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情漫山河>第七章 “三进三出”

第七章 “三进三出”

作品名称:情漫山河      作者:雪后彩虹      发布时间:2015-03-28 07:49:32      字数:3280

  一
  不久,王巧兰又被派回榆社县,专搞沿线区工作。
  从敌占区杜余沟到吴家庄,沿线有日军的四座炮楼,都是日军的封锁线。我军有时必须从封锁线上经过,这就需要专人给安插在炮楼里的自己人——内线传送消息;炮楼里的日军将要对哪个地方进行秘密“扫荡”,或炮楼里抓捕了共产党或是八路军战士,这些消息也都必须马上传送出去。一是怕有些软骨头投敌叛变,泄露我党的秘密,造成不必要的牺牲和巨大的损失;二是让我党安排营救的办法。王巧兰就是负责在沿线区传送消息的,而且和每个炮楼里的内线都是单线联系。
  我军部队要从吴家庄炮楼经过去武乡,计划在晚上通过。巧兰就必须把这一消息,想法设法送到吴家庄炮楼内线的手里,然后内线自己就会尽快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协调,把晚上站岗放哨的伪军都换成内部的“自己人”。
  晚上,当部队的最后一个人通过封锁线后,内线才可以假装打一枪,一是告诉我军可以放心走了,一是“告诉”日军,好像有共军经过了,但是,日军从来不会在晚上走出炮楼来追撵。
  1943年3月的一天,王巧兰从韩村日军炮楼里的共产党员赵晋山那里接到消息,日军抓到四区区委书记刘其玉了,就关在韩村炮楼里,要韩村想办法,救出刘书记。
  巧兰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四区地下党支部书记赵保真。
  晚上,赵保真在村长李臭则家里,与李臭则、副村长赵二货商量了营救刘书记的办法,最后他们决定,先让赵晋山收买炮楼里的关翻译,再让王巧兰和村里一名妇女干部,装扮成刘书记的媳妇和母亲,由赵晋山领上去求情。
  第二天,日军就通知韩村村公所派人给抓去的人送饭。赵保真就让赵二货去送饭,并给赵晋山带去160元现大洋和两只鸡、十斤鸡蛋,让他去买通关翻译,而且让他通知刘书记,就说他是西方山人。
  第三天,王巧兰化名王金梅,和村里的赵改梅,乔装成刘书记的媳妇和母亲,由赵晋山领着,提着十斤上等毛线、十斤肉、九斤酒,哭哭啼啼地来到关翻译家。一进门,巧兰就哭着说:“关翻译,人们都说您是个好人,这个忙您可要帮俺们呀!家里就他一个男人,地里活、家里事,靠他一个人呢,求求您放了他吧。”关翻译见钱眼开,又见这婆媳俩哭得恓惶,就答应帮忙向日军求情,放了刘书记。“婆媳俩”见他答应了,就哭着一直道谢……
  不久,刘书记果真被放出来了。人们都笑着说:“刘书记,你看你还没有成家,你就真的娶上人家王巧兰同志,让她给你做媳妇吧!”
  刘书记也笑着说:“王巧兰可是个‘危险物’呀,是革命的家属,俺可不敢呀!”
  刘书记的话音刚落,人们就是一阵哄堂大笑,因为人们都知道巧兰和张孝武的事情。
  二
  一天,王巧兰和几个地方党员相跟着从南庄村出发,要去吴家庄。太阳刚落山,他们就悄悄地来到吴家庄村外的树林里,等着半夜进村子。
  正是大夏天,他们每人还都披着各自的被子,热得不行,就是这样,他们都趴在草丛中一动不动,生怕被炮楼里的鬼子发现。
  寂静的树林里有几只鸟一直在“肉儿,肉儿”地叫着。按当地老百姓的说法,谁要是听到这种鸟叫声,谁将遇到大难。几个人更是屏住呼吸,一动不动。
  忽然,巧兰看见从村子里跑出一群牛,一头大牛带着四头小牛犊朝他们这边跑过来。那头大牛的脸红红的。巧兰心想,这是谁家的牛生下这么多小牛犊呀,这些牛可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呀,不论是丢了还是被鬼子发现逮住给吃了,都是庄稼人的巨大损失,急死他们呀!她想到这里,随手从地上捡了一根木棍,丢下被子,就去撵那五头牛。牛见有人撵了,就往河滩边跑。
  巧兰正要去河滩边撵,听到爬在地上的地方党员都在压低声音叫:“老王,危险,你赶紧回来!”
  听到喊自己,巧兰突然想到,她今天可是有事情要办了,并且这里不只她一人,要是鬼子发现了她,那么所有的人就都暴露了。想到这里,她赶紧趴到草地上,小心翼翼地爬回原处。
  “老王,那些都是狼,你撵它们干嘛?”人们马上说道。
  “狼?哪里有狼?”巧兰疑惑地问道。
  “你刚才撵的那些都是狼。多危险呀!”人们都说道。
  “是吗?俺还以为是谁家丢了牛了。”巧兰解释道。
  后来,他们眼看着五匹狼跑到了侯生疙瘩村……
  三
