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清明祭墓皆喜林野 山川拜坟尽弃前嫌
作品名称:水润珠华——红楼梦之林黛玉续传 作者:冰络 发布时间:2015-03-01 21:20:31 字数:3257
宝玉住在贾母处,比先时安静许多,能与贾母说些家常话,言谈比以前明白,神情也不似往日痴呆,贾母看着着实欢喜。王夫人来看望,也能与王夫人说话,只是不知与宝钗成亲之事,看到宝钗衣着发髻变化,笑道:“姐姐已出嫁了吗?我一直病着,竟然不知,没给姐姐贺喜。大哥哥可好?”宝钗垂泪不止。宝玉见黛玉长时不来,问贾母道:“妹妹病还没好嘛,躲光要躲到什么时候,我去看看她。”贾母拦阻道:“别去,这要三天呢,半途而废,林丫头又不好了。”宝玉道:“妹妹知我病好了,会很欢喜的。这些天,她肯定担心死了。”众人劝住,宝玉郁郁不乐,渐渐又吵嚷起来。众人无法,只好告诉他,林姑娘不在府上。宝玉大惊,问道:“妹妹现在何处?”王夫人道:“妹妹住在北静王府。”宝玉疑惑道:“妹妹缘何会在那里呢?”众人支吾着,只说养病。宝玉吵嚷不息,直说要去看望。贾母无法,只好让贾琏去接,宝玉等得不耐烦,来回踱着步,不时出门去张望,贾母叹息。贾琏回来,说王爷和姑娘都不在府上,时近清明,到墓上去祭扫。宝玉焦灼又不解,又想央求贾母,贾政失去耐性,厉言喝止。宝玉畏惧父亲,不再出声。心内如焚。
时近清明千山青翠,芳草萋萋,鸟语花香,水溶要到坟上去祭扫,因见黛玉身子痊愈,在王府又足不出栎园,怕她憋闷,以让她祭扫为名带她到郊外踏青。黛玉说自己未嫁不应前去,水溶却说名分已定,早些拜祭也可让先人高兴高兴,强让她去。水溶在京畿郊野还有一处府第,因爱那里山水,又喜“两山排闼送青来”之句,命名“青闼”。让人收拾好了,也不张扬,带了几个太监侍卫,与黛玉坐着车先到那儿住下,一路上山清朗,水明秀,花香扑鼻,草气带着泥土的新鲜味,沁入肺腑。黛玉透过车上的窗帘,往外窥视,一水绕田,几处茅舍人家。神清气爽,水溶看着她沉醉山水之间的笑脸,也沉醉在无边秀色中。在风迎绿送之中,一行车马来到“青闼”。“青闼”位于山环水绕之间,房舍依着山形地势,层叠连绵。四围是一望无尽的篱笆院墙。黛玉道:“王爷有多少家当?京城王府已是富丽堂皇,此处又有这许多房产。”水溶道:“怎么,查家底呀?这是先祖遗下的,先祖兄弟二人,各有功勋,二叔祖不愿在朝为官,用御赐财物在此建宅隐居,因其后嗣无人,逝后其家产就归入先父名下。水氏家产还不止这些,南边还有,田亩山林房产,你慢慢熟悉吧。”“青闼”宅第虽广,与北王府风格迥异,王府一派富贵气象,而这里却清幽朴拙,房屋建构依着山形、树势、水体精心设计,与自然融为一体,亭台楼阁保持瓦石土木本色,不事雕琢装饰。除了房屋之间用石子铺路连接之外,其他地方都保持自然本色,任其草长花鲜,枝叶蟠虬,也不修剪。黛玉生长富贵之中,见的都是银雕玉饰,金碧辉煌,哪见过此等景象,赞叹连连。水溶见她双眸莹莹流转,问道:“喜欢吗?”黛玉道:“喜欢。”在此看守的人早已出来迎接,屋里用品陈设是从王府运来,布置得舒适典雅。水溶自住在主院落,黛玉住在它旁边的一木石建的小楼之上。一行人暂作休息。
次日,黛玉走出闺门,在楼上纵目极望,远望青岚霭霭,云蔚蒸腾,近处野花遍地,缤纷耀目。水溶来找黛玉,陪她尽享无边风月。紫鹃、蓝鸢、青鹭自小在深宅大院的王侯之家长大,何曾见过真山真水,欣喜异常,一早就出去在野地上采鲜花,捕艳蝶,嬉笑放纵,一会儿工夫编出一个大花篮,送到黛玉面前。孙嬷嬷道:“姑娘出来,你们自行玩乐,也不说伺候着。”水溶道:“让她们玩吧,难得出来,女儿家摘花扑蝶也是一道风景,看着赏心悦目。嬷嬷也去休闲休闲,我伺候着姑娘。”黛玉道:“在草地上铺一块布,摆上一些吃食,席地而坐,近大地,望远山,吸花香,饮酒烹茶,方不辜负这山水之胜。”水溶连声赞好,让人准备。黛玉又道:“不要酒了,就饮茶吃饭吧。”水溶明白黛玉的意思。感激她想得周到。片刻,准备完毕。水溶拉着黛玉下楼,在水边草地之上,铺着一大张猩红毡毯,毡毯上放着矮桌,桌上陈列各种吃食,黛玉、水溶坐在两边,品茶赏景。水溶又命再铺一张毡毯,照样准备两桌饭食,让孙嬷嬷、紫鹃等服侍的人自去吃饭,用人的时候再叫。黛玉道:“这里的菜蔬味道与城里的不一样。”水溶道:“这是现吃现摘,和花带露的,自然比城里的清鲜。”黛玉道:“村姑渔妇在山里水间虽粗茶淡饭,吸清风、享明月,和露摘花,带霜烹蟹,到也逍遥快乐。”水溶笑道:“想做村姑渔妇?”黛玉道:“怕是连村姑渔妇都做不来。”饭毕,又在草地上闲散一回,水溶怕山间风凉,让黛玉回楼休息。
