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苏东坡别传>第一章 写了三个字,就赢得少女芳心

第一章 写了三个字,就赢得少女芳心

作品名称:苏东坡别传      作者:刘敬堂      发布时间:2015-12-13 16:36:02      字数:11855

  1、
  眼下的名人,尤其是歌星、影星和多栖明星们,一般都会进行各式各样的包装,甚至还需策划公司进行整体包装,如出席开机仪式、接受媒体采访、与粉丝们互动、发行专辑签名等等,有时也搞点轰动效应,如吸毒、绯问或辟谣什么的。不过,若操作不当也会丢人显眼。而不进行包装,则会星光黯淡,就走不成红地毯,也拿不到巨额的出场费了!
  而古代的名人,就没有这些烦心事了,他们既不花银子作广告,也不与娱记们打交道,其轶闻趣事便会在民间不胫而走。北宋时期的苏轼,绝对是位名人,不过在未成名人之前,他只是四川眉山的一个聪慧而淘气的少年而已,待他成了名人之后,有关他的一些传说和故事,便在他的家乡为传开了。
  眉山城外有座彭老山,山不算太高,山坡上翠竹欲滴,山谷里泉水淙淙。春天,杜鹃红若丹霞,秋天,金桂香飘十里。黄鹂的啼声委婉悦耳,麋鹿们在草丛中悠悠觅食。山中景色绝佳。
  有一天,一位银须垂胸的老者,左手拄着一根竹竹杖,右手提着一只竹篮,从彭老山上走下来,径直去了眉山的苏宅。
  这时的苏家门前十分热闹,一些亲友邻居们提着油面、鸡蛋、麻饼等礼物,说笑着来到了门口。原来,今天是苏家次子苏轼“满月”,也称“百岁”,大家是来贺喜的。
  苏家的主人叫苏洵,正在前院迎接贺喜的客人。那位银须老者向苏洵深施一礼,笑着说道:“恭喜,恭喜!”
  苏洵并不认识他,连忙问道:“老人家是——”
  “得闻苏公喜得贵子,老朽特意前来贺喜。”说着,老者将手中的竹篮递给苏洵,说道:“礼品虽薄,却是老朽的一份心意,乞请苏公笑纳”。
  苏洵双手接过竹篮,连忙吩咐家人招待老者,又忙着去迎接后来的客人去了。
  负责登记来宾和礼品的苏田,一手执笔,一手揭开竹篮上的青布巾,见下面是一个红绸色,解开红绸色,里边又是一个黄绸包,黄绸包里包着什么贵重礼品?周围的人都十分好奇,纷纷围到桌前,想看个究竟。有的人猜测是只金锁,有的说是一只银项圈。
  黄绸包打开了,里边包着的,竟是一些刚刚采摘的山菜!
  人们一下子都惊呆了!
  苏田连忙报告了苏洵,苏洵也觉得奇怪,问道:“这位老人是谁?”
  苏田摇了摇头。
  苏洵连忙让人去请老者一道入席饮酒,去的人回来说,老者已经走了。
  苏洵觉得十愧疚,老者送的虽是一些山菜,但礼轻情重,若不请回老者,则是自己的失礼!他连忙冲出大门,沿着大街追去,一直追到了城外的彭老山下,却不见老者身影!他只好回去了,又过了些日子,这件事也就被人们渐渐忘了。
  20年后,苏轼进京应试,凭著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发榜时考中进士第二名!当时的主考官、文坛宗主欧阳修读了苏轼的文章之后,竟大声说道:“奇才啊,真是一位奇才!今后一定会独步天下,超越千古!30年后,人们只知道苏轼而不知道我欧阳修了!”
  紧接着在参加殿试时,苏轼又被仁神宗皇帝擢为第一,并破例授为翰林学士!
