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风雨民师>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作品名称:风雨民师      作者:牛存金      发布时间:2015-03-16 17:17:26      字数:6997

  虽然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护理,终因癌细胞大面积地扩散,医治无效,可亲可敬的栾永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五十三岁。在教坛辛勤耕耘了三十二个春秋的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三尺讲台,离开了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消息传来,教育界、社会各界及附近的乡邻都格外悲痛,都说失去了一位仁爱慈祥兢兢业业的好老师,一位德才兼备忠于职守的好老师。镇里、村里、学校里的部分领导乃至几乎全体老师都去殡仪馆向遗体告别。
  由本校调出去的常青树来了,被提升为县电台的副台长冯小东来了,他们都曾是教育战线里的精英。常青树曾是栾永现的学生,现已被提拔为本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看到栾老师那瘦骨嶙嶙的躯体,那清癯而慈祥的面容,他失声痛哭泪如泉涌。曾多次受到栾老师资助的丁有志、刘静、方磊等同学连同他们的父母都来了,家长们力主让孩子为栾老师披麻戴孝,扶灵出殡。大家都为失去这位优秀的教师而难过,为失去这位忠厚的长者而悲哀。
  栾永现执教一生,德高望重,他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成了战死在讲台上的光辉典范,精神着实可嘉,所以追悼会开得十分隆重。县、镇及兄弟学校都派来了代表。
  栾永现辛勤耕耘,桃李遍布,不少学生闻讯前来悼念志哀。各式各样的花圈挽联满满当当地摆了一地。
  县教育局的挽联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镇教委的挽联是:巍巍群山埋忠骨,滔滔河水铸师魂
  兴隆中学的挽联是:呕心沥血满腔热忱育桃李,重彩浓笔辛勤忘我写春秋
  兴隆村的挽联是:兢兢业业培育莘莘学子,尽职尽责催开满园桃李
  各届受业生的挽联是:壮志未酬山河呜咽悲悲凄凄哭恩师,一生楷模万姓景仰情情切切吊忠魂
  追悼会由方天晓校长主持,他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陈述了栾永现的生平、经历、以校为家、呕心沥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品德,以及为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还有他作为普通一兵刚正不阿扶正压邪的精神风范。他说,正是千千万万个栾永现老师这样的普通一兵,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用羸弱的身躯托起了农村教育的半壁江山。他代表全体教师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以栾永现老师为榜样,尽职尽责,化悲痛为力量,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让栾老师在九泉之下放心。最后大家一起鞠躬默哀,祝栾老师一路走好!
  追悼会后,成群结队的老师和群众自发地到坟上给栾永现送葬。大家在栾永现墓前栽树、培土,默默饮泣,久久地不肯离去。
  侯庆申到了医院不久,医生就给他做了消炎正骨手术。由于救治还算及时,正骨后,他感觉好多了,再也不像原来那么地肿胀疼痛了,体温也渐渐地降下来,他在一天一天地向着健康转化。
  鸡逗眼袁立冬约了方白冰,骑上自行车,买了糕点和水果去医院去看望侯庆申。两人劝他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要胡思乱想,要按照医嘱按时服药饮食等等,这使侯庆申十分感动。当袁立冬问起他怎么会掉到沟里时,侯庆申红了眼圈,说:
  “袁哥,我这腿不是掉到沟里摔的——那天,我奉哥之密令去方家侦察,为了隐蔽好自己,我爬上了方家门前的大树,隐蔽在树荫里。因为实在太累太疲乏了,从树上摔下来……”
  袁立冬安慰他说:“无论如何,你是立了战功的。我们不会忘记你。要记住,千重要万重要,养好身体最重要,身体那是革命的本钱。当务之急是去掉一些胡思乱想,安心养伤。”停了停又问,“只不知道咱们的密电码在哪里?又到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侯三惶惑而又沮丧地说:“大哥,事情大为不妙。那天我摔下来后,头也懵了,神也散了,腿也瘸了,魂也飞了,实在是痛得厉害,只想着快去找医生,没注意把密电码给丢了。要叫咱们的老师拾去就坏了。”
  袁立冬听了,心中暗暗地骂道:“净办这狗喝油的事,废物蛋,猪脑子。这点小事就出这么大的漏子!”但他是个极有城府的人,很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即使心里再不满意,也会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他给侯三掖掖被角,安慰他说:
  “不要难过,这都可以理解。生命是第一宝贵的。当时那情况当然是保命要紧。两相比较,密电码还不是小菜一碟。”
  侯三惆怅地说:“我最担心的是,倘若密电码被有关人员拾了去,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第二个担心是,大炸鱼他胡搅蛮缠,我借的是旧照相机,却叫我赔新照相机。”
  袁立冬安慰他说:“只要你养好伤,比什么都重要。照相机咱以后想办法赔。密电码我回去后再查访查访,不一定就恰恰落在哪个老师手里。万一真被有关人员拾去了,也看不懂它。嘿,幸亏你聪明伶俐,把它搞成了密码形式。当时我还以为你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
  侯庆申见受到了赞赏,颓唐的心情才好了一点。
  袁立冬、方白冰从病房里出来后,边说话边推着车子在街上走。袁立冬说:“走,拐个弯儿,陪我买桶汽油去。”
  方白冰问:“买汽油干什么?和油漆刷门窗啊?”
