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北风劲之廉颇大将军>第八章大风破

第八章大风破

作品名称:北风劲之廉颇大将军      作者:齐盼盼      发布时间:2015-10-20 15:49:09      字数:16708

  一
  赵惠文王采纳了廉颇的建议,对李兑一党没有过分株连,只是将其主要骨干关押,后来一律赦免。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更大范围的波动,为保障国家的和平安定打下了基础。
  不久,赵王正式以平原君为相国,平阳君为大司寇,廉颇为大司马。赵王有意让廉顿出任重组后的禁卫军总戎,但是召见时,廉顿前言不搭后语,看起来病还未痊愈,只好作罢。廉颇知道哥哥是在装疯卖傻,但是又不能说穿,他知道哥哥这些年过的异常痛苦,明白哥哥的苦心。为了让哥哥省心,廉颇把侄子廉风送进王室学堂学习经史子集,不准备让侄子再从军了。廉顿对此点点头,说:二虎啊!哥哥多么想再回到桃花山,过那种清静的生活啊!这里像一座牢狱,时日久了,非憋死不可。
  廉颇点点头。想想也是,自己早已不是什么龙卫军总戎,可还在总戎府里居住,这里与王宫比邻,确实不是清静之地,家里本来就没几口人,何必住这么大一个地方呢?于是,他在西城买一处宅子,稍微修葺一下,取名大司马府,就搬过去了。赵王得知后极力劝说他搬回来,被廉颇拒绝了。赵王无奈之下,将安卫营还给他,而此时的安卫营经过李兑叛乱后只剩不到五百人,而且大多数是老安卫营士卒,已经白发苍苍。廉颇便将其中的二百多人解除武装,让他们跟着自己的哥哥去打理农庄,按月发给养老钱。农庄本是王田,是赵王赏赐给廉颇的,有专人负责打理,老兵们去,说白了就是去养老的,不干什么活。有些安卫营士卒想回家,廉颇发了盘缠,真正留在他府上的安卫营士卒不足百人。
  廉颇回家后,家里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廉夫人愁容得展,公主、玉兰、红杏的脸上也有了喜色。为了好好陪家人,廉颇谢绝了一切宴请和无谓的拜见,一心弥补家人。特别是儿子廉政、廉朗一心要学兵法,他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俩儿子在这方面都有天赋,一点就透;忧虑不安的是,自己不希望儿子在将来过这种刀刃上舔血的日子。可是,赵王却希望廉政、廉朗子承父业,不仅送来了兵器和兵书,还允诺六年后为廉政与长公主办亲事。十二岁的廉政很是高兴,天天与父亲论兵法,练武术。李义出任禁卫军总戎后,奉命住进了总戎府,李牧与廉洁也跟着住进去了。不久,匈奴人南下,李牧奉旨出征。
  李牧按照老规矩,让林胡、楼烦出兵相助,由他指挥,一方面向匈奴宣战,一方面连夜突袭单于王庭。虽然冒险,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奔袭,宛若一柄剑直刺进匈奴的腹心部位。茫茫黑夜里,匈奴人还没缓过神来,已经被如同天降的三国联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随后,李牧又率军及时撤退。等到王庭周围的援军到达时,三国联军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在前方正准备与三国联军激战的大单于听说王庭被袭击后,怕有什么闪失,连忙下令撤军。正在此时,三国联军的伏兵又杀了出来。大单于知道敌人是有备而来,便下令火速撤退,但还是被以逸待劳的三国联军追杀百余里,被杀万余人,牲口被俘获四千多头。
  战后,赵王下令李牧镇守雁门,为雁门郡尉,此时的他年仅二十二岁。
  这天,赵王正与大臣们议政,突然间有人禀告:启奏大王,宫门外有一人自称是宋国的公子,带来一个小孩,说是安阳君的儿子,请求接见。
  众人大惊,将目光投向赵王。
  赵王笑了笑,说:宋国不是刚被齐国给灭亡了吗?他们的公子来到我们这里,怕是投奔,又胡乱找个小孩子,就说是废太子的儿子,想作为见面礼,讨好孤王吧。好了,宣他们进来,孤王倒要看看,是何等人物竟敢欺罔孤王。
  “诺。”
  不一会儿,果然走进了俩人: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了,形容枯槁,一头乱发,一个十岁左右,穿的破破烂烂。那个自称是宋国公子的人上殿后,十分自然的行礼道:宋国公子沃拜见赵王!
  那小孩忙也跪下,把头磕到地上。
  赵王笑道:既然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就无需多礼了,请起!
  公子沃站起来:多谢赵王!
  赵王问:公子前来不知有何见教啊?
  公子沃痛心疾首的说:国家不幸,为齐人所灭。但是,宋国人不甘做亡国奴,请赵王出兵,帮我们复国。
  赵王指着小孩问:他,又是何人啊?
  公子沃回答:他是贵国废太子的儿子,由田不礼带到我国,田不礼走后留下的,今日特来归还。
  赵王走下殿来,将小孩子扶起来一看,一点也不像公子章,便说:田不礼和废太子的儿子,几年前就在太原城被人给杀了,这怎么又冒出来一个?而且这孩子长的与废太子一点也不像,公子不会是与孤王耍笑吧?
  公子沃肯定地说:岂敢诓骗大王!这确实是贵国公子章的后人,上次田不礼带回的才是假的。
  廉颇见过田不礼带来的那个孩子,与公子章长相十分像似,担心此时再冒出来一个废太子的儿子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经过几场政治风波的廉颇,害怕国家再遭受什么灾难,也清楚这位公子沃的意图,便说:废太子的事情早已过去,无论这个孩子是不是他的孩子,对我们赵国来说,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宋国灭亡,是咎由自取,与他人无干。区区小国,巴掌大个地方,居然也敢称王,耀武扬威,外犯邻邦,内压百姓,被齐国、魏国、楚国瓜分,也是自掘坟墓。十年前,你们的宋王还派军攻打我国,被我一举击败,我军没有乘胜追击,你们反倒不知好歹,又多次进犯。这样上不敬天,下不恤民的国家灭亡了也是理固宜然。公子你若不想走的话,我们赵王仁慈,不会饿死你的。你,又何必编出个瞎话来糊弄人呢?