  自此,苏轼的才华不但惊动了京城,而且名扬天下,妇孺皆知。
  于是,他过“百岁”时老者送礼的传说,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那位前来送礼的老者,是守护彭老山的山神,他是奉了天帝之命而来的。他竹篮中盛着的,是彭老山的精气神化成的山菜(才),天帝将山菜(才)赐给了苏轼,苏轼才有了超人的才华。
  
  2、
  七岁的苏轼,被父亲苏洵送到了眉山的庆道观书院,拜道士张简易为师。当时北宋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他读的第一课,就是宋仁宗御笔写的《劝学诗》:
  当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屋,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妇,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皇上号召读书,天下的莘莘学子们都把读书看作是自己的头等大事,因为今后的功名利禄都藏在书本里。只有十年寒窗熬出了头,才能宗光耀祖,前程似锦。
  苏轼不但有超人的才华,还有超人的记忆力。老师讲授的课程,他学过之后都能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他渐渐不满足老师讲授的课程,还常常读父亲的藏书。
  在庆道观书院学了三年之后,父亲又将他送到城西的寿昌书院读书,因为书院的老师刘微之,是眉山一带颇有名气的一位老先生。
  喜动、好奇甚至有些顽皮是孩子们的天性,被人视为天才的苏轼也不能幸免,他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让老师头痛,呕气、发火!
  书院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樟树,树荫遮了半个院子,学童们常常在树荫下猜谜、下棋,乘凉。有一天,有一群鹭鸶在树上筑了巢,它们在树顶上“哇哇”地怪叫着,打扰了学童们的读书,它们屙的粪便和掉下的羽毛,弄脏了院子的石板,学童们气不过,便用竹竿去捅它们的窝,结果被刘老师训斥了一顿,大家只好忍受着鹭鸶们的干扰。
  有一天,刘微之应友人之约,到城外赴宴去了。老师不在家,顽童称大王。老师一走,他们便涌到院子里打闹起来。苏轼手里拿着一册《庄子》,正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潜心阅读。忽听“啪”的一声,一砣灰白色的鹭鸶粪掉在了书页上!他抬头一看,见一只鹭鸶正在树林上扇动着翅膀!
  他气不打一处来,连忙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朝鹭鸶捅去,鹭鸶飞走了。其他同学见了,有的在树下用竹竿捅它们的巢,有的爬到树上捉羽毛不全的小鹭鸶。不一会,树上就安静了,只是院子里散落了一些折断的树枝和飘落的羽毛。
  就在这时,满面春风的刘老师回来了。也许他有些半醉,竟没有发现院子里有什么异常。他从怀里摸出一张诗笺,笑着对学生们说:“本师今日赴宴,与友人论诗时,得了两句佳句,是写鹭鸶的,你们可传抄一下。”说完,他将诗笺递给前排的学生,前排的学生抄完后,又依次传给后排。因为只有两句,所以很快就抄完了。诗笺上的诗句是: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大家看了,都一言不发。
  刘老师问道:“你们品一品,这两句诗如何?”
  课堂里鸦雀无声。
  此际,刘老师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走到窗口听了一听,没听见“哇哇”的怪叫声,再朝院子里看了看,心里马上就明白了他赴宴时这里发生了什么!他从书案上抓起那根油光光的檀木戒尺,急气败坏地说道:“真是岂由此理!为师写的是院子里的鹭鸶,你们却把我的鹭鸶赶跑了!都伸出手来,每人挨打三十板!”
  听说老师要打手心,几个年龄小的学生吓得哭了起来。还有的向桌子底下躲。苏轼连忙站起来,说道:“树上的鹭鸶,是我用竹竿赶走的,不关同学们的事。老师要打,就打我一人吧!”说完,伸出手去,准备挨打。
  这位刘老师平时喜爱作诗赋对,也常在诗友们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他十分喜爱这些鹭鸶,还常常作诗吟哦它们,今天的这两句诗,就是在酒桌上忽有灵感得到的,心中十分得意,本想回来后一边观赏树上的鹭鸶,一边讲给学生们听,不想回来后连鹭鸶的影子都不见了,他能不发火吗?他走到苏轼跟前,高高举起了檀木戒尺,见苏轼紧闭着双眼,咬着牙关,准备挨打,他忽然又改变了主意,说道:“不想挨打也可以,你要是能改动本师的诗,这顿打就免了,若改不动再加十尺!怎么样?”
  “我愿意改老师的诗!”听说改诗就不打手心,苏轼连忙答应改诗。
  但改这两句诗,又谈何容易!诗中的“雪花”比拟白色的鹭鸶,既新颖又形象。“逐风飞”三字,又把鹭鸶在风中飞翔的姿态写活了。诗中的意境和文字都写的十分独特,很难改动。可是,不改他的诗,自己的手心就会肿得象个紫红色的馍馍!他苦思冥想了一会,觉得连一个字都改不动!
