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浪里诗瓢>第一部:肩负民愿奔长安

第一部:肩负民愿奔长安

作品名称:浪里诗瓢      作者:叶知      发布时间:2015-04-25 10:50:49      字数:6341

  第一回
  暗爱师哥自沉吟,不问爹妈去求神。
  诗云:
  贞观过后百花残,马嵬权空悬玉环!
  总是贪腐遗后患,兵来匪去战火燃!
  且说:
  唐朝末年,二十二岁的昭宗李晔,被公公刘复恭扶上王位,昭宗接受了父兄辈的乱政教训,立志重振朝纲,力挽破碎的唐氏江山。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已酉)大赦天下,并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望任主考,于大顺元年春(公元890年)在长安开科考试,广选天下人才。皇榜通告于天下,引起全国众多举子和进士的响应。这皇告通传到川西蜀州,州尹陈敬瑄将加盖官印的荐牒传到青城县,凤栖山书院,书院院长顾先秦看了文牒万分高兴,决定选派品学兼优的举子唐求进京殿试,一鼓作气汇进殿翰直攀丹桂,独占鳌头!
  初春的凤栖山下,暖洋洋的阳光透过树林照到山坡上,绽放的朵朵烟花和古松、古柏在朝霞中交辉相映,再加上如黛的远山含笑,真像是一幅彩墨丹青!树林深处时而传来清脆的钟声,让你陶醉在美妙的画图之中。
  松林外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绕过茂密的竹林,直通到竹林中的几间
  茅屋,这就是唐求的家。关着的柴扉突然被拉开,一位约末二十二三岁的青年,手捧一方墨砚走出门来,他神采奕奕,眉毛细长而浓黑,双眼炯炯有神,他就是唐求。走到门右侧的一汪清泉边,蹲下冲洗墨砚,双手在砚池中搓洗,乌黑的墨水冲入碧绿的泉水潭中,水面上悄然飘来一缕黑云,潭底蓝天的衬托,那黑云仿佛是蛟龙腾飞上万里晴空!他默默地凝视着水中飘荡的黑云,心中想道:这小小的污池里,还藏着一条蛟龙哩!要不!为啥生起黑云呢?灵感忽来激起他胸中许多画意诗情!即刻仰起头来放声高歌:
  恰是有龙深处卧,  被人惊起黑云生。
    埋藏在内心已久的意念,被水中的情景触发,诗兴忽来慨然高歌,可惜一首气魄雄浑,吐露诗人真情实感的绝妙好诗,还没有吟咏完,背后就有人叫道:“好哇!好诗!”
     这一叫打断了唐求的诗兴,他转身一看竟然是久盼的好友到来,止不做地高兴道:“哦!不知张师弟驾到,小兄未能远迎,失礼!,失礼!”
  张师弟是谁呢?唐求为什么那么尊敬他?他是唐求的同窗书友,小一岁固称为师弟。他姓张名剑,人称梅花剑客。他身高六尺,背阔腰圆身材非常魁梧,一双深逊的大眼炯炯发光,心怀不轨之人会见而生畏。他手中握一柄三尺龙泉,剑鞘上雕刻着傲雪梅花,剑的把柄上黄金镶嵌的梅花是以蓝宝石为花蕊,金光闪烁,人称梅花宝剑,可想而知插在刀鞘里的龙泉,一定是把绝世稀罕的宝剑。他喜欢穿一套蓝色的紧袖短衫,下配行者常穿的紧身长跑裤,一身轻爽灵活,好一位侠义之士的打扮。
  张剑昔日与唐求同窗攻书,他喜爱唐求的胸襟似海,正直热诚并胸怀大志。
  唐求喜欢他为人直爽,不贪名利,嫉恶如仇,常不平而拔刀,因此他非常崇拜前唐时期的李靖,固而辍学习武。
  唐求和张剑白日同窗攻读诗文,晚上同论今古,一个称赞李世民是建国明君,一个就赞扬秦琼是开国元勋,一个爱文,一个习武,二人在同窗读书的七八年生活中,真是情投意合,同学共进。八年后张剑虽然辍学
  习武离开了书馆,时隔半月二人就要相互探访,畅叙别情。才半年不曾相见,今日重逢又是非常亲热。
  张剑一见师兄转身走来,心中的高兴油燃而起,急忙迎上前去拱手道:“打挠了兄长的诗兴,还望见谅!”
    唐求一把拉住张剑的手紧紧握着,激动得无言可说。二人亲热地地相视一笑后,手挽手地走进柴扉。
  二人在书房中坐定,唐求沏杯热茶放在张剑面前,还未开口张剑就问道:“听说唐兄准备进京殿试,确有此事么?”