  见廉颇的眼神里暗含杀机,公子沃忙跪下高呼:沃知罪了!
  赵王见此,脸上的笑容舒展开了:公子请起!人有生死,木有荣枯,国有兴亡。你以后就安心留在这吧,孤王册封你为护宋君。孤王告诉你,别说这孩子不是安阳君的,即使是,孤王是他的叔叔,他是孤王的侄儿,孤王一定会把他当作亲生儿子去看待……
  听着赵王的话,廉颇心里很不是滋味:这赵王说的真好听啊!如若真的如此,在太原城赵灭何又怎么会死呢?
  赵王问公子沃:宋王偃,是你什么人?
  公子沃恨恨地回答:是仇人!
  赵王大惊:此话怎讲?
  公子沃说:我父王是宋王偃的哥哥,当了四十多年的宋君,对偃这个弟弟十分宠幸,可是他却恩将仇报,发动政变,杀死我父王夺位。我在齐国躲避四十年,为的是能有着一日回国夺回王位,不想齐王直接灭了宋国,齐王欺人太甚,致使我成为丧家之犬……
  廉颇说:齐国上次在函谷关率先逃走,导致合纵失败,各国对齐国的背信弃义早已怨恨。燕王即位后,一直为当年齐国武力干涉其国内政务而耿耿于怀,伺机报仇。宋国灭亡后,三国分赃不均,大片领土被齐国据为己有,引起魏楚两国强烈不满。齐国,早晚会有一场灾难。
  灭亡了宋国,又打败了楚国的齐王,怎么也想不到一直被自己视为手下败将的燕国竟然出头,发动了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一起来讨伐自己。最初,从燕国投奔来的苏秦劝齐王开疆拓土,扩张势力范围,齐王还以为他真是为自己好。后来明白这是一个阴谋后,一切都晚了。
  从赵国逃到魏国,又从魏国逃到燕国的乐毅很受燕王器重,被任命为上将军,率领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齐国杀来。
  齐王见此,宣布国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人全部入伍,保家卫国。半个月内,征兵五十多万,其中的三十万人交给了他的弟弟田圳指挥,驻扎济水一带布防。
  赵王直至今日才恍然大悟,这乐毅本是赵国的良将,是自己将其逼走他乡的,十分后悔。便将赵国的相印交给了他,意思是举国上下愿意听从他的指挥,全力讨伐齐国。
  乐毅率军分为北和西两面向齐国进攻。不久,联军就来到了济水西岸,与齐军隔河对峙。田圳虽然是王室子弟,却也熟读兵书,喜欢研究布阵攻战,见来敌并不比自己人多,而且又是五国联军,心力难免不齐,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便领军连夜渡河,向联军发起了进攻。
  齐军平安渡河,冲进联军营地,尽管有灯火,却没见一个人,才知道是上当了。田圳大叫一声:不好,中计了,快撤——
  正在此时,埋伏好的联军举着火把,大喊着“活捉田圳”杀了过来。
  齐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是绝大多数是新征召来的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哪里是联军的对手,刚一接战,便争先恐后大叫着四处逃窜。望着四处都是火把,也不知道联军到底有多少人,极有可能是自己这边情报有误。田圳挥刀带领军队冲杀出去,但是前边又有联军拦阻。无奈之下,只得拼死力战,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去。渡河时,齐军士卒又争相逃命,溺死、被杀了许多,济水为之不流。
  见此,乐毅下令停止追击,谋士剧辛疑问:为何不乘胜追击?
  乐毅说:今晚一战,齐军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厉害,此后心里会十分畏惧。齐军临阵畏惧,战必败,我军可以长驱直下了。如若追杀残军,他们困兽犹斗,即便我们打胜了,也将是惨胜。如此一来,穷寇莫追为妙。
  剧辛信服的点点头。
  田圳撤回东岸以后,检点人马,发现损失了七万多人,受伤的也有不少,当然了这损失的人马中肯定有逃亡的。便下令构筑工事,重点防守。他将兵力迅速集中一处,由自己统一指挥,严防细作混入。一方面重整旗鼓,一方面严防走漏消息,以免影响国内人心。
  赵王将相印交给乐毅,其实是想让乐毅回心转意,回到赵国。赵王让廉颇亲帅六万大军加入联军,也是为了让廉颇以个人私交情谊来感化乐毅。廉颇虽然对于赵王的心思十分明白,但是对于赵王的这种做法不以为然。毕竟此时的乐毅在燕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燕王十分器重他,他对燕王也是尽心尽力。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有此知己,人生之乐莫过于此。在这个时候把乐毅挖过来,是十分不妥的。再者说,把乐毅挖过来,自己怎么办?目前,自己是赵国的大司马,乐毅来了何处安置?低于自己的,都别扭,高于自己的武官职务,自己的大司马已经至极。于公于私,乐毅还是别回来,至少暂时还是别回来。
  故人相见,分外亲热,廉颇与乐毅多年后重逢,又是在异国他乡,不由得感慨万千。
  五国联军的首领齐聚济水西岸,乐毅举起酒樽:列位呵!今日吾等从四面八方而来,为的是替天行道,讨伐暴齐。顺天而行,出师有名,必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魏国主将芒卯说:好一个齐国,竟敢妄自尊大,与秦国并称东西帝,天子尚在洛邑,他一个诸侯也配称帝?真是无知者无畏。
  韩国主将公孙密说:齐王是自掘坟墓,死有余辜!
  芒卯反问:秦国不是也称帝了吗?
  秦国主将司马错笑了起来:魏国当年不是也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吗?称霸也好,称帝也罢,都是积极进取的表现,背后得有实力做后盾;不然的话,腰杆子怎么能硬挺起来?谁有能耐就挺直腰杆子给大家看嘛,不要老是妒忌人家,时间长了伤人又伤己,真是何苦!