  他朝窗外瞥了一眼,忽见远处的湖面上飞来一只鹭鸶,它在樟树上空盘旋了一会,大约害怕再遭竹竿驱赶,便落进湖边的蒲草丛中不见了。看到这里,他笑了笑,说道:“老师的诗固然写的极佳,不过,还可以改动三个字。”
  刘微之连忙问道:“哪三个字?”
  苏轼答道:“逐风斜。”
  “逐风斜”是刘微之最为得意的三个字,也是这两句诗的诗眼,他甚至闭上眼睛都能想像出鹭鸶的身影在风中飘忽的样子!虽然他心中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谦逊地问道:“你想怎样改‘逐风斜’三字,说出来听听。”
  苏轼:“若将‘逐风斜’改成‘落蒹葭’,鹭鸶就有了去向,诗也更有韵味了”。说到这里,他悄悄望了望刘微之一眼,说道:“若学生改的不妥,请老师再打。”说完,他将手心朝上,伸到了老师眼前。连忙闭上了眼睛,等着挨打。
  只听“啪”的一声,同学们都吓了一跳,转头一看,原来老师将戒尺猛地打在了课桌上!他激动地说:“好,好,改得好!‘落蒹葭’果然胜过‘逐风斜’,鹭鸶终于有归宿了!”他望了望苏轼,说道:“这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苏轼听了,脸儿一下子红了。
  刘微之拉着苏轼的手,动情地说道:“你是眉山的才子,日后定是非凡之材,老夫若再当你的老师必会耽搁你的学业!”
  当天晚上,刘微之去拜访苏洵,他说,为了苏轼的前程,他建议让苏轼外出游学、寻师。
  虽然刘微之不再教苏轼了,但他以苏轼曾是自己的学生而自豪。他逢人便说,眉山出了个神童!有时还将自己所写的诗拿给苏轼看。这一老一少,成了忘年之交。
  
  3、
  苏轼的父亲苏洵,字明允,因苏家的祖坟山上有一眼老翁泉,其子孙以祖坟地名为号,俗号叫“老泉”。他广读博学,笔头子也挺硬,虽数次科考,却都是落榜生!也许是受了他的同乡李白的影响,他身上有一种游侠情结,喜爱结交各方人士,常以求学为名,离家出游,曾游遍四川境内的岷山、峨眉、青城等名山,还乘船游过夔州、巫州,再沿江而下经襄阳到了汴京,再游蒿山、华山和终南山,又远行江西,登庐山拜禅,下虔州访友。若不是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还不知道他会游到哪里去呢!
  就在苏洵满世界的漫游时,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的学习,便落在其妻程夫人身上了。
  程夫人是眉山首富、大理寺程文应之女,她出身名门,知书达礼,自嫁给苏洵后,因丈夫常常外出游学,家族人口众多,支出多于收入,又要处理繁琐杂事,日子过的并不顺心。
  苏轼因少年时就显示了少有的才华,又常被师长视为神童,他便觉得天下的书自己都读的差不多了,肚子里的墨水也已经够多的了,有些飘飘然起来。
  有一天,他望着书架上的书籍,觉得自己大都读过了,忽然心血来潮,拿起笔来,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识遍天下字
  下联是:读尽人间书
  横额是:周游天下
  写完后,他看了看,便贴在书房门上了,贴完后,他又抬头端祥了一会,心中颇为满意。
  有一天,有位赶车的中年汉子路过门口,因为口喝,想讨碗水喝。苏轼连忙为他倒了一杯热茶。他喝完之后,无意间看到了那副对联,问道:“这副对联是公子写的吗?”
  苏轼笑着点了点头。
  汉子说:“我家里有一本书,有些字我不认识,想拿来向公子请教。”
  苏轼大咧咧地说道:“行啊,你拿吧!”
  又住了几天,赶车的汉子路过苏家门口时,从包袱里取出一本书来,递给了苏轼。苏轼翻开一看,傻眼了,原来书上是先秦时的古字,他只认出了几个字,顿时觉得无地自容!他请汉子坐下喝茶,顺便向他请教。谁知汉子喝过茶之后说道:“公子若喜欢,这本书就留给公子吧!”说完,便赶着车上路了。
  望着赶车汉子的背影,苏轼感到羞愧难当,原来人间自有高人,山外还有高青山啊!
