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荒唐的爱
作品名称:李香香和她的两任丈夫 作者:沧海扬沙 发布时间:2016-01-11 20:02:38 字数:3705
还没有放学,父亲接他的小推车已经停在学校大门口了。他因为怕羞,放学的时候,他没有像别的同学那样喊叫着冲出教室。他等同学都走光了,才抹着眼泪走出教室。刚走到学校门口,父亲就大声喊道:
“丑妮,爹在这里!”
他一下子扑到父亲的怀里,哭得那个伤心样子,让郭太都流下了眼泪。忙问道:“丑妮,别哭,告诉爹,是谁欺负你了?”
听了父亲的话,她哭得越发伤心了。
“告诉爹爹,是谁欺负你了,我去告诉老师批评他!”
“我不叫丑妮这个名字,难听死了。同学们都笑话我!”
郭太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忙说:“乖孩子,这名字是万万改不得的。这是你娘请算命先生查了八字才起的。你上头有俩个哥哥都没成人就夭折了,说你若要成人,非得起一个难听的女孩名不可。这样阎王殿的小鬼就找不到你了。如果起个好听的名字,阎王殿的小鬼们就会喜欢上你,你就会像你的两个哥哥一样被小鬼带走。那样的话,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咋能没有你呀!丑妮!你可是爹娘的心肝宝贝呀!这名字是万万改不得的!”
不管他怎样哀求和哭叫,父亲都不答应把他名字改过来。因为丑妮这个名字,他常常受到一些顽皮同学的嘲笑和戏弄。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就饱尝了什么是苦恼的滋味!
父亲一天三趟用小推车接送他上学。夏天,父亲怕晒着他,还专门用布搭了一个小车棚。冬天,父亲怕冻着他,就用一床被子做成围子挡风。他恳求父亲说:
“爹,我不坐推车上学了。人家同学都能跑路,我也能跑。老坐推车上车,人家同学笑话死我了,以后我再不坐推车上学了!”其实,这哪是笑话他呀,这是在笑话他的父亲郭太啊!
不管是笑话谁,坐在推车上的是他。上了两年半学,那个让人不愉快的名字不但没有改掉,反而又添了几个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诨号。什么郭少爷,郭公子,什么乖乖,心肝,宝贝,娇娇,他每每想到这些,心就像针扎的一样难受。整天闷闷不乐。本来天真活泼的他,整天愁眉苦脸,寡言少语。
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农村还时兴早婚。因他从小就仪表堂堂,又聪明伶俐,家庭日子过得又挺红火,这就招来许多媒人找上门来给说亲。父亲见媒人踢破门槛来提亲,整天乐得合不拢嘴。说这都是丑妮这名字带来的福气。老伴说丑妮还小,晚两年再说也不迟。他父亲却美滋滋地说:
“小怕什么,有媳妇疼爱着,远比爹娘强得多。有合适的就定下来算了!”
郭太要给儿子找个他最喜欢的姑娘做媳妇。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还不甚懂事的儿子。何况又是儿子的终身大事。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想定了三个条件:
一是人要长得漂亮,起码不能比儿子差;二是要贤惠温顺,会体贴人;三是一定要比儿子大,人不是常说大媳妇知道疼小女婿吗。这条件虽不算高,但毕竟是划定了一个找媳妇的范围。
每次有人到家里来给他提亲,他都像个旁观者,倚在父亲的怀里,听大人们说些他似懂非懂的话。每次他都问父亲,媳妇打不打他?娶了媳妇还能不能上学?他说不上喜不喜欢,不要说他还没有见过未来的新娘子,就是见了,他也不会有感觉的,更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了。
有一次,当他听媒人说,李香香姑娘多好多好时,他张嘴大哭起来。说:
“我不要李香香当媳妇,在学校里她打过我……”
父亲忙解释说:“这个姑娘不是打过你的那个姑娘,这个姑娘没上过学,她不会打人,是个好姑娘。她和你那个同学是重名,甭怕!”
逗得围在门口看热闹的孩子们哄堂大笑。父亲火了,走去把孩子们都轰跑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两年过去了。十四岁的他,长成了大个子。像十七八岁的大小伙一样,父亲决定给他完婚。
那是麦收后的一天,父亲让人给在县城一中读初中一年级的他捎了个口信,说家里有点事,要他一定回来一趟。他不知是什么事情,就请假回来了。到家以后,父亲让他去乡政府领结婚证。他的脸一下红到耳根,说自己不够结婚年龄。父亲说没关系,证明信都开好了。他又对父亲说,他还要上学念书。父亲对他说,结了婚照样可以上学念书。最后他对父亲说,他不想结婚,我不要媳妇。父亲急了,说:
“傻儿子,不许说不要。你看咱村上二十多岁的小伙那么多,有谁去给他们说媳妇?没有。年龄越大越不好找哩,千万别再说这种傻话。到了乡公所,人家问你多大了,你就说二十了。人家要是问你您俩谈过吗?你就说谈过。人家要是问你同意吗?你就说同意。爹爹的话你可要记住了!”
“爹,这不都是假话吗?老师说,说假话不是好孩子。老师会批评的,同学们会笑话的!”
“别冒傻气了,好好听爹的话,没错。爹全是为了你好。再说,老师、同学也不知道你打了结婚证啊!”