    唐求原来对科考夺魁状元还抱有所望,但现在有些淡漠了!此刻听到师弟这么问,郁闷的心情浮上脸面。他叹了口气愁怅地说:“这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混乱世道,应试还有什么意思,就是能求得一官半职又有何用!我本想不去应试,奈何有些乡亲不断激励,老师也三翻五次的催促,并为我准备了充足的路费,我也不好再推辞了。”
  张剑忙道:“唐兄你误解了小弟之言,我别无他意!今天我是特来问:唐兄何日登程进京,小弟决定陪你进京,保你一路平安!”
    唐求高兴起来:“若能并肩同行,那当然更好!只怕耽误你习武的时间,还是我一人前去,你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张剑忙亮出装满银子的皮囊道:“你看,我路费都带好了,且能返回,再说:我什么都不愿,就愿和唐兄一起同行!”
  二人正在推让不休的时候,门外走进一位灵活秀美的姑娘“唐师兄过余谦虚了嘛,张师兄和你一路同行,这才是文武同道。共谋大业呀!”
  张剑闻声转头一看:“哦!师妹你支持我!”
  “不是我支持你,”师妹顾菲芝一本正经地说:“我的父亲,你们的老师,一定会高兴的,因为你们两个是我父亲的爱徒啊!常听父亲夸奖你俩师兄,不但尊师听教而且还又志同道合,竟然是天生的文武一对哩!”
  这里还得说说:这顾菲芝是位十九岁的姑娘,聪明伶俐,一对含情脉脉的眼睛,格外惹人喜爱,一张美丽而又和蔼的面容,显示了她的善良和贤淑。她就是唐求的老师顾先秦的女儿顾菲芝。她从小也在她父亲的书馆里同唐求、张剑等一起读书,菲芝比唐求、张剑小四五岁,把张、唐二人视为兄长,总爱听两位师兄说古论今。二位师兄也把菲芝当着亲妹妹一般呵护。三人好似情同手脚的亲兄妹,相互关照,就是唐求入学中举的功名成就,都与老师和师妹的关照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师妹不仅是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上也给予很大的支持!把一个女孩子心灵深处的爱,全都注入其中。
    唐求心领神会师母和师妹对自己的关爱是什么?但他没把爱情驾临于学习之上,只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中。决心用功读书,争取早日功成名就,用最大的荣誉去回敬老师和师娘以及师妹。本来他心底就埋藏着对师妹的爱,一听到师妹的赞美,心里甜蜜蜜的,但他还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笑道:“哦!我们就是志同道合的书友嘛!”
    顾菲芝嫣然一笑对唐求说:“唐师兄,父亲要我来陪你去<常乐寺>问明真空禅师测算的黄道吉日,你才好准时登程,同时还要你去参拜文曲星君保你会进、殿翰!得个官儿回来为民申冤出气!”
  张剑忙说:“这是大事,不可怠慢,你们就快去吧!我在
    家中恭候你们归来!”
    顾菲芝提着盛装香、烛纸钱的篮子说:“唐师兄走吧!”
  唐求本来不想去求神问佛,只想凭才华取胜,谁知顾菲芝来叫同行心中不快地说:“师妹你何出此言哩,师傅知识渊博,教导有方,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哇!所以过去的入学、中举才能如愿似尝。而今去殿试为兄早已是胸有成竹了!何须要去求神问佛!”
    顾芝菲一听师兄的话,心中非常着急,忙伸出手去按住唐求的嘴巴:“我不准你乱说,菩萨一定会保佑你高中归来的!”
    唐求正要和师妹争辩,门外一位老妪说道:“唐求,神在虚空不能乱语,!”
    唐求闻言忙垂手而立恭敬地说道:“师母指教!”
    张剑也忙叫道:“师母!请进。”
    六十多岁的师母,头发已经花白,她跨进书房:“啊!张剑你何时来的,你老师可想你了!”
  张剑在清明节那天,从书馆回家扫墓直到今天才来,半年多的师
  徒之别他心中也不无思念,忙躬身道:“学生有违师命!明日去书房拜见尊师!”
    顾菲芝见唐求还不想去常乐寺的样子,转头对母亲说:“娘!师哥他还不想去拜菩萨!”
  唐求忙道:“师母!学生有老师多年来呕心沥血的教导!我也满怀信心,所以此次殿试,必然高中无疑!何需要去烧香拜佛,学生怕有辱老师教诲的声誉!”
    师母不悦地说:“喏!唐求,你身为天子门生,一县举人,怎么能信口开河呢!难道你不听古人云:‘那怕文章通天下,就怕星君不点头’!去吧!一定要去拜过文曲星君!”