  当天夜里,苏轼在灯下读书读到子夜。第二天一早,门上的对联变了,
  上联是:发愤识遍天下字
  下联是:立志读尽人间书
  横额是:学无止境
  还有一件事,让苏轼终生难忘。
  他听说城东的玻璃江畔有座古寺,大殿的墙壁上有不少历代文人留下的石刻,便立马勾起了心中的好奇。有一天,一大早他就出了城门,沿着江岸的小路向东寻去。
  此时正值春耕春播季节,村头上桃红柳绿,田野里麦浪翻滚,丽阳明媚,春光醉人。他一面走着,一面欣赏路旁的景色。当他路过一条窄窄的田埂时,忽有一位村妇挑着一担塘泥迎面走过来,二人在田埂上谁也不肯让路。这时,一个在田中插秧的人认出了苏轼,便大声喊道:“这位小公子,就是眉山城里有名的才子苏轼!”
  经他这么一吆喝,在附近扯秧的,犁田的和过路的人,都围拢过来凑热闹。那位农妇听说他就是苏轼,便笑吟吟地说道:“既然你就是苏公子,我就出个对子,公子若对上了,我让公子先走,若是对不上,当然是我先走了,苏公子,怎么样?”
  苏轼听了,心里嘀咕,和农妇对对子,还不是小菜一碟!便笑着说道:“请大嫂出上联吧!”
  那农妇望了望稚气未褪的苏轼,不紧不慢地念道:
  一担重泥拦子路
  苏轼听了,心中一惊。这上联中暗含了两个古人,“重泥”是仲尼,也就是孔子;子路是指孔子的得意门生,这副上联不但十分巧妙,而且非常高雅。周围的人看到上联难住了苏轼,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这时,苏轼忽然大声诵道:
  两位夫子笑颜回
  这副下联对的也极为巧妙,因为里边也暗含了两个人名,“夫子”是指孔夫子,颜回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众人听了,纷纷议论起来:
  “才子就是才子,对的多巧妙啊!”
  “苏才子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
  苏轼连忙向农妇施礼,说道:“大嫂是苏轼的老师,请大嫂先走!”
  农妇笑着说:“苏公子说重了,陌路相逢,客为先,还是请苏公子先走吧!”说完,将塘泥挑回了田头。
  苏轼听了,既感动,又羞愧。原来两脚都是泥巴的农妇,不但会插秧、割谷、锄草,而且比自己更有见识!
  他从古寺回来之后,将遇到农妇的经过向程夫人说了一遍。程夫人听了,起身走到书架旁,取下《后汉书》,她翻到《范滂传》,让苏轼在灯下阅读。
  
  范滂,字孟博,河南新野人。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东汉末年,朝中宦官当权,地方官吏贪赃枉法,弄的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范滂奉命去冀州视察灾情时,极力弹劾贪官污吏,一些劣迹斑斑的地方官员,一提他的名字就心惊肉跳,有的甚至解印弃官而逃。他曾一口气检举了州郡太守刺史以上的权贵豪门20余人!因朝廷不肯采纳他的意见,他便毅然辞官回家,侍奉母亲。
  当时的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等一批正直之士,上书弹劾宦官弄权,宦官们便以“结党对抗朝廷”为由,对他们进行残酷镇压。受到牵连的有700余人,迫害致死的有100余人!这就是当时的“党锢之祸”。
  范滂被人诬陷,也被关进了黄门北寺狱,后来,朝廷大赦,才得以释放。
  第二年,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准备联手诛杀宦官,但由于泄密而失败。于是宦官们大肆逮捕他们的政敌,范滂的名字也被列进了党人黑名单之中。
  吴导奉命前去缉捕范滂时,他不忍心杀害这样的正直之士,抱着诏书痛哭不已。范滂知道后,便主动跑到县衙去投案。县令郭揖表示愿意弃官,与范滂一同亡命!
  但范滂不愿意连累朋友。他对母亲说,弟弟孝顺,足以供养母亲,自己侍候父亲于九泉之下,这是存亡各得其所,恳求母亲不要为他悲伤。
  范母听了,说道:“你既能同李膺、杜密两位大人一样,为民而死,为娘的也就没有遗憾了。”
  范谤告别了母亲,昂首前往投案。
  县衙的官吏们心中十分不忍,劝他说:“天下这么大,你为什么不逃跑呢?”