  1944年(民国33年)3月29日,榆社县全境解放。不久,就下来文件,说是干部要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区。王巧兰已经准备好要南下,县里又把她调了回来,让去潭村任校长。原来北上南下的干部要带家属,家属必须进行女红培训,这样,她们去了新解放区才能自力更生,才能更好地建设新解放区。于是,就在潭村成立了工作班。巧兰听从组织的调遣,来到潭村担任了工作班的校长。
  工作班也叫女红班,就是培训将来随丈夫北上南下的二三百名妇女,教她们纺花织布。
  当时国家出一部分钱,织布机安置在潭村村民王效文家的大院子里,巧兰手把手教妇女们纺花织布、做鞋、裁布、做衣服、包扎救治。她非常有耐心,总是不厌其烦地亲自做着示范,但是对学员们要求非常严格,做鞋必须做得结结实实、有模有样,不能将就;缝制衣服的针脚必须又小又细,不能粗枝大叶……她对学员们说:“俺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不像个女人像男人,但是做出的营生必须又好又快,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能干的女人做的,否则别人就会笑话你!”总共培训了好几个班,直到1945年(民国34年),培训任务才结束。9月份,第一批南下干部带着家属去了新解放区。
  培训任务结束后,王巧兰就回到部队一二九师陈锡联的385旅,当了护士长,随着部队南征北战,解放全中国。
  1946年(民国3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著名的《五四指示》,在全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榆社县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指示,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即土改运动。这时,王巧兰同志又被调回了榆社县四分区,协助榆社进行土改运动。
  四分区村公所在岚峪乡的疙塔滩村,巧兰每次下乡,不论去岚峪村还是去大垴村,都要经过张孝武的老家郭郊村。张孝武的父母去世得早,弟兄十个,他是老小,父母去世后,他是吃大嫂的奶水长大的。巧兰和张孝武的事情,张孝武的家人全都知道。每当巧兰路过郭郊村,他大嫂总要拉上巧兰回家坐一坐,吃上一顿饭。巧兰和他的家人相处得非常好。
  后来,巧兰给郭郊村办了不少的事情,村里人动不动就找大嫂,让她出面找巧兰给办事情。这些都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
  1947年(民国36年)9月份,中共中央又公布实行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民国37年)榆社县要参照《土地法大纲》进行纠偏,纠正土改运动中出现的工作错误。不久,王巧兰就接到电话,让她马上带上些妇女到山东,准备参加解放济南的战斗。
  巧兰马上召集了她曾经培训过的十几个还没有北上南下的学员,火速赶到了济南。
  1948年9月16日,解放济南的战役正式打响,经过我解放军8天8夜的顽强攻击,于9月24日解放了济南。
  在这8天8夜中,王巧兰和她的学员,与部队中的卫生队,一起奋战在阵地前沿,一看到有伤员,马上抬出来实施包扎救治或抢救。
  战斗结束后,部队奖励了巧兰所带来的榆社卫生队一面奖旗,表扬了她们在战斗中顽强、勇敢的表现。巧兰领着她的学员,带着奖旗,高兴地回到了榆社县。
  巧兰回到榆社后,在县委担任了县妇联会副主席。半年后,又接到部队的电话,要求她马上回部队的卫生队,担任护士长,参加解放太原的战役。
  1949年(民国38年)4月20日,太原战役全面展开后,战士们用担架从战斗前线抬下200多名重彩号,安置在了太原的太庙里,全部交给了王巧兰,要求必须尽一切努力、想一切办法,不让一名战士牺牲。
  太庙里没有被褥,地上铺满了秸秆草,伤员们都就地躺在了地上。巧兰和她的卫生员,都忙着给各个伤员包扎、换药、打针、喂药、喂饭。伤员们伤势非常重,都不能生活自理了。巧兰除了给他们喂饭外,还要给他们接大小便,经常擦洗身上,不怕脏不怕累。让战士们都非常感动。给伤员们包扎的布带没有了,她就把自己的衣服撕成一条一条的,洗干净,给伤员们包扎。
  4月23日,太原解放。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王巧兰就一直在部队上照顾伤病员,1950年才转业回到榆社县,还是在县妇联会担任副主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