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节 西山苦读 第040节 修成正果
作品名称:我走过的路 作者:马建平 发布时间:2016-01-10 20:41:10 字数:5207
老兵新传13西山苦读
一九八二年五月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来到了北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培训中心(BELC)报到,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国际商务、英语强化学习。我来报到的北京国际英语培训中心实际上和北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牌子挂在一起。学校的这个培训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资赞助的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为中国早期改革开放培训高级国际经济和商务人才。学校就坐落在位于北京市著名的旅游胜地西山八大处风景区内。
走进宿舍,大家开始自我介绍。小程,讲话带着比较重的广西口音,广西北海外贸土产公司的外销员。小杨,身材矮小但特别会讲笑话,是广州外贸学院的留校老师。小丁,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现在北京外贸出版社担任编辑,特别爱笑,但蔫蔫的不喜欢讲话。小李高大帅气,来自上海外贸学院,也是当年留校的老师。我这位来自天津外贸的学员,履历上好像比他们差了一个层次。
记得来北京上学前,公司里刚刚进行了一次员工登记。登记统计的结果最后汇总到办公司室,碰巧让我看到统计结果后心里颇受了点刺激。我的名字和公司的收发、传达室、勤杂工等列在一起,统计类别赫然标着“工人”。其他超过95%的人员都是“干部”!是啊,我就是公司办公室里的一个负责收发电报的电传员。能够跻身这些同学们中间一起深造,自己心里多少有点乌鸡变凤凰的忐忑。
报到的头一天基本是自由活动,大家相约一起到附近散步。这里靠近八大处风景区,周围被西山山脉的翠微、平坡、卢师三山环绕,八大处由于特有的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当时成了许多高级领导养生度假的好去处。远远眺望,山间,点缀着一栋栋建筑风格各异的洋楼。学校附近的公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园,青涩的葡萄珠一串串挂在藤上,仿佛是星星点点的翡翠玉珠,煞是好看。
散步的时候,大家谈的主要话题除了对这次学习的期待,更多地说到了这次入学考试的成绩,他们也不知是怎么打听到的,说此次入学考试的前十名里只有三个男生,我是其中的一个,其余都是女生。“咱这个班看起来是阴盛阳衰啊!”广州的小杨开玩笑说。散步的路上大家也聊了一下各自的学习目的和毕业后的设想。当时给我的感觉,他们大多都是希望通过这次进修,稳固自己目前在各自单位位置,或者为职务的迁升做准备,我想我大概是唯一的一个,期望着通过这次进修,为自己带来命运上脱胎换骨改变的学员。
紧张的学习开始了,这里安排的教师全都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在职教师队伍,这在当时,乃至现今的国内英语教育中大概都是空前的。校方为我们安排了国际商法、西方企业概论、美国社会和文化、英文写作、英语口语等十多门课程。我感觉当时的培养目标就是让这些学员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口语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让大家了解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民俗和经济架构等知识。以便在未来和西方人的经济贸易来往中派上用场。
当时外教上课最大的挑战是学员们课上参与意识差,不发言,不举手。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低头做笔记。本来这些课程都需要大家和老师课上互动,美国来的老师上课不循那种传统的单方授课方式,大部分是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大家讨论的内容,概括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然而由于学生们课上的沉默,表现欲差,美国老师有点水土不服,上课经常出现尴尬的局面。有时候一个问题甩出来,没人接招,课堂冷场,老师也没了兴趣。
和同学们相比,我上课属于特别活跃的那种学生。其实我应该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但多年学习外语,多年寻找陌生人对练,多年找老外“没话找话”,的习惯,彻底改变了我的性格。我变得爱说,爱与人交流,变得不太介意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总之,就是这么多年学外语的历程,把我变成了一个“脸皮厚”的人。因此,每当课上出现尴尬的一刻,我总是毫不迟疑地举手,附和着老师的话题,毫无禁忌地在课上发言。上课的气氛就是“一条鱼腥一锅汤”的原理,有了挑头的,跟风的人也多了起来。我的积极参与,改善了上课的氛围。老师们都比较喜欢我这个活跃分子,也愿意跟我多说话。