  范滂说:“我若逃亡,不但连累亲朋,还会连累慈母、小弟甚至族人,我一死,祸则消了。”
  邻里、衙役们听了,都掩面而哭。
  范滂被斩时,刚刚31岁!
  
  读完《范滂传》,苏轼已经满脸是泪。他抽搐着说道:“母亲,我长大了,也想当范滂。”
  程夫人听了,一面为他擦去脸上的泪水,一面说道:“你有志当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当范滂的母亲吗?”说完,一把将他揽进了怀里。
  自此以后,苏轼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但读书更加刻苦了,还专心致志地撰写文章。他常常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彻底不眠,一直写到天亮,去前院的井台上洗过脸之后,又回去伏案撰写。他写的经论、史论、经义、经解、策论等文稿。都一份一份眷写清楚,整整装满了两大樟木箱。
  苏洵游学回来后,见苏轼和苏辙在家中奋发读书,长进很快,常以一碗白米饭、一撮白盐、一碟白萝卜打发一餐,家人戏称为“三白饭”,心中顿生悔意。自己都27岁了,若再这样混混沌沌地过下去,既对不住祖坟山上的父母,也愧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于是,他把心一横,将自己过去撰写的数百篇文稿,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一头扎进书房里,闭门谢客,一面辅导两个儿子,一面苦读六经和百家之说,持之以恒,长达六年之久,终于学业有成。《三字经》上的“苏老泉,二十七,始读书”,说的就是这位苏洵。
  苏轼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渐渐长成了一个个头修长的小帅哥!
  
  4
  好奇加好动,是少年人的专利。
  苏轼听说李白曾在远郊的江边留下了一座读书楼,但一直没有机会去过,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件事。
  有一天,老师要去邻县拜访一位故友,便宣布温习五天。学子们听了,当时都装的挺平静,待老师走了之后,一个个都兴奋地跳了起来。就是说,在这五天之内,再也不用摇头晃脑地背诵古文,也用不着握着毛笔在灯下一笔一划地写字了!有的回家打牙祭去了,有的探亲访友去了。苏轼便和苏辙商量去游李白的读书楼。苏轼的同窗家氏三兄弟要求结伴同行,苏轼答应了。临出发时,苏轼的表兄程正辅也跟着来了,于是,六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便结伴上路了。
  令苏轼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次出游,让他获得了一位少女的芳心。
  路上,苏轼望着路旁的景色,心中忽有所动,他提议以李白读书楼为题,以楼为韵,每人吟诗两句,联成一首律诗。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后,他先大声吟哦起来:
  斯人曾登读书楼,诗性如水向东流。
  苏辙连忙吟哦道:
  美酒一斗难为醉,白发千丈不识愁。
  家定国接上:
  春色茵茵迎归燕,白水悠悠送轻舟。
  下面轮到程正辅时,却卡壳了。他抓耳挠腮地“吭哧”了半天,硬是没能接上,急得满脸通红。这时,他忽然看见远处有一座寺庙,说道:“我的肚子饿的‘咕噜咕噜’直叫唤。我们不妨先去庙里讨些斋饭,吃饱了再接着吟诗如何?”
  程正辅是程夫人的外甥,不但是苏轼的表兄,还是他的准姐夫。当时盛行姑表联姻,在两家大人们的安排下,苏轼的姐姐苏八娘自小便同他订了婚,不久便会嫁到程家。程正辅比苏轼大四岁,他虽然衣着华丽,人也长的一表人才,但厌倦读书,是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同学们背后称他是绣花枕头。苏轼为了给他找个下台台阶,说道:“好吧,咱们去庙里讨些斋饭,吃了再赶路吧!”
  于是,一行人直奔庙宇而去。
  这是一座古寺,山门上写着“栖云寺”三个鎏金大字,寺中主持觉悟大师,热情地将他们迎进了佛堂,又命人奉献上了茶水和以酥油炸成的面饼。当六人依次报上了自己的姓名后,觉悟大师笑眯眯地对苏试说:“原来公子就是眉山才子苏轼啊,幸会,幸会!”
