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接收政权任榆次县大众医院院长
作品名称:太行魂 作者:长竹 发布时间:2015-04-24 17:53:33 字数:5359
晋中战役胜利了!
1948年7月19日榆次城解放了!
1948年7月17日,太行二分区部队在司令员肖文久的指挥下,攻打榆次城头。榆次伪县长韩晋材已经听到徐向前的部队在太谷小常村包围了阎军赵承绶大军,他就慌忙下令全部撤回二占区的各乡伪政权人员。18日晚上,榆次城的伪军分两路逃到了太原城里和龙王山上。18日深夜,解放军冒雨从三面突入榆次城区,将只留下的三百多个阎匪民卫军全部俘虏。19日凌晨2时,榆次城宣告解放!
榆次兵站完成了任务,撤并了,兵站卫生院归入野战部队医院,随部队南下了。
常文华的工作又变动了,他被地方政府留下,加入了接收榆次县政权的干部队伍,他随着共产党接管政权人员豪迈地进了榆次城!
他想起刚到榆次东山时敌人的嚣张,想起开辟二占区的艰苦战斗,想起解放榆次城的多日盼望,想起为了今天胜利牺牲的战友们……他真是豪情满怀。今天的胜利真是不容易呀!我们现在终于踏进榆次城了!共产党一定要掌好权,治理好榆次,让人民过上好生活!
这次党组织对他的工作安排没离开医疗行业。榆次县委组织部找他谈话,看到他在兵站卫生院干得出色,就派他去接管榆次县大众医院,任党支部书记兼院长。常文华又是那句话:“服从组织分配,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干好!”这次他不打医疗外行的结巴了,说得很有信心。
常文华又走马上任了。可是到大众医院一看,是个烂摊子!伪政权退走时,裹胁了医生人才,带走大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医院基本上是个空架子,又需要白手起家开辟工作了。他从家乡南河底村第一批入党开辟抗战工作,到榆次东山二占区开辟根据地,又到榆次兵站卫生院建院,现在又要在榆次县医院从头做起,一路打江山开辟工作,他已经习惯了。革命胜利的喜悦激励着他,为人民服务的责任鞭策着他!他着手管理大众医院,而且一定要比国民党管理得更好!
万事开头难。如何尽快恢复和扩大医院投入营业呢?他还是老经验老办法:依靠党,相信群众。常文华找县委赵副书记汇报了大众医院的现状:仅留下十余名医护人员,而且情绪不稳定,人心慌慌,对我们的新政权还在采取观望态度。在医疗设备方面,只有简单的医疗器械,而且也不多。一些精密设备被敌人逃走时带走了,剩下的一些笨重设备也被毁坏不能使用。现在只能接受一些普通的病人,而且药品也极为缺乏。
“你说的情况我们早有思想准备。政权我们是接收了,可是国民党给我们丢下个烂摊子,不只是你们医院,那个行业的情况也差不多,有的被敌人破坏得很惨。阎锡山看来是要死硬顽抗到底了,太原城已经被我们包围成孤城了还不投降。我们要尽快恢复生产,准备支援解放太原城。我们接管政权后,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吃饭穿衣看病等起码的生活问题,稳定民心,这也是我们派精兵强将去这些部门担当重任的希望。你的情况我们已经考虑过了,原指望打下太原城后给你们搞一些设备和药品,现在看来是等不上了,自力更生吧。先说说你的想法打算。”赵副书记也摆了政府目前的难处。
常文华在接管医院后,已经找老大夫们谈话了,大夫们毕竟专业,还真提了不少好建议。他结合在兵站医院的经验提出两个想法,让赵副书记给定定“准星”:
“家有千件事,先捡要紧的做吧。一是人、二是药这两个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医护人员缺乏,我想了两条措施解决:榆次还有一些好医生,有的是在我们入城时回家了,可能是他自身总有些问题,对我党不信任。还有些民间中医,据说技术还是不错的。我想做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讲明我党对旧人员的政策,让他们为群众服务;至于护理人员,革命胜利了,有不少热血青年向我们靠近,也在找工作干,能不能给我们派一些来,我们进行训练,但最好还是有些这方面知识的,热爱这项工作的。关于药品,不能等支援了,就地解决。医院有几个老中医,他们建议先收购一批中药材,他们能制成中草药,但钱的问题解决不了。”
“得!你这个老实人说了半天还是给我出难题。这样吧:医生聘用问题你先找他们谈谈,明确我党政策,能用就用,我让有关部门给你把把这些人的历史政治关。派青年人学习的事马上可以办到,正有学校的一批学生待分配工作。关于钱的事我给你接洽一下,找管钱的先贷给你一笔款,但你不要胃口太大了。你一定要尽快营业,不能让老百姓有病看不了骂我们,怎么样?”
“还是老搭档,想法一样,办实事。至于营业你就放心吧!”