  “非也非也。”袁立冬看了看附近没人,挺神秘地说:“方老弟,实话对你说,这次来咱们骑这破自行车。下次来,咱自行车就换成电驴子了!到时候,我带着你,油门儿一加,脚一踩,‘日’的一声窜出老远。要多神气有多神气!要多潇洒有多潇洒!”
  方白冰吃惊地问:“怎么,买摩托了?什么牌子的?”
  袁立冬嘿嘿一笑说:“不是买的,我哪买得起呀,是亲戚送的。人家成了大款了,鸟枪换成炮了,摩托车换成了桑塔纳,就把摩托送给了我——嘿,九成新,幸福125,今天搞点汽油回去。我还不会骑呢,星期天就去学车。”
  方白冰听了,很羡慕也很受鼓舞,说:“抽时间去看看你是什么样的车,过天我也买一辆。人生在世,该享受就得享受,该潇洒就得潇洒。有福不享,傻子一般!”两人说着笑着计划着,蹁上车子向加油站奔去。
  栾永现安葬后的一天,栾永现的儿子栾杰到了学校,把一封信交给了方天晓,说是爸爸的遗嘱,还说爸爸生前嘱咐过,一定要等他安葬后再交给校长。
  看到栾老师那熟悉的字体,方天晓由不得一阵酸楚,泪水再次模糊了眼睛。字体虽说十分熟悉,但已经松散变形,显然是病危时力不从心了。拆开信封,除了信笺,还有一张大大的照片。照片上,栾老师两手掌着自行车把,眼睛前视,开心地笑着。他笑得那么阳光,那么灿烂,满脸喜悦溢出心窝。
  方天晓当然记得这张照片,这是栾老师积蓄了整整十年,买了那辆自行车以后照的。那天,他们到县城去开会,会后买了一辆自行车。栾永现对天晓说,“天晓,走,陪我照张像去。”天晓问,“不年不节的,照什么像啊?”栾永现说:“多少年了,我日日盼夜夜想,想有一辆自行车。这愿望终于好梦成真,我比过年过节都高兴啊!心里高兴,留个纪念。”天晓见他兴奋得难以抑制,不愿意打击他的积极情绪,就陪着他去照了这张像。
  令他十分费解的是,现在,他交给自己信和照片是什么意思呢?为了解开这个谜,他怀着好奇心快速地读下去。
  天晓校长:
  你好?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驾鹤西去。这些年来,尤其我得病以来,你和老师们给了我那么多的帮助和关心,这使我感激不尽且至死不忘。我初中毕业,却教了这么些年初中,生命虽短,却无遗憾。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的极大信任。但终因我能力有限,虽说尽了心力,却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没给学校增添炫目的光彩,所以,至死都觉得惭愧和不安。
  我有两桩心事,也算两个任务,在有生之年实在没能力完成了。看在咱们曾是师生的情份上,请你一定要帮我完成。
  第一,还清债务。在我患病手术的时候,老师们深明大义,无私地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同程度地捐了款,使我顺利地动了手术。这深情厚意我至死都不会忘记。我对大家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我知道,老师们大多出身农家,经济状况不很好,有的比我家还困难。人生在世,义字当先,何况我是个共产党员。所以,这笔账一定要还。人死,帐不能死,更不能赖。生前,我把捐款数目及名单交给了儿子栾杰,让他逐步偿还。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他长大了,有这个偿还能力了。希望你监督他执行。如不照办,我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第二,我教了多年的语文和历史。我熟知,咱们祖国有灵秀的山脉,有奔腾的江河,有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有茂密的森林,有繁华的城市,有宁静的乡村——尤其,有我们为之骄傲的首都——北京。那里有辉煌壮丽的天安门,有全世界最宽阔的天安门广场,有巍峨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牌,还有北海、天坛、颐和园等。每当上课讲起这些,我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曾经很多次,学生们问我,‘老师,你去过北京吗?’‘你看见过升国旗吗?’‘天安门广场大不大美不美?’每次,我都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没,没,老师没去过。’
  天晓,你知道,我是这样地热爱生活,这样地热爱咱们伟大的祖国,可我一生只去过离家几百里远的地方,一直没机会游览我神州大地,尤其没亲睹过华夏首都的容姿,所以深深地为之遗憾,至死都不能瞑目!