  苏轼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大师抬举了,令学生汗颜。”
  吃饭的时候,苏轼觉得盘中的酥饼又香又脆,十分可口,便问面饼是怎么做的?觉悟大师告诉他说,以芝麻油揉搓麦面,再放进滚油锅中炸透后,捞出来即可。
  苏轼觉得好奇,便向觉悟大师请教,麦面和芝麻油的比例是多少?麦面要揉搓多少遍?灶里的火候要多大?觉悟大师便详细告诉了他。又过了若干年后,苏轼被贬到黄州时,常从东坡赤壁乘舟渡过长江,到孙权当年的都城武昌(今称鄂州市)西山,去访古探幽。在古灵泉寺拜访僧人时,向他们传授了这种酥饼的制作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当地人将这种掉在地上即碎的酥饼当作礼品赠送亲朋好友,并告知这是大学士苏东坡亲自传授制作的,被人称之为“东坡饼”,于是这种“东坡饼”在武昌和黄州等地便名声大噪起来。20世纪50年代,古灵泉寺主持还给毛泽东送去一小筐“东坡饼”,中共中央办公室厅曾复过一封用打字机打印的信函,向僧人表示谢意。僧人将此信镶在相框里,挂在寺庙里,任游人观看——这是后话。
  吃过了麦饼,又品尝了觉悟大师亲自采摘的新茶之后,觉悟大师笑着说道:“老衲有一事相求,想请诸位帮忙。”
  大家听了,有些茫然,连忙问道:“不知大师说的是何事?”
  觉悟大师站起来,说道:“请诸位随我来。”说完,率先走出佛堂,来到寺后的一方山崖下,见山崖的岩石已被堑平,上面空无一字。他指着石崖说:“此山名叫连鳌山,但一直无人题写山名,老衲特求公子们留下墨宝。”说完,命小和尚端来了一只漆金托盘,上面放着一支拳头大的斗笔,和一钵研好了的墨汁。
  大家见了,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盛情难却,看来也难以推脱,苏轼望着托盘中的笔墨,顿时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往上涌!他走上前去,抓起毛笔,在墨钵中蘸饱了墨汁,屏住呼吸,挥笔写下了“连鳌山”三个四尺见方的大字,山崖下弥漫着浓郁的墨香。
  虽然只是写了三个字,但苏轼觉得自己背上的褂子已经汗湿了。他放下笔后,向觉悟大师说道:“学生献丑了,请大师赐教。”
  觉悟大师连声称赞:“好字,好字,笔力遒劲,笔锋明快,如龙跃蛇舞,明天老衲就去请刻石的行家里手,刻下在石壁上!这可是连鳌山的镇山之宝啊!”
  随后,他又领着大家去登小昆岭,游仙人台,看罗汉竹。大家纷纷赞叹栖云寺的清静和连鳌山的景致。觉悟大师笑着说道:“说到禅寺,栖云寺远不及青神县的中岩寺,连鳌山的景致更不及中岩山的景致。”
  “真的吗?”大家有些不太相信。
  “你们去了,就知道了。”说到这里,觉悟大师朝苏轼看了看,说道:“中岩寺的主持迟悟大师,是老衲的师弟。中岩山上还有一所中岩书院,乡贡王方在书院执教,蜀中名士贤达们常去那里磋商学问,现在天色已晚,诸位可在贫寺歇息,老衲可给迟悟大师写一封信,他自会安排的。”
  大家听了,都十分高兴。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便出发了,不足一个时辰,程正辅便以家中有事为由,便匆匆下山了,苏轼知道他害怕山路难行,又对吃斋饭、宿古刹没有什么兴趣,却喜爱涉足市井酒肆!他提前离开也好,免得被他败坏了大家的兴头!
  青神县在岷江之滨,境内风景奇佳,而中岩山又是佳景中的佳景。那里古刹众多,奇岩无数,石岩上又刻有众多造像,令人目不接暇。山路上游客络绎不绝,当他们走到中岩寺的山门时,一位身穿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走到他们跟前,问道:“请问,哪位是眉山的苏轼公子?”
  苏轼觉得奇怪,连忙说道:“在下就是,请问你是——”
  中年男子连忙施礼,说道:“敝人王继,是奉命在这里迎候苏公子一行去中岩书院的。”
  苏轼并不认识他,再说,他怎么知道他们要去中岩书院的?问道:“能见到中岩寺的迟悟大师吗?”