  芒卯怒道:秦国休要太放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笑到最后,只有天知道。河西之地,魏国永远不会放弃的!
  司马错笑道:那就来拿吧。秦国锐士时刻恭候魏国武卒的大驾!
  芒卯拍案而起,指着司马错怒吼:尔休要欺人太甚!
  司马错一跃而起:叫什么?是你他娘的先开的腔!老子当初南征北战时,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尿床呢?
  乐毅忙上前调解:好了,好了!二位休要如此!快坐下,坐下!都是自己人,别伤和气了。
  正在此时,探马来报:报——将军,齐王亲征,已经到了对岸,送来战书,明日卯时决战!
  众将一听,忙将目光投向乐毅。
  乐毅问:齐王又带来多少人马?
  “有的说是二十万,有的说是三十万,有的说是全国兵马都带来了。”
  乐毅笑道:看来,齐王是孤注一掷啊!不过,而今齐国能征善战的兵马不会超过十万人,其它的都是些新兵蛋子,没有作战经验,不堪一击。他也不会把所有的兵马都带来,至少精锐会留下防守京师临淄,以备不测。东北的阳晋一带有大约十万兵马防守,是个难啃的骨头,不过阳晋一下,齐国东北就丢了。列位将军,有谁愿意去取阳晋?
  下面一时间鸦雀无声。
  廉颇见此,站出来:我来吧。
  乐毅劝说:阳晋驻军十多万,将军才六万,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廉颇笑道:正是因为不好打,我才去的。如果是齐军六万,赵军十几万,我还不去了呢?
  “哈——”众将听此大笑起来。
  三
  阳晋城背靠大山,面临河水,正城两侧各有十几座城堡,驻扎着齐军精锐。济水之战打响后,这里的驻军被齐王抽调走了五万人,余下的有十万人左右。
  廉颇连夜向阳晋进军,驻扎在阳晋城外河对岸。又派出探子去侦察,搜集情报。
  天亮后,齐军发现了赵军,忙向守将高大贵报告。高大贵是齐王的小舅子,因为昨晚上喝多了,此时还正左拥右抱着女人睡觉。听此,他大惊失色,忙起来穿上衣服,奔到了城头,见到了河对岸的赵军旗帜,问:赵军来了多少?
  探子回答:大约五六万人。
  高大贵疑问:他们不是正在济水吗?奶奶的来阳晋干什么?你去告诉他们,咱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让他们回去打济水,别他娘的在这烦老子;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灭了他们。
  众人听此,忍俊不禁。一个裨将劝说:将军,敌人都已经兵临城下了,哪有往外推的道理?再者说,济水那边大王的压力也不小,咱们不如趁赵军立足未稳,杀过去,消灭了他们,然后挥师南下,与大王会师济水,歼灭五国联军,将军功劳卓著,彪炳千秋,齐国上下一定会对将军感恩戴德的……
  高大贵听此大骂起来:放你娘的狗臭屁!田单,你个竖子!你这不是将老子往火坑里推吗?五国联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就咱这点人马还不够他们塞牙缝呢?你这不是拿大家伙的生命开玩笑嘛?来人啊,把田单给老子拿下,打入死牢,听候发落。
  田单听此,直跺脚:将军是王亲国戚,当以国家利益为重,大敌当前,怎能畏敌不前,贪生怕死。你这样做不仅会毁了阳晋,还会误了国家大事的,大王不会原谅你的!
  “快把他给老子押下去!”高大贵怒吼道。
  田单大喊起来:兄弟们!齐国有难,我们不能被这个昏官给白白断送了救国的机会,快放了我,咱们一起上前线,保家卫国啊!
  一连几日,见赵军没有什么动静,阳晋城里依旧一片太平景象,尽管齐王在济水西岸被五国联军大败的消息已经在城内传开。高大贵对城里的民众许诺:只要有本官在此,谁也别想打扰你们的安居乐业。
  说来也是,阳晋人已经有多年不经战火了,百姓们早已经习惯了太平日子,对外界的战火一向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所以,尽管田单作为齐国的王室子弟,在城内疾呼救国,却几乎没有人响应。高大贵作为齐王的小舅子,在阳晋镇守了十年,过惯了声色犬马的生活,也很满足于现状,只要不牵涉自己的根本利益,天王老子的事情他也不会关心,更不会去率军出征,换句话说,他也没那个胆子。
  联军在济水西岸打败齐王,齐王羞恼成怒,迁怒于弟弟田圳,认为是他统军无方,才造成此次惨败的,使战势十分不利于自己,于是将弟弟作为替罪羊在阵前斩首。然后,齐王将残余兵马全部带回临淄,以固守京师。廉颇得知后,认为进取阳晋的时机已经到了。一是因为,经过几日的侦查,他们找到了齐军的防守弱点,二是各国军队均有战果,赵军也不能落后。当天,廉颇派人送信给高大贵,说赵军决定明日撤走,求齐军不要趁机追击。高大贵大笑了起来:放心去吧。老子才懒得去追呢!老子讲的是以和为贵,决不食言。尔等放心去吧。
  赵军当天晚上,绕到一处浅水滩火速渡河,不顾城外的堡垒,直扑阳晋城。守军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赵军已经杀进了城里。赵军喊杀声惊天动地,又都举着火把,浩浩荡荡冲杀进去。齐军虽然是精锐,但是已经多年没打过仗,加上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敌人,主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只勉强抵抗了一阵,跑得快的逃走了,腿脚慢的则成了赵军的刀下之鬼。
  田单趁乱逃出来,召集了一部分士卒,奔到高大贵府邸,护卫着惊慌失措的高大贵向外逃去。由于马匹有限,贪生怕死的高大贵抛弃了自己的妻妾,让田单护卫着自己赶紧跑。
  城外堡垒里的齐军见城池丢了,便一同向城里发起进攻,但当听说高大贵已经弃城而走时,也一哄而散。
  赵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阳晋,这里储存着大批粮草和兵器,还有高大贵十年来搜刮的民脂民膏。廉颇下令将缴获的粮食分一部分赈济当地百姓,废除了高大贵制定的苛捐杂税。暗地里将高大贵的金银财宝解送回邯郸城,一百多美人乔装成士兵送进了王宫。
  赵王见此大悦,原来自己的姐夫也懂得体恤自己了。于是下旨以廉颇为上卿。不久,又正式遥拜廉颇为赵国的大司马、大将军,统帅全国兵马。
  赵军一路南下,攻克了十几座城。
  乐毅见各国主将相互猜忌,自己无法节制,便请秦国主将司马错、韩国主将公孙密回国,请魏国主将芒卯去攻打原本属于宋国的城池。赵国廉颇在回国途中收复了被齐国侵占的河间地。而后,乐毅说服剧辛,率军深入,包围了临淄。
  齐王见燕军围城了,而齐国的精锐在济水一战几乎丧失殆尽。猛想起阳晋还有十万大军,正要派人去调回,高大贵却狼狈不堪的大哭着进宫来了。齐王大怒: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像个女人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寡人的十万大军呢?
