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史记是拿来评说的>第五章第五节:谁识周公真面目

第五章第五节:谁识周公真面目

作品名称:史记是拿来评说的      作者:穿越中的书生      发布时间:2015-07-26 14:57:16      字数:3271

  第五章第五节:谁识周公真面目
  
  周武王在完成了这次变天的“偷袭”之后,那种小邦周吞并大商邑的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真的很不堪负重,史记上说,“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说穿了,就像忽然中了彩票特等奖一样,那种患得患失的心境,叫小邦周出来的周武王,如何有福消受得起?所以,没过二三年,周武王就在这种心理阴影的影响下,去向周文王签名报到去了。
  
  好了,另一个具有千古争议的人物,周公旦,不急不徐地浓妆上台了!来看看他的个人履历吧:周公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所以,又称为周公。他的个人经历,很有质量,曾是周武王灭商的左膀右臂,是周成王治国的核心人物。其政绩,《尚书大传》上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这个评价,对于周公而言,是比较精准和全面的。
  这里,一个古今争议的问题,就争吵不休地出现了,就是《尚书大传》上所说的那七年,即周公全面接管周武王烂摊子的那七年,有没有违规,称王称帝呢?史记上称说,“公乃摄行政当国”,《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也说,周公曾“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传”,文字说得很清楚,很明显,周公并没有篡夺王位,只是辅助周成王而已。但,历史上,还有另一说法,却认为周公曾有心抢夺周国,自做周王。《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记论训》都有周公称王名下之说;《尚书·唐诰》上也说,“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其中的这个朕,就是指的周公旦,种种迹象又表明,这个周公旦好像又曾经称过王。那么,周公旦到底在历史上称没称过王呢?我弱弱地认为,周公旦的确称过王,没必要掩饰嘛。
  
  来看看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吧,也许,我们能从中得出结论,有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左听左有理,右听右有理,到了最后,没了判断。我们知道,周朝的王位继续制,从古公时代开始,并没有严格实行商朝后期所定嫡长制,古公传位给季历,季历是古公的第三子;周文王又传位给周武王,周武王也不是长子,而是次子。凡此种种,至少可以说明,周朝建国初期,王位的传承,实行的是一种类似于家族的禅让制,即能者居之,贤者得之。周武王就算把王位传位给周公旦,也不算什么违背祖志,这,谈不上什么违规吧!
  再来看看周武王克商后,得国后的胜利仪式的安排吧。史记上说,“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在古代,钺是权力的象征,这不是随便哪个鸟人,可以把的,能把的。周武王的兄弟,除了周公旦,其它人还真没那个份,这,足见周武王对周公旦相当倚重,暗藏着明眼人都知道深意!史记上又说,“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後去”。这些文字,当然,一可见姬家的这两兄弟,感情真的很好,周武王的内心话,能说的,只有周公旦,天下之大,只有他懂;二可见周武王在安排后事,让周公旦继承其遗志,营造洛邑!当时,周得国后,有两城在同时营造,一是镐京,亦称宗周,可以理解为旧京;一是洛邑,亦称成周,可以理解为新都。洛邑的新建,据说有防商人反水的作用。还有呢?我天真地认为,这里面,还有一个潜台词呢,那就是:洛邑,不禁是你周公旦的采邑,也可以是你称王的新国都。
  再来说说周武王克商过后的社会现状吧。周武王采取奇袭战术,占领了商人的核心地区,夺取了商人的统治权。但是,商帝国周围的地区,以及飞廉东征的帝国精锐部队,在当时,并没有完全被击溃。就是新附的朝歌地区的商人,也并没有马上被同化与顺从,不时还有局部的打打闹闹,动刀动枪。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急时侯,周国的确需要一个强人,站出来,为其得国之后的周朝,狂打国家安全的补丁。《逸周书·度邑解》记武王曾称赞周公有“大省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从这些语气与文字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推测,即武王是属意周公旦来接班的,因为,武王之后的那摊烂事,除了周公旦,还没有第二人,挑得起国家这根大梁,这事,还非他莫属,他才是替武王打补丁的最佳人选。
  
  周公旦称王后,周朝的在野派与执政派内部,均有强度不同的反对声音。首先跳出来唱大戏的,是周公旦的哥哥管叔鲜,因为按照兄终弟继的传位制度,他是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武王的重臣,召公与姜太公也是有所怀疑的。《史记·燕召公世家》上书,当时“召公疑之”,《鲁周公世家》也记载了周公对太公、召公解释过,为何要称王的原因。可以想见,周公旦称王,当时是受到了来自皇族(管叔,召公等兄弟)和臣党(姜太公为代表)各个方面的反对与阻挠。周公旦毕竟是雄主,一方面对持怀疑态度的召公与姜太公等,采取了拉拢与争取的怀柔政策,另一方面,对顽固派,即使是血亲,也在所不惜,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铁血政策是必须的,清理与镇压是必须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一个明主必须具备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监之乱”发动的真正原因。
  要说清楚“三监之乱”,必须得先说清楚周文王的儿子。周文王很厉害,是个生娃的好手,他的儿子,还真不少呢。一说有子十个,俗话说,一母生十子,十子各不同。其最初的来源,可能就出于此,一笑之吧。另一说,周文王有子十六,似乎此说,更合生活道理,十子之说,不多不少,太巧合,太像故事了!话说,在周武王时期,为了监视商都未曾完全臣服的商人,周武王是有所安排的,在商都的东,南,北三面,分别封了卫、鄘、邶三个区,由周武王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和七弟霍叔,对帝辛儿子武庚所在的商都进行战备状态的武装看管和监视。史记上说,“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太史公认为武庚是“三监”之列,略显说不通,哪有自已监视自已之理呢,这有点知法犯法了嘛。周公旦一旦坐上周国的第一把交椅,文王的儿子,哪一个是省油的灯?王位啊,凭什么是他做,不是我呢?再加上在野派武庚在一旁,吹风点火,双方一拉手,成交,结成同盟。一方为了王位,一方为了复国,目的虽然不同,但,共同打击的目标,却直指一人,对,就是你——周公旦。初创的周,一如周武王所料的,受到了最有威胁的挑战!周公旦很男人,举全国精锐之师,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周公平定“三监之乱”的意义,很重大。其一,清算了企图复国的武庚之流的梦想;其二,破灭了皇叔争夺王位的乱政之举;其三,树立起了周公绝对的权威;其四,对持观望态度的召公与姜太公,也具有绝对的震撼和警告效果!
  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奄等五十多个国家。从此,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周初的国势,经周公的铁腕,得到巩固与安宁,周公的及时称王,不过是危难时期的非常策略,没什么好菲议的,根本无亏周公的名节。这,和后世的武则天称帝一样,唐国势,在其手中,并未混乱,反而一路节节向上,开元盛世能达到,武后的功劳是不能抹杀的,难道这也有错?凡是能推动历史滚滚向前的,周公称王也好,武后称帝也罢,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后世的儒家,为了这一史实,大费苦心地加以润色和掩盖,说什么“摄政”啊,“夹辅“啊,难道摄政不是架空君主,夹辅不是挟持帝王吗,换汤不换药,何必呢?周公旦的千古美名,与帝辛的千古骂名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千年累积的结果,只不过,一个走向了善的圣坛,而另一个走向了恶的深渊,如此而已!站在这样的高度,我真想对着历史的长河,仰天一叹:停停吧,别作假了,还给我们一些我们所要的真实吧,停停吧!
  
  最后,贴一首唐诗人白居易的《放言》,作为最后的几个字吧:
  
  《放言》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