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又见铜钱草>第二十四章 爱的奉献

第二十四章 爱的奉献

作品名称:又见铜钱草      作者:洛霜      发布时间:2014-12-24 18:32:38      字数:6674

  窗玻璃上,两个大红“囍”字显得格外喜庆,囍字的下面,是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那是出自于心灵手巧的雪儿之手。
  墙上,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画面的中央,一袭纯白色婚纱的新娘,那双如水般清澈的眼正含情脉脉着,如王子般俊美的新郎,轻揽住她婀娜若约素的柳腰,已然陶醉在那风情万种的妩媚间。
  蓓仪推翻了我的“陶醉”之说,这眼神,简直就像盯着刚出了烤箱的蛋挞般,一副垂涎欲滴的傻样。每次,说我傻乎乎的时候,是她笑得最灿烂的,而后,她会很认真地说,就喜欢你的傻。
  在拉萨的几天,受到高原反应的影响,而后又旅途奔波,我真是累得不行。可是,她却跟没事一样,此刻,应该在阳台上照料着那两盆铜钱草。
  “洛,贝贝他们来信啦!”蓓仪兴高采烈地奔进了房间,手里扬着一封信。
  “太好啦!”我也来了兴致坐了起来,“都写了些什么呢?”
  “嗯,我念给你听吧。”她挨着我坐了下来,微倚于我的怀里,轻轻展开了信纸。
  跃入眼帘的是一行行端端正正的字,蓓仪已激动不已,信纸在手中颤颤巍巍抖动着。
  亲爱的朱老师:
  您好!
  当我们知道您结婚的消息后,都非常非常地高兴。特别是小荣和林东东他们,当我公布了这个好消息后,他们直接把我托了起来,抛得好高好高,从没见过他们有这么大的力气,而当时悬在半空的我,一点都不害怕呢!
  朱老师,祝愿您新婚快乐,白头偕老,幸福永远!
  悄悄地告诉您,为了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及对您的热爱,全班同学在小荣和林东东的带领下,绕学校操场跑步庆祝。大家都异口同声呼喊着您的名字,当时的我们,都热泪盈眶了。
  朱老师,谢谢您,给予我们所有的关怀与帮助,我们将一生不忘。我们一定会像铜钱草般,勇敢、坚强!发奋图强、努力学习,长大后像您一样,报答祖国,为社会多做贡献。
  朱老师,请您放心,我们都很好。您也要好好的,保重身体,天天好心情!等我们长大后,一定会来上海看望您的。
  亲爱的朱老师,我们想您了,真的很想很想您!
  此致,敬礼!
  
  信纸,从手中滑落了下来,蓓仪掩面而泣,此刻的她,是幸福的。
  “多可爱的孩子啊!”我感叹道。
  “嗯,我特别怀念和他们相处的那段时光,”蓓仪哽咽着,“我也想他们了,很遗憾,这次安排不出时间,否则就可以和他们见到面了。”
  “蓓仪,你别难过,”我的笑容如阳光般,“等国庆长假的时候,我陪你一起去。”
  “嗯,我也这么想呢!”蓓仪亦展颜而笑,“今晚我就写信,他们如果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很开心的。”
  “呵呵,每次提起他们,你就特别的快乐,我都有点吃醋了呢!”我坏坏的笑。
  “当然了,什么事情都有个先来后到的吧,你排在他们的后面,那可是必须的哦。”她又开始贫了。
  “嘿嘿,”我挠了挠头,又傻笑了,“蓓仪,说说你与他们之间的故事吧,肯定很美。”
  “嗯,好吧。”她微微点头,思绪似长了翅膀般飞向了远方……
  那是一个信息闭塞、资源贫乏的山村,由于四面环山,手机在这里成了摆设品。
  走进了校园,我便瞠目结舌了,几幢岌岌可危的土胚房便是校舍,门窗都是破败不堪的,因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操场上坑坑洼洼积满了水,显得泥泞不堪。