清明那天,两人来到墓园宅第先作休息,守墓之人早已准备好祭扫物品,水溶亲自培土上香,供上祭品,仆从退下,只留几个太监服侍,黛玉在紫鹃扶持下出来,两人先祭拜曾祖水凭祀、祖父水垣,又在水荆萧和王太妃墓前跪倒叩拜。水溶不忘向祖父、父母介绍新媳。黛玉害羞走开,到姚王妃墓前,上香祭拜,水溶也来拜祭,想到:生前苦争名利,纵有广厦千万,死后还依青山碧水,何者为真,何者为假。两人祭拜已毕,在墓园四周散步。一个太监来报:“王爷,南安郡王来给王太妃、王妃上祭。”水溶出乎意外,他怎么上这来了?黛玉忙命孙嬷嬷叫来紫鹃等人自去回避。黛玉等人安顿完毕,水溶才说“有请”,并亲迎出去。南安郡王身穿王袍,腰横玉带,缓步而来。两王相见,各自拱手为礼,北静王道:“前时,王爷凯旋归京,水某有孝在身,未及出城迎迓,还望恕罪。”南安王道:“北王哪里的话,你我之间何至于此?听闻王太妃、王妃仙逝,深恨当初行事莽撞,连累到贵府,如今追悔莫及。特来向王太妃、王妃请罪,也向王爷请罪。”说着拜了下去,水溶赶紧以手相搀,道:“南王不必自责,两军阵前,整顿军纪,理所应该。王爷阵前殊死搏战,一定乾坤,减轻水某识人不深以致险些误国之罪,水某感激不及,何罪之有?”南安王道:“北王爷胸怀大度,仁义宽厚,小王谢过了。”两王携手进入墓园宅第。南安王一定要亲自去坟前致祭,水溶见劝阻不得,只好陪同前来。南安王上香,太监烧化纸钱,南安王在太妃墓前跪拜,水溶跪倒还礼。上祭完毕,两王回到大堂坐下,水溶对南安王祭坟深表感激,又谈到边关形势,问道:“因在服中,久未上朝,朝中事务已然生疏,前些时听说圣上想和亲,只等王爷回来定夺。此事定了没有?”南安王道:“此事已定。”水溶问道:“遣的是哪家之女?”南安王叹气道:“我正为此事忧心呢。”水溶道:“怎么?”南安王道:“一些大臣反对议和,想一举歼灭,永诀后患。可我四边不安,国库空虚,长期作战,于国不利。对方已俯首称臣,愿做我朝一个藩王,为我固守边陲,总要安抚吧。他们提出既然我倡议为国和亲,就遣我家之女和亲。”水溶道:“怎能如此行事?”南安王道:“圣旨已下。”水溶道:“老太妃如何舍得?”南安王道:“舍不得又如何?”水溶暗自叹息:军前舍命,归朝舍亲,这就是一心为国的代价。南安王见水溶脸现义愤悲容,心下感激。道:“不提此事了,朝廷还有大事呢。”水溶道:“还有何事?”南安王道:“去岁荒旱,收成锐减,现下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说是难民要进城,圣上要下旨赈济灾民。”水溶道:“灾民问题处理不好,易出事端。”南安王道:“边患未靖,内忧又起。何时是了?”两人感时伤世一回,南安王告辞离去。水溶带黛玉等回“青闼”。
在“青闼”住了几天,水溶、黛玉回北王府。一路上看不尽的青葱翠绿、娇艳芬芳。渐进京城,路上多了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将妇携雏,已有难民进京。路上行人见几辆装饰豪华的帷幄大车过来,有侍卫仆从开道,知是官宦人家,忙忙的让开道路,躲到两边。看着他们,黛玉忽然感到原来自己错了,青山绿水之中,野草闲花之下,掩映的不是悠闲自在,清新逍遥,还有苦难。不禁闷闷的。黛玉从头上摘下一支玉钗,伸出车窗外,对外面的家将应扬说:“把这个给那个孩子,让他买果子吃。”应扬带马来到那一家三口面前,把玉钗递给那个老者,说:“这是我家王妃给那个孩子的,给他买点吃的。”一家三口跪倒在地,高呼谢王妃。听到“王妃”二子,黛玉皱了皱眉,回头看水溶。水溶满脸笑意,眼中闪着狡黠的光彩。黛玉冷哼一声,转过头去,不理他。水溶却握住黛玉的手,紧紧地。黛玉挣脱不开,只好任其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