  北京,那令人激荡不已、梦萦魂绕的北京城呦……我知道,圆起这梦我没那个条件。千多里路不算远,本来我想利用假期,带上烙饼,骑着自行车去的,但是,阎王爷他不答应我,早早把我拖下了地狱!我想,你身为校长,总有机会去北京参观或学习。去的时候,请你务必带上我的照片,把我带到北京城,让照片上的我看看咱神州大地的风采,看看咱们首都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读到这里,天晓早已泪流满面,再也读不下去了。他不由地感慨万分:多么纯朴高洁而又良善的人啊!多么容易满足的人民教师啊!这,就是扛起农村教育事业的脊梁!这,就是通向理想彼岸的使者先驱!继而想到,社会上不少掌握特权的人,借着考察工作为名,满世界飞来飞去,什么欧美南非澳大利亚,新马泰澳各地游个遍,而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着工作和育人的需要,连这点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更为遗憾的是,栾老师尝尽了酸甜苦辣,经历了风风风雨,最终也没转成公办教师,带着这份遗憾离开了人世。但毫无疑问,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祖国为社会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忠实代表,是最优秀的人民教师之一,人民不会忘掉他!
  想着,稍加思忖,一首《西江月》脱口而出:
  足踏三尺讲坛,
  不辞辛劳耘耕,
  育得桃李满山青,
  犹胜戎马倥偬。
  正邪是非清纯,
  终生鲜论名功。
  洁高颇有贤者风,
  闻逝无不泪倾!
  许久,他擦干了泪水,对着这封特殊的信件,对着这张大大的照片,深深地低头默哀。他向老师默念道:放心吧,老师,学生听从您的教诲,一定努力实现你未竟的心愿!老师,你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供我们学习发扬和传承,学生一定要以您为楷模,争取要做您这样的人!
  董娜挨了方白冰的凌辱殴打,心情极端灰暗,她感觉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娘家永远是女儿的大后方、堡垒户和避风港。女儿是娘的心头肉,见女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她又生气来又心疼,遂安慰说:“都怨妈,当初被他的花言巧语给骗了,被他的大米香油给骗了。你就在这里住着,娘叫你冻不着饿不着。”听女儿说要离婚,她坚决支持,说:“离就离,谁离不了谁呀!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在心灵煎熬的日子里,董娜思想也不是没有波动和反复。想想方白冰的作派,她又气又恨,恨不得一下子就脱离了他,离开那个没有温暖的家,可看看心爱的女儿,心里就有些难受发堵。这么小就失去了父爱,孩子有什么罪?平时多有耳闻,单亲的孩子心灵创伤最大。她受的教育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很有可能向着畸形发展。女人啊女人,做女人真难!中国有多少感情破裂的夫妻,为了孩子,都在委曲求全地维持着,都在自我牺牲地期待着。为了女儿圆圆,她想做出让步和妥协。
  她想,只要他方白冰来一趟,把自己和女儿叫回去,自己就把起诉书撤回来,回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是等来等去,这个方白冰,冷若冰霜,置若罔闻,按兵不动。这就使她更加地愤慨填膺:这个没有人情味的东西!从而更坚定了离婚的念头。
  自住到娘家后,半个学期过去了,方白冰一直就没来过,两人就这么打冷战干耗着。在一个寂寥的夜晚,她站在月下花丛,触景伤怀地写了这么一首小诗:
  风清万籁静,
  月冷寂寥空。
  只身向花立,
  悲苦入梦中。
  暑假中的一天,董娜在百无聊赖地翻看报纸,由于心不在焉,黑黑的字体一行行在眼前滑过,写的什么却全然不知。正在烦闷惆怅,忽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赶忙站起身迎了出去。
  一看,原来是好朋友张燕。董娜忙高兴地拉住她的手:“哈,早就盼着你来玩了。”
  张燕笑眯眯地说:“姐,找你有事商量。”
  董娜一边拿凳子让她坐下,一边问:“什么事?”
  张燕说:“姐,圆圆她爸来过没有?”
  董娜气愤地说:“来什么来?要来就不是冷血动物了。”
  张燕说:“他这人怎么这样啊?和你有矛盾,总不能连亲生女儿都放弃了吧?”
