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假正经”老师
作品名称:同学会 作者:金龙 发布时间:2015-01-11 16:16:37 字数:3676
这时,叶欣伟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打开手机一看,是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非常抱歉,由于近段时间学校的事务繁忙,不能抽身前来参加二十五年一次的同学会。请代向到会的同学们和老师解释一下。同时也祝同学会圆满成功,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同学们事业有成,生活美满。”
这个发短信的人也是个马大哈,竟然发了短信不署名。幸好叶欣伟的头脑里,对这个号码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知道它的主人就是昔日的副班长高杰力。要是没有这点背景知识,那可就要想破脑袋去猜测是谁发的这个短信了。
是不是在学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这么忙的,忙到连一两天的时间也抽不出来?班长肖登峰是如此,副班长高杰力是如此,学习委员齐欣也是如此。当年在学习成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三驾马车”无一不是如此。
或许工作忙只是他们的一个借口,他们的本意是不想参加同学会。在他们的心目中,同学的情谊,老师的教诲,都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才是首当其冲的。既然他们是这样来看待老师和同学的,叶欣伟叶就不奢求他们了,于是毅然将那条短信拉进了废件箱里。
“是谁发来的短信?让你一脸的不高兴?”蔡嫣然探过头来想偷看一下,叶欣伟却将手机藏了起来。
“不会是哪个小三发来的吧?如今的大老板,哪一个没有小三、小四的?你就承认了也没有什么,同学们还是能够理解你的。”蔡嫣然继续穷追猛打。
“是老同学发来的。”
“谁的?让我看一下。”
“我已经将它删除了。”
“这说明你心里有鬼。它根本就不是老同学发来的。”
“随便你怎么去猜都行。反正我是问心无愧的。”
“我看你就是假正经!”
听蔡嫣然说起“假正经”,叶欣伟突然想到政治老师贾政经答应来参加同学会的,到现在还没有来。于是掏出手机,准备给他打电话。
“又要给哪一位小三打电话?”蔡嫣然盯着问道。
“你不是说贾政经吗?我这就是给他打电话。”
“我说你假正经,你却嫁祸于人。”
“我要打电话了,没工夫跟你贫嘴。”叶欣伟于是拨出了电话。
“贾老师,同学们已经基本到齐,就等着你来了。”叶欣伟这样同老师说。
“十分对不起,我临时有事来不了。不要等我了,你们就开始吧!”电话那头的贾政经说。
“有什么事可以搁一搁吗?我叫李冰莹开车去接你。”
“别别别!你一番尊师的诚心我领了。老朽实在是有事脱不了身,就不要劳烦同学们了。”
“那我改日来你家拜访老师。”见实在请不动这位政治老师,叶欣伟于是改口这么说。
“十分欢迎来家作客。祝大家玩得开心。”对方说出这一句后,就将电话挂断了。
虽然没有请来老师,但叶欣伟的脑海里,关于政治老师的点点滴滴,又连成了一片。
在所有的任课老师中,政治老师的课是最放得开的。比如他对自己所任教的政治课,就有非同一般的见解。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是统治阶级的传声筒。统治阶级要把它们的意愿强加于它的臣民,就必须动用政治这个工具。所以,政治课本是最不稳定的。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有适合于自己的一套政治理论,而这些理论必须在政治课本中体现出来。人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却说,一朝天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政治教科书。”
“我不想当官,不想去统治别人,可以不学政治吗?”叶欣伟忍不住问了这么一句。
“不想统治别人,就要被别人统治。如果你不想稀里糊涂地被统治,不想当统治阶级属下的愚民,就必须学好政治。用政治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来争取做人的尊严。说白了,这叫以毒攻毒。”
这就是政治老师给也欣伟留下的第一印象。
叶欣伟与政治老师的第二次亲密接触,是从他的名字开始切入的。
“老师,你的名字和你所教的课程,好像挺有缘分的。”喜欢琢磨人家名字的叶欣伟,这一次又故伎重演。
“与其说是缘分,倒不如说是巧合。父母当初给我取这个名字,不可能有让我长大后从事政治经济理论教学的意图。我之所以选择了政治,完全是误打误撞的结果。”
“在考上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听人家说学政治的人,毕业以后可以当官的,我于是就填报了政治这个专业。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从老师们的讲课中,听出了政治和党派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学里的同学为了争一张党票,常常勾心斗角,丑态百出。这使我对入党,对政治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大学毕业后,有党票的同学都分配进了党政机关,而我因为没有党票,只能到中学担任政治老师了。”
“还好,我的名字前面还有一个姓。贾者,假也。它说明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政治老师。有的同学把我的姓和名联系起来,说我是‘假正经’。对此我一点也不反感。因为一天到晚从我口里说出的,大都是违心的话。这不是‘假正经’又是什么?我人生的最大悲哀,也许就在这一点上。”
有一次,讲到反腐败的内容时,他显得有些激动,于是扔掉了教科书,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了起来。
“现在,腐败的问题已经十分严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中,存在着大量的腐败分子。他们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贪污受贿,买官鬻爵,大肆侵吞个人和集体的财产,中饱私囊。反腐败要动真格,就必须对他们进行一锅端,把腐败分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中清除出去,对他们绳之于法。”
“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尽管反腐败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时不时地会有几个贪官被拉出来示众,但难以从根本上打破腐败分子上下内外勾结的盘根错节的局面。这很容易使人们对反腐败的性质产生怀疑。”
“如今的反腐败,其性质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我看来,时下的反腐败,其味道已经变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腐败,而是某些官员掩耳盗铃的一种行为。某些官员,你不要看他在大会小会上,把反腐败的口号喊得山响,其实在暗地里,却干着种种腐败的勾当。反腐口号喊得最响的人,说不定就是最大的贪官。有的官员头天还在做反腐败的报告,第二天却因腐败而被‘双规’起来了,这不是构成绝妙的讽刺吗?”
