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作品名称:乡愁 作者:独行的闰土 发布时间:2015-03-14 15:57:08 字数:3291
高大为自从老岳父过世之后,儿子也去了省城和宋天鸿两人搭档搞房地产开发,他和海六子觉得再也不用四处求人给泥工队找业务了,就将队里的泥工队也拉到了“天鸿地产”,交由羊富贵的两个儿子负责。他和海六子的大货车因为与人签订了五年的拖土合同,只得继续在工地拖土。
最初家里的几亩责任田还有人抢着耕种,高大为没人在家,就和愿意替他耕种的羊富贵商定,他什么都不要,羊富贵只需负担上缴的各种税收就行了。
几年间相安无事的就过去了,他也不用操心家里的任何事情了,一心一意的开着货车在工地上跑运输。
趁一个休息日,一直挂念儿子的高大为去天鸿他们的工地看看,顺便来告诉天鸿夫妇与老婆梅淑芬,隔两天就是海六子的孙子满周岁。那方梅的肚子争气,生了一个胯下带把的,六哥夫妇嘴都笑到了后脑勺上,准备在家大摆宴席庆贺。
天鸿想到当年老婆生了一对龙凤胎时,他爸和岳父母三位老人似乎比他们夫妻俩还高兴,就笑道:“六哥他们能不高兴吗?隔代亲的感觉非同一般!大哥,你今天就在这住一晚,明天叫上芳芳他们夫妻俩,我们一起回去喝喜酒!”
既闲不住又想着儿子能有这出息,都成了堂堂的大老板了,高大为心里的喜悦与骄傲,从他脸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充分的显现出来了。在儿子宽敞明亮的客厅里,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宽屏的电视里歌声亮丽,他瞧都不瞧。傻傻的微笑着,像是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双眼放着光芒一遍又一遍的打量着屋里的陈设。他忽然有了去工地转转的念头——以老板的爹的身份欣赏欣赏儿子的成就。
老婆梅淑芬偷眼瞧了他一下,微微一笑,转过身来叮嘱他:你可要低调一点,工地上许多做工的都是家里来的,千万不要在人前显摆!
他咧嘴一笑说:“还用你说?”
不抽烟的他特意买了几包好烟揣在袋子里,径直来到了羊坚羊达兄弟俩干活的地方。几十个家里来的泥瓦工一见他就叫开了,他大笑着一边与他们逗趣,一边把烟递了过去。一阵寒暄之后,羊家兄弟吞吞吐吐的告诉他,他们的父亲羊富贵希望他有空时回去一趟,说是有关责任田的事,要和他商量一下。他当时愣了一下,心想,这有什么好商量的,田都交给你种了好几年了,我又不要你什么,你继续种着不就行啦!
等他满腹疑虑的回到大山冲,羊富贵对他说:“大汉,这责任田你得想想办法了,我不光不想种你的田,我自己家的几亩田,我都不想种了。”
高大为道:“怎么,发财啦?还是想和儿子去干活啊?”
羊富贵无声的苦笑了一下,从抽屉里拿出乡政府发下来的缴税单对他说:“你先看看,再仔细算算,这里面除了该上缴给国家的农业税外,村组的提留款和乡政府的统筹款的项目有多少个?忙死忙活的搞上一年,一季早稻就全是他们的了!我的人工与成本呢?就全指望着晚稻了!像今年的稻瘟病这么厉害,我就亏了一大截!把我在外砌石头的工钱都倒贴了进去!”
高大为又走访了许多人家,都没人愿意种。
已卸任队长多年七十来岁的七爷说:“我呀,活了七十余年,算是看明白了。大跃进的时候就叫唤着进入共产主义,到现在终于盼来了改革开放,也仅仅是田里多收了几粒稻谷,有了些余粮,都塞进了猪嘴里,求着盼着牲猪的价格不往下跌,换几个生活费。家里要办件大事,兜里照样是瘪的。那电视上就说我们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两千多块!大伙数数,我们队上除了高、文、童这三家达到了这水平,其余还有谁家有啊!......”
高大为打断说:“老家伙,其余的都没说错,就说漏了自家,你家正阳没这收入啊?”
老会计乔书明摸了摸满头乱糟糟的头发,呲着一口黑乎乎烟牙笑道:“大汉这话不假,如今是越有钱的越想着发天財,穷的就越来越穷。他儿子每个月的工资雷打不动的存进了信用社,这个老鬼一个人还养着五头大肥猪!唉,没办法,上面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今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谁叫自己没能力?”
天鸿疑惑的问:“如今不是家家户户有余粮嘛,多养猪啊!”