  我带的是一年级新生,当我走进所谓的教室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张张稚嫩蜡色的脸,枯黄而杂乱的头发,因缺失营养而瘦弱的身体,穿着极不合身的衣服。在他们的身前,支起着一块块残旧剥落的长木板,这便是课桌了。那一双双羞涩而怯怯的眼睛,充满了对于知识的渴求。
  情不自禁,我的眼眶已湿润,我为之深深的震撼,所有的一切,真真实实的呈现在眼前,是那样的令人痛心。与他们相比,我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整天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济,老天对我们的不公平呢?而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天天吃到饱饭,喝上洁净甘甜的水,都是一种奢望。
  我们三个支教老师,住在学校隔壁的村委会里,刚开始的几天里,我一直难以入眠。这些孩子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们相依为命,有些孩子,已经几年没有见到过爸爸妈妈了。每天,都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上学,中午不能够回家吃饭,只靠带着的干硬土豆充饥,在这里,水资源是极其匮乏的。
  开学一个月左右,一名叫胡贝贝的女孩接连两天没来上课。于是,在那个星期六的早上,我便踏上了去她家的山路。在全班36个孩子中,贝贝给予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衣服上错落的补丁是那样刺眼,可见她家的状况是极差的,然而,她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是聪明灵慧的,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满怀着种种猜测,我一路摸索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了她的家。出现在我眼前的这个家,已无法去形容它的破落萧条,只能够这样比喻:比学校的状况还要差很多。
  屋子前,一位佝偻着身子的大娘在扫着地,一个约莫3、4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坐在地上玩着泥巴,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当看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时,大娘停止了手中挥动的扫把和对小女孩的呵斥,使劲把小女孩拖拽起来揽在腿旁,浑浊迟滞的眼里隐藏着警惕,小女孩则惊慌的往后退。当我说明了来意后,大娘愧意地告诉我,贝贝和爸爸在山坡上摘玉米棒,她把一条已看不清木纹的板凳反复擦拭后,执意让我坐下。我的笑容感染了小女孩,她已然对我没了敌意,围着我不停地转着圈,很快乐的样子。
  刚与大娘聊上没几句,眼尖的小女孩突然跌跌撞撞着向路口跑去。我抬眼望去,小路的不远处,沉甸甸的袋子已把贝贝压得弯下了腰,却不时地转身拉一把同样是举步维艰的爸爸。我忙起身迎了上去,而让我吃惊的是,她爸爸的一条腿是瘸着的。突然,小女孩一个趔趄摔倒在了地上,随之大哭了起来,贝贝忙扔下装着玉米棒的袋子,扑向了哇哇大哭着的妹妹。
  当她气喘吁吁地扶起妹妹抬头看到我时,诧异的眼神中掺杂着慌乱与羞涩,“朱老师……”
  “我是专门来找你的,”我把贝贝丢在路旁的袋子背在身上,“贝贝,你怎么两天都没有来上课了啊?”
