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畸形
作品名称:阳光穿过天堂 作者: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发布时间:2015-12-16 15:38:00 字数:3309
一轮红日依旧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丝毫不减昨日的阳光明媚。学校的起床铃依旧响彻在校园上空,学校广播依旧唱着《阳光总在风雨后》,同学们依旧快速去刷牙洗脸上厕所,依旧出操跑步,依旧脚步匆匆走进教室进行早读......
黄满云事件丝毫不影响日出,日落;更没有影响同学们在篮球场默契的配合,似乎这事离他们远着呢。谁要是提到她会骂上一句:笨x!秋风仍然扫着落叶,没有放松的意思;河水依旧唱着古老而年轻的歌谣,欢快面流畅。摇渡人送走了一批人上岸,折回来又接来一批,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依旧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失,黄满云和黑老大的事件风波也渐渐远去,可学校领导似乎得到了什么启发,却来了一次别出心裁的创意,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全校学生恋爱大举报,举报信箱设了一大排,好几天过了,里面空空如也。
学校领导出了一个紧急道知,召开中层领导及班主任会议,要把这事的意义讲到位,心决将这事进行到底。一天一过后,收获颇丰,从小学到初中,从校内到校外,从网络到现实,举报恋爱内容五花八门。这群学生中不泛有真谈的,一天不见不聊,如隔三秋;其意不过生理现象而已,谈不上爱情。也有今天谈明天散,(今天好,明天又同另一个好)也有借此打击报复的,经校团委一帮人没白没夜的搜集、整理、调查,一个三百多名学生的初级中学,竞揭发举报达一百八十人谈过恋爱,占全校总人数近二分之一。这个数字不是骇人听闻,是学生一个个用实名举报的。这群情窦初开的少年,像洪水一样四处泛滥,这怎么得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学校以团委为主,教导处、学管处配合,抽出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主要是协调各部门这间,调度人力物力。
歌德老人家也说:“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在人的本能的趋使下,性激素作用下,青少年产生这种向往或爱慕异性的,可说是一种正常的。因此这时的少年容易出现过分的冲动,让理智让位于冲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难免做出傻事,由于他们不善于驾驭感情,不能用伦理道德约束自己,冲动使他们带上有色眼镜,不能冷静地分析人和事,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黄满云的事就是一个血的教训,学校大张旗鼓做这件事,就是要杀一杀这股歪风,扬一扬正气。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是从青少年过来的,更忘记这群还是稚幼无知的孩子。仅自己头脑发热,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受了上级评批,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就应有这么一句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中学生年龄尚小、社会经验缺乏、心理远不成熟的情况下,决不宜进入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只能保持与异性的广泛交往和正常的友谊,才是有益于少年的身心健康。就像本校黄满云同学,出了这么大的事,可说是交了惨重的学费,几乎毁掉了一生,这个教训是惨痛的,但又有多少学生从中汲取教训呢?基于学校学生的现状,学校想来一次彻底清除,大杀恋爱之风,也不为过,过的是人人写举报信,人人自危,一时间,学校被这气氛沉闷到快要窒息了,对于每个学生隔日的期盼,也显得异常低沉。尤其是长得好看一点女生,只要是谁喊到名字,头都大了,都不知道,明天醒来后,还能不能见到太阳。一时间,男女生不敢一块走路,也不敢说一句话,各各都同陌路人。
年轻的校团委书记,第一次临驾在两处之上,加上是校长的小舅爷的身份,那种得意,那种忘形的劲就别提了。忙得不亦乐乎,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找学生谈话,询问情况,从举报信来看,有恋爱倾向的是一个惊人数字,好多在小学就开始恋爱了,到了高中没有恋爱过的学生几乎为零,这是学校管理者没有想到的。深深感到,学校清水不清呀,学校这块圣洁的三尺讲台,怎能被玷污。学校认为这次清扫,是石破天惊的行为,是前无古人的一大创举。有不少老师嗤之以鼻,为此感到荒唐、可笑!
