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风吹云动心不动>第一章 70后的悲催70后的梦

第一章 70后的悲催70后的梦

作品名称:风吹云动心不动      作者:忆岛      发布时间:2015-12-11 09:37:18      字数:3172

  当年,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和他会真正分手。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当我看见他的身边站着另一个她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的故事真真地改写了。
  
  按下倒带键,时光机带我回到了高一那一年……
  
  那年,我刚十六岁,恰值古人说的二八年华,风华正茂。
  
  可那时候的我,其实一点也不懂得审美,更不懂得如何打扮自己。
  
  干干瘪瘪的身材,瘦瘦的个子,五官中唯一的亮点就是一双还算灵活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常常被同学艳羡与称道。
  
  也许是应试教育必定的产物吧!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七零后们一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与感受吧?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女生们,穿着朴素的衣服,每天起床后唯一的化妆就是对着一块小镜子把长长的头发扎成一条马尾巴,用一个黑色的皮圈儿圈住。
  
  没有香水,没有脂粉,更没有染发、烫发、卷发、吹发等等护养。
  
  也没有指甲油,高跟鞋在城市里刚刚兴起,农村人刚刚偶见。
  
  肌肤也是天然的浅黑色,或者叫红褐色,经常太阳晒的自然色,接近黄土地的颜色。
  
  每天里,我们最常听的话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最怕听的话就是:考个好大学,鲤鱼跳农门,比什么都强。
  
  我们最爱听的话就是:某某是这次比赛的第一名……语文100分,数学100分……而这某某不是别人,是自己。
  
  就在这样紧张而单调的节奏中,我们长大了。长得标准的毛主席年代高材生,不爱红装爱武装,不爱打扮爱分数,不爱化妆爱重点——学校。
  
  一个年级升一个年级,也要考试,考试合格的升级,不合格的降级或者叫留级。
  
  我印象中几乎每上一个年级,都会有比我大好几岁的大个子留级生跟我同班。后来,我升级了,他们却还滞留在原来的班级。
  
  总会有那么一些,考厌了,也读厌了,还升不了级的,被老师和同学美名曰“老校长”……也总有一些,不愿意继续留校做“老校长”的,就背着书包辍学了,小学都没毕业!
  
  更别提那一张校门没考上另一张校门的落榜生!
  
  小学升初中,要考!现在的孩子一定不相信,但那个年代过来的70后甚至80后一定有印象。考上了的像古时中了秀才的考生,全家人欢欢喜喜,自己也觉得倍有面子,因为那时即使是小学长初中的升学率,还不到现在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低!
  
  所以,每一次考试,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初中往上升,当然更要考了!而且难度系数也更大了。犹记得网上曾经疯传过一个七零后的帖子,哀叹中专可以优先录取,结果很多名牌大学的种子就这样被挑走了,带着没有实现的大学梦。
  
  高中也分档次的,重点高中优先选学生,其次是次重点、次次重点、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谁若是考上了重点高中或者中专学校,老师、家长、同学会口口相传,就好比古代的秀才又中了进士,离敲锣打鼓也差不了多远了。
  
  印象里,考上了中专学校的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不过,那时我们叫它“铁饭碗”,仅次于考上大学。因为,考上中专的学生马上要把户口由农村转入城市,连称呼也变了,改称为“城镇户口”或“非农业户口”。有点类似于古代科举中第三名“探花”或第二名“榜眼”,因为,那个时候,一个乡镇、一个乡中学能够考得上中专的也寥寥无几!
  
  于是乎,考上了的纷纷办酒席,发请柬,请亲朋好友,请上所有的任课老师——从幼稚园、小学到初中的都要请到,所以又名“谢师宴”,这也可见那个年代对老师是特别尊重的。
  
  其隆重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做八十大寿或红白喜事……
  
  高中升大学,是最后的一次决战!还是考!上到高三,不知要经历多少大考小考!考上了的,十里八乡出名;同样办酒席,请亲朋好友,请所有的任课老师……场面更为壮观!
  