  高大贵“扑通”一声跪下,磕头如捣蒜,一个劲喊“饶命”。
  田单说:大王,阳晋已经被赵军攻破,十万大军已经溃败逃散了。
  齐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怒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寡人的十万大军怎么一眨眼的工夫说没就没了呢?
  高大贵嘟囔道:大王御驾亲征带去的三十万大军不也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吗?
  “混账!竖子!”齐王抽剑要杀高大贵。
  高大贵慌忙叩首:臣下愿意戴罪立功,将功补过,请求大王再给臣下一支军队,让臣下出城御敌,一定杀他个片甲不留!
  齐王听此,冷笑一声:滚——
  高大贵见此,赶紧起来一溜烟跑了。
  田单说:大王,臣下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齐王笑了笑:如果你认为不当讲的话,那就别讲了吧。
  “可是……”
  “滚——”
  “大王——”田单大叫一声跪下。
  齐王说:寡人现在没工夫听你胡言乱语。敌人兵临城下,城中的兵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撑不了多大一会儿的,寡人觉得还是去卫国狩猎为好。
  田单听此,知道齐王要逃离临淄,大惊失色,顿首道:大王万万不可于此时离开京城啊!京城有四十多万军民,周围勤王之师不日即到,到时候里应外合,大破敌人于城下,怎么能去卫国呢?何况城里有历代先王的宗庙,一旦敌人入京,后果不堪设想。四十多万人又托付谁人?
  齐王无可奈何的说:听天由命吧——
  田单劝说:大王,田家列祖列宗在天上看着呢!
  齐王闭目,无奈地说:自身尚且难保,况且他人?活人命都难保,况且先人?
  田单接着劝说:大王,大丈夫死则死尔,有何可惧?愿大王固守京师,四十万军民愿意死守社稷,与临淄共存亡!人心齐泰山移。燕军劳师远征,早已疲惫不堪,我军以逸待劳,又得天时地利人和,抗击外国侵略,师出有名,哀兵必胜,齐国必胜啊!
  齐王苦笑道:寡人几十年来身经百战,你不过是个小小的裨将,也没作战经验,知道些什么呀?我意已决,休再多言!
  田单大喊一声:大王,不可误了我齐国的大事啊!
  而此时,齐王早已经拂袖而去……
  四
  齐王先是逃到了卫国,卫君称臣而奉之。见此,齐王让卫君以朝见天子之礼拜见自己,还住进了卫君的后宫,秽乱宫廷。卫君对齐王又怕又气,隐忍不发,但是卫国上下却忍受不了,群起而攻之,包围了齐王的寝宫。齐王见此,只得带军出逃,又先后来到了邹、鲁两国。这两个国家的人听说了齐王在卫国的所作所为后,十分气愤,拒不开门接纳齐王一行。无奈之下,齐王只好率领着越来越少的随从奔到了莒城。
  正在此时,以援救齐国为名的楚国大将淖齿领军四万人也来到了莒城。齐王大喜,下令开城迎接淖齿。随后,齐王又将相印赐予淖齿。而淖齿本是一介武夫,没有什么才能,偏又野心勃勃,见齐王正在危难之中,而燕军已经将大半个齐国占领,楚军又不是燕军的对手,便派人到乐毅那里,商量将齐国一分为二,北部划入燕国,南部划入楚国。乐毅为了不节外生枝,表示同意,前提是楚国负责攻下齐国南部各个城池,还要求淖齿废掉齐王,只有齐国无主,才可以瓜分。淖齿大喜,自以为立下了不世之功。
  一天清晨,淖齿派军杀入了齐王的寝宫,将齐王的亲信随从全部杀死,押着齐王来到了他的军中。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齐王此时真的怕了,问:相国,意欲何为呀?
  淖齿大笑道:不干什么,老子有几个问题思前想后就是弄不明白,特来向大王讨教一番。
  齐王听此松了口气,说:原来如此,那又为何将寡人这般打扮呢?
  淖齿说:怕你耍性子,发脾气,兄弟们制服不了,还请大王有大量,不予计较。问完了话,就请你回去。
  齐王问:那为何要杀人呢?
  淖齿说:据说有奸臣从中挑拨你我之间的君臣关系,老子一时间也查不出是哪个龟孙王八蛋,所以只好清君侧了。
  齐王听此,也无可奈何,只求能保住自己的命便是万幸,便说:相国,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请问吧。
  淖齿笑道:奶奶的!扯了大半天,这才扯到正题上。老子来问,你来答,敢说半个谎字定叫你好看!
  齐王赶紧说:不敢!不敢!
  淖齿问:千乘、博昌二地方圆百里,下了一场血雨,你可知道?
  齐王说:寡人听说过。
  淖齿又问:嬴、博两地,地裂了大口子,水从地下喷出三丈多高,大王知道否?
  齐王说:这也听闻过,不过没有亲眼见到,可能是无稽之谈,所以寡人将来报告的那个人给杀了。
  淖齿大骂起来:真是个昏君、暴君、混蛋君!一个“可能”就把人给杀了,那可也是你的臣民啊!你难道就这样爱民如子吗?奶奶的!老子再来问你,有人半夜里在宫里哭泣,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你知道吗?
