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作品名称:凝霜剑 作者:朱盼 发布时间:2015-03-11 18:46:02 字数:3363
风花酒楼里,岳南冲见瞳茗一脸犹豫,继续说道:“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现在这里还是赵公子说了算。可要是今天赵公子走出了风花酒楼,以后赵公子倘若有事再来找我。到时候还能不能由赵公子说了算,恐怕就难定分晓了。”岳南冲说完,看了看瞳茗。
瞳茗听了岳南冲刚才的话,原本举棋不定的心又落回到岳南冲这边。
“事到如今,算是为了冬雪,我赵瞳茗也就只好豁出去了,”瞳茗心想,之后回到酒桌前。
“既然岳侠士口口声声说要助赵某一臂之力。赵某不知是怎么个助法,还请侠士明示,”瞳茗喝下一小盅酒问道。
“赵公子果然是个识时务之人。至于这个助法,赵公子大可不必担心,”岳南冲见瞳茗回到桌前笑道:“赵公子只需花上几天时间等待在下的好消息便是。其他的事还请赵公子不必多问。”
瞳茗听了,还想说些什么,但话未出口,岳南冲便故意把店里的小二叫道:“包厢结账。”
“如果赵公子没什么别的事,那在下就告辞了。”岳南冲说完,向门外走去。瞳茗准备追上去,但还未走出门,岳南冲便混进风花酒楼外的市井。没过多久便消失得不见踪迹。
京城皇宫宣政殿里,几百号文臣武将正立在大殿两侧准备早朝。偌大的殿宇里到处绘满了团龙图案,从团龙图里散发出的威严和肃穆让人的心里变得更加凝重。殿台上放着一把龙椅,龙椅上,一个人正正襟危坐。
“朕今日请诸位早朝是有一件事想听听诸位的意见。”龙椅上的人环顾四周,之后说道。
“陛下虚怀纳谏,此乃陛下英明之举。所以陛下也不必有所顾虑,只要是臣下能帮上忙的,臣下一定竭尽所能,哪怕肝脑涂地。”站在距离殿台最近的一个文臣回道。其余的人听了,赶紧齐声附和。
等整座大殿内的附和声稍稍平静下来,坐在龙椅上的人继续说道:“诸位爱卿对社稷的忠诚,朕都一一铭记在心。既然如此,那朕也只好直言。朕听说近日有人私自窃用朕的名义在宫外收购银器。不知诸位爱卿可曾听说此事?”
龙椅上的人说完,殿台下一片哗然。几个年纪轻的小官听了,聚在一旁小声议论。
“张大人,你说谁敢有这么大的胆。这可是欺君罔上的罪名,弄不好可是要身首异处的呐。”靠近门边的一位后生对另一个人说道。
另一个人听了,摇了摇头,默不作声。
“诸位请稍安勿躁。正所谓空穴不来风。不瞒诸位,朕今日早朝也是想弄清这个问题。我朝一向视文治为施政之要。如果诸位爱卿中有谁私下收购了银器。今日当众澄清,朕以大宋之威严,特赦他免于一死,并继续让他留在朝廷为官。”坐在龙椅上的人说着,顺便向殿台下看去。
台下,十几个朝中重臣都低垂着脑袋,不发一言。一些原本想趁机进谏的小官见气氛不对,也跟着立在一旁,缄默不语。
“既然诸位中那个私自窃用朕名义收购银器的人今日不愿意当众承认。那朕也只好委屈各位了。从今日起,朝中凡五品以上的大臣都要派人一一清宅。”停顿片刻,坐在龙椅上的人向站在两边的太监示意一下,准备退朝。但还未起身,便被台下的一个声音打住,“陛下,请慢。”
龙椅上的人听见声音,循声看去。台下,一个身着道袍的人正半跪在大殿中心。
“大国师有何事啊?”龙椅上的人被人打断了计划,一脸不耐烦道。
“臣下也并无什么大事。只是臣下想提一点小小建议。不知陛下能否听臣下一言。”陌朔空跪在原处,继续说道。
“既然国师都说并无大事,那朕就不必再听了。”龙椅上的人听后,长吁一口气。但陌朔空的心里却变得愈发不安。“万一清宅时发现自己私藏的那些古玩字画。就算到时能澄清自己不是私购银器的人。但欺君之罪也同样是在劫难逃。”想着,陌朔空心生一计,故意激促道:“如果陛下真的不愿意听臣下的建议倒也无妨。只不过臣下担心有人借题发挥,私下议论。到时毁了您虚怀纳谏的名声,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大胆。”龙椅上的人听了,勃然大怒道:“这么说大国师是诚心想看朕的笑话了?”
