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三世人生>六、创造生活

六、创造生活

作品名称:三世人生      作者:霞中子      发布时间:2015-10-20 06:25:03      字数:5090

  14抽钢制刀
  小秋这一睡,真可谓“一觉睡到大天光”。待他醒来时已是另一天的早晨了。他走出洞外,只见洞外林清木爽,树下凉风习习,金色的太阳格外鲜艳,天空一片纯蓝,连一丝白云都没有。他知道,这样干爽通透的气息,正是秋天所独有的,这季节应是秋天无疑的。
  小秋不用多想,他自觉地往东南之路走去,因为只有到“花果地”、“花果溪”那里,才能洗漱,才能吃“早餐”。
  林间穿行,孤行无聊,他只有漫无边际的思绪伴随着。他想:如果我有个水壶储水,又有个背篓储果,我就不用时时往返于这条路上了;那个山洞虽然有水,但不是淡水,不能解渴,然而那水也是非常宝贵的,它也是生命的保障;为什么唯有“花果地”有果呢?因为那里石多土薄,长不成高大的乔木,所以才有果树生长;要制储水器具也不难,只要有一把刀,这森林里大竹子多的是;要编竹篮背篓也不难,森林里多的是藤条和竹子,只要有一把刀就行了;天天以果子充饥不是办法,日子长了人就会消瘦,身体就会垮掉;冬天一到,天寒地冻的,树不结果了吃什么过冬呢?我必须找到淀粉类食物,因为淀粉类食物可以晒干储藏,水果类除葡萄可以晒干储藏外,其它都是不行的;在这森林里,没有稻子麦子玉米高粱之类,有淀粉的唯有山薯;经过这几天的行走,看到的薯藤还真不少,关键是如何将它们从地里挖出来;要挖薯需要有尖桩,尖桩可用竹子或木棒削成,只要有一把刀就行;倘若手中有把刀,就可以做很多事,比如砍些硬木做军棍、木刀、木剑,砍根老竹做弓、做箭等等,用于防身自卫,这很必要;若有刀,可以砍些树木做一扇门,夜里把洞口关住,睡觉过夜就更安稳了;有刀就可以砍些树木架成一张床,免得睡在泥石上受地气侵身而患风湿病;砍下树木竹子藤条,就可以编织、制造各种各样的家具;总的来说,关键是要有一把刀!只要有了一把刀,什么都可以制造出来的。
  想到制刀,他立刻联想到铁,又立刻联想到那只大皮箱,这个思维转折之快几乎接近光速。他又再一次地谢天谢地: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总给了我最需要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盐和铁;比如智慧和力量。但他又有些犹豫起来:要做一把刀,必须牺牲那只皮箱了,要将它的钢箍取出来。那些钢片是极好的钢材,而且其大小厚薄正好合适做刀,更不需再加锻打了的。原来是想用它当“乌龟壳”以备防身之用,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了,因为找到了更为安全可靠的地方了。再说了,这时候在这,刀远远比箱子重要的。以其曲蜷在箱子里侥幸躲过野兽的爪牙,不如挥刀而上与之决斗来得痛快。
  小秋这一路漫漫的思绪还没有结束,他已经走到了“花果地”,他的思路一下子就冲断了,便去洗漱和吃“早餐”。
  小秋回来后,他立即启动制刀的计划。他去“后厅”取皮箱,来到“前厅”明亮之处操作起来。他首先借助一块近似刀口的利石,反复割磨箱体与箱盖的连结处,不一会儿箱体与箱盖之间就有一道被磨出的口子,他再用力一撕,箱体与箱盖就分离了。他留着箱体,仍然用它收藏那套衣服和那些纱票。他还是使用那块利石,把箱盖的边沿磨破,然后用力一拔,抽出钢片。那条钢片一经展开,长度竟有相近两米之长。那钢片宽三四厘米,厚两三毫米。从它极富弹性的特性看,可知它是上好的钢材。他想,这么长的优质钢片,用它制造四五把刀还是绰绰有余的。
  现在没有任何工具,怎样才能拆断这条钢片,取出十几二十厘米长的一截来做一把刀呢?他想了半天才想出个法子来:他将钢条穿进石缝里,留出做刀用的长度在外面,然后反复扳动在外面的这一截。那钢条经不起反复扳折的“疲劳”,“嘎嘣”一声就断了。小秋将这一截钢片用石块锤平,并在平石上反复磨砺它的一侧。经过一天的持续磨砺,终于将钢片磨出刀刃来,形成了刀片。然后,他就用这把暂时无柄的刀,到树林里去割取野藤和树枝。他选择那些长得又细又长又韧的野藤,把它割取回来,并将树枝削成一节一节的小木棒。他将小木棒紧密排列于刀片的下端,再用细藤一匝紧挨一匝地缠绕它们,将那些小木棒和刀片根部紧紧地扎在一起,最终形成刀的把柄。
  经过这样处理之后,一把实用的柴刀就诞生了。这把柴刀从外貌上看显得有些粗糙,但是在实际使用上它是具有砍切功能的,而且其砍切功能也不逊色,因为它是好钢制成的。
  