只有年轻的团委书记乐此不疲,学校里漂亮女孩几乎全找遍,有些特漂亮的女学生都得找了好几次,(如周燕)恨不得脱光了衣服问话,你是怎么好上的,什么时间牵手的,什么时间开始拥抱的,什么时候接吻的,两人之间说了那些爱暧的话,什么时间怎么怎么的,第一次没有弄明白,第二次接着来,眼睛盯着女生幼稚而泛起潮红的脸,看着问着,自己都感到自己的声音在颤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当自己委实扛不住了,理智告诉了他,你是一个教育者,教师与学生是教养关系,只得起身拍拍女生的背,拉拉女生的无骨的小手,恨不得上去捏一把圆圆嫩股屁,无奈,依依不舍一个放走。用鼻声说出,你先回去,回头再找你。懵懵懂懂的女生们,只是感到羞色,没有感到老师有什么不妥。可年轻的团委记书,看着离去的如风吹柳条的细腰,看着左右摇摆的臀部,看着修长的双腿,轻盈而优美的离去,深深叹了口气,唉......真够味道。清纯,美丽,动人的画面呈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突然感到两腿间有些凉意,随口骂了一句:“妈的!”一屁股瘫坐在转椅子上,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脸朝天花板吐出烟圈,接着吐出一道有力的烟剑,穿过烟圈。烟雾混合在一起,至到散尽,他也不想挪动位置。
也不知怎么搞的,黄满云与张飞的事件过了不多时,校学拿起手术刀,大杀早恋之风,按理说学校是下了决心做这事,不但没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没有稳安校纪校风,反而引来不少学生家长纷纷前来校学要求转学,学校放出话来一个都不准转,这一刀切的政策还是起作用的,遏制了这次转学之风。没有马力的学生,只得留下来,继续读书。只有个别学生转走了,理由充足,说好听的就是能量大的,当然也是偷偷摸摸转走的。转走的理由自然不是年轻的团委书记直勾勾的盯着女生看,没有家长用此作为理由的。也有男子转走的,转走的理由很多,在这里不一一细说了。要说的是,当初条件不允许,现条件可以,应该转到好的学校去读书,这也是家长力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坏境,县里这个政策应是一视同仁,户口在本镇的一律回到本镇本村就读,乡下孩子就享受不到国家好的教学资源,这是不公平的。其实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自己造成的矛盾,将一些好的教学资源都集中到县市里去了。现乡镇一级的教育资源仍然十分落后。想一想现还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能赶走外来的强大帝国主义侵略者吗?!(值得高兴的事,追查学生恋爱之事,被迫途中流产。)
在此要说一下,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早就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才有后来的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学生家长没有错,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错,集中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让本县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错就错在你出生地点不好,错就错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要让一部分人先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特色”两字可说是用到了极至。怪不得人们说,现在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考家长。县城小学初中的学生暴满,还是左不行右不可以,条件颇多,不然学校围墙早就被学生踩成了一片废墟。从去年中考看,县城一所初级中学,全县前十名占了八名,一至六名全是这县城初中的。全县三十六所乡镇初中仅占七、九名两人,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在应试教育大旗下,还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吗?
周燕所在的这所镇初级中学还算在全县乡镇初中拨尖的,三百多名学生,按国家规定好多老师不满工作量,不是他们不上课,而是没有课上,只要有点出息的学生,家长都会千万百计弄到好的学校去读,可说是不惜重金,都怕误了孩子的前程。乡下的老师有大打把的时间和精力,事倍工半,两条腿怎能跑过四个轮子,你说怎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乡镇老师最感兴趣的就是职称的评定,这才是硬道理。
周燕没有转学,不是她不想转走,因自己的父亲是分管镇教育的行政长官,他女儿转走了,那就一点说服力也没有了,校长也是打了保票,周燕班上教师配备,可说是此校主力阵容。原本小朱葛也有机会转学,家人都请了远房的一个在县城当局长的亲戚,谁知道小朱葛种了什么邪,死活不走,还搬出一大堆理由,最有说服力的是分管教育的领导的女儿都不走,充分说明此校是可读的,没有必要花那么多花。小朱葛想想也是。读书全凭自用功,老师不过引路人。一个农民哪里看到那么远。也就依着孩子的想法。小朱葛暗自高兴,父母没有看出来他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