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插写的话与后记
第十五章插写的话与后记
[插写的话]
也许,我是不该再回到高中校园的。总是,我能从那些学生中看到你当年的影子,也许她们说话做事时不经意就想到了你,也许她们有的长得样子会让我想起了你,也许她们正在像你当年一样的年纪……
在这个一月,我在别处城市。我已经长大,隔了有你在我身边的那年已经有整整四年。这四年里,我经历了许多许多,从精神饱满到颓废堕落,然后再到如今,到如今的满怀激情,满怀斗志。我一心想要另外的生活,在你走以后。
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我暂且不知。只是它肯定比当年我们的那座城市要大,人也要多许多。我说不上我是否喜欢这里,因为真的还没有任何的感觉。但实际上,我是喜欢这份工作的,虽然有些累,但依然让人充满激情,让人开心。
为了以后的生活嘛,我想更努力地去争取。曾经,我是一个堕落如斯的男孩,在你的帮助下,我考上了大学。在大学最开始不到两个月的时候,我听到了你不在的消息;然后,我又堕落颓废、低迷不振了三年,直到我遇见她。
这是我在这四年里,最快乐的日子。我想和她在一起,所以我选择了来到这座城市。虽然这里没有亲人,语言大不通,吃的始终也不习惯。说道吃的令我最为头疼的便是早餐,我始终是不能吃得下,真的太难吃了。但是我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我所坚持的,我就是坚定了要与一个人相守,就像曾经决定与你相守一般。
其实你不知道,她这个人有点笨(我认为的),她的身体也不大好,如果没有我在身边,我不知道她会怎样。这是无关于你的,只是我和她之间的感情,或者只是我对她的感情而已。仅此而已。
一个人,总是会坚定了一件事以后,然后会去做一辈子,努力一辈子。也许我就是这样的人,情感才是我人生中的最大动力,因为它可以激发我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让我很努力地去追寻我要的结果。
就像那年,你走以后,我说的那句话:只要相信,努力去做,永远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也许是我生命骨子里的那份坚持,加之情感所给予我的那份勇气,让我在这没有你以后的日子里,去做成你想看到的那个我。
其实,虽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会慢慢做好的。我也相信,你认识的我将会变成另外的人,做成优秀,然后和自己心爱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现在已经是一二年的一月了,回首时觉得时光飞逝。我只是在这校园里,悄悄地想起了你,如想起她一样。但是,我是要想她多一些的。
就连重新写《她这一辈子》也是因为她,我想写给她看。并不是要她做成你,而是要她学习你的一种精神。就是那种:相信坚持了,努力去做了总会有收获,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却不是,要她像你那样对我的。我只是想把你做成一个榜样,让别人也包括我来学习你身上本有的一种精神。
这才是我写这本小说的目的。
我想她只是她,是那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她,不要她改变一点。
因为我喜欢那样的她,爱着那样的她。你也替我们祈福吧,特别是为她,祈福她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她这一辈子》后记]
此处所讲的后记,是指《她这一辈子》,即本书的前十四章,凡七万字的内容。
而接下来的故事中,我换作了杨筱港的视角(即第一人称)来写杨筱港与慕容晴的故事,这主要是为服从原稿,因为我已懒得不想再去做任何修改了。在原稿中第三人称只写作在《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的前传《她这一辈子》之中。故而,以后的故事章节所用的都是第一人称(即杨筱港的视角)。在原稿中,《她这一辈子》凡十八个章节,如今已经修改叙述完结。
也许大家会觉得单调,这十几个章节,只是一遍遍地讲述她们两个人的故事而已,却很少涉及其他事情,甚至连杨筱港追求的那个女生都没有作详细介绍。恳请大家原谅,因为这本不是《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而是关于慕容晴的,我不想叙写其他一些无关于她的事情。
但是若是这样叙述,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就像《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如果没有这七万字左右类似于前传的东西,也是显得似乎缺少什么。所以我将把杨筱港与慕容晴的故事在《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中继续进行叙述。而由于《她这一辈子》原稿里的故事是相对独立的,故而与之后的故事情节将会有所相悖,请朋友们见谅。