  王继抿嘴一笑,说道:“公子到了那里,就知道了。”说完,领着他们沿着一条左拐右绕的山路向前走去。
  约摸走了一个时辰,来到了一口水潭旁边。见鱼儿在清沏的潭水中缓缓的游动着。水潭旁边聚集着不少游人,不时地在议论着什么。他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干什么?
  王继指着人群中的一位清瘦男子,悄声对苏轼说道:“那位就是中岩书院的王方先生,”又指着旁边的一位身披袈裟、银须垂胸的僧人说道:“他就是迟悟大师。”说完,走到王方跟前,低声向他说了一会。王方听了,朝远处的苏轼看了看,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迟悟大师站了起来,朝众人挥了挥手,指着水潭说道:“诸位,中岩山的这个水潭,潭水经年不枯,潭中鱼儿似懂人性,人若击水,鱼儿便会游过来与人周施,是中岩山的一种奇趣。遗憾的是,此潭虽好,却一直没有命名。为此,中岩书院的王方先生广征潭名,如今已有月余,但仍未征得中意之名。今日再次征名,有题名者,请来领取纸笔,将潭名写在纸上即可!”
  他刚刚说完,人们便纷纷向前涌去,在案桌上书写起来。
  有人看到潭中的鱼儿跳出了水面,便写下了“鱼跃池”三字。
  有人看见鱼儿在潭水中悠然地游来游去,便写了“鱼游池”三字。
  家定国按捺不住了,他见一片树叶被风吹进了水潭,惹得一群鱼儿纷纷追逐,搅得水花飞溅,十分有趣,便提出笔来,写下“鱼乐池”。
  苏轼站在潭边,似乎对征名不感趣,他的兴趣都集中在那些可爱的鱼儿身上了。他轻轻拍了拍手,潭中的鱼儿便纷纷游了过来,水面上搅起了细碎的水花,好像在争着向他打招呼,他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这时,王方和迟悟大师耳语了一会,又向王继示了个眼神。王继会意,便悄悄走到苏轼跟前,说道:“苏公子,你也为鱼潭取个名吧!”
  苏轼抬起头来看了看,见王方和迟悟大师正在望着自己,苏辙和家氏兄弟也在身边催促他。于是,他朝那些可爱的鱼儿挥了挥手,自言自语地说道:“去吧,都去吧!”那些鱼儿好像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纷纷游走了。他心中一动,便大步走到案桌跟前,提起笔来,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唤鱼池”三个大字。
  迟悟大师当即宣布:“此次征名,先后得名86个,待最终选定之后,即可揭晓。”说完,便收起全部征名,和王方去了中岩书院。
  其实,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也是一个温馨而又浪温的阴谋,幕后的策划者,就是王方和迟悟大师!
  原来,王家有女初长成,芳名王弗,比苏轼小三岁,不但人长的亭亭玉立,而且秀外慧中,知书达礼,一直随父亲在书院中读书。王弗早就听说了才子苏轼的一些故事,只是不曾见过,有一天,来访的迟悟大师向她展示了苏轼写的一篇《黠鼠赋》,问她:“此赋写的如何?”
  王弗连声称赞。
  迟悟又问:“想不想见见这位蜀中才子?”
  王弗听了,羞得满面通红,连忙转身出去了。
  王方早就听说了苏轼的一些传说,只是不曾见过。再说,女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他有意托人去苏家打听苏轼定婚没有?当得知苏轼尚未定婚时,便和迟悟大师约定,由迟悟大师牵线,将苏轼请到书院,让王方当面见识见识。
  无巧不成书,苏轼等人到了栖云寺以后,觉悟大师悄悄写了一封信,派僧人连夜送到了中岩书院,让迟悟和王方早做准备,他又千方百计地宣传中岩寺的风光如何胜过仙境,极力推荐他们去游中岩书院,才有了苏轼为水潭题名之事。王方不但当面见到了苏轼,也当面见识了他的才华。
  王方回到书房以的以后,将众人题写的所有潭名依次摆在书案上,和迟悟大师逐一琢磨,评论,最终确定苏轼题写的“唤鱼池”最佳。
  正在这时,王弗和她的小堂妹王润之来到了书房。王方对她说道:“弗儿,今天又征集了许多潭名,你过来看看,最喜欢那个名字?”
  王方看了所有潭名之后,指着“唤鱼池”说:“这个名字最好!”