  可想而知,每一批考试,就要淘汰一批考生,也要成就一批考生。从小到大,各级学校就像钓鱼一样,而考生们又像青蛙一样,每往上跳一级就欣喜一番,数着自己与“铁饭碗”之间还有多少的差距,觉得自己与这个“铁饭碗”又近了一些距离。
  
  正是靠着这种吊人胃口一样的梯级式考试,学校保障了生源,学生们也满怀希望地参与竞争,总觉得只要能够上一级台阶,就离“铁饭碗”又近了一步……
  
  于是,读书不再只是读书,简直是在玩命。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同学的命根。”相信大家都还记得这样一句顺口溜。
  
  那时候,“眼镜”几乎成了读书人的代名词,被世人崇尚,鼻梁上架上一副眼镜,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以为他一定文化水平高,是吃“皇粮”的。
  
  要不是遇见杨sir,我想我的命运也会一直延续前人“书呆子”的形象,像一台只会读书的机器人一样读啊读的……
  
  我清楚地记得,恰值八十年代的中期,虽然改革开放的春天已经普及,但素质教育的春天才刚刚萌芽。
  
  还在中考前夕,各校的老师们就纷纷带着本校的优越条件来各乡镇中学作宣传,并预订尖子生了。
  
  那时的我,也成为同学们羡慕嫉妒恨的焦点,因为重点高中一中和次重点高中二中都在抢我,并给出各自的优越条件,免的免学费,送的送生活费……只待我签一下名,中考时就可以优先录取(保底分16分,也就是若中考时不小心失利,低于他们的分数线16分以内仍然享受被录取的特权)!
  
  我惊喜交加!却也犹豫了很久。
  
  到底考中专呢还是继续升学?考中专就意味着放弃了考大学,但是却可以早点吃“皇粮”,早点捧“铁饭碗”;但是,继续拼搏又意味着可能有更好的空间在等着我……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我选择了上高中、考大学。这样苦是苦点,悬也悬点,但是前程更加远大——这是毫无疑议的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
  
  凭着过硬的分数,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地我就上了一中——县城的重点高中,从此也迈开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寄宿。
  人生没有彩排,只有直播。
  
  开学的第一天,县一中的大门口、校园里可谓是人山人海。
  
  前来报名的、送报名的家属们,提着的仿佛不是行李,而是沉甸甸的希望、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
  
  家长们唯恐老师会疏忽自己的儿女,一个个在报到处给老师端烟点火,千嘱咐万叮咛,加深一下印象,说着“请多关照xx(儿女的姓名)”。好像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儿女的名字和未来真的放心交托到老师们的手里。
  
  老师们也笑逐颜开,因为家长们送来的不只是金子,还有未来的大学生啊,只要从他们手中转一下手,几年后就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们能不乐?
  
  同样,不管我怎么申请和强调我已经长大了,都无效,最后,我也在家人的监护下拎着简单的行李——基本的床上、日常用品学杂费里都包含了,只要带自己的换洗衣服即可入住,所以,行李不是很多,一个红色的包箱就装满了。
  
  这是一所全省都挂上了号的重点中学,赫赫有名气着呢!
  
  当年老大就是从这所重点中学迈进北京一家名门大学的大门学经济的,厉害吧?现在,他又刚刚大学毕业就又南下去特区闯荡了。
  
  因此,老大变成了我们本地的一个传说,一个榜样,激励着全乡镇,不,甚至全县城的学子们,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都奋力向前拼搏: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命就好……
  
  老爸、老妈都是典型的憨厚型农民,当初老大上一中时因为他是男生不曾护送过,也就不曾踏足过名校一中的大门。而今,作为这个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我又要去麻烦一中的老师们了,老爸、老妈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什么也要亲自护送我来这里看看,顺便感谢一下一中的老师们……
  
  于是乎,在上班前,老大决定陪着老爸、老妈亲自“护送”(于我,说押送或许更贴切些,感觉-)我来一中上学。
  依我看啊,老大还有一点私心,想看看我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中会否有他熟知的恩师们,若有,我相信老大会感觉轻了半边扁担。
  
  在老爸、老妈、老大三大护法师的陪同下,从公交车上下来,步行没有多远,我终于看到了久久向往的县一中大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