  齐王战战兢兢的说:这事情我也一直纳闷着呢。
  淖齿一跃而起,指着齐王大笑起来:别他娘纳闷了!老子今日就叫你明白明白。下血雨,是上天示警,地喷水,是大地示警,人夜哭,是百姓示警。天、地、人都示警了,你还不思悔过,一意孤行,倒行逆施,一错再错,终于导致怨声载道,天怒人怨,你是死有余辜啊!来人啊!把这个独夫拉出去砍了!
  齐王见此,忙跪下求饶:相国,放过寡人吧!寡人愿意与你平分齐国,如何?
  淖齿上去给齐王几巴掌:奶奶的!齐国早就不姓田了,与你平分,笑话!你是寡人,那你就自己去死吧。
  齐王这时候彻底绝望了,一跃而起,骂道:寡人看走眼了,把个疯狗当做骏马了,该死,该死!
  淖齿听此,勃然大怒,挥刀劈开了齐王的肚子,血溅了他一脸,他拂一把抛下,叫了声:拉出去喂狗!
  随后,淖齿派军向北攻取了城池十七座,分兵把守。而乐毅则休整部队,禁止抢掠,除暴安良,轻徭薄赋,齐国上下大悦,望风而降。乐毅将从齐国王宫搜出的珍宝暗地里派人送回燕国,燕王大喜,亲自到济水犒劳军队,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乐毅随后督军南下,与淖齿争夺南方的齐国土地。淖齿见与燕国平分齐国的希望破灭,知道楚军难敌燕军,但是又不甘心失败回国,便在莒城招兵买马。莒城被淖齿弄的乌烟瘴气,楚军军纪涣散,胡作非为,大失民心。百姓们即使被抓来当兵,也是怨恨不已。外有燕军咄咄逼人,内有百姓们不甘心被奴役,淖齿的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偏偏淖齿又没有自知之明,杀死齐闵王之后,幻想着自己来做齐国的大王,在莒城建造离宫别馆,征发丁壮几万人服劳役,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齐闵王的侍卫王孙贾在混乱中与齐王失去联系,回到了莒城家中等消息。后来,齐王为淖齿所杀,王孙贾大怒,发誓要为齐王报仇雪恨,暗地里联络了一批仁人志士,待时机成熟后起事。他的母亲见他天天东奔西走,以为他不务正业,十分失望,就对他说:你早出晚归,我都在门口等着你;你晚出不归,我寝食难安,就在门口盼着你回来。现在,你作为大王的侍卫,大王已经为奸贼所杀,臣事君讲究从一而终,大王被弑,你的归宿在哪里?
  王孙贾明白母亲的苦心;又见莒城内外民怨沸腾,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于当天中午召集五百多人走上街头,大呼:淖齿老贼犯我国土,欺我国人,夺我珍宝,乱我法度,而今又弑我君王,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愿意与我诛杀此贼者,拿起武器,杀啊——
  早已对淖齿恨之入骨的百姓们见此,纷纷揭竿而起,斩木为兵,加入到起事队伍中去,像一条长龙向淖齿的府邸飞了过去。
  内外交困的淖齿本来应该收缩兵力,爱惜民力,却将所剩无几的两万多人分守仅剩下的八座城池,莒城内只有三千人把守。起事队伍迅速杀进淖齿的府邸,为淖齿建造宫殿的民工也趁机起事,里应外合,将淖齿府邸中的三百护卫消灭。
  淖齿听见外边乱哄哄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想出去看看,才露个头,便被眼尖的王孙贾上前一刀砍下了脑袋。众人见此,纷纷上前,不由得怒火中烧,将淖齿剁成了肉泥,他不遗余力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也被人哄抢一空……
  楚军见主将已经被杀,群龙无首,加上思乡心切,纷纷南逃回国。齐国旧臣将藏匿在太史敫家的公子法章拥立为王,是为齐襄王,然后又召集旧部,四处征伐,收复故土。
  五
  秦国得知楚国发兵救援齐国后,以此为由,派蒙骜、蒙武父子出兵楚国汉水一带,使楚国统治中心郢面临着极大的军事压力。放眼列国中,唯有赵国尚能与秦国匹敌,楚王只好派人向赵王求救。赵王本也不想得罪秦王,得知魏国、韩国也有意联合楚国共同抗秦后,决定与之一起向秦国施加压力。见三晋蠢蠢欲动,秦军便停止了进军的步伐,不久后班师回国。
  赵王却因此得到了楚国的厚礼——和氏璧。早已对无价之宝和氏璧垂涎三尺的秦王得知后大怒,要出兵伐赵,夺取宝玉。在群臣们的劝谏下,定下一计:用十五座城与赵国换取和氏璧,和氏璧到手后,城池还是秦国的,谅他个赵王也奈何不得。秦王大喜,随即派人到赵国邯郸递上国书。
  赵王见此,很是疑惑和为难:如若不换,免不了一战,为一块玉让士兵们血染沙场,说出去怕人耻笑;若是交换了,万一他秦王耍赖,玉到了他手,他又不给十五座城,赵国的颜面何存?
  朝堂上,赵王问:列位臣工,此事如何是好哇?不妨各抒高见吧!
  平原君说:臣以为还是把和氏璧送到秦国,两国从此化干戈为玉帛,岂非两全其美?
  廉颇反对说:万万不可如此!秦王一向狡诈,将和氏璧送到他手上,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样的话,赵国岂不被人耻笑!以臣下之见,积极备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平阳君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还是想一个万全之策为好。兵力做后盾,智力为先驱。
  赵王点点头:六弟所言极是。只是,谁又能智勇双全,不辱使命呢?
  朝堂上一下子鸦雀无声了。
  正在此时,宦官缪贤出列道:如若实在是无人前去,奴才愿意举荐一人。
  赵王问:何人?
  “奴才门下舍人蔺相如。”
  “你如何得知他能胜任呢?”