  “说说看,此名好在哪里?”迟悟大师笑着问道。
  王弗说:“跃、藏、游等名,指的是鱼的姿态;仙、神、奇等名,指的是人对鱼的联想,唯有唤字,最为传神。人在岸上,鱼在潭中,人唤即来,挥手即去。人与鱼如友如邻,有情有谊,取名‘唤鱼池’,再妥切不过了!”
  王方和迟悟听了,相视一笑。王方说:“好吧,此潭就命名‘唤鱼池’吧!”
  王润之尚未到读书的年龄,常在堂姐身边玩耍,她听姐姐说“唤鱼池”这个名字好,也就跟大声嚷道:“‘唤鱼池’好听,‘唤鱼池’好听!”
  迟悟问王弗:“你可知道是谁取的‘唤鱼池’吗?”
  王弗摇了摇头。
  迟悟笑着说道:“住一会你就知道了。”说完,他命人将苏轼的“唤鱼池”三个行书大字用红丹描在了池边的石崖上,以便请石匠刻石。
  王弗望着石崖上的“唤鱼池”三个大字,问道:“‘唤鱼池’这个名字到底是谁写的?”
  王方:“是眉山才子苏轼!”
  王弗有些半信半疑,又转头问迟悟:“大师,这真是苏轼写的吗?”
  迟悟点了点头。说道:“真的,是真的,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你想不想见见这位眉山才子啊?”
  王弗听了,连忙低下了头。
  王方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时已午时,快请客人们入席吧!”
  原来,书院已备下了饭菜,招待前来为鱼潭命名的文士雅客们。待人们入席之后,却发现苏轼等五人不见了踪影。原来,他们沿着一条山路,去寻访山谷中的敬月寺去了。
  王弗虽然没能见到苏轼,但自此之后,就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事。情窦初开的少女特别敏感,过去王弗也曾听说过苏轼的一些传闻,只是认为有趣,好奇,因为彼此离得太远,觉得与自己无关。今天,苏轼不但来到了中岩书院,还亲笔写下了“唤鱼池”三个字。其实,他也悄悄为水潭取了个名字,也叫“唤鱼池”,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却没想到自己心里想的和苏轼写出来的,竟然不谋而合!想到这里,脸上一阵阵发烫,心里“扑嗵扑嗵“的乱跳起来。
  没能留住苏轼等人,王方和迟悟都觉得有些遗憾。王弗听说苏轼已经离开了中岩书院,心中惆怅若失,便拉着王润之回到了自己的闺房。
  当天晚上,王方和迟悟商量王弗的婚事时,迟悟笑着说道:“这事好办,包在老衲身上就是了。”
  王方有些为难,说道:“按照乡俗,应是男方向女方提亲,若女方先去男方——”
  迟悟说:“此事好办,老衲可以送题写‘唤鱼池’润笔的名义,前往苏府试探,若苏家有意,便可聘媒前来提亲,此事不就成了吗?”
  王方听了,心中自然高兴,二人在灯下商量到了午夜,才各自歇息。
  北宋年间,时尚早婚,男子到了18岁,女子16岁,便到了婚姻年龄。虽然苏轼才只有17岁,王弗尚不足15岁,成婚显然早了一些,但并不妨碍订婚。当时有的还兴娃娃亲和指腹为婚呢!
  迟悟大师在苏、王两家往返数次之后,两家终于达成了共识,紧接着就要履行“六礼”这一程序了。即女方同意了男方的提亲请求之后,要行“纳采”之礼,即男方派人送去一只大雁,作为执礼,算是正式求婚;接下来是“问名”之礼,即询问女方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等;“问名”之后行“纳吉”之礼,即女方正式认亲,意味着双方订立了婚约。第四礼为“纳征”,也叫纳财,即男方向女方送去聘礼;第五礼是“请期”,也就是男方把迎娶的吉日告知女方。最后是六礼“迎亲”,即新郎于黄昏时刻亲自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有些人家因家境等原因,虽也进行“六礼”,但只是个形式而已,但官宦或大户人家,却十分讲究,不但把“六礼”办的十分繁杂,而且每礼之问也拖的较长。
  两年之后,也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19岁的苏轼终于将17岁的王弗娶了回来,在眉山的家中举行了婚礼。
  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苏轼“题写‘唤鱼池’,赢得美人归”的故事,便在蜀中流传起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