  15、制作工具和门板
  有了柴刀之后,小秋可就忙乎起来了。他用这把刀去砍一棵又大又老的竹子。只因这把刀份量太轻,他不能挥臂使劲地砍伐,而只能像医院太夫做手术那样,一点一点地切割着。俗话说的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切了半天,一棵大竹子终于轰然倒下。他又用那把刀一点一点地切割,终于切出一个大竹筒。这个竹筒估计能装十来斤水,够他一天的使用了。
  他歇了一会之后,又到树林中去割取大量的细藤条,并用竹篾做骨架,编织成了一只藤筐子。然后又用细藤编织两条背带加到那只藤筐子上,一个有模有样的背篓就做成了。虽说他工具简陋、手艺不精,制成的背篓有些粗糙,但在实用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从此以后,他每次去“花果地”都背着背篓扛着竹筒带着刀。他在“花果地”采集果子,装满背篓之后,又到“花果溪”打满一竹筒清水,然后背着背篓扛着竹筒再回到山洞。他每去一次“花果地”就能维持饮食两三天,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都要往那儿去一趟的。他有了这些工具和用具,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了。
  为了在使用这把刀时手感更好,他要改造这把刀的刀把子。他按照一般常规刀把子的形状和尺度,就用那柴刀精心细致地削成一柄又光滑又漂亮的刀把子。然后,他将柴刀上原来临时缠绕的藤条和小棒拆除掉,再将新的刀把子安装上去。经过改造之后,这把柴刀就比原来更漂亮、更好用了。
  小秋带着那把刀在树林里转悠,他专门砍伐那些又老又硬又直,而且大小合适的树。他忙了两天,才采集得足够的木材和藤条。他用这些材料捆捆绑绑,扎成了一扇山洞洞口的木门。木门顶上还留有一些空间,这是为了让那些蝙蝠能够自由出入而考虑的。他将剩下的材料搭成一架简易的木床,安放在“前厅”的那个高台上。他又在床上铺些干透的茅草。这样的床虽然看上去很是简陋,但躺下去却很舒适。
  他想,从今以后,每当天黑的时候我就关好洞门,在这样的山洞里睡觉过夜,安安稳稳,没有什么顾虑了。为了检查这扇大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试着开关了几次,因为它是用生木头做成的,比较沉重,开关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但他认为这是不要紧的,等过一段时间之后,木头就会变干,这门也就不会那么沉重了。但他又想,即使木头变干之后这门还是沉重的,这也不要紧,重有重的好处,重才结实、重才牢靠,重才更有安全性。
  他在洞内试着关门,用一根粗木棒做门闩,一切都结结实实、稳稳当当的,他越看越满意。他想,从此以后,这个山洞就是我固定的家了,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回到这个家。我要以这个家为中心开展活动,哪怕在什么地方发现了更好的藏身之地,我也不想再搬了。因为这山洞我已经熟悉,当初为了探索它我付出过很多的心血,这感情我是放不下的,它就是我的老家,我要在此生活到底,直至终老。
  他在洞内试门之后,忽然想到也要在洞外试一试,看看关得牢靠不牢靠。他心里说,不但晚上睡觉要关门,白天不在家时也要关好门。如果白天出去不关门,万一有什么野兽进洞去躲了起来我也不知道,待到晚上我睡着了它再钻出来加害于我,那就麻烦了。而且出门时要在门口做好秘密的记号,每次回来的时候,只要看到洞门未被打开,而且我所做的秘密记号也没有变动,那我就可以放心了。我就用不着每次回来先得去“中厅”和“后厅”查看一番,看看有没有异常之后才安心居住。
  