  缪贤解释说:当年奴才得罪大王,本想逃奔燕国,是他阻止了我。他问我为何要选择去燕国,我说当初大王与燕王相会时,燕王曾经拉着我的手说,愿意结交我这个朋友,所以奴才决定去燕国。他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你又为大王宠信,所以燕王愿意结交你。而今,你得罪了大王,去投奔燕王,燕王岂敢留下你?你不如肉袒伏斧锧请罪,大王念旧情,会原谅你的。后来,奴才照他说的那样做,果然。所以,奴才认为他很有见地和胆识,可以出使秦国。
  廉颇听此笑道:恐怕又是个只会逞口舌之辩的苏秦吧。
  赵王说:先宣进来见见再说吧。
  “宣蔺相如觐见——”
  “宣蔺相如觐见——”
  只见蔺相如大大方方进来,行礼道:草民蔺相如拜见大王!
  赵王见他不卑不亢,很高兴:免礼。秦王以十五座城换取孤王的和氏璧,先生以为如何?
  蔺相如回答:秦国强大,不换不行。
  “如若和氏璧交付了他,那十五座城又不给我赵国,如何是好?”
  蔺相如说:秦王用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赵国不换则理屈;秦王得到和氏璧而不交付十五座城,则理屈在秦国。天下人双眼雪亮,理屈不可在赵国。
  赵王又问:如此,得有人出使才是。
  蔺相如说:大王若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蔺相如愿意滥竽充数。秦王如若给城,和氏璧留在秦国,不然的话,臣一定完璧归赵。
  廉颇笑道:好一个完璧归赵啊!书生意气有个屁用啊!关键时刻,还得用兵。光会耍嘴皮子,与苏秦何异?
  蔺相如反驳道:大将军此言差矣。张仪、苏秦、公孙衍,虽然致力于纵横,然也曾风云一时,对时局影响非凡。所以,有人说他们是“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言语,肯定是多多益善吧。兵力虽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兵力解决。只言片语有时候也可胜过百万雄师,化解矛盾,总比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解决要好得多吧。
  “你——”廉颇正要发火,但是一想他说的也在理,便没有发作。
  次日,赵王亲自为蔺相如饯行。赵王拱礼说:一切有劳先生了!到秦国后,先生需要处处用心啊!
  蔺相如回礼道:臣在玉在,臣不在了玉还。
  “先生多多保重!”
  “谢大王!”
  到了秦国,早有秦国官吏迎接,蔺相如还礼,住进了驿馆。不久,有人敲门,打开一看,竟然是同乡触龙。触龙问:老兄你别来无恙啊?
  蔺相如惊呼:贤弟为何在此?
  触龙说:大王临行前没有交待与你,到这里后自会有人前来接洽吗?
  蔺相如笑了:原来是你啊!我说这几年怎么没有了你的消息呢,原来你到这里来了。楼缓不是已经不再担任秦国的丞相了吗?你在秦国不危险吗?
  触龙说:能有什么危险?小弟而今是正经的商人,贩卖皮毛的,按时交税,怕他干什么?
  听此,蔺相如明白了,便问:秦王果然舍得用十五座城来换取一块玉吗?
  触龙反问:这种事情还算是问题吗?
  两人相视着笑起来了。
  触龙举杯说:小弟此来,只想提醒哥哥一句,明日朝堂之上见机行事,秦王狡诈,不可不防啊!
  蔺相如点点头:好!愚兄自有道理,贤弟放心便是。喝——
  蔺相如走进秦王宫,为秦王宫的雄伟气派所叹服,心里说:果真有帝王气象啊!而今秦国国运昌隆,莫非统一天下者,真是秦国?进殿后,见两班文武大臣齐刷刷注视着自己,秦王高高在上。他站好后行礼:赵国特使蔺相如拜见秦王!
  秦王轻笑一声,说:免礼吧。赵王年轻有为,下边的臣子们也是年轻有为,寡人羡慕啊!多年不见,赵王老弟一向可好啊?
  蔺相如起立,说:敝臣代敝国寡君谢过秦王!秦王春秋正富,国运昌隆,才更值得列国刮目相看啊!列国诸侯莫不翘首以盼,秦国诚能致王道,行仁义,讲信用,施广德,大业可成,大名可至,大功可建也。
  秦王听此,沉默了一会儿,问:如若寡人真像先生所说的那样,先生可否留下助我一臂之力,共成大事?
  蔺相如说:男思贞妇,君思忠臣,为的是能从一而终,有始有终。大王诚能用臣,臣已经身不由己,不敢再许大王。
  秦王笑着摇摇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何必非要有始有终呢?如若赵王昏聩无能,先生还会从一而终吗?
  蔺相如挺直了腰,说:为臣者得遇明主则尽智力,得遇昏君则尽忠心。以身事君,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以身许国,荣辱早已抛入云外。为国家而死之决心,即使海枯石烂也绝不更变!
  见此,秦国群臣啧啧称赞起来。
  秦王故意咳嗽一声,说:好了,言归正传吧!先生请将宝玉请出,让寡人一饱眼福吧。
  “诺。”蔺相如应声,便将一个极为精致的盒子轻轻交付一位王宫内侍。
  秦王打开盒子一看,惊叹道:果然是价值连城的宝玉啊!
  群臣们忙伸长脖子向上看,只见那和氏璧发出明翠色的光芒,顷刻间又生出了淡淡的紫烟,盈盈袅袅。宫女们惊呼:“神玉啊!”
  秦王将和氏璧捧在手心中把玩不够,连连赞叹:好啊!天下无双的好宝贝啊!
  群臣忙跪下高呼:贺喜大王!
  秦王大悦:得此神玉,确实可喜可贺!如此神玉,也只有能征服天下的帝王才配得上拥有。今日,寡人设宴与列位畅饮一番,如何?
  “谢大王!”
  见秦王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情,蔺相如走上前说:秦王啊!和氏璧有一小小瑕疵,不知道秦王发现没有?