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还不是那么开放。但我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大院里却悄悄地发生着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改变。校园内、课上、宿舍里都明令禁止说中文,为了提升大家的英语水平,熟悉西方的生活,学校可以说煞费苦心,晚上播放那些当时甚至是美国都特别流行的大片,周末学校在礼堂里举办舞会,让同学们尽量了解西方的文化和民俗。虽然白天学习比较紧张,但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大家都可以自由支配。我特别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进修机会,所以基本没有在音像室和舞厅里露过面,大多都是自己到教室,阅读那些老师课上下发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那段时间里,除了上课,宿舍基本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这个寝室大家相处的关系特别好。有说有笑,彼此都十分关照。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让本来平静的宿舍气氛紧张了起来。我们入学刚进寝室的时候,广州贸院的小杨就跟大家宣布了一个消息。“同学们,我有慢性肝炎,现在还在治疗期”。他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特别真诚。“所以,我今后吃什么东西,都不会主动让你们。但是,如果你们有好吃的,愿意给我品尝,我感谢不尽,但注意给我夹菜的时候不要用筷子碰到我的碗。”杨是个幽默的人,他甚至说这么严肃的事情的时候,也忘不了开玩笑。
从那以后,我们几个吃东西的时候,除了广州的小杨,大家都是经常拨来让去的,特别温馨。六个月以后,学校组织一次体检,体检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上海外贸学院的那位帅哥,被诊断为肝炎。更为要命的是,他的肝炎也是慢性的,而且具有传染性。后来,据医生跟我们讲,这位帅哥其实上学报到的那天就知道自己有慢性肝炎,但为了追一位来自同一个学校姓程的女生,他一直对自己的病情秘而不宣。想想大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好几个月和他同吃同住,每个人都特别紧张。还好,经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我们几个除广州的小杨依然是慢性肝炎外,其余的结果都没有阳性反应。
体检后,大家几乎都不愿意和上海的这位帅哥说话了。他知道自己做了错事,比较后悔,感觉对不起大家。但宿舍里的大多数人好像并不原谅他。有人居然向校方要求,让他搬出去。可是谁又可能在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愿意和他同住一个寝室呢?那时,看他特别痛苦,经常沉默不语。开始我也恨过他,但情绪过后,我觉得不能这么对待他,这位同学如果始终得不到大家的谅解和宽容,他自己痛苦不说,全宿舍的人也不舒服。
我在班里年纪最大,而且跟大家相处的关系都不错,经过努力最终说服了大家,回归理性,彼此通过聊天,谈心,逐渐地改善了和那位上海帅哥的关系。其实,到毕业的时候,我们全都成了好朋友,曾经的不悦早已烟消雨散。每次大家有好吃的,还是老原则,我们给他们两位慢性肝炎的夹菜,他们的东西我们一口不沾。
其实通过这件事情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广州贸院的小杨和上海贸院的小刘都来自大城市,都有着不错的职业,都得了这种比较麻烦的病,一个是和大家坦诚相待,一个是开始遮遮掩掩,前者好像比较傻,后者似乎挺聪明,但最终的结果还是那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紧张的学习过的很快,转眼马上放寒假了,我们的学习也基本接近尾声了。这段时间我过的特别充实,每天起床后围着葡萄园跑步,早上用冷水洗澡,上课时用心听讲,课间认真参与讨论。自我感觉那次进修,确实让自己登上了一个起飞的平台,也可以说插上了一副飞翔的翅膀。邻近放假前,好多单位都过来我们学校挖人,同学们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诱惑也摆在了我的面前。
老兵新传14修成正果
在学校我是男生的班长,上课的表现和学习的成绩都受到了外籍教师的一致好评。改革开放的初期,国门洞开,对外经贸交流迅速扩大,对涉外的经贸人员的需求也非常大。而我们这批BELC第一批毕业的学生也由于对外开放的大形势变得十分抢手。临近毕业的时候,课堂上也经常有些陌生人过来听课,据说那些来人并非是过来旁听课程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用人单位,他们希望通过观察学生的课上表现,选出一些比较心仪的培养对象。就这样我有幸进入了用人单位的雷达圈,在邻近毕业的时候,率先争取到了两个不错的机会。
第一个工作机会是去香港华润集团,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工作职位。当时国内已经开始布局香港的未来和前途,纷纷在香港成立了多家贸易和商务机构,因此需要抽调很多内地的商务人才到香港工作。当时了解到输出的方应该是高级的政经情报分析人员。另一个工作机会是留校,然后接受学校公派到澳洲悉尼大学进修两年,回来后在国际经济管理学院的英语培训中心任教。据当时学校的的负责人讲,最终这个英语培训机构要完全由美方移交给中方管理,因此学校从第一年开始就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教学队伍,以便最后完成过渡。凡被选聘公费到澳洲留学的人才,回国后都必须在学校任教五年期满后,方可获得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自由。