  16、电珠造火
  自从山洞加门之后,小秋每夜都睡得很香。这几天来,他一直为如何取火而冥思苦想。火太重要了:火能驱赶野兽,因野兽都怕火,想必是它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常被森林大火所伤的缘故;火可以为人类提供温暖,冬天里在山洞内烧一堆火,整个洞都是暖烘烘的很好过;火能烤熟食物,提供热食,增进胃的健康;火可以烧开水,人喝开水就不会生病;火是人类的伙伴,人在火边就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总之,火是太重要了,人类生活离不开火。
  怎样才能得到火呢?小秋想,以前听说过“钻木取火”,但不知如何操作,又听说很多人实验过,都不曾成功。还听说过“透镜取火”、“击石起火”、“雷击起火”、“煤自燃起火”、“电短路起火”等等的许多故事。可是现在在这里,这些条件都没有。对了,在以前还没有“洋火”的时候我就看见过爷爷打“火镰”生火,那是用一块马蹄形钢片,和一块火石,又叫“雷公石”或“雷公屎”的石子,钢片和火石相击就能产生很大的火花来,火花溅到火石边的“火绒”上,“火绒”就立刻起火。我曾见过爷爷配制“火绒”的过程,他是将棕榈树皮上的绒毛刮下来晒干,又将芭蕉果皮晒干烧成炭,然后将炭粉跟绒毛放在一起搓来搓去,让其充分混合后就成了“火绒”。只要有一丁点火花落到“火绒”上,“火绒”就立刻起火。以前爷爷就经常这么取火的。可是现在去哪里找到“火石”呢?虽然这森林里有芭蕉和棕榈树,钢片也有了,就是没有火石,产生不了火花,没有办法。
  这一天,小秋要进“后厅”去一下,他拿着小电筒照明。当他回来走到“中厅”的时候,小电筒突然灭了。他下意地拍了拍它,小电筒闪了一下复又灭了,小秋只好摸黑走出来。到了“前厅”,他扭出电珠细细观察,电珠的玻璃泡里有白烟的痕迹,原来是灯丝烧断了。
  看到这个现像他瞬间得到启发:灯丝烧断的瞬间有火花产生,那么灯丝接触的瞬间肯定也会产生火花的。如果将灯丝断处放在“火绒”里,再将灯丝瞬间接触,它产生的火花必然引燃“火绒”的。对!对!一定会这样的!我得赶快制作“火绒”!有火的日子快到了!他想到往后能过着有火的日子,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小秋立即行动,他将前几天吃芭蕉时丢在洞边的芭蕉皮捡起来,放在有太阳的地方晒着,那些芭蕉皮已自然风干了五六成了的。然后他走入森林之中,他找到了棕榈树,刮了些“绒毛”回来。
  回到山洞之后,他突然“啊”了一声,就像《三国演义》中当年周瑜准备好了连环船却忽然发现风向不对时的一样。他想,为了取火要“火绒”,为了要“火绒”,需要炭,为了制炭需要火,这不就又转回头去了吗?这就好像想要鸡生蛋却没有鸡,又想要蛋来生这只鸡。这不是矛盾了吗?怎么办呢?原以为能产生火花就行了,没料到制“火绒”得先有火烧炭这一茬,这回钻进死胡同去了!
  小秋为取火的问题费尽了脑筋,他想了几日,还是觉得“电珠火绒法”比较可行。他想,如果棕榈绒毛不加炭粉也能被火花点燃就好了。他分析道:前人制作“火绒”在棕榈绒毛中加入炭粉,也许只是为了提高它的易燃性,并没有非加不可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炭粉棕榈绒毛就不燃的意思。我不能束手无策,我得试试看。他又想,只要将棕榈绒毛晒得足够干燥,说不定不用加炭粉也能成功呢。
  于是,小秋将小电筒中的小电珠取出,小心翼翼地放在平石上磨着,不一会儿,电珠的玻璃泡就被磨破了。他把电珠玻璃全部去掉,小心保护好电珠里的灯丝,然后再扭回电筒里。他又取来一堆干草,放大“前厅”的地上,再在干草上面铺放一大把棕榈绒毛,然后将小电筒放进绒毛中,并使灯丝接触棕榈绒毛,再推上电键。因为灯丝先前已经烧断过,所以此时的灯丝并未通电,还没有火花产生。
  一切准备就绪,小秋用一条极细的小草秆,轻轻地拨动灯丝,使灯丝的断头瞬间接通,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嗤”的一声,同时火光一闪,紧接着棕榈绒毛中有一小股白烟袅袅升起。他定睛一看,棕榈绒毛中已有火种在燃烧,并且火点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小秋惊讶得不由自主地丢开了电筒,并立即向火点吹气,吹气!吹气!不断地吹气!只见那火点越来越大,后来竟然“呼”地一声燃起火苗来。火苗立刻烧到干草,烧起熊熊的大火来,“前厅”四周的石壁顿时被照得通红。小秋见到大火燃起,兴奋得有些失态,他手舞足蹈起来。
  片刻之后他恢复了理智,他立即向干草堆中添柴,以维持火的燃烧。他想,这火真的来之不易啊!千万不能让它灭了,现在电珠已坏了,以后进出中、后两厅都得靠点火把了,我得马上去找大根的榾柮来续火才行,若去的晚了,火烧完这些柴就会灭掉,那可就麻烦了。
  在小秋的印像里,这个大森林里多的是干枯了的或枯朽了的树木,大大小小都有,只需去选择那些比较松动、容易扳倒、能扛得动的就可以了。这大森林里有永远也用不完的干柴,光拾那些落地的枯枝都随便你烧几年的。
  小秋扛回一棵大枯树,这棵枯树大概死了好多年了,它的树枝完全折断干净,只剩下粗粗的树干。他将这棵大枯树的一端放进火里,让它慢慢的暗燃,以保证留住火种。他又去树林里砍了许多干竹子带回洞中,以备做火把之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