七爷笑道:“天鸿,你不懂,我给你算算,你就会明白。拿我现在存栏的五头猪来说吧,除掉粮食成本,饲料成本,按现在的价格卖了,每头能赚五十元左右,五五二百五,就是我四个多月的工钱。还要请菩萨保佑,猪别生病,兽医别进你的家门才行,不然这点利润就花在了药上了,弄不好还得亏本......”
乔书明怪笑着接上话茬:“你说多养猪,我们队上人均一亩田,除掉上交的公粮和自家的口粮,剩下的就是养猪了。人口多的户还沾点便宜,多几粒稻谷,人少的就只能干望着,想靠养猪发财,除非是做梦。你看小利和强子两家,他们只收购牲猪,不养猪!人家的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养猪发不了财!”
七爷又说道:“现在不提共产主义社会了,又提起了奔小康了,照这样的搞法,这小康社会估摸着也得猴年马月才能来!精兵简政提了几十年,也喊了几十年。如今倒好,一个小小的镇政府,吃饭的就有三百多人!今天喊要这个费,明天又收那个费,收费的一拨接一拨上门强拿硬要,跟过去的差狗子没两样,农民的负担能不重吗?现在的形势,就像我们以前用的煤油灯,上面亮堂,下面一片黑!”
有一个村民答道:“镇上有一个负责人,他家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一家就有四个在镇上上班。我的个乖乖,你看我们怎么养得活他们!”
妇女刘美秀抢白道:“说你没读书就真的是饭桶!怎么是四个?他的老婆和孙子呢?还不都是大家养着!”
乔书明又说:“他们是衙门里的大老爷,光吃饭不愿干活,有时出来收钱,碰上硬气的人家不给,就出钱请社会上的二流子帮忙。”
宋天鸿道:“怎么可能呢,政府机关会去请二流子,好说不好听啊!”
刘美秀认同的朝他点了点头。
高大为照着手里的缴费单子一扒拉,心里就窜起一股无名火:“我去问问伍建民这混蛋!”
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时任村长的伍建民家里,没好气的对伍建民说:“你们这个人均纯收入两千多,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又是谁虚报的这些数字?我那几亩责任田,我不想要了,你们村上收回去吧!”
伍建民强装笑容说道:“大叔,自从搞计划生育起,到如今的农业税收缴,我的耳朵边就没几天清静,我家的八辈子祖宗也不知被人骂过多少回了。您今天要是有气,想骂也行,哪怕是将我骂个体无完肤狗血喷头,我也受了。但是,我回答不了您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根本不是我的能力能帮您解决得了的!”
高大为恨恨的说:“那我就让它荒着!看你们去问谁要钱!”
在去海六子家的路上七爷说:“现在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什么事,罚款成了他们的法宝!没钱?拖你家的猪,撬开你家的仓门,谷也要!没办法,你只能拿石头去打天!你想把田荒着?那不行,人家会向你征收荒芜费。如今谁家要娶媳妇,办个结婚证,生孩子办个准生证,建房办个建房手续,就卡着你把所有税款交齐了再给你办。许多人都只交国家的农业税,拒交其他的费用。这样吧,你每年把农业税交了,我来种单季稻。好端端的良田,真要让它荒芜了,怪可惜的。”
他说:“你这老鬼,说胡话吧。正阳他们都不在家,你行?”
七爷拍着胸脯说:“谁说我不行了!”
天鸿倒是理解:“大哥,你没想到他有那么多的女儿女婿?差不多一个排的兵力呢!还怕没人帮他?”
梅淑芬笑着打趣:“人说多子多福,如今看来说错了,应该是多女多福才对。女儿出嫁了,赚了一个女婿不说,还省了一大笔的建房资金!七叔就赚大了!”
七爷满足中带着诡异的笑容,没做声。
一行人快进海六子家门的时候,正好碰上镇政府组成的工作组,五六个人开着面包车正挨家挨户的要求村民补交所欠的余款。
高大为一见他们就来气:“上交国家的农业税,我一分不少。其他的费用最好别问,要靠我一个打工的来养活你们一大家子的人,我养不活你们!我家是既没猪,也没粮。老婆,你回去把门打开,看哪样东西值钱,让他们随便拿!反正他们是没钱东西也要!”
在海六子家吃过午饭,一大帮子人坐在地坪里晒着太阳聊着天。聊的内容无外乎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农业税问题。
高大为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老婆梅淑芬:“你刚才没把钱交给他们吧?”
梅淑芬回答道:“欠这些个钱干嘛,给他们了,图个清静!”
高大为不满的瞥了她一眼说:“你呀!我情愿给叫花子,也不愿给他们这些穿着合法外衣的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