  “朱老师,我,我……”贝贝逃避似地低下头,手忙脚乱的为妹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似乎明白了她不来上课的原因。
  我茫然的与贝贝的爸爸打招呼,“胡大哥你好,我是贝贝的班主任老师……”
  “哦,是朱老师吧,先到家再说吧。”他打断了我的话,表情是凝重的,貌似不怎么欢迎我的出现。
  懂事的贝贝绕到爸爸身后托了一把,他缓了一口气,一丝欣慰的笑意爬上了黝黑苍劲的脸庞。
  
  贝贝为我端来一碗水,然后帮爸爸给玉米棒剥皮,我把碗搁在板凳上,也蹲下身帮忙了起来。
  “唉哟,朱老师,怎么好意思让你做这样的事情呢!”大娘着急了,作势要拉我起来。
  “没关系的,大娘,这活可不累呢!”我故作轻松,心里却紧紧的,揣摩着怎样与贝贝的爸爸沟通。
  “好吧,那你悠着点,慢慢来啊,”大娘只得作罢,叹了一口气道,“听村长说,现在其他的地方,都是靠带剥皮功能的玉米收割机来代替手工剥皮,那机器也太神了,吐出的是不带皮的玉米棒。可是,我们这里都是山窝窝,玉米只能依山而种,一般都种植在险峻的半山腰上,那个机器是没有办法进得来的,又有什么办法呢。”
  “是啊,大娘,这里的人们都是非常勤劳的,却无奈于这贫瘠的土地和特殊的自然环境,”说着说着,不由暗暗高兴,我找到了切入点,“所以,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只有让孩子们进学校念书,等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就可以走出大山……”
  “朱老师,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胡大哥再次打断了我的话,“我已经决定了,孩子不会去上学了的,你回去吧。”
  “胡大哥,你先不要过早的下决定,”他下了逐客令,我急了,“贝贝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她的成绩是全班数一数二的,你可别耽误了她的前程啊。”
  “哼,我耽误她的前程?”他明显的不乐意了,嗓门也明显高了许多,“一个丫头,能有什么出息,念再多的书,学再多的知识,也是白搭。”
  “你,这可是明显的重男轻女思想啊,”我异常地激动,“你这样做是在害孩子知道吗,她的一生会毁在你手里的,如果你依然一意孤行,将来,她一定会恨你一辈子的。”
  “朱老师,我尊重你,就因为你是老师,但是,贝贝是我的女儿,那就是我们的家事,你无权干涉,”显然,他已经被激怒了,脸憋得通红,“总之,贝贝是不会再去学校上课的,你请回吧,我也要去山上摘玉米棒了,恕不奉陪。”说完,就怒不可遏的转身离去。
  “朱老师,您不要再为难我爸爸了,我听爸爸的话,不会再去上学了,”贝贝拉住欲追上去继续理论的我,哭出了声,“朱老师,对不起!”
  “不,贝贝,你不需要和我说对不起的,”我搂住可怜的贝贝,“但是,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了,应该明白上学读书的重要啊!”
  “朱老师,贝贝就是因为懂事,才答应了他的爸爸,”大娘搂着被吓懵的小女孩,悲痛地说道,“家里实在是太艰难了,我年老多病,孩子的爸爸落下个残疾,丫丫又那么的小,让贝贝辍学虽然是委屈了她,但确实是不得已啊!”她掀起衣角擦拭着眼睛。
  “大娘,孩子们的妈妈呢?”我脱口而出。
  “妈妈……”我的话音刚落,姐妹俩几乎是同时哭喊了出来。
  “妈妈,我要妈妈……”丫丫挥动着双手,在奶奶的怀里拼命挣扎着。
  此刻的我,已然乱了方寸,是否我的无心之语闯下了大祸?难道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对不起……”我显然是六神无主了。
  “哦,朱老师,不是这样的。”大娘似乎明白了我想说什么,忙打断了我的话,继而摸了一下贝贝的头,“贝贝乖,奶奶要与朱老师谈些事情,你带妹妹去玩一会吧。”
  “孩子们的妈妈在上海打工,”大娘怜惜地看着孙女们的背影,哀伤之情溢于言表,“都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这里没有电话可打,即使寄信也要翻过大山去县城,来回一趟非常不容易,所以,几乎是没有联系的。这可苦了孩子们,每当想妈妈了,就哭闹的很厉害,对此,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陪着她们一起落泪,唉,太可怜了。”
  “为什么这样呢?那您媳妇更应该要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啊,大娘,难道她不想孩子们,不心疼她们吗?”