《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凡六部,其中第六部与《她这一辈子》基本相符,而其余五部却大多讲述的是杨筱港与他另一女子欧阳丽之间的故事,当然还是以杨筱港和慕容晴的故事为线索穿插。
在这本《她这一辈子》小说中,许多情节经过记忆后再创造改编,与《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中的情节已有不同,弄得我亦失去了分辨真假的能力,但好在大体如实。其实也无论怎样,最后我只是想把这段故事记下,轻轻淡淡地,像写诗一样,描述成一幅只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写作这种略微真实的言情类的题材,不像写其他的故事,而且还不能胡乱加添不存在的情节,这就使故事发展得有些突兀,甚至是单调。真的是苦了阅读的朋友们,在此我深表歉意。同时我也会很快,在其他网站添加《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的最新章节。但是因为《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的故事是独立的,所以造成了开始叙述时的不一样,故而请朋友们在阅读时请不要与《她这一辈子》的内容联系太多。
这多年,从《第九封信》到《天使的YOU惑》(原名《会有天使替我爱你》,后因发现明若晓溪已用此名,遂改),再到《栌鹂湾》、《此地烟火,彼岸年华》,总四部言情,都写于念高中时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其中,《此地烟火,彼岸年华》是我们一起构思的,只写到中部时,文稿却突然不知所踪。之后的小说,多是短篇,均为武侠题材,不注重故事的简繁,只注重人物的描写,也就是说是在学刻画人物。
特别是到了《九州仙侠录》,虽然少不了言情深深爱情,但更多的却是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唯美写意。在岁月渐渐地沉淀中,我发现我向往的意境在诗中,在酒里,在江湖。也许不再是平平淡淡,但已然清清静静。
这次重新写作这纯言情的,大多原因是因为这个杨筱港与慕容晴的故事稿本已经开始残破或是字迹模糊。更因这个故事原本是写在二00七年高三最后的日子的,而其间一稿却是遗失多年,故而今所存之原稿多是写作于二00七年十月之后。此二稿,在我读大学时候曾一度遗失过,好在随后终于寻得。
其实这次也不是重新写作,只是修改,把手写板改成电子版而已。多少心里是有些情绪的,只是还好,还可以勉强自己写下去。为了心里的承诺,也为了某个人。也许她将会看不懂杨筱港与慕容晴的故事,甚至是不会翻看,但是我相信她能感受我想对她说的话。
多少年,就这样过去了。我离开了最初的城市,去了别人的城市,再然后来到这座城市。一路走来,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能从那些凌乱的字迹中看到这些年的悲与喜。其实我想。也许都已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只是我不能忘了你,也不曾忘了那个对别人不说的承诺。
我想在这里,在这座城市有一个自己的家,不要抽那么多的烟,也不用喝那么多的酒。不会再酒后记不得自己是如何回来的,是否又打电话去叨扰了谁。我想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有某个人在身边,督促我,让我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也许,以后不会再有如此地醉法,也不会再有如此地叨扰。我安心于等待你的岁月,在这里说别人的故事给你听。但其实表达的是对你的一份深情,我一世还不完的深情。只是也许你不曾明白,就像那年杨筱港不曾明白慕容晴于他的情意一样。
因为在遇到某些人之后,我们才终于明白,原来在我们还是个懵懂的男孩的时候,身边的女孩已然比我们成熟。当我们真正懂得她们曾经为我们的付出之后,回首时我们才发现,原来连一个深情的吻,我们都不曾给予过人家,更别提学会珍惜了。
这就是这篇后记,写在这里,为《她这一辈子》作结语。同时欢迎大家继续期待《她这一辈子》中的故事,在《那些樟木,还有那些慢慢淡忘甚至遗忘的年月和事情》(即本书接下来的故事)中的继续。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二0一二年三月九日月枫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