    唐求听了师母的话不再多说了,只好和师妹一起走出书房。
    师母又再三嘱咐:“菲芝你陪师兄拜了菩萨早些回来。”
    唐求的家走<常乐寺>并不多远,约有五里之遥的山道。翻过一座小山岗,饶过松树林,登上凤栖山就到<常乐寺>的山门了
  顾菲芝和唐求一前一后地走在石板道上,又绕行在古松古柏的森林边,二人没有说话,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顾菲芝边走边在想着:唐师兄的心在想些什么呢?难道他不喜欢我,平时除了对我的恭、廉、谦、让外,为什么就没有表现一点点儿对我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嘛!她走上石拱桥,停步转头望着走在后面的唐求:“师兄快走呀,你在后面慢慢地走,是在想什么心事呢?”
    唐求走上桥来摇摇头:“没有想什么!”
  其实唐求的心里非常复杂,他不仅想到了师妹,更主要是想到自己的家境贫寒,父亲是位不识字的石匠,由于终年不论风霜雨雪都在山上打石头,有时工程紧急,夜间还要在山中露宿,因而劳累过度,久而成疾,中年就去逝了!此后唐求无法再去顾先秦老师的书馆里念书,只好在家打柴买米奉养母亲,一月后的一天下午,唐求挑起一担柴回家,当走到自家的柴门前,他一眼就见到了顾先秦老师立在自家门前等候着,他忙放下肩上挑的一担木柴,双膝跪在顾先秦面前叩头道:“老师,非是学生逃学不交学费,实因家境贫穷,只能打柴买米养母度日,不能再去上学了!”
    顾先秦亲切地扶起唐求:“我不是来催收学费的!是特地来叫你明天依然去上学,从今后你就住在我家中住读,食宿全都由我免费供给,一直供给你入学、中举为止。至于你母亲的生活,我已和常乐寺的真空禅师说好了,让她去庙里打工,到厨房帮助升火煮饭。好在<常乐寺>离你家不远,母子早晚都能相见,待你已后高中归来又另作安排,你的意思如何?”
  唐求本来就好学求进,迫不得已才依依不舍地含泪离开书馆,他每日在山中打柴时,还念念不忘地想到:<子曰:学而时习之……>甚致还想到:<在漏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与我一样的穷,他竟然能遇到了孔圣人,而我呢?……此刻难道是孔圣人真的来了,急忙双膝跪在地上叩头不止:“学生遵从师命,老师的大恩大德学生没齿难忘!”弹指间十多年过去了,此刻师妹这么一问又勾起了他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我在想老师的大恩大德,我一定要衔环相报!哦!师妹,老师还有什么吩咐吗?”
  顾菲芝慎重道:“有呀!当然还有!比如说你进京的生活用具啦!什么人陪同啦!还有……还有,就是你高中归来以后,又是怎么样?怎么啦?啊,什么……成家呀!立业呀!总之好多,好多的吩咐哇!”顾菲芝突然话题一转吞吞吐吐地问道:“唉!师兄,我问你!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为什么那么关心你,爱护你,你知他们是为什么吗?” 说完含羞地低下了头。 
  唐求低头无语,默默地和师妹走过石拱桥,沿着石板铺设的山道走去,那些去庙里烧香还愿的善男信女,走过她俩的身旁时,都要羡慕地回转头,望一眼这对好似美满妙龄情侣,去寺庙求神拜佛许愿的么?一双双眼睛看得顾菲芝低下了头不再问话,二人混在无数的香客和观光旅游的人群中向常乐寺走去。
    前面一座精雕细刻的石牌坊跨路屹立,牌坊上刻有(常乐寺)三个大字,那石柱上还刻有一副楹联:
  上联是:来此地才觉佛祖佛法却无边,
  下联是:去那里当知积因积德总有缘。
  往日唐求去去来来,不知读过此联多少遍,但不曾细细咀嚼此联的寓意,今日一见心中又别有所感!他正在思考其楹联的寓意,那知突然间从柏树林中跳出两人,飞身落在唐求面前,他举目一看,是叶氏双雄,忙拱手问道:“两位兄弟今有何事?”
    兄弟俩人,大哥名叫叶剑飞,弟弟名叫叶剑雄,兄弟俩相差两三岁,都是年轻力壮,且又精通青城剑法,家中虽然贫寒,但为人非常正直,一见不平之事,总要拔刀相助,因此人称叶氏双雄。
  弟兄二人忙拱手道:“唐爷是否准备进京?我兄弟二人决定保送爷,一路平安地走出剑门关!”
