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忆往昔峥嵘岁月愁>第十二章 后记 白板是谁

第十二章 后记 白板是谁

作品名称: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作者:白板      发布时间:2015-03-15 21:21:37      字数:2430

  后记白板是谁
  2015年新年伊始,写了压抑在胸中很久的话题,就是这篇《忆往昔峥嵘岁月愁》。不知道反响会怎么样,就先是向本钢水吧里挂了几篇,用了一堆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英文字母做网名,上传的三篇文章分别是:《2015年的第一缕阳光》、《吾家有女初长成》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投石问路,激起“哇”声一片。就有人问,“字母哥”是谁?打哪儿蹦出来的?
  其实,《史记.货殖列传》上早有记载:“……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这个人)毕了业来到了复杂繁纷的社会上,不断变换身份,在网易博客中自称白板,到了本钢水吧,就叫字母哥了。
  久困于安逸无为的生活,忽然被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所惊起,钢铁行业的降薪全面来临。死水波澜之中感受一丝寒意,老祖宗那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太对了。一开始不顺,然后是越来越顺,最后是一帆风顺的日子,是我和我们这一代人基本的轨迹。生于六十年代末,成长于七、八十年代,先苦后甜,总体境况要好于下乡知青的哥哥、姐姐,也要好于步步是坎儿的八零后。如果没有这一次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变局,我可能还不会去回忆过去那峥嵘的岁月。
  我的大半生,基本如我在文章中表述的一样,有小的机灵,没有大的出息,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颠簸于历史的潮流之中,成长于乱世不觉苦,受惠于改革开放不觉甜,温饱之后,活力渐失,潜意思中就是个农民,对于下一代却又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希望,对于国家的前途走向有关切,却不见诸行动。
  回想起世事的艰难,莫过于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前期的童年岁月了。
  文革对于我们只是模糊的记忆,但文革后期,77年和78年两年的徘徊期,以及直到83年84年的起步期,仍然是中国人民生存多辛的日子。历史带得惯性前行,甩开包袱需要时间,也需要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作为动力,就不能摆羁绊的漩涡而阔步前行。当我们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又容易把过去的一切很快地忘记,以至于到了我的一代,竟不知道他的父母,就在几十年前,还在为吃饱穿暖而自鸣得意。
  我写的这些人和事儿,基本上都是有原型的,发生在我身边的。但我很害怕有人去对号入座,
  我不是想将某个人的隐私暴露于人前以博得个人的闻名。所以这些人都是个符号,代表的是一种人、一类人,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突出典型,没有他们的出场,就不能全面地解析特定的时代,我想那些自认为被刮到边的人,是会理解的。
  这篇《忆往昔峥嵘岁月愁》,写的都是本溪的事儿,我不想隐去其中的真实地名,本溪好歹也算是中国较大的城市了。鲁迅那个年代,写东西涉及到具体地方,都是隐名埋姓的;到了王塑这一代,就不忌讳写哪怕是北京的事儿了。互联网时代了,出名是好事,如果全国人民因为我的这个作品,而对本溪这座城市有了印象,则我功莫大焉。涉及到两所学校,新和小学和十八中,也是现实存在的,不是想抵毁我的母校,在当时,有几个学校不是这样的呢?五十步笑百步,谁也好不了哪去,希望能得到母校师生的谅解。
  这篇《忆往昔峥嵘岁月愁》,由若干篇小文章组成,每篇文章都可以自成一体。串起它们的是两条主线:一条是孩子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及家庭教育;另一条线是国家由乱到治的法制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得好,强调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真正走上复兴之路。不知道串得怎么样,大家能看懂否?
  三十几年前的故事,读者当然是小众了。
  现在的主流文坛,都是靓男美女和历史穿越。我不知道能有多少人有兴趣关注我的这个话题,反正,我对我女儿进行传统观念的教育和灌输的时候,得到的是坚决的抵制。我女儿,九零后,不食人间烟火,生活在物质的优渥和理想的虚幻之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坠落成凡人。
  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话一定有文学大家说过,你们上网查查看,如果没有,那我就申请专利,所谓“心有戚戚焉”,因为我在写上述东西的时候,绞尽脑汁,夜不能寐。这也说明我不是一个天生有才的人。天才的人,喝酒的当儿就把诗作了,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和曹操的《短歌行》。我所有的素材全来自生活的点滴,平常不注意积累,用的时候就搜肠刮肚,很遭罪。
  文学创作还需要灵感,没有灵感,写出来的东西就没有灵魂。灵感也像起鸡皮疙瘩那样,来得快,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走的急,稍纵即逝,过后就想不起来。所以抓住那一阵过电的感觉很重要,很多人一生有很多很重大的灵感,就是因为没抓住而一事无成。
  上大学的时候,读到过一句话:所谓新闻,就是在封闭管道里的强迫选择。是国外某刊物上某传媒大亨说的。当时十分的不理解,但记住了这句话,当时给我的启示就是:当你不得不向别人去说明你都不懂的事情的时候,你就把它变复杂,让听到的人比你还不懂。现在我好象理解这句话了,时过境迁,空间变幻,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过去的传媒是寡头垄断把持的,我说什么你听什么,我播什么你看什么,我说是新闻可以炒到天上,我说是禁忌可以深埋地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的地区盘我做主。不独新闻,世上之事,只要封闭,莫不如此。
  现在不同了,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谁也做不了谁的主了。个人的一点儿扑腾,扔到海量资讯的网络当中,比浮于江湖的一叶扁舟还不如。
  就文学作品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媒体时代还是现代的网络时代,想见诸于世,并为世人所接受者,均殊为不易。
  网络时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要让别人知道你,就要自己跳出来,摇旗呐喊,扬名露脸儿。象孔明那样等在家里让人三顾,已绝无可能了。
  我是做好了费力不讨好的准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成就的东西,最后无人问津,我就权当自娱自乐了。
  创作是个努力的过程,会很辛苦。把自己的想法端出来,与人分享,如果连举手之劳的打算都没有,就有点儿对不起自己有限的生命了。
  创作还有如怀孕。精心呵护之后,就要把孩子生下来,管它是龙种还是跳蚤。这就是我跳出来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知道白板是谁了吗?
  2015-3-13于本溪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