  “也不是这样的,我们这里,主要以玉米和土豆为主食,而家里老弱病残的,没有多余的劳动力多种植一些,收获后可以换一些油盐钱,更不用说积攒一些积蓄了。多亏了媳妇省吃俭用,每年年底把所有攒下来的钱寄回家,全家人才能够赖以生存。”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明白了,您的媳妇是为了省下来回的车费,才一直没有回家过年的。”我恍然大悟,确实,对于一个打工者来说,这笔费用是昂贵的。
  “嗯,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大娘犹豫了一下。
  “啊,还有其他原因?”我再次脱口而出,虽然我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是草率而不可取的,但是,也许是我一直为了贝贝面临失学而揪心着,从而不得不去了解的更多些。
  “朱老师,因为你是贝贝的老师,我也没什么隐瞒的了,”大娘的眼里,似蒙上了一层灰般黯淡了下来,“起初,儿子与媳妇是非常恩爱的,但是他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当初生下贝贝的时候,他很不乐意的,整天给媳妇脸色看,经常发生争执,幸好还能够相安无事。而当丫丫来到人世后,儿子的脾气彻底爆发了出来,在一次吵闹中,儿子动手打了媳妇,于是,性格刚烈的媳妇一怒之下去了上海打工。”
  “那么,最起码为了孩子,胡大哥可以去上海找她,向她赔礼道歉,应该会得到原谅的啊。”
  “是的,自从媳妇离家出走后,他也知道自己错了,非常的后悔,也有过去找她道歉的想法,但是,就在这当口,儿子所工作的煤矿发生了塌方,虽然幸运的被解救了出来,却落下了残疾。”大娘悲痛的已老泪纵横。
  “对不起……”我眼眶一热,忙把毛巾递了过去。
  “没关系,已经过去三年了,那时候都撑过来了,何况现在,我能够向你倾诉一下,心里也舒坦,”大娘擦去眼泪,努力挤出来的笑容是凝重的,“看着自己的落魄样,本就倔强的儿子失去了面对媳妇的勇气,性格越来越孤僻,脾气也很暴躁了。”
  “谢谢您能够这样信任我,但是大娘,贝贝这么小,是不能够让她干这么累的活啊,况且,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读书对她的将来真的太重要了啊!”
  “是的,朱老师,你不说,我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也不赞成这样做,劝过他,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大娘无奈地摇着头。
  “好吧,大娘,”我站了起来,挥手示意贝贝过来,此时的我,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心中滋长着,“您放心,我一定会让贝贝重新回到学校的。”
  于是,我拉住贝贝的手,让她带着我找到她家的玉米地,一声不响的帮忙收割玉米棒。一直到下午离开前,胡大哥也没有说话,但是,我能够感觉到,他偶尔投过来的眼神,渐渐温暖了。
  第二天,我约上学校里另外两个支教老师赶到贝贝家,继续帮忙收割,也顺便帮她家里大扫除了一番。
  值得高兴的是,星期一,贝贝兴高采烈的来上学啦!
  后来,每逢星期六,我们雷打不动的去贝贝家帮忙,大娘因为高兴,身体也健康了起来,而胡大哥,也开朗了很多。
  那年寒假回到上海,我带着孩子们的期盼与胡大哥满怀愧疚写下的信,找到了贝贝的妈妈。再通过我努力的劝说,她积郁多年的心结打开了,欣然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与有了巨大改变的胡大哥冰释前嫌,又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因此,她在省城重新找了工作,这样就可以经常回家看看孩子们。
  
  此时的蓓仪是快乐的,美丽的大眼睛中,闪现着幸福的光芒。那些纯洁可爱的孩子们,是多么需要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啊!又有多少个像蓓仪般的年轻人,前仆后继奔向了贫困地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着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一首首骄傲的青春之歌。他们的爱,如美丽的花儿般,漫山遍野地开放着,他们,是值得所有年轻人为之喝彩与学习的。
  “亲爱的,你太优秀了,我都被这一切深深地感动了,”我激动得亲了她忽闪着的大眼睛,依然是意犹未尽着,“还有很多的故事是吧,我喜欢听。”
  这个时候,蓓仪的手机响了起来,是雪儿打来的,催促我们过去吃晚饭。
  “快点换衣服出发吧,可不要让爸爸他们等太久哦,”她咯咯笑着把我拽了起来,“当然还有很多有趣、快乐的故事,以后有的是时间,保证把你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噢。”
  “好啊!我都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国庆长假马上到来,”充满了期待的我无比欣慰,“多么想马上去贝贝家做客,以及看望其他小朋友,还有,身临其境感受一下你曾经走过的日子。”
  “嗯嗯,我也和你一样,满怀期待。”蓓仪注视着我的眼神,是深情而炽烈的。
  
  自从伯父与阿姨举行了婚礼后,起初,外婆始终不愿意搬来一起住,因为恋着老宅,也舍不得那些街坊邻居。后来,在蓓仪的坚持下才妥协了,她的理由简单而充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于是,曾经空荡荡的别墅里,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刚和大家打过招呼,雪儿便端着两个杯子迎了上来。
  “祝愿你们,蜜月甜如蜜!”她笑得很神秘,“快喝吧。”
  “呵呵,谢谢啦!”蓓仪接过后递给我一杯,向雪儿眨眼道,“不过,雪儿,喝之前你该告诉我这是什么东东吧?”
