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为民免战骑牛去,促膝桑麻一诗人
作品名称:浪里诗瓢 作者:叶知 发布时间:2015-06-04 21:16:25 字数:4691
春社日的酒席散后,真如王驾所说:“……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赵忠……赵忠……不好了!”一人慌慌张张跑来拉着赵忠惊惶不已……
原来是陈敬瑄被王建斩杀在邛州的消息传来,并传言王建要攻取青城……
这消息即刻使人们不安起来,唐求也不曾预计到事情发展得如此神速,这“兵败如山崩”的事,对他并无杀身之祸。因为他并不想在青城县的地面上摆下战场,把人民拖入战争的深渊!为自已的权力加害於百姓。他即刻安慰大家说:“都不要惊惶!我们青城县的地面上,不会摆战场,没有兵灾之患,只要水上砂墩,能保年年丰收,就能解决了大家的基本生活。”
简单的几句话,是安慰不了人们的恐慌!就是那些财主也怕王建的强取豪夺和杀人不眨眼。
才主们虽然不能与唐求同坐一条板凳,得不到他的包容,但唐求也从未收刮过自已的钱财,一直都是公正的使人无言。如果王建来了青城县又是什么样的局面,谁能说得清处!有钱人与无钱人,都陷于绝境的恐怖之中。
唐求一行人马回到县衙,已经是晚上了,大家都去张剑住处,祝贺他俩的新婚之喜。张剑请大家坐下忧虑地说:“不祝也罢,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急将来临的祸灾吧!”
唐求心中明白师弟要说什么,但不明言,只是默默地听师弟张剑说:“听说臣相被杀,昭帝也被人押出长安,说是迁都洛阳。长安城内一片混乱,难怪王建敢杀陈敬瑄,如此看来青城危在旦夕!拯救青城的空间没有了,师兄苦苦地奋斗了几年,贫困不安的县城才初见到成效,人民才初得安居,谁知倾巢之祸急将来袭,兄将如何面对?”
唐求反问道:“师弟之意如何?”
张剑毫不犹豫地说:“兄若要战王建,小弟愿马革裹尸,兄如要隐退,弟也不离左右!”
“哦!连父母都不要了么?”唐求很受感动。
“母亲前年就去逝了,父亲安居於兄长家。”张剑回答。
唐求慎重考虑后说:“潘镇割据,大唐彻底瓦解,再来个战国春秋,七强五霸,这是预料中的事,不觉为奇!王建胸无半点墨水,更无安邦之策,是个乱世的草头王,不足为虑!若要振臂一呼,欣万众之师,师弟帅众一击,可踞蜀州,青城之地利,以江河为防,山险为守,王建又奈我何!但小小青城——弹丸之地,力撑能有几何!通观天下的争名夺利者,都是些不顾人民生死的匪霸!是永远不得人心的,何以定国安帮。所以我决不卷入这场分争的旋窝。不能一已私利不顾百姓死活!与他们争来夺去,老百的结果姓还是家破人亡!我唐求决不为个人的权位,再给百姓‘雪上加霜’!”
“观此天下,太宗之后,几百年来,都无一个有道明君,能救百姓於水火!”顾先秦更是老牛拉破车之感地继续说:“这潘镇割据之势,正如商纣之桀,隋唐之乱!是呵!一个小小青城县,人财尽缺,且能抗争!贤婿之见,以爱护百姓为主,求得休战之安,老夫心悦诚服也!”
杨燕也赞同地说:“师兄的用意,弟妹早就听夫君言明,今生只为百姓之苦,不为腐政之安!既无力平定分争,又何必加霜于民!师兄用心之良苦,弟妹心契矣!”
张剑忧虑道:“我所忧虑的是师兄的安危!”
唐求对(安危)也考虑了很多,第一全身心的为百姓办好事,一定能受到百姓的保护!虽然得罪了一些财主,但与分争之战所带去的危害相比,真是微不足道,何危之有。他很有把握地说:“王建未到一天,我为百姓守一天,王建一来我就拂袖辞官而去,不贪一物保存与他,对我何仇之有!去到民间无忧无虑的过几年诗酒人生。”
唐求这么一说,人们都无言了。
自从引水上了砂墩子,荒墩变成了土肥人富的村庄。一年多来青城县人民安居乐业,商贸繁荣,人们都在情礼交往中生活。
王建只收了蜀州,还没来收取青城。这时周边的州县皆因战乱农田荒芜,粮食紧缺,粮商都到青城县购买,城内粮价高涨,唐求抓住这发展机遇,支持农副产品进城换回银两,并要大家储备充足的钱粮以备荒。
且说:杨燕身怀六甲,有意和张剑回家坐月子,抚养小宝宝。唐求得知后送两匹快马,希望师弟笑纳,以后兄弟相见来去方便。唐求和叶氏双雄人等都与张剑洒泪告别,张剑拉住师兄说:“后会也如当年,半年一见,两月一会。”
唐求强吞下泪水说:“事业未成!就如此分别了……”
临行杨燕挽着菲芝的手,依依走了几步说:“菲姐,你要多保重,多安慰师兄!下次来看你,希望能看到你的小宝宝!”