“陛下息怒,臣下不过一介术士。人微言轻,怎敢一味冒犯圣上,自讨苦吃呢。”陌朔空听后,心里暗自欣喜,但表面上仍旧假装诚惶诚恐道:“臣下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陛下的名节考虑。人臣为君,自古都是天经地义的事。纵使圣上给臣下一百颗胆,臣下也不敢私自越雷池一步。”
陌朔空说完,龙椅上的人刚才的怒气也稍稍压制了下去。
“起来说话。”
“谢圣上恩典,”陌朔空听罢,从地上站起。之后继续说道,“关于刚才陛下说的银器之事,臣下私下认为不过是小人离间之言。”
“此话怎讲?”龙椅上的人问道。
“臣下以为,我朝之所以历久不衰,关键在满朝文武的一个‘和’字。如今有人散布谣言,说我朝中重臣中有贪赃枉法之辈,让陛下亲自盘查,弄得满朝沸沸扬扬、鸡犬不灵。这不是离间,又是何居心。”一席话,让原本早已在坐在龙椅上的人的心里成型的计划又还原成一盘散沙。
“那国师认为朕现在该怎么办呐?”龙椅上的人反问道。说话时,龙椅上的人刚才的怒气也随之消解。
“依臣下愚见,圣上应该多注意龙体。在政务之余也不忘寄情山水,陶冶心境。”陌朔空一字一句答道。停顿片刻,陌朔空接下去说道:“臣下有位远房亲戚正寄居在府上别苑。这位亲戚自幼精通音韵,犹善弄琴。再加上府上杏花正开。臣下不知圣上能否赏脸,和臣下一道听琴赏花。”
“既然大国师亲自邀请,朕也是盛情难却了。”龙椅上的人说着,回过头向身后的黄门低声耳语几句。之后,大殿里有人喊了一句退堂。没过多久,偌大的宣政殿里便空无一人。
京郊柴房外,刚才报信的伙计折了回来。
“那边有动静了吗?”王镖头站在柴房前的空地上问道。
“他们说夜半自有人会过来接货,”伙计从马上翻身下来答道。
老伍听了,一脸不耐烦道:“我说他们朝廷里的人也真是的,一批货至于这样神神秘秘的吗?”
“伍哥,话可不能这么说。”枫肃走上前劝道:“我看这批货的来头倒也不小。要不,在钱庄的后山上咱们也不可能损失三四个弟兄。照我来说吧,这货肯定没咱们想得那么简单。”
王镖头见枫肃把话说开,怕枫肃惹出乱子,赶紧把话头截住,“都别说了,事到如今,他们要的货,咱们都已经给他们送到了。至于货的事咱们就没有考虑的必要了。趁着现在是白天,大伙好好休息上一阵子。等到了夜半,咱们还得赶夜回去。”王镖头说完,从伙计手里接过缰绳,然后在一旁的木栏上把马栓好。
国师府邸的别苑里,一个女子正坐在杏花林里抚琴。女子的面容俊俏,被四周酒红色的杏花映着,显得更加妩媚动人。琴的两侧摆放着两只香炉,淡淡的香气从炉中逸出,把周围的环境衬得更加清新雅致。不远处,另外两个女子正和着从琴箱里透出的琴声翩跹起舞。舞姿妙曼,宛若玉蝶。
“陛下,就是这儿了。”走到别苑的大门前,陌朔空停下步子,毕恭毕敬道。
那个被称作陛下的人听了,抬起头向不远处的大门看去。不远处,一扇朱漆木门正虚掩着。门楣上,挂着一块偌大的匾额。隔着墙,隐约能听见从别苑里传出的琴响。
“果然是块风水宝地啊。”那人停顿片刻,之后叹道。
陌朔空听了,笑了笑说道:“还是陛下眼光独到。”说着,陌朔空从上衣衣袋里掏出一只折成三角形的纸包,接下去说道:“这是臣下家族祖传的秘方,有清心明目的功用。只需咽下少许便能使人心旷神怡。臣下特此准备,请陛下一尝。”
“既然国师有心为朕操劳,那这份心意,朕就不得不收下了。”那人从陌朔空的手里接过纸包,之后一口气将纸包里的白色粉末全部咽下。
粉末入口,瞬即即化。
“陛下觉得怎样?”等那一整包粉末下肚,陌朔空在一旁问道。-
“不愧是祖传秘方,简直连口感都与众不同啊。”那人咽了咽口水,笑道。
“陛下过奖了,”陌朔空听后,也跟着笑道。但陌朔空的笑里却多了几分自得。
瞳茗从风花酒楼回来时已迫近正午。回到房间,瞳茗赶紧锁好房门,之后一个人瘫软在床上。
床头附近的木柜上正放着一把镀过银的剪刀。
瞳茗躺在床上向房间的四周看去,最后瞳茗的目光落在了那把剪刀上。
有一阵子,一个念头在瞳茗的心里疯狂滋长。瞳茗咬了咬牙,从床上下来,之后拿起那把剪刀向自己的胸口猛扎下去。但好几次剪刀的刀尖移到离胸口一寸的地方又停了下来。
好半天,瞳茗才放下剪刀,推开门向冬雪的闺房看去。恍惚间,瞳茗似乎能看见一个女子正对着一面磨光的铜镜,用眉笔轻轻画眉。女子用力极轻,仿佛一股水流从平滑的山岩上淌过。瞳茗看着,不觉凝神,等他再次回过神时,对面依旧是一扇被纸糊过的雕花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