  秦王大惊失色:什么?这么纯洁无暇的美玉也有瑕疵?在哪里?你还别说,寡人确实没有发现。
  “请让敝臣给大王指示一下便知。”蔺相如走上前,秦王将和氏璧交付内侍,内侍转交给蔺相如。蔺相如往后退几步,依靠着柱子,举着和氏璧,义正词严的说:在赵国时,大家都说秦国向来不讲信义,喜欢以大欺小,均反对将和氏璧送来,与大王交易十五座城。但是,敝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且信义为先,况且堂堂的秦王!再者说,为了一块玉弄的两国失和,太不值得。于是,赵王斋戒五日,派敝臣将宝玉拜送到秦王殿下。而秦王对敝臣视而不见,将无价之宝和氏璧不分尊卑四处传看,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倘若,今日大王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强夺和氏璧的话,敝臣正好为国尽忠,死亦何恨?
  秦王见此,忙大喊:休要莽撞!寡人给城就是了。万不可损毁那无价之宝啊!
  内侍展开地图,秦王指着边疆与赵国接壤的十五座城说:它们从今而后,都是赵国的了。行了吧?
  蔺相如松一口气:看来大王是真心要做这笔交易啊!不过,赵王送和氏璧来的时候,曾经斋戒五日,大王也应一样才是。另外,设九宾之礼,敝臣才敢奉上和氏璧。
  秦王叹了口气:还得等这么久啊?好吧,都依你,成了吧?
  蔺相如回到驿馆,触龙早已在等候,二人看穿了秦王的阴谋,于是决定把和氏璧送回去。由于事关重大,触龙决定利用自己商人身份的便利,亲自护送和氏璧回国。
  五日后,秦王举行了盛大的仪式,邀请蔺相如进宫。蔺相如正色对秦王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君主,有几个践约诚信的?敝臣已经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大王若有诚意,可将十五座城先交付我国。我国定会将和氏璧完好无损送来奉上。大王如若怪罪敝臣精忠报国,欺骗了大王,大可将敝臣的头颅砍下,以解心头之恨。
  群臣听此,纷纷上前要杀蔺相如,被秦王劝止:杀了他,和氏璧也得不到,还会得罪赵王,失信于天下,不如以礼待之,他回到赵国,赵王的面子有了,和氏璧还会离寡人远吗?
  “大王圣明——”
  蔺相如归赵后,功拜上大夫。
  六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天下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齐军在田单的带领下,固守莒城、即墨一带,不断收复周边丢失的国土。燕昭王偏偏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崩殂,太子早就对其父重用乐毅这样的外人而不满,继位后,提拔了一批太子党,有罢免乐毅的打算。田单得知后大喜,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乐毅之所以迟迟不彻底灭亡齐国,是因为想将手中的军队私有化,为自己在齐国称王做准备。燕惠王大怒,派亲信骑劫到齐国接替乐毅为上将军,令乐毅即刻回国。乐毅怕回国后遭受不测,便抛却妻、子,只身投奔赵国。赵王大喜,当众从平原君手里收回相印,交付乐毅。
  乐毅忙推却:臣下是戴罪之身,怎可受此?还请大王收回王命,相国由平原君来做再合适不过了。
  赵王望了一眼平原君,说:一个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有什么资格做相国?
  平原君一听,将笏往地上一掷,大叫道:谁稀罕这狗屁相国?不干就不干!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的婚事都不能做主,自己喜欢哪个女人也不能做主,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赵王见此大怒:拉下去重打!
  群臣见赵王兄弟公开翻脸,又惊又怕,忙跪下求情:大王息怒!平原君年轻气盛,大王有大量,请法外施恩,莫予追究!
  平原君大喊:都起来!我赵胜一人做事一人当,与诸位无关,大王要打要杀随便!
  见平原君往地上一趴,等着接受惩罚,廉颇劝道:好了!都冷静一下。兄弟之间,君臣之间,偶尔闹闹别扭也是难免的,但是不能太过分了。大王欲与魏国联姻,这是国策,平原君作为赵国王室,为国家委曲求全有所牺牲,又有何妨?况且长兄如父,又是君王,平原君作为臣弟,该如何作为还用别人提醒?联合列国共同抗秦,是我国一直奉行的策略,平原君又岂能不知?一国之相,心胸当比海阔,在此争吵,让大王蒙羞,外人耻笑,平原君还不知罪?
  平原君思忖道:姐夫说的有道理。自己身为一国之相,在此为婚事与大王公开争吵,传出去国家颜面丢尽,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虽然自己不想成为魏国的王婿,但是联姻本身就是为国效力,两国联姻,多一个朋友总比多树敌强吧!联姻后,自己一定会在国内外提高声誉,有助于巩固自己的地位。如此说来,于公于私都得答应联姻,与魏国结好。便向赵王行礼:臣弟一时莽撞,罪该万死!相印自然也就不配佩带了。不过,臣弟思前想后,还是大王和大司马的话对,不能因私废公,误了国家大事。作为赵国王室,臣弟有义务有责任为国牺牲,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辞,况且只是一桩亲事。
  廉颇听此,对赵王说: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平原君既然认错了,想必能改过自新……
  赵王打断了廉颇的话,说:仅咆哮朝堂这一宗罪足以把他车裂。念他为相几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暂且不予追究。让他成个亲,娶个夫人,还是堂堂的魏国公主,他倒摆起谱来,在这里拖拖拉拉,忤逆孤王,简直是岂有此理?换了别人,早一棍打出去了!
  平原君跪在地上,求饶:臣弟知错了,请大王从轻发落。
  “孤王得惩罚你。”
  “如何惩罚?”
  赵王想了想,说:如何惩罚你呢?有了,成亲后好好过日子,胆敢三天两头与公主吵闹,孤王与你老账新账一起算,有你好果子吃!对于这个惩罚,大家看怎么样?
  众人一听都笑了:好,好,好啊!
  平阳君笑着问:大王,别忘了臣弟我呀!什么时候也如此惩罚我呢?
