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痕》第四十一回
作品名称:《步痕》下卷 作者:万崇民 发布时间:2015-06-05 15:31:22 字数:3385
“万林,你这个事做的不对,你把我看成外人啦!再说了,祠堂建好后里面还有学堂和武馆呢!我岂能等闲视之,我出不了力,应该出点钱财吧?”石贵财说道。
“石大爷,太不好意思了。都怪我设计的祠堂有点大端了,资金没有估算到位,出现缺口,这件事由我负责,由我处理。我不想让你老破费,你一个人以后还得生活呀!”
“好啦!万林这事咱们先不说了,我想离开白石村几天,去额穆县城看望一个好友,回来就给你写牌匾,误不了你的事。我走这几天你知道就行,不要和村上人说,我和堂弟打声招呼就走。”石贵财说完准备好启程的行囊。
第二天,石贵财和堂弟打声招呼说要走,石贵福还没有来得及问为啥走,去哪里?石贵财就匆匆忙忙上路了。石贵福真想撵上他问问这是为啥?看着自己不争气的腿只好无能为力,急得大声喊老伴,这时刘妈正在菜地里摘菜,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刘妈过了一会儿回到堂屋,才知道发生的事情,石贵福催刘妈快去找万林问个究竟。
“姑爷子,我家老头子让我问问你,我家堂哥石贵财为啥稀里糊涂地就走了?你知道不知道内情?你告诉我,我得回去交差呀!”刘妈说完,看见白帆在一旁,心想她准知道,于是问道:“白帆,石贵财……。”刘妈的话刚说个头,让刘妈没有想到的是,白帆跳了起来嚷道:
“他刘妈,你家的人你看不住,还管我们要人,你啥脑子?”
“刘妈,你别急,石大爷离家出走不会出事,兴许过几天能回来,他答应几天后给我写牌匾呢!你回去告诉我岳父。”万林看见娘急了,紧忙把话拉过来说道。
“姑爷,你真的不知道他去哪里了吗?”刘妈又追问道。
“是的,他出走没有和我说呀!”万林谎说道。刘妈知道问不出啥来,转身走了。
“万林,你真的不知石贵财去了哪里?为啥要走?是和我有关吗?这是啥人?溜掉连招呼都不打,啥素质?还文化人呢?丢脸!丢人!”白帆没有好气地说道。
“娘,别瞎说,我只能告诉你,过几天他准回来,你背后埋汰人家你会后悔的。”万林说完不再理会娘,在一边的翠玉看不过去,走过去安慰娘说道:
“娘,沉住气,万林说等几天,咱就等几天,兴许真的能回来。娘,我回家再问问爹。”翠玉说完回娘家了。
一会儿功夫,翠玉回到家对白帆说道:“娘,我爹说了,我大爷日常生活用的东西没有带走,他很快就会回来,别担心。”白帆听了儿媳妇的话,还是半信半疑。
“不担心,不担心,回来就好。就怕人心隔肚皮呀?没事啦!万林你两口子回屋休息吧!”万林回到自己屋里对翠玉说道:
“孩子他娘,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原打算把咱们积攒的钱给大儿子毓文读私塾,要是祠堂建起来咱们有了自己的学堂,石贵财当教书先生,这钱省下来了。眼下建祠堂正缺钱,我想把这钱捐出去,你看呢?”
“孩子他爹,别急,等等我大爷再说,看他回不回来,如果真的不回来,哪还有教书先生一说?咱们用这钱好给孩子找一家私塾读书。再说了,钱捐出去娘也不能同意。”万林没有再说服翠玉,心里还是有自己的打算。
一个礼拜过去,石贵财真的从额穆县城回到白石村。可是让全村人惊讶的是,石贵财行头变了,从头到脚一身打扮让人刮目相看,瓜皮小帽没了,长袍马褂也没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脑后长辫子没了。消息传到万林、翠玉、白帆、石千里耳里,石族长来到石贵福家一看果不其然,石贵财脑后没有了辫子,心里打起鼓来,这如何是好?