“时下的反腐败,还是某些官员用来收买民心的一个幌子。他们利用了人们痛恨腐败的心理,高喊着反腐败的口号,不是为了真正的反腐败,而是为了博得人们对他的信任,借机捞取政治资本,为进一步向上爬创造条件。这就决定了时下的反腐败,只不过是一场风。等到某些人捞足了政治资本,达到了某种政治上的目的之后,这股反腐败的风头,自然也就随风飘散了。”
“时下的反腐败,更成了某些官员清除异己的一种借口和手段。谁要是不听他们的话,与他们有异心,那好,他们就来查你的腐败方面的问题。当官多年的,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腐败方面的问题。只是看查到谁,怎么去查。为什么一把手涉及腐败的那么少?他们都是清白的吗?不见得。只是因为没有人敢查他们而已。这样一查,问题自然就出来了。于是那些不听话的、有异心的下属就倒了霉,遭了殃。异己清除了,他们的官位也就坐稳了。”
“这一切都决定了时下的反腐败,只能是走过场,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人们对反腐败的热切期盼,对‘当代包青天’的苦苦等待,暂时只能是画饼充饥。至于以后会不会如愿,这就不好说了。”
对“中国式的教育”,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中国式的教育,首先是复制式的没有任何创新的教育。“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样的教育就是死记硬背的教育,他只要求学生将老师讲课的内容机械地复制下来,凭着它去挣取考试的高分。这样,高分是挣到了,但创造性却被扼杀了。每年都有高考的所谓“状元”进入清华、北大,他们毕业以后,有过哪些成就?几乎没有。绝大多数高考状元,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中国在短期内,难以涉足诺贝尔奖的领域。因为诺贝尔奖要靠创新去获得,而不是凭死记硬背的复制去获得。“
“中国式的教育,其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教师喜欢的是听话的学生,喜欢学生像奴才似地对自己唯唯诺诺。‘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家长们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殊不知,这‘听话’往往变成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奴才式的效忠。这种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成为跟屁虫或应声虫。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意志。人家说东,他们不会说西。人家说屁是香的,他们会说其香无比。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再出现像孔子那样的大思想家。因为思想家要有自己独立的意志,而不是奴才似的附和别人。”
“中国式的教育,再次是扼杀人性的教育。玩是儿童的天性,但现在的幼儿教育,往往是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过早地对幼儿传授起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小学生的书包,甚至比他们的人还要大,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作业,厌学症在小学生中,呈蔓延之势。初中、高中的学生,更是在题山练海中苦苦挣扎。双休日没有了,活动课取消了。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以追求最高升学率为办学宗旨的‘魔鬼学校’,把学生一个个变成了高考的机器。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学生的人性被扭曲了,笑容很难出现在他们的脸上。在学生中,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日渐增多。这是中国式的教育对学生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我在指责中国式教育的时候,又不得不充当着这种教育制度的实践者,我的思想与我的行为是完全相背离的,所以同学们称我‘假正经’,一点也不过分。”他总结似地说。
“你说奇怪不奇怪,政治老师居然说自己是假正经。”叶欣伟对蔡嫣然说。
“他本来就叫贾政经嘛!”不知什么时候,王浩然已经来到了叶欣伟的旁边,这样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