菲芝害臊的低下头,没有说话……
谁不想呢?可这几年里里外外忙得一天到晚没个闲,师哥他梦里都在说:(引水上高墩)他一回到家,就累得躺倒在床上,一见他那个疲倦的样儿,就令人心痛不已……
菲芝想着依唏饮泣起来了,杨燕一听她的饮泣吞声,顿然明白了许多:“菲姐恕我直言了,原谅我吧!我们都知道你为了支持师兄的事业,你牺牲了一个女人应当的幸福,如果没有你,师兄的今天更苦恼!”
菲芝抹着泪:“我会的,希望今后常相见。”
还是她更了解我,菲芝忍不住的哭出声来:“燕妹……”
唐求举酒杯与师弟张剑送别,哀声吟道:
“鹤鸣山下去,满箧荷瑶琨。
放马荒田草,看碑古寺门。
渐寒沙上雨,欲暖水边村。
莫忘分襟处,梅花扑酒尊。”(注:唐求原作摘至全唐诗)
张剑悲痛地喝了杯中酒,咽哽地吟道:
“莫忘分襟处,梅花扑酒尊。
从今一洒泪,白雪隐瑕琨!”
味江岸上晓雾蒙蒙,江风飒飒,四人在岸上洒泪告别,唐求和菲芝望着冉冉的晨雾……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一年又过去了,王建领兵收取青城,这一不幸的消息,传到唐求耳里,他立在堂前洒泪哀掉。昭帝他走了,陈敬宣也走了,他们给蜀州人留下的是增粮、增税、增兵的致穷之怨!现在轮到了我,也是我当走的时候了。不过我走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他把官袍御带和印信放在公案上,抬头见到污云蔽日的天空,一弯残月就升上了竹梢,那些被秋风压弯的翠竹,一根根拖着埽帚似的尾巴,在风烟和雨露中摇瑶扫荡……
离恨之情油燃而生,他提起案上的珠笔写道:
庭竹(注:唐求原作摘至全唐诗)
月笼翠叶秋承露,风亚繁梢瞑扫烟。
知道雪霜终不变!永留寒色在庭前!
唐求把珠笔一抛,那珠笔滚落在地上,他将诗笺柔成纸团纳入腰间的诗瓢,与菲芝搀着岳父母永不回头地走出公堂。
堂前跪着黑压压的一片人,都齐声哭道:“大人,你不能走哇,我们离不开大人呀!”
唐求挥泪道:“我是离开这个衙门,不是离开你们,我会永远和你们住在一块儿的!”
双雄摇着手中的刀大声说:“乡亲们不要怕,遇事捎个信,我的刀是不吃素的!”
地上哭声一遍,唐求叫叶剑雄送岳父母回家,自已踏着阵阵哭声,一边走一边安慰众乡亲,悲痛地缓缓离去,
“大人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唐求闻言一看,原来是赵班领着妻子和女儿,慌慌张张的跑来哭倒在面前!这时才想起了母亲两年前的一桩吩咐,至今还只字未题,心中感到非常的内疚和自责!忙搀起赵班说:“现在我已辞官,就和你们一样是个庶民了,今天才能提起一件两年前就想到的事,由於过去不便提说,现在可以和赵班师傅相商了。”
赵班拱手施礼道:“大人吩咐吧,赴汤蹈火小人再所不惜。”
唐求和赵班走到避开人群的树荫下,对赵班说:“巧秀是个好姑娘,不知眼下提亲没有?”
别人一提起女儿——巧秀的事,赵班就满面愁容,此时他更加忧愁地说:“如今时道变化莫测,不敢轻意择婚!我家再乘受不起第二场祸秧了!”
“唉!”唐求感叹一声说:“叶剑飞这人怎么样?”
“我听小女说过,他为人和气,忠厚善良,”赵班迟疑一会又说:“只怕小女高攀不上!”
唐求一听赵班的话,心中已明白,赵班和巧秀俩父女,都有意于叶剑飞,不如当面成全了这桩美事。于是对赵班说:“巧秀贤淑多能,剑飞一身武艺,且又嫉恶如仇,既能保你一家平安,也正好与巧秀完全般配。”
“小人听大人的。”赵班打从心眼里高兴起来!