  “你先尝一口就知道啦!”
  蓓仪浅泯了一小口,微微皱眉道,“原来是蜂蜜呀,但怎么含有酒味啊?”
  “姐姐,就是蜂蜜酒呀,你肯定没有喝过吧,现在你们是处于蜜月期,那我问你,你知道‘蜜月’的由来吗?”
  “这个倒真把我难住了。”蓓仪一头雾水。
  看着蓓仪的表情,雪儿乐了,“姐姐,‘蜜月’这个词来自于古代的英国,那时候的婚礼上都用蜂蜜酒来招待宾客,而新婚夫妇要把剩下的在一个月内喝完。”
  “噢,我明白了,甜蜜的一个月,所以称为‘蜜月’了,呵呵,很有趣的。”蓓仪笑眯眯地点着头。
  “那你们还不快喝啊!蜂蜜酒甘美甜润,象征着新婚夫妇的生活幸福美满。”雪儿指着桌上的礼盒,“这些可是我特意托英国的同学寄过来的,特别纯正,等会你们回家时带回去哦。”
  “好,那可必须得喝的哟。”蓓仪满心欢喜的与我碰杯。
  
  晚饭后,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了一起。
  “我听雪儿说,你们每年会把工资内的一部分捐给慈善机构,”伯父微笑着赞许道,“嗯,做的非常好!”
  “是的爸爸,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太需要我们的帮助了,”蓓仪帮爸爸的茶杯里加着水,兴奋地说,“我还和陈洛商量好了,国庆长假去看望那些孩子们呢!”
  “爸,自从和蓓仪在一起后,她的奉献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以后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关心的人们。”我与蓓仪相视而笑,手与手握在了一起。
  “嗯,陈洛啊,你的话说到我心里去了,”伯父呵呵乐道,“对,就是奉献的精神,你们也把我给影响了啊!”
  我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伯父,眼神俱是疑惑的。
  “爸爸前几天去了一次‘希望工程’办事处,了解了一些相关事宜,准备今年捐资兴建两所‘希望小学’,并且预算逐年递增。”雪儿同样很兴奋。
  “哇,是真的吗?”蓓仪一下子蹿起来抱住了爸爸,“爸爸,您太伟大了,我太爱您啦!”
  “呵呵,我能够作出这样的决定,也要归功于你们啊,你们都是好孩子,是你们为我作了表率,爸爸也不能够落伍的吧,”伯父的眼神特别慈祥温暖,感慨地说道,“我很感动于你们所做的一切,爸爸真心的为你们骄傲!”
  伯父显然很激动,情不自禁的鼓起掌,外婆与阿姨也拍手而笑。
  蓓仪、雪儿和我的眼中,都噙满了泪水,我们都深深的感动着,为能够拥有这样的长辈而幸福。
  这个世界,是美丽的,未来之路,充满了希望,我们,充满着信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