  赵王笑道:你?娶公主怕是没指望了,司空家中有一孙女,端庄贤惠,孤王决定择日代你下聘。孤王对你婚后的要求,与老五一样。
  不久,平原君便成亲了。晚上,作为新郎的他悄悄走出了洞房,一弯新月被众星捧出,月光洒在了他的脸上,用手一摸,却早已化成了露水。他回头一看,洞房里灯火通明,又义无反顾的走进后院,看到了那间依旧亮着灯的屋子。这灯光虽然没有洞房里的明亮,但却无比的温馨、亲切,因为屋里住着一位与他相互挚爱的女子——玉梅。
  那是一个雪后初霁的黄昏,他带着十几位门客到邯郸城外踏雪寻梅。到了目的地,梅花并未怒放,许是雪太小,天不够寒冷的缘故吧。平时爱附庸风雅,喜欢舞文弄墨的平原君及门客们感到索然无味,有人提议干脆打道回府。平原君却说既然来了,这么快就回去也太扫兴了吧。不如狩猎吧。正巧有一只鹰在头上盘旋着鸣叫,众人说公子快看老鹰,把它射下来吧。
  平原君听见老鹰叫声凄惨,又形单影只,料定是失群之鹰,心生怜悯,说:竟然是可怜之物,还是放它一条生路吧。
  这时,有人提议:公子,既然它伤心欲绝,与其生不如死,倒不如成全它,一箭射死,至少让它可以少受些痛苦,岂不为好?
  他听此,没有回话,仰视着一边鸣叫一边向前缓慢飞行的老鹰,喊了一声:跟过去看看!
  众人见此,忙也跟着他策马奔腾。
  马队追逐着空中的老鹰奔走了几十里,翻过了几道山梁,又越过一条尚未冰封的小河,来到了一处山坡下,真是一个好的所在:满眼鲜艳的白梅、红梅散发出纯正的清香,氤氲着,不禁使人闭上双眼,抛却尘世间的一切俗念,尽情享受这难得而又难舍的人间美味。这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通透甜润,让人心旷神怡,着实受用。沉浸其中良久,见有一处茅舍掩映于梅花深处。平原君便下马,下令众人原地待命,径自走了过去。轻轻叩响柴扉,一个清脆而又娇润的声音传来:门外何人?来此何事?
  他听此,心想:这山林之中难得有此佳境,更难得有此嗓音的女子,二者兼备,更是万分难得了。便答道:路人赵胜,路过宝地特来借碗水喝,还望开门则个。
  里面没有动静,稍停片刻,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许是刚才里面的人犹豫迟疑了一会儿。待柴扉启开一条缝隙,平原君惊大了双眼,从没见过如此白净可爱的女子,等柴扉完全打开后,平原君不觉间已经迷醉了,说:如此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本已难得,况且又是可人到纯净无暇的地步,天下无双啊!
  那女子红了脸,低下头,说:贵客如此说,是醉话吧。
  他回过神来,为自己失态拱礼致歉:方才确实是醉话,姑娘休要见怪。这荒山野岭,姑娘一人居住于此,在下觉得费解,想请教一二,不知妥当与否。
  这姑娘便是玉梅,她将平原君请入院里,坐进了正屋,说:此事说来话长。在我八岁那年,家中遭受了一场变故,家人大多被杀,只有一个老伯带着我逃到这里安家,去年老伯病逝,葬在了屋后。他待我如同己出,我决定为他终身守墓,尽管他希望我能走出这里,找个好人家嫁了。可是,我没有了其他亲人,只有他才是我最亲的人,所以我甘愿在此伴他永远。
  他又问:姑娘的仇家是谁?可否告知在下,也许在下能帮你报仇雪恨。
  玉梅笑了:他已经遭报应了,被人杀了。他得罪了那么多人,仇家四处皆是,恶有恶报,假人之手报仇也好。不过,即使是他现在还活着,我也不想去找他报仇了,因为在我心里早已经把他杀了千百遍了。十多年了,我早已厌倦了那些事,对我来说,完成老伯的遗愿,找到一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好。
  他听此,不禁为之感动:一个女子有如此豁达的见识和心胸,确实少见。她的这气质、这举止、这姿色、这心地、这心胸,都让人不得不钦佩、不赞叹、不怜悯、不爱慕,比起那些脂粉堆里的凡俗女子,真是天壤之别。
  玉梅见他痴痴地看着自己,便问:你因何事至此?
  他一怔,说:方才见一只鹰鸣叫凄厉,料想是只孤鹰,想探个究竟,便一路追来,不想便到了宝地。
  玉梅叹息道:那只鹰叫玉龙,是老伯生前养的。老伯原先养了一对鹰,雄的叫玉龙,雌的叫玉凤,它们恩爱极了。老伯死后,玉凤悲痛万分,连连悲鸣三天三夜,竟然死在了老伯的墓前,玉龙此后丢了魂似的,天天东奔西跑,不过一到黄昏又准时回来,守在老伯和玉凤的墓前栖息,第二天一早又飞走了。
  他站起来,跃上一块石头,向屋后望去,果然有一大一小俩坟墓,中间有几棵红梅,玉龙就栖息在红梅的枝叶间。这会儿,它肯定是太累了,睡得是那样的香甜。
  此后,他一连又去了多次,与她踏雪寻梅,促膝长谈,纵论古今,而她对他也产生了好感。他向她保证:一定娶她回家。而她却厌恶婚礼的繁复缛节,哪怕不要那个名分也情愿。
  在一个也是月华泄地的晚上,他把她带回来了,住进了他专门为她建造的百花园,其中红梅和白梅最多,也最茂盛。
  而今天,他却不能不食言,将夫人的名号给了那个与他素不相识、没有一点感情的魏国公主。尽管玉梅一直说名号于她如浮云,可他心中的愧疚却更加浓稠。轻轻靠近那扇窗子,却从里面传出一句话:回去吧,今夜你不能在我这,于公于私都不能。
  他正要说些什么,屋里的灯却一下子灭了,黑暗笼罩了他的视线。他只好回去,一步一回头,那灯却始终没有再亮起……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