    唐求心中想到:还未出门上路,这赴考之事就传遍了凤栖山。
  为什么唐求的一行一动,都引起青城县人的关注!当然唐求就不知山里人的想法;至从他中举归来后,人们就看中他这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仔!都把能救人于水火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肩上!今开科选考的皇告通传到山里,似如喜事临门,人人都喜出望外,巴不得山出个穷状元。
  唐求怎知已经肩负着山民的希望了,他听了双雄的话,心中虽然忐忑,但还是拱手还了礼道:“多谢二位好意,有张剑师弟和我同行,就不耽误二位练武的宝贵时光了。”
    叶剑飞拱手说道:“既然有张大侠与唐爷同行,我们兄弟俩就放心了,只望唐爷高中,早日衣锦还乡,那时我弟兄俩就有用武之地了!只要唐爷一声呼唤!我们一定不遗余力随时效劳。”
  叶剑雄也推心置腹地说:“当今世道如此混乱,恶人横行好人受欺,我们都希望唐爷能高中皇榜,官袍御带归来,好为贫苦百姓主持公道。”
    唐求甚感惭愧地赔笑道:“唐求不才,怕有违众乡亲的厚望!”
    顾菲芝等了一会,还不见师兄走来,回头走了几步,见他们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似乎有些而不想离开的样子,心中不耐烦地叫道:“师兄快走吧!”
  唐求忙拱手与叶氏弟兄依依告别。
  这叶氏弟兄二人因家中贫困,在(常乐寺)中做些劈柴挑水种菜之活,挣些零碎的银子,拿回家中孝敬父母。每日工余时间,就和几个小沙陀,在柏树林中使枪弄棍,专心练功习武,几年来弟兄二人练成一身武术,在这青城县内成为较有名气的叶氏双雄。弟兄二人总想找个出头之处,奈何政局不清,世道混乱,又害怕画虎不成反类犬,投错军营变成了匪兵,既对不起地方邻里,更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听长辈说,唐求才华出众,不仅是青城县最优秀的举人,而且还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人,因为唐求胸怀正直,为人光明磊落!因此弟兄俩人都把自己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叶氏二人见唐求和师妹向庙里走去,也就不去过多追问,依然进入柏树林中练功去了。
    且说这<常乐寺>是隋朝时期,隋文帝檄召修建的,当时香火并不旺盛,只有几个和尚,扫地煮饭看守几间庙堂,隋朝被灭亡以后,李世民统一江山,结束了多年劳民伤财的战争后,年年风调雨顺,商业繁茂,国家一年比一年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李世民对佛教非常重视,贞观四年派唐僧去西天取经,拨了八千两白银重修常乐寺,更换佛像金身,时时派遣高僧前来寺内讲经说法,从此常乐寺成为西
  川的佛教圣地,三百多年来皆是香火旺盛,菩萨有灵。此刻唐求和师妹走进庙堂,但只见香烟飘渺,红烛堂堂,烧香的善男,还缘的信女络绎不绝,敲钟声、击鼓声,此起彼落,声声不绝于耳。
  顾菲芝和师兄向大雄宝殿走去,认识的人拱手招呼,不认识的人都向她们投去羡慕和询问的目光,菲芝感到羞涩的低下头。
  走了几步菲芝对唐求说:“师兄你先去方丈室拜见真空禅师,我去大殿代你拜菩萨,求个灵验,保你高中!”
    唐求高兴了,长袖一拂,躬身向师妹拜了一拜:“那就多谢师妹代劳了!”转身向方丈室走去。
    顾菲芝见师兄去远,她才走进大雄宝殿;殿内烧香的,叩头的一个接着一个,值日僧人不断地击鼓敲钟非常繁忙。
  菲芝待到拜佛的人走了,她才去上香、燃烛,双膝跪在蒲团上叩头道:“这一柱香,祝愿父母百寿康龄。这二柱香,祝愿师兄高中归来。这三柱香……愿早日与师兄结成莲理枝,共到百头偕老!”
  值日僧人撞了钟,又敲响鼓,菲芝拜了三拜,站起身来,
  深深地望了菩萨一眼,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今天终于有机会,把埋藏在心底多久的话,快快乐乐地说出了口,而且还求菩萨来做媒妁牵线!她心满意足地走到大殿门首,又转过头去,痴情地看着满面笑容的如来达摩,心中美极了!仿佛如来已经为自已牵好了红线,只等和师兄拜堂成亲了,<拜堂成亲>她想到这里,自已又害羞的满脸发烧起来,她忙低下头,怕别人见到她通红的脸,而猜出来心中的美意。
  其实她心中的暗想和美意,根本就没有人知道,然而她总觉得多数的人都向她投来耻笑的目光,仿佛这时的菩萨也在笑她,她紧紧地低下头,急急忙忙快步向方丈室走去。
  
  正是;
  
  才把私爱对佛明,求神悄悄系红纯。
  最怕师哥这一去,皇榜高中忘归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