“石老先生,你这扮演的是哪一出?你……你让我咋开口呀?大清律你不是不知道,剪掉辫子是啥罪?再说你刚入石氏家族,《石氏族规八则》你也熟读了。你是读书人,不用我再说啥,你还是离开我们家族为好。”
石贵财听了族长的一番话,有些蒙了。有嘴难辨呀!就是说一会半会也说不清楚。
“大家别急,正好白石两位族长都在,待我把出去几天的事慢慢说给你们听,刚到县城那天,我去商行办事,突然来了一群人上来摁倒我,一人用大剪刀把我的辫子剪掉,我爬起来时,人已经跑光。抬头再看时满街人慌乱,有很多人的辫子被剪掉。我欲哭无泪,这是啥世道啊?辫子没了,与这一身的打扮不相符,所以我又买了这身行头。咱们在乡下啥信息也不知晓,后来才知道,世道就要变了,有个叫孙中山的人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曰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并制定同盟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中国的国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不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还是人们日常的穿戴,都在除旧布新。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了剪发辫、易服装和废止缠足的法律。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族长,咱们这里很快也得剪掉辫子。”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剪掉辫子不杀头也无所谓,看样子世道真的要变啦!不好意思,石大爷,委屈你了。”族长石千里说道。
“乡亲们,现在世道变了,我受点委屈不要紧,慢慢你们就理解啦!万林主持建祠堂,因为资金缺口而建不起来,受到大家的埋怨,他的委屈就大了。所以我一定要帮他,这是我回县城的原因,我一辈子单身,还算是有正事,我积攒一笔钱手中有一张银票,我去县城支出银两,全部捐给祠堂。”石贵财说完打开包袱取出十两银子递给万林。在场的人为石贵财的义举感动,万林看着翠玉说道:“我也捐出原打算给儿子读私塾的二两银子。”白帆坐不住了,把石贵财拽到一边小声说道:“你傻呀?你以后不打算成家了,没有钱今后咋生活?你傻不要紧,把我儿子也带傻啦!”
“妹子,我是文化人咋能傻呢?别急,慢慢你就清楚啦!”石贵财说完哈哈笑起来,气得白帆一跺脚回了自己的家。
“石大爷,谢谢你有这份爱心,那我就把十二两银子做为建祠堂基金交给老族长保管。”万林说完去了老族长家把石贵财捐银子十两,自己深受感动拿出准备给儿子读私塾的二两银子,老族长也慷慨解囊当即拿出五两银子,让万林马上下账。万林回到石贵财那里,把老族长捐银的事说了。石贵财也很感动。
“好!万林,还有我答应你的事还没有办呢!”石贵财说完把笔墨和宣纸拿过来,把宣纸铺在桌子上,开始撰写三块牌匾上的字。一会功夫三块牌匾《白氏宗堂》《毓文学堂》《毓武学馆》十二个大字写好,交给万林。说道:“你有功夫可以雕刻了。”
“石大爷,这学堂和武馆名字用毓文和毓武合适吗?这正是你给我儿子改好的名字。怕出啥说道?”
“万林,这一堂一馆是我投的资,将来我是这里的教书先生,名字我有权利起,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万林回到家里,看见娘还再生气,就把写好字的三张宣纸给娘看,白帆说:“我也不识字,那上面写的啥呀?”
“娘,这是石贵财给祠堂牌匾题好的字,你看第一张纸上书写的是:《白氏宗堂》;第二张纸是:《毓文学堂》;第三张纸是:《毓武学馆》。这字写的多好。”娘一听,学堂的牌匾是用大儿子的名字起的,武馆的牌匾是用二儿子的名字起的,顿时惊讶了。白帆这时才恍然大悟,石贵财给自己孙子改名字的真正用意。石贵财呀!石贵财!你真的要在白石村永久呆下去吗?白帆啥话没说,风风火火直奔石贵福家走去。
白帆看见石贵财一人在看书,轻轻走过去,小声叫一声:“石大哥。”把石贵财着实吓一跳。
“诶呀!吓死啦!这么晚了,你也不敲门,神不知鬼不晓地进来,我以为鬼来了。”石贵财说道。
“大哥,世上哪有鬼,那都是活人吓唬活人。大哥,不好意思,我来向你道歉的,白天时我说你傻,看见了你写的牌匾,我想了半天是我傻呀!我傻透腔了。”
“妹子,咱们都不傻,慢慢处吧!时间长了,你就知道我是啥人啦!”
“好吧,没事了,我该走了。”白帆说完赶紧离开石贵福家。这时也巧,刘妈看见对面石贵财住的屋门开了,走出一个女人,看见一个背影是白帆。刘妈回到屋里和石贵福说道:“白帆刚从大哥屋里出来,让我想起老族长说过的话:过些日子他帮白帆提媒和石贵财把这桩婚事定下来,就没有人再敢造谣啦!不知老族长忘记没有?”
“他刘妈,这事也难,大哥现在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好不容易积攒一辈子的银两又捐出去了,他想娶进白帆是不可能的,只有做上门丈夫别无选择,这样的话,咱们主动给大哥提亲,好像咱们不愿意让大哥在此住下去,容易产生误会。”石贵福说道。
“是啊!白帆这个人性格让人捉摸不透,一般人和她不好相处,给他们牵线成了,日后过不好,怕咱们落埋怨。”刘妈说道。
“你明天去一趟老族长家,把这事提一提,让老族长尽快把他们的婚姻说成,咱们也省心啦!”石贵福说道。
“好吧,我明天就去老族长家。”刘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