赵副书记对常文华的工作向来是放心的。就因为这个看法,改变了一次常文华人生转折的机遇。
解放军大决战的三大战役胜利完成了,党中央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一步就要准备渡过长江解放江南了,解放南方半壁江山需要很多接管政权干部,在开辟新区工作战斗激情的鼓舞下,常文华也报了南下去新区的名,党组织已经将他列入了晋中地区第一批南下干部名列中。
然而一项接一项的紧张艰苦工作,并没有让他的重病身体得到疗养恢复,而南下肯定是更艰苦的。赵副书记没让他走,他了解常文华的病况,在现岗位上有更重要任务刚展开,劝说他留下工作,要走也待第二批南下再走,恢复身体,把大众医院铺开的几项工作搞完。他没能南下,错过了一次人生机遇,但他帮助他的一个战友南下走了。
是榆社籍的张效良同志,他的家庭成份在土改中定为地主,可是张效良在抗战时就参加了工作,曾与常文华并肩打过鬼子,还参加过双峰战斗,后来到榆次工作。在土改时他老家村里人去榆次要抓捕他回去斗争,当时的极左土改政策,如果他回去肯定会被镇压。常文华对当时的极左做法有看法,故乡南河底村常生元的死,他就认为搞得过火。他向赵副书记如实反映了张效良的历史情况,赵副书记又向有关部门做了调查核实,拦下了张效良没让抓回榆社,免了大灾难!这次张效良报名南下走了,开始了又一个新的生活,后来在湖南省林业厅离休安度晚年。
常文华南下走不了就接着谋划医院营业服务。他先稳定现有医生思想,找他们一个个谈了话,交待了党对留用人员的政策。他的简短大实话让人信任,恢复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感,马上开展了业务。然后根据他们介绍的同行,走访了几个著名老中医,这些人在旧社会都是有名望地位的先生、自然收入也富裕。他们对翻身的穷人持观望态度,自己也不开诊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提心吊胆地等待。
共产党的医院院长来登门访问,使他们很受感动。党的政策和常院长的诚恳,使他们初识共产党。党保护私营企业政策,给他们吃了定心丸。当然从收入来说,到医院肯定不如开私人诊所,但他们还是来了医院。据后来有些人说实话:那时斗地主和不法资本家,促使他们转变了想法,而后来的公私合营、资本主义改造运动,使他们的想法更坚定了,认为听常院长的话应聘这条路走对了。随着这几名老中医的加入,医院业务迅速扩大了。
榆次县政府给县大众医院送来了第一批十余名青年,都上过学有文化基础,还有上过卫生学校的,有当过医生学徒的。常文华成立了医护培训班,让医生教课。那时人们看重政治表现,医生又看病又授课而不多挣钱,为能被重用,为民众服务而高兴。
常文华也去听课了,而且几乎每课必到,是学习认真的好学生。他不但在课堂上学习所教内容,而且自费又买了很多医书学习,不懂就请教医生,他的专业技术得到了医生们的认可!
说起常文华的爱书,说嗜书如命也不为过,连他的儿女们也不让动他的书,发黄的书上包着书皮,珍藏在箱子里。他去世后,儿女们翻出了他的四五大箱存书,基本上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政治书籍,马、列、毛著,政治经济学,党史,党的领导人传记,党的大会和历次政治运动资料等;另一部分就是医书,而且各科的都有,多数是旧书竖排本,发黄的纸,粗糙的皮页。此外还有不少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故事书。这些书诠释了他的人生追求爱好、他的工作经历。
此外,还翻出了他足有半箱的笔记本,大都是学习政治和业务的学习笔记、还有一些工作笔记。工整劲秀的笔下,还用红笔勾划着他认为重中之重的道道,这是他学习笔录后再反复学习的标志。这些笔记本可称文物了,不同时代的版本式样,其中的插图页有抗战、抗美援朝、大跃进、互助组、三面红旗、文化革命等内容,是他人生的经历。
医院新学员们惊诧他们的院长学得那么专注,比他们还上心用功,赞叹这个院长还真不外行。学员们学习得更上劲了,也许是在院长面前不敢马虎,还是形势逼人促进学习,培训成效显著。那时是边学边实习,跟着医生听课后又跟着医生治病,没真才实学不行。常院长也参加了学业考试,成绩公布,学员们都以成绩在院长之后为耻。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这批青年学员后来成为医院的骨干力量,有的还当了领导。
常文华的医疗技术,得到了老医生们的肯定。那时不评职称重实效,他在对医院逐步正规管理的同时,与医生们进行医疗技术研究,一些特殊病例他都参与治疗,逐渐竟然中西医、内外科都能插上手,在医护人员眼中他成了医生院长。