赵班叫过来与菲芝依依不舍的女儿,唐求也呼来在一旁等待的叶剑飞。
两人都来到面前,唐求往日无意,今日一看,果见二人真是一对美满夫妻,心中由衷地佩服母亲好心肠、好眼力,无限高兴说:“巧秀,剑飞,我有意促合你们的美满姻缘,你二人意下如何?剑飞,你若无其他异意,就拜过泰山大人吧!”
叶剑飞从来没想的事,今天撞入了怀!他高兴地看一眼羞答答的巧秀,又转眼看看赵班和蔼可亲的笑脸,由衷地双膝跪下叩头道:“岳父大人在上,小婿叩拜了!”
唐求见婚事已成,自已感道做了一件称心如意的事,于是叫剑飞保赵班一家平安,自已离别而去。
这是一个老头赶着一头水牛急急赶来叫道:“大人,大人我没来迟吧!”
唐求闻声转头一看,是被自已判服了的曾银山。他来做什么,为什么还赶来一头牛呢?
曾银山气喘吁吁地跑来,敬佩地望着唐求说:“大人你不是很喜欢耕牛么?我是特地与你送牛来的!”
“这……”这唐突的事,使唐求很感茫然。
“唉!朋友,你有情于我,我可不是转眼忘情的人哟!”曾银山感情真挚地说:“这头牛,就是你扶犂耖田的那头牛……”
“哦!”唐求伸手抚着水牛的头,水牛摇着两耳,仿佛在欢迎新的主人,唐求真的爱上了它。
“好!好好!以后到江滩上放牛见。”曾银山摇着双手走了。
“‘江滩上放牛见。’这老头还很有点意思!”唐求心中想着,把简单的衣物书胞卦在牛角上,把菲芝扶上牛背,自已赶着牛向他的水边宅走去。
几天后王建带着人马,来到青城县的城门前,立马向城内一看,只见城内次序紧然,商贸如常,进出人等和蔼可亲,感到如此安乐的县城,还是首次看见,倍感唐求之贤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时探马来报:唐求已辞官归田去了,衙中一切钱粮均秋毫未动,还有衙役守护。王建闻言更是感动,下令士兵暂住城外,不得进城挠民,违令者斩!
王建下马和几个将领步入衙门,果见丰盈之库全部丰存,心中感叹不已“这正是我所求的贤人啊!”
唐求回到家中,母亲也从“常乐寺”搬回家来,一家人才真正享到了天伦之乐。
唐求回家后不几天,“常乐寺”的僧人就上门来访,邀请他到寺内去听讲经说法,唐求微笑地吟道:“休将如意辨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共看玉蟾三皎洁,独悬金锡一玲珑。若问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月红?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注:唐求原作,标题:送僧归
唐求把吹得天花乱坠的僧人送出门,心里甚感不悦:这些僧道,不知道(秋烟)为啥是白的,(晚月)为啥是红的,只知炼丹求长生,最终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这个僧人连“曹溪”是何时的人,在何地念经都不懂,还叫我去听讲经,真不如在草堂静听泉声幽雅!
转眼过去的半载中,唐求一家三口过着挖地种菜,与邻里促膝桑麻,江滩放牛,或喝几口“皮筒”焼酒,乘兴挥毫写诗的悠闲生活。
这日雨后放晴,青山如洗,唐求牵出水牛,把装满了酒的(皮筒)和纳诗的诗瓢挂在牛角上,准备去会友论诗,谁知刚一出门,一群官兵急急走来,为头的军官揖道:“官人,可是唐公,唐大人?”
唐求还礼道:“小可,山野之夫,唐山人也!”
“哦!隐者也。小将李行简,奉蜀主之命,躬请大人出山相助,官封御史参政!特送官袍御带和聘金过府,请大人过目!”李行简受蜀主之命:只能躬候,不可无礼,因此俯伏在地不敢台头。
唐求哈哈笑道:
“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
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
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
世人重金玉,无金徒远游。”(注:唐求原作摘至全唐诗)
唐求吟吧,喝了几口皮筒,哈哈!醉醺醺地胯上牛背高声吟道:
“无金……喽……徒……远哟……游啊。”拍打着青牛,摇摇摆摆而去。
“哦!他原来是个酒疯子……疯子!”李行简站起身来,盯着摇摆而去的唐求,心中懊悔:蜀主怎么爱上这个酒疯子了!
正是:
不为金玉不为名,沥血呕心为青城。
两袖清风骑牛去,云山竹里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