这两个工作机会,无论哪个对我来说都可谓是一步登天的职业。当我从校方得知这些Offer(工作机会)后,几乎可以用心潮彭拜,热血沸腾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兴奋之余,我也保持着清醒的心态,知道自己是公司“埋单”出来学习的,如果要另攀高枝,资助我出来学习的公司是自己必须首先面对的难关。
放假回家后,我先把这两个工作的机会告诉了父母,想先听听他们对这两个工作机会的意见。他们感觉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必须征得我原单位的意见,绝对不能私下做主,更不能不辞而别一走了之。那个年代,不像现在,人都比较本分,凡事都讲究领导意见,工作大多都服从组织安排(别管你是否加入了党组织)。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灵魂革命的挣扎,我决定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先和公司的人事部门聊聊,探探他们的口风,再最后定夺自己的去向。
几天后,我回到公司,径直去了三楼人事科。见到董科长后,彼此简单寒暄几句,我先进入了正题。“董科长,我在北京的学习已经9个多月了,现在学校那边想留我在北京工作”。我有点心虚,知道自己现在提这个事情不仅不应该,而且特别不合时宜。“你稍等一下啊。”她拦住了我,没让我继续往下说,伸手在文件柜里拿出了我的档案袋。“这个是你自己临去北京前签字的文件吧!”我一看,脸上立刻开始泛红,那正是我临去北京上学前,给人事部门签字的那张保证学成后回公司上班的保证函。虽然我来人事科前演练了N次如何跟他们切入工作机会的正题,包括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如何拿捏说话的分寸等等,但不让我说话,当即拿出那张保证函,确实让我一下子乱了分寸。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当时突然想起了《白毛女》芭蕾舞剧中,那个由于借了高利贷,被迫签了女儿卖身契的杨白劳。
看了那张纸后,我无语了。悄然离开了公司人事科,回家继续过我的寒假了。我知道,我没法离开天津,没法离开公司,没法离开花钱送我去进修的领导,更没法离开我做人的原则!那次和人事科短暂的见面后,我决定了放弃学校提供的那两个难得的工作机会,老老实实地返回公司。
假期结束返校后,我告诉了学校放弃那两个工作的机会的决定,他们都替我特别惋惜。其实,没有了纠结,没有斟酌,没有了悬念,我自己心里一下子畅快了许多。抛弃了苦思冥想,也避免了因背信弃义可能产生的自责,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回去好好地为公司服务,也算对得起花“巨资”送我出来上学的公司和领导。
回北京2个月后,我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同学们毕业分开的前夕,都感觉难舍难分。特别是上海那位帅哥,居然在告别宴上哭得稀里哗啦。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结伴游览了北京香山的红叶,大家一起野餐,一起登山。我记得自己还为那次野餐做了一个酸甜口味的黄瓜鱼的小菜。
最终分手的时候到了,我默默收拾好了随身的行李,小心地把学校发的那些原版的英文教材包好,又和大家及同寝室的几位同学分别交换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登上了北京至天津的火车。虽然那时天气并不特别热了,我还是打开了列车的窗子,让新鲜的风涌进来,肆意吹打着我的脸,我感觉自己像个即将踏上征途的马拉松运动员,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发令枪响……
北京回来的第二天,我兴冲冲地回公司人事科报到了。人事部门好像已经从外经贸部的有关培训机构得到了消息。提前对我的工作做出了安排。我没有再回办办公室翻译组的电传室工作,而是一步跨进了公司的宝塔尖,担任了太多人羡慕的外销员!我被分配到了公司的毛织品进出口科,负责对欧洲的毛衫类产品的出口外销工作。
为了这个岗位,这个职位,我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付出了多少时间,也不知道遭了多少讥讽,挨了多少批评。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终于在没有任何关系和后门,仅凭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收发电报的报务员,大步跨入了进出口公司外销员的队列。这个岗位,不仅提供了每年两次去广交会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每年一次到欧洲推销旅行,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更为我营造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让我可以尽情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和发挥。外销员,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