他母亲一直多病,曾几次病危,都是他回家给治疗,每次见效。常文华会看病的事传开了,他每次回家探亲都不得闲,乡亲们找他看病踏破门坎,在解放初缺医少药的农村,在老百姓眼里他就是医生了。他给家里买了些头疼感冒、割破碰伤之类的常用药品,还教会了妻子打针,于是乡亲们谁有些小病小伤就到他家拿药打针,加之他母亲后来双目失明,学会了按摩,热心为乡亲们义务治疗,他的家成了村里的义务诊所。
常文华安排一名上过卫生学校懂药的学员限量收购药材。他动员学员们下课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制作中草药,连医院的财会人员、门卫,甚至职工家属也来帮忙干粗活,没有准时下班,没有休息日。人们不计报酬自觉劳动,家庭出生好的人积极要求进步,历史有污点的人希望得到新政府的信任,都积极表现,后人评说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翻身解放,扬眉吐气,艰苦创业,感谢共产党。
然而任何事情不见得能一帆风顺,一件挠心的事发生了,给他热腾腾的工作泼了凉水。
那是常文华院长宣布人事安排之后的麻烦。他根据一段时间的逐个谈话了解情况,又有公安部门审查了人员的历史档案,现有的医生护士和所聘请来的医生均可使用,无大的政治问题,而且业务技术高,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名声和信任度。他初步分了几个科,定了主治医生。护士长是一个留用的小资本家出身的中年人,原来就是该院的护士长。然而没想到这个岗位有人争抢了,是刚派来学习的青年学员李成宝。
李成宝二十来岁,能说会道还很傲气,出身好。据他向人们宣扬:他的一个亲叔叔在徐向前部队当副师长。他一来医院就向人们讲说他一家如何革命,他力求进步,在学校就作为发展党员的对象……刚讲时让同来的小青年们敬佩,让出身不好的人们羡慕,可说多了就让人烦,像祥林嫂说他的阿毛故事让人不爱听了。
他说得好,可干得并不怎么样,把精力用在了找院长表决心上。老实人常院长一再提醒他要脚踏实地干,可他一直把精力都耗在了嘴上。这次他认为这个护士长职位非他莫属,还在医院里造声势,然而院长宣布的不是他。他恼羞成怒,向上级告常文华的状,当然护士长问题的事摆不到桌面上,他反映常文华阶级立场有问题,聘来的医生出身不好,给国民党看过病,有问题。重用的护士长是个资本家少爷,打击出身好要求进步青年的积极性……
李成宝不但向上告状,而且将这些内容在医院里有意宣扬,还满有把握地说:院长不就是个小游击队长吗?我叔叔还是副师长呢!对这些话,常文华根本没当回事,只觉得这个小青年不实在,真是个活宝,慢慢教育吧,年青人心高气傲是个阶段。
他没想到就这么点事却在全院掀起波澜。留用人员和聘来的几个老中医、护士长都来找他打退堂鼓,不想在医院干了,要辞职回家。那个出身不好的护士长更是心有余悸,还再三向院长道歉:给您添麻烦了,连累您了!医院的业务受到了很大影响,常院长千辛万苦刚打开的新局面让李成宝几句话给泄气了。原因在于共产党刚进城掌权,人们对政治、阶级问题很敏感,土改极左行为的影响,国民党骂了几十年共匪,人们对共产党认识还得有个过程。
常文华开始重视了。他要求县委来医院调查说清问题,不能影响医院的业务工作。上级还真派来了三个人,对这秃子头上的虱子一一明摆着的问题调查后,找李成宝谈话,那个调查组长不无风趣地对李成宝说:
“你告什么不好?偏告老常阶级立场问题。他提着脑袋打日本鬼子、打阎匪,比你恨阶级敌人多了!你不要胡思乱想,在老实人手下老实干吧!”
常文华为了稳定职工思想,他召开职工大会,让调查组代表上级参加,讲我党有关政策。他说得更干脆:
“对留用人员和出身不好的人不歧视,重在表现。留用人员以前给国民党看病有什么奇怪?现在给人民群众看病为什么不行?俘虏的国军在加入了解放军后立功还提军官呢!我们这里不是北京天桥,光说不练行吗?我们的事业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要求进步就要干好本职工作!”
通过这次风波,倒变成好事了。那些旧人员和出身不好的人进一步了解了我党政策,投入实干中。医院的信誉度提高了,业务逐渐扩大了。这个榆次县医院逐步发展,成为后来的榆次市第一人民医院,俗称专医院。
老实的常文华在这次风波中初尝了极左思想的苦涩。他万万没有想到,对他这个老党员来说,全国解放成为他人生道路的分水岭。解放前他一腔热血,不怕牺牲,在艰苦的环境下与敌人斗争,一路走上坡路;解放后他忠心耿耿诚实工作,在逐步升级的极左路线下却一路走下坡路,甚至几乎爬不起来!他的一贯实在作风,与极左虚假是矛盾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