  谈了会儿家常,张燕话题一转说:“近一段我一直在想,像咱们这样,文化水平、业务水平老提不上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混天度日,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就是不被淘汰,也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也创不出第一流的成绩。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自身硬。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而且得长流水,所以我和小马决定,下一步要脚踏实地学一点东西,像咱们两位校长那样,不断进取,永不言弃!”
  董娜不解地说:“你还学什么?你不是早成公办了吗?要学我们民字号的该学。”
  张燕看着她说:“董姐,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是特殊情况下转成的公办,并没有经过考试那道门槛,所以,我是公办的身份民办的水平。打个比方说吧,咱们都把升学比作鲤鱼跳龙门,跳过去成龙,跳不过去还是鱼。考试就是跳龙门,那是一个尺度和标准。我虽说是过了龙门,但那是被别人提着尾巴扔过去的。更何况,上级照顾咱一次,不能照顾咱一辈子。”
  这些话使董娜很受感动,内心触动也很大。当年,自己之所以嫁给方白冰,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正式职业。现在形势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他却一直抱残守缺,停滞不前。说白了,被推荐上学的方白冰,就是一条被人提着尾巴扔过去的鱼!关键的问题是,这是一条至今还不觉悟的鱼。和他争吵的焦点就是,想叫他觉悟起来,先成为一条自己跳过龙门去的、有真才实学的鱼,然后再图发展。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久而不进,自然会成为一条搁浅沙滩的鱼!
  张燕见她思之颇深,接上去说:“所以,咱们该燃烧就燃烧,该释放就释放。应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凭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站起来,挺直咱们那弯曲的胸膛!
  这话正说到董娜的心坎上。其实,董娜早有自强自立的意识了,只是老认为有方白冰在遮风避雨,自己的意志就淡化下来软弱下来,许多计划也就没有付诸实施。听张燕这么说,她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连连地说:
  “对对对,咱们应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努力放飞自己!《国际歌》里说的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一切,全靠我们自己!”由于激动,她边说边挥起了拳头。
  张燕说:“不努力进取,不但学不到新知识,接受不了新思想,连以前学的也淡忘了。”
  “对,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现在学起还为时不晚,咱们就来它个亡羊补牢,后来者居上。”
  两个人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有信心。张燕又说:“上次我和静淑嫂、王霞老师谈起了这件事,她们也有这个想法。我考虑,为了互相切磋互相激励,咱们应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你来当组长”
  董娜想了想说:“一来,现在我心里缠丝麻脑的,挺乱,没有那个心绪;二来,我这个人遇事缺乏主见,怕当不好。咱们选静淑嫂子当吧。她办事干净利落,也很有组织能力。”
  “那好,静淑嫂子倒是个好人选。我把这意思和小马、静淑嫂、王霞老师都说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天是放假的第三天,咱们明天就学起来。”
  董娜伸出手来,张燕和她友善地击了一掌:“一言为定!”
  送走了张燕,董娜托住脸腮,又陷入了深思。朋友一席话,拨亮了一盏灯。多少年来,自己一直不甘沉沦,有努力进取的想法,但由于老把希望寄托在方白冰身上,就一味地、不厌其烦地催促方白冰进取,自己则常常拿孩子、拿家务当借口,以致一拖再拖。究其实质,是自己的惰性依赖性在起作用。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年华。还是哲人说得对:把自己的命运系在别人的裤腰带上,一辈子也挺不起自豪的胸膛!这时,村里的高音喇叭响了,电视连续剧《昨夜星辰》主题歌随风飘来:
  昨夜的星辰已然坠落,
  消失在那遥远的银河,
  想记起却又已忘记,
  那份情换来的是寂寞,
  ……
  听得这绵绵的歌声,她心有所动,联想翩翩,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方天晓。这是一个多么踊跃进取的人啊!当年,在如诗如梦的初恋里,两人一块上山采那艳丽的花,看那碧绿的草。坐在高高的山巅,谈工作、谈理想、谈未来。在他的家中,他专心致志地复习功课,自己则紧紧地依偎在他的身边,近得都听见对方的心跳和呼吸,嗅得出彼此的气息。那是多么浪漫多么激情无限啊!可是,可是,就因为他一时落榜,就因为那可恶的方白冰乘虚而入……正是:从今掬尽黄河水,难洗从前满面羞。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可惜啊可惜,同仁堂大药铺里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
  不行,不管从哪个方面说,自己都欠他一笔心债。所以,无论如何得补偿一下,而且要抓紧。况且,他原本就是自己的。只是,以前对他伤害那么深,他能理解吗?他能接受吗?得,只要推心置腹向他承认错误,再以感情打动他,一定能行!他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一时间,她再次产生了一种物归原主的冲动。要真是那样,再回到他的身边,该有多好,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