“你不是说等秋后就让我们拜天地成亲嘛,人家还能不知道!”
“他们咋能会知道?只要你不说,学校里没人会知道。学校离咱这二三十里路远,你就放心吧!”
他就这样订了婚,拜了堂成了亲。郭太夫妇对新娘子像待儿子一样疼爱。新娘子长得很漂亮,刚满二十二岁。聪明伶俐,贤惠温顺。全村人没有不夸的。
说起新娘子李香香,也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虽说她是父母亲的一根独苗,但因家里穷,从小挨饿受冻。等她长到十六七岁时,家乡斗地主搞土改,她家分到了五亩多土地。日子好了,她也该找婆家了。可是,说了一个又一个,她就是不同意。爹娘问她为啥不同意,她说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没有为什么。
她村上的李木林转业回来了。有一天,他在大街上给乡亲们讲打仗的故事。有人问他李东阳该是营长了吧?李木林说李东阳在解放海南岛时牺牲了。她听了这消息就哭着回家了,哭了三天三夜。她爹娘这才知道她是在等李东阳。后经爹娘的多次劝说。才算放下了那段旧情。正在这时候,媒人把李香香说给了他。
李香香嫁给了他,也算是心满意足。一来他家小日子过得好,二来他也很可爱。所以她非常喜欢比她小八岁的他。李香香喜欢他心地纯洁善良,会体贴人。李香香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之外,再没有值得她爱的人了。李香香沉浸在美满幸福之中。
他也非常喜欢李香香,就像李香香喜欢他一样的喜欢李香香。星期天休息,他从学校回来,从不空手而归。不是买点糖果,就是买几个烧饼,有时也花四五毛钱买回一二斤烧牛肉,还有花生什么的。每次他都亲自分成三份。父母亲一份,两个弟弟一份,他和李香香一份。他两个人的一份,李香香不舍得吃,总是留下来让他带到学校去。他却执意不肯带,说李香香在家里干活辛苦,没空出去买零食吃。李香香强不过他,只好留下。但她不是留下来自己享用,而是送到婆婆的房里去。
婆婆说什么都不要,非要李香香拿回去自己吃不可。婆婆说她和她公公的一份都还没吃呢。有时婆婆甚至会命令似的让李香香当着她的面吃掉一块烧牛肉,或是一把花生什么的。李香香常常被感动的流泪。在娘家时,自己虽然是个独苗,也许是日子过的拮据,父母亲从来没有命令她吃掉过一点美食,甚至连见都见不着。每当婆婆见她吃完了美食的时候,就会咯咯地笑个不停。还会一把把李香香拉到怀里,像拍打小孩子睡觉一样的拍打着她讲故事,说笑话。人说丈母娘疼女婿,为的是闺女。这婆婆疼媳妇,该是为了儿子吧?
李香香整天为有一个好丈夫,一双好公婆,一个好家庭,乐得合不拢嘴。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那是他们结婚的头一年,他和李香香坐着有三匹大马拉的四轮太平车,有堂哥郭超陪着,去李香香的娘家拜年。新女婿第一年去岳丈家是高客,规矩特别多。磕头就比平时繁琐复杂,虽然他在家不知演练了多少遍,心里还是提心吊胆,生怕磕错了头。这也难怪,因为这头一磕,没有半个小时是完不成任务的。进餐的名堂也不少,为了不出纰漏不丢丑,往往要选派有经验的人陪伴,用预先规定好的暗号指挥。
另外还有许多女方的小辈们来闹新女婿,这许多旧风俗,往往使新郎万分紧张。特别是小女婿,应变能力差,往往派有经验的成年人保驾,以免吃亏上当。主要是怕出丑丢人。郭超今天就是特来为他保驾的。经过郭超与李香香娘家人协商,能免的就免了。不能免的,郭超可以代办的有郭超代办了。但那个无法代办的、又免不掉的磕头礼,只能由他自己完成了。
磕头礼马上就要开始了,李香香家的院子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在人们的喊叫声中,他又腼腆又怯生地走出客厅,走到院子中间,面北朝堂屋站定。他就像戏剧中的主角出场一样引人注目,人们开始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评头论足:
“新女婿长得真漂亮,帅极了!”
“咋就叫个丑妮呢?不丑吗!在咱这十里八村都盖帽!”
“该叫美男,叫的什么丑妮,难听死了!”
“不是说才十四岁吗!咋长这么高?像十八九的大小伙!”
“人长得高矮和种田一个理,营养充足呗……”
“听说他今年考初中全县第一名!”
“他不光是人长得好看,心眼也好,可知道疼人哩。他十四岁是虚岁,周岁才十三。他不光是考中学是全县第一,在学校里考试也是次次都是第一名……”
他听得出这是新娘子李香香的声音,他的头一下子懵了。他怪李香香不该站出来看他的磕头礼,更不该当着这么多人夸耀自己的丈夫。在这种场合露面夸女婿,不是个疯子,就是个白痴。他好像第一次才认识自己的妻子。他气愤,他懊恼,他烦躁不安,他本来在聚精会神地等待主事的司仪发话,结果全忘了。磕头礼错的一塌糊涂,惹得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他恼了,扭头就往门外跑去。
“新女婿跑了,新女婿跑了……”一群孩子在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