爱情的幻想中。美好的时光在不觉不知中悄然流失……如果每人都在青春时光全心全意求知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那么,人类将创造出更多伟大的奇迹!
晚上下过自习课,夏之阳仍感到毫无睡意,但教室里熄灯了,只好来到寝室里休息。
寝室里嘈杂不堪,各种污言秽语充斥于耳。夏之阳匆匆睡下,旁边的几个同学却在高谈阔论:“《少女之心》写的真有味,我看了几遍,总看不够。特别是那一段……”
“听新房才有意思呢,有一次我听到新娘说……”
这些挑逗的话,又引起了夏之阳压抑在心里的烦躁。他厌恶地双手紧紧地捂住耳朵,但那些肮脏的话语,仍在他的脑海里隐约响起。同学们谈论起来没完没了,直到下半夜,香烟的刺激也提不起他们的精神时,他们才睡去。夏之阳痛苦地把手放进被窝,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感到轻松了。但失眠的烦躁又渐渐升起,让他久久不能入睡……人类发达的智力,创造了美好,也制造了罪恶。人类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伟大与圣洁,也编出了卑鄙与肮脏。人类的幸福高于动物,人类的不幸也超过了动物。每个在痛苦中呻吟的人们,都从心里发出这样的呼唤:伟大的人类啊,站起来吧,向往着美好,躲避着卑鄙,使人类这个大家庭,成为一个幸福的天堂。
青春的灵魂,是多么壮丽,多么美好,求知、探索、追求理想,这才是他们的历史使命。然而,夏之阳痛苦地发现,现实中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日夜忙碌,追求的不过是生理上的需要,街谈巷议也无非是庸俗的话题。人类美好的语言,在他们口中变成了最淫秽的词句。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被他们恣意玩弄。人类用血汗换来的知识,也成了他们享乐的资本,向上爬的阶梯……学校的教学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一位就是德。否则,无德却有才,那确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了。班上个别尖子生的学习动力是什么?那就是:“找个漂亮女人,有个好工作,那才能尽情地享受。”如此而已。学校也从不培养学生的德,于是,在这混杂的人群中——青春的心灵最易受罪恶的引诱——有几个卑鄙者就污染了一大群,慢慢地,低俗像瘟疫一样传播开来。这就是群体的作用,学校像一个大染缸一样,青春的心灵大多都被污染了。那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除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其他时间是不过问学生的,任其在污浊的环境中沉沦下去。
“如果人人都有一个美好的心灵,那么人类该是多么的幸福!从我做起,我要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地趋于完美,尽管丑恶时时在勾引着我。我还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化别人,创作艺术去影响更多的人,这就是我生存的目标……”夏之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朦胧中起床铃响了,一夜的胡思乱想,头脑发涨。夏之阳看了看那些同学,都在酣然大睡。他悄然走出寝室,来到空气清新的操场上。东方微红,星星已悄然隐去,蔚蓝的天空显得特别高远。抬头向远处眺望,让人的心胸顿感宽广。
夏之阳贪婪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早知道在外面站上一夜,也比睡在寝室里好受。”
教室里只有四十几位学生,但很少有专心学习的。他们或说说笑笑,或眉目传情,这哪里是学习的环境。夏之阳拿了一本英语书,又独自来到操场上,专心地读了起来。偶然间他抬头看到不远处,胡艳也在那儿读书,还不时地向他瞟上几眼。夏之阳心里一阵激动,思绪又纷乱了起来。
平静下来,集中精力读书,夏之阳暗暗地告诫自己。现在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与庸人同流合污,还是在艰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取决于自己的态度了。他强压住内心的躁动,又把目光投向书本,但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在如此庸俗的气氛包围中,夏之阳感到自己那颗敏感的心几乎要窒息了。他多么希望有老师帮助他,但是老师从心里看不起这位不好好学习功课的学生,不打击讽刺他就是万幸了。于是,他只好把自己埋进书里,功课读烦了,就读课外书,读能找到的一切书。只有书永远对他那么真诚,引导着他从一个庸俗不堪的世界进入另一个绚丽多彩的天国。
一天课间活动时,夏之阳看到一位同学在读《杜甫诗选》,忍不住凑了过去。他坐在那位同学的身旁,也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杜甫的诗写的真好,等毕业了,我一定要把杜甫的全集卖来认真地读。”夏之阳说。
那位同学冷冷地看了夏之阳一眼:“就凭你那成绩,高考肯定过不去。等到毕业了,没有工作,饭都吃不上,哪还有闲钱买书!”
夏之阳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好像被烙铁烫了一下,不由地反驳那位同学说:“怎么能吃不上饭?除非你是个二流子,不务正业的家伙。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切目的都能达到。”
夏之阳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赌气地埋头于功课中。可那些无味的功课,翻来覆去地不知看了多么遍,真是太没有意思了。课堂上,老师还是做作地领着同学们复习。夏之阳那颗活泼的心,在如此机械重复的折磨下,有时感到苦不堪言。上课一点也听不进去,但不好好学习功课,又